★《紐約時報》暢銷太空人作家.亞馬遜4.7★好評之作★
\NASA 前太空人的不可能任務指南/
用太空人的心態克服萬難,在追求遠大的目標時絕不放棄。
你是否懷抱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卻猶豫不前?
你是否渴望在生活中取得更大成就,卻無從下手?
當你想到太空人,可能會聯想到如運動員般健壯、魅力四射、隨時準備迎戰的英雄形象。然而, NASA前太空人麥克.馬西米諾卻跟你想的不一樣。他來自工人階級家庭,骨瘦如柴、視力不佳、不擅游泳、有懼高症……儘管如此,經過一連串的努力,麥克還是實現兒時夢想,順利成為太空人,並且達成了以下成就:
★發送來自太空的第一則推文
★最後一位在哈伯太空望遠鏡內部工作的太空人
★創下單次太空梭任務累計最長太空漫步時間的團隊紀錄
如今,他用幽默真誠的文字,分享他從太空飛行和人生經歷中獲得的10個寶貴啟示,幫助所有地球上的人們達成遠大的目標。當中包括:
1. 百萬分之一不是0,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實現。
2. 你無法孤軍奮戰,你需要和身邊的夥伴共同進退。
3. 你必須直言不諱、勇於認錯。
4. 相信你的訓練、你的裝備,還有你的團隊。
5. 請放慢腳步,因為你永遠都可能讓事情變得更糟。
6. 領導的第一法則——欣賞並在乎團隊中的每個成員。
7. 求助「休士頓」,也成為他人的任務通訊官。
8. 30秒法則——把錯誤留在過去,30秒後繼續前進。
9. 去感受這個世界的驚奇。
10. 接納所有改變,改變無可避免。接受,並且擁抱它。
每個人都有想實現的「登月」目標,然而,正如NASA任務管控中心會告訴你的,成就一個偉大的目標,真正意義是確實完成沿途的無數件小事,而這本書將引領你踏上實現個人與職涯夢想的道路。
逐夢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吳宗信∣火箭阿伯、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任
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
林郁婷∣巴黎奧運女子拳擊金牌
陳彥博∣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
歐陽立中∣「Life不下課」節目主持人
「實現目標途中的一千件小事容易將意志消磨殆盡,作者把親身經歷的太空任務故事串連為誠摯深刻的指引,傳承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如何與團隊互相照應,共同前進。只要是肩負責任、對生命有所追求的人,這本書都能引起共鳴。」——吳宗信,火箭阿伯、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任
「富有娛樂性及個人色彩,充滿了令人心跳加速、與群星為伍的故事。麥克.馬西米諾從數十年的航太總署太空人經驗中汲取了這些寶貴的故事,協助我們這些居住在地球上的凡夫俗子,無論我們追求何種旅程,都將獲得成功。《打敗不可能》就是我們現在正需要的一本書!」——美國退役海軍上將威廉.麥克雷文(William H. McRaven),《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暢銷榜冠軍《鋪床》(Make Your Bed)和《牛蛙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Bullfrog)作者
「《打敗不可能》的作者,麥克.馬西米諾—毋庸置疑,他是有史以來最酷的太空人—而這本也確實是一本好得令人無法置信的生活指引,我們都需要好好研讀:對於成就、成功,以及追求偉大夢想的意義,本書提出了令人愉快且深刻洞察的分析。」——瑪伊.拜利克(Mayim Bialik)博士,神經科學家、女演員、美國智力競賽節目《危險境地》(Jeopardy)主持人、《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別只叫我女孩》(Girling Up)作者
「一場激勵人心的旅程,探索關於領導的深刻道理、團隊合作的應變能力,以及在艱困的太空環境之中,堅守誠信是成功的基石。《打敗不可能》成為我們的精神燈塔,指引想要在群星之中脫穎而出的必要元素。」——史考特.凱利(Scott Kelly),前美國航太總署太空人暨太空梭和國際太空站指揮官、《紐約時報》暢銷書《我在太空的340天》(Endurance)與《無限驚奇》(Infinite Wonder)作者
「在任何一個偉大成就載冊之前,一個團隊必須共同投入某個目標。在本書中,麥克.馬西米諾清楚地闡明,藉由決心、犧牲,以及團隊合作,沒有任何夢想過於大膽。他的故事鮮明地展示了接受所謂的『小事』,才能戰勝不利情境並共同達到非凡高度。《打敗不可能》提醒我們記得,我們的堅忍不拔能夠戰勝追求夢想時遭逢的困難。」——喬.托瑞(Joe Torre),美國職棒名人堂、紐約洋基隊四次世界大賽冠軍總教練、《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我在洋基的日子》(The Yankee Years)與《逐夢》(Chasing the Dream)作者
作者簡介:
麥克‧馬西米諾(Mike Massimino)
於1996年至2014年擔任NASA太空人。他曾經執行過4次的太空漫步,完成2次哈伯太空望遠鏡任務,其中包括最後一次的哈伯太空望遠鏡維修任務,而這次任務也被稱為太空飛行歷史中最危險複雜的任務。麥克與隊員創下單次太空飛行任務中累積最長的太空漫步總時間,他也發送了來自太空的第一則推文。
麥克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在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現居紐約,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無畏號航空母艦博物館顧問、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情境喜劇《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中扮演本人、參與IMAX電影《哈伯3D》(Hubble 3D)演出,並頻繁出現於電視紀錄片、深夜脫口秀和新聞節目中。
譯者簡介:
林曉欽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碩士,作品見於人文社科、歷史、商業財經,文學以及小說領域,聯絡請來信:Yorkelin@gmail.com
章節試閱
Chapter 1 百萬分之一不是〇
即使前方困難重重,請依然勇往直前。
一九九二年三月三十日的夜晚,在麻州劍橋市麻薩諸瑟大道一間小公寓的小廚房,我在繼續埋首念書之前,拿了零食——為了六月畢業之前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在我身後的客廳,電視播放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比利.克里斯托(Billy Crystal)擔任主持人。我一邊翻找冰箱,一邊隨意聽著頒獎轉播,但接著我聽見主播提到他們即將與軌道上的太空梭團隊成員進行現場連線。
自從尼爾.阿姆斯壯在月球漫步以來,任何與太空計畫稍微有點關係的事情,都會立刻激起我的興趣,所以我放下牛奶和奧利奧餅乾,走向電視機,想要更仔細地觀賞從太空梭到洛杉磯頒獎典禮現場的對地傳輸畫面。在太空梭的艙段中,STS-45太空梭任務的隊員將一座奧斯卡小金人雕像帶往太空,讓小金人在空中四處飄浮轉動,和地球上的典禮主持人談笑風生。
我只能假設航太總署之中,有一些非常聰明的公共事務官員事先規畫了這次的重大公關活動,因為在那個時候,航太總署確實需要好的曝光。對於太空計畫來說,一九九二年是非常艱辛的一年。永久性太空站計畫(當時取名為自由號太空站[Space Station Freedom])處於危機之中,預算遭到刪減,甚至有人質疑是否應該建立一座太空站。直到一九九三年之後,該計畫經過變更與改名,在國會的勉強同意之下,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終於誕生。但真正嚴重的問題不只影響了任何單一計畫。那一年,美國經濟受到重創,航太產業隨之萎縮。似乎四處都在裁員。
當時,我自己的心情也非常沮喪。我已經努力了很多年,想要完成在麻省理工學院的課業,取得博士學位。直到我快要成功了,畢業之後只能進入正要承受低迷狀態的航太領域就業市場。我的目標一直都是搬到休士頓,在太空計畫中找到一份工作,希望能夠提高我成為一位太空人的機會。我想要尋找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太空機械操作或工程研究的職位,或者在一間主要的太空承包商任職。但當時沒有人在招聘,我唯一的機會——在一間石油公司擔任工程師——以我看來,距離我的興趣過於遙遠,而且可能會偏離我想要進入太空的夢想。
那個夢想,追隨我心中英雄們進入太空軌道的想法,早在我的想像之中經歷了千次的生死。如果你還年輕,一切都是可能的。問一個孩子:「你長大想要做什麼?」你會得到充滿無限希望的答案,你只能忍俊不禁。他們想要成為搖滾明星、古生物學家,或者是搖滾古生物學家明星,各種答案應有盡有。尼爾.阿姆斯壯和巴茲.艾德林(Buzz Aldrin)首次在月球漫步之後的那個早晨,我六歲。我請媽媽將我在學校話劇表演中穿的大象服裝拿出來,修改為太空人服裝。我穿上那件太空裝,帶著我的太空史努比玩具,在那個美好的餘夏,在家中後院有了一場神奇的月球冒險。我已經清楚地知道自己長大之後想要做什麼。
遺憾的是,隨著年紀增長,有時候那些夢想會迎頭撞上一個稱為現實的東西。你開始遭逢生命在沿路上設置的所有障礙——求學的難題、財務的限制。比起面對外部世界的障礙,更艱難的是,你開始要面對你自身的限制。對我來說,那個時刻在八歲那年的一個周末到來,我前往紐約上州的一座高山,名字是高點山(High Point),我父親在附近長大。這座山擁有最令人驚訝的美景,圍繞著農地與鄉村,而那片美景讓我畏懼。就在那一天,我發現自己懼高,而我沒有辦法想像在任何一個世界,會有懼高症的太空人。我長大以後永遠不可能成為尼爾.阿姆斯壯。
在隨後那幾年,我的太空夢想時而如日中天,時而黯然消退。我曾經短暫地完全失去這個夢想,卻在大四那一年,觀賞《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之後,感受到那股熱情以強烈的方式回來。《太空先鋒》是一部電影,講述水星計畫最初的七名太空人暨測試飛行員在太空計畫的早期歲月探索疆域。我立刻閱讀湯姆.沃爾夫(Tom Wolfe)撰寫的電影原著《真材實料》(The Right Stuff),並反覆觀看那部電影的錄影帶。在內心深處,我非常清楚,無論用什麼方法,我必須努力成為一位太空人。但我又一次軟弱害怕。我覺得自己必須安定下來,找一個真正的工作,最後我曾經短暫地坐在國際商業機械公司(IBM)的辦公間。IBM是間非常值得效力的公司,也是一個很好的工作,但不一定是最適合我追求太空飛行夢想的職位。
後來,在一九八六年一月,挑戰者號(Challenger)太空梭爆炸事件發生。這件事情提醒我,生命可以如此短暫,在追求自己熱愛的目標時,實現人生又是何其重要——甚至是賭上自己的生命。這個頓悟鼓勵我改變,追求與太空計畫有關的職業,也讓我踏上前往麻省理工學院以及麻薩諸瑟大道那間小公寓的道路。只是,因為經濟不景氣和就業市場低迷,以及太空計畫本身的前途未卜,我再度陷入谷底。我已經向太空人計畫提出申請,而且遭到拒絕過一次。現在,我看著與太空計畫沒有關係的公司提出的工作機會,又一次讓我的太空夢想岌岌可危。
但是,在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看見這群太空梭隊員,他們一起在外太空飄浮微笑,我愣愣怔怔,幾乎進入了一種癡迷出神的狀態。我心裡只有一個想法:「我必須成為其中之一。」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只想成為一位太空人。然而,片刻之後,我的腦海出現了第二個想法:「但你永遠不會成功的,麥克。你是不可能成為太空人的。」只有極為少數的人能夠實際成為太空人,實現的機率以壓倒性的方式對我不利。「太荒唐了。」我思忖:「簡直是百萬分之一的機會。」
但是,我進行了數學計算。我善用麻省理工學院的華麗學位證書,算出了讓太空夢想存活的結果。「百萬分之一不是〇,」我心想:「只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〇.〇〇〇〇〇一。」小數點後有許多個〇,以一結尾。從定義上來說,這個數字不是〇。唯有當你不願意嘗試,在那些〇後面的一才會消失。讓一個目標真正變得不可能的唯一方法,就是在面對困境時不願意嘗試,或者放棄。一旦放棄,你就能夠明確知道結果:你百分之百不會達成目標。那天晚上,我已經非常接近放棄,正如我多次在其他情況的想法。但感謝我迅速地數學計算、我的意志,還有我的決心,我的百萬分之一並未崩解為〇。
★只要繼續嘗試,就還有機會
我在一九八九年時,第一次向航太總署的太空人計畫提出申請。經過了大約八個月的等待,我收到回信。我迅速打開信封。信紙有航太總署的官方正式信頭,上面的答覆是:「拒絕。」信紙上還有其他文字,但其實一個簡單的「拒絕」就夠了,而且可以節省納稅人在印刷墨水上的支出。
一九九一年,我正在努力完成博士學位時,航太總署宣布他們開始接受一九九二年太空人班申請。「太好了。」我心想。「我可以畢業之後,立刻前往航太總署。」我在信封中放入我的第二次申請。我等了幾個月,心裡有著觀看太空梭任務隊員出席奧斯卡獎時的「百萬分之一」頓悟,幾個星期之後,我收到航太總署對於我第二次申請的正式回應。這次使用的信件和第一次不同,上面的日期改變了。除此之外,內容完全就是我在兩年前收到的拒絕。我的決心並未因此退縮。我要求自己記得,只要繼續嘗試,我還是有機會。而我的求職好運對此也有幫助。雖然經濟持續不景氣,我還是在德州休士頓的麥克唐納.道格拉斯航太公司(McDonnell Douglas Aerospace)受雇擔任研究工程師。我將會與來自詹森太空中心的工程師攜手進行太空機械計畫。
幾年之後,航太總署再度宣布他們要招募更多太空人。我把第三次的申請書放在信封中。這一次,我並未收到回信。我接到一通電話。航太總署這次有人親自打電話告訴我,我成功進入面試階段。我現在已經是一九九五年太空人訓練班一百二十名最終決選者的其中之一了。我的機會看起來比之前更好……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太空人工作的面試,不只是與太空人遴選委員會進行一場面試。這個面試是用一整個星期完成許多測驗與克服困難,有筆試、智商測驗、人格測驗,以及社交活動。還有一個倫理測試提出許多詭異的問題,例如「在……情況下,殺人是可以的嗎?」還有,在整個星期的時間,你要接受一連串的醫學檢查。他們從頭到腳檢查你,彷彿你是一隻實驗室老鼠。他們觀察你的耳朵、深入檢查你的喉嚨、腦部掃描、電腦斷層掃描、血液樣本檢驗、尿液樣本檢驗、糞便檢驗。他們在你所有的內臟器官進行超音波掃描,檢查是否有腫瘤或者動脈瘤。他們把攝影機放進你的「後面」,檢查裡面的情況,對我來說,這還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其中一天,他們把心律檢測器交給你,要求你配戴二十四個小時,追蹤是否有異常心跳。他們在你的全身上下,竭盡所能尋找是否有任何問題。等到醫學檢查結束之後,你已經被捅、刺,仔細地檢查,而且是藉由你根本無法想像的方法。他們一直把我留在那裡,直到他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的情況。隨後,等到他們徹底對我一清二楚之後……我又被拒絕了。只是這一次,我不只是遭到拒絕,我是在醫學條件上不符資格,因為我的眼睛。
我從七年級開始就知道自己的視力不太好。我第一次發現這件事情是在紐約大都會的比賽。我想在自己的計分卡上寫下當天的先發球員名單,但我沒辦法看清楚在球場遠方的計分板。我後來配了眼鏡,但我很討厭眼鏡,於是我不常戴著。我有一次在打棒球的時候戴著眼鏡,強襲球擊中我的臉部,傷到了我的鼻子。我認為那是一個訊號,要我放下眼鏡。從此之後,我在大多數時間,都處於看不清楚的情況。到了十一年級,我的視力變得很差,我必須在籃球場上瞇著眼睛,才能看見籃框。
我最後終於屈服,開始配戴眼鏡以及隱形眼鏡,從此以後,我過得很好。我不認識任何一位飛行員或太空人,也沒有軍事或者航空背景,我根本不知道有朝一日,視力會變得如此重要。時至今日,已經有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LASIK,俗稱的雷射手術)以及其他手術,航太總署也已經完全改變了太空人遴選時的視力標準。但在那個時候,想要成為太空人或者軍方的飛行員,你必須擁有20/20的視力(視力1.0),或者非常接近的視力水準。一直以來,我都在快樂地生活,追求自己的太空夢想。投入數年的時間攻讀博士學位、無憂無慮,不知道眼睛有缺陷的這個事實,從一開始就保證了我不可能獲選。
好吧,也許我不是完全不知道,而是更接近深刻、非常深刻地否認。我一直都被警告視力可能會是一個問題,但我認為自己可以找到簡單的解決方法。一九四〇年代,醫師開始將隱形眼鏡作為處方時,他們發明的第一批鏡片不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精緻柔軟鏡片,而是更接近一塊堅硬的玻璃或塑膠。那個時候的醫師發現,人們配戴那種堅硬玻璃晶片一陣子之後,可能會在某一天起床時,發現自己可以在沒有使用任何輔助器具的情況下,看得非常清楚。我做了一些研究,了解到眼球本身就是一個透鏡。光線射入,會穿過透鏡之後彎曲,接觸眼睛後方的視網膜。如果光線用正確的角度接觸視網膜,你就會有20/20的視力。倘若光線並未正確接觸視網膜,你就會是遠視或近視,於是你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把光線折射為正確的角度,讓你看得清楚。當時那種堅硬的鏡片,用途是重新塑造你的角膜——基本上是讓你的眼球變得平坦以折射光線,讓你可以看得更清楚。問題是,只要你脫下眼鏡,幾天之後,你的眼球就會恢復為原本的形狀。眼球的組織回到自然的位置。但據說只要你願意堅持配戴,你的眼睛至少可以在短暫的時間之內,即使沒有眼鏡或隱形眼鏡的協助,看得更清楚。這種使用硬式鏡片重新塑造眼睛的過程,被稱為角膜塑型術(Orthokeratology)。
第一次開始申請航太總署的太空人計畫時,我找到一位專長為角膜塑型術的眼科醫師。他開立了這種硬式鏡片,我的視力也變得更好。即使脫下眼鏡,我的眼睛甚至可以保持數天的良好狀態。「問題解決了。」我告訴自己。但情況並非如此。問題並未真正地解決,至少不是依照航太總署的標準。我只是讓自己相信我已經找到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因為我太害怕面對事實,擔心視力問題會讓我的夢想永遠消失。
在航太總署面試的那個星期,接受所有的心理精神和醫學檢驗時,我潛意識地希望身上有除了眼睛之外的問題。某些超過我控制範圍之外的問題,而且是徹底嚴重的問題,能夠讓我舉起雙手說:「好吧,這就是人生,我無能為力。」但我運氣不好。我的身體毫無瑕疵。我的器官很健康。我的「後面」也非常好。我的聽力完美。我的心理測驗也有很好的結果:百分之百的正常。我已經符合並且通過這個工作的每個醫學檢驗標準,除了一個項目:我的眼睛。他們沒有辦法將我的視力矯正為20/20,我的裸視視力超過了標準,加上角膜塑型片使我的眼球變平——全部都是失去資格的原因。
「由於這些檢驗結果,」飛行醫師告訴我,「你甚至沒有機會被列入考量。你在醫學上不符資格。」他的話語懸在空氣中,「在醫學上不符資格」。不是「資格不足」或「需要更多經驗」,而是在生理上和基因上不適合擔任太空人。我的申請資料夾被蓋上一個巨大的紅色「不符資格」,我失敗了。遊戲結束了。
一旦航太總署知道你在醫學上不符合太空人計畫的要求,他們就不會考慮你。他們甚至不會審查你的申請。我可以在機器領域中提出偉大的發現,或者在工程領域完成非常傑出的成績,但航太總署甚至不會花一秒鐘審查我的申請。我被徹底擊倒。到那個時候,已經過了十年——我用了人生的十年時間追求這個目標。我不知道應該要覺得憤怒、悲傷、挫折,或者任何情緒。我的身體麻痺。百萬分之一的機會,實際上已經變成〇了……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Chapter 1 百萬分之一不是〇
即使前方困難重重,請依然勇往直前。
一九九二年三月三十日的夜晚,在麻州劍橋市麻薩諸瑟大道一間小公寓的小廚房,我在繼續埋首念書之前,拿了零食——為了六月畢業之前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在我身後的客廳,電視播放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比利.克里斯托(Billy Crystal)擔任主持人。我一邊翻找冰箱,一邊隨意聽著頒獎轉播,但接著我聽見主播提到他們即將與軌道上的太空梭團隊成員進行現場連線。
自從尼爾.阿姆斯壯在月球漫步以來,任何與太空計畫稍微有點關係的事情,都會立刻激起我的興趣,所以我放下...
作者序
序 實現你遠大的登月目標
我從來不是你想像中的典型太空人。我願意承認,高中畢業時,我絕對不會是下一個登月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我是個來自長島的工人階級孩子,身材瘦長孱弱、視力不好,而且懼高。我不認識任何與太空計畫有關的人物;我甚至沒有任何人可以討論該如何找到與太空計畫有關的人物。我沒有計畫,也沒有頭緒。然而,我依然成功了。我只有剛好足夠的聰明才智、天賦,以及運氣,但我主要的優點是決心、堅忍,以及勇氣,加上讓我被打倒之後能夠繼續勇往直前的熱忱—而且我經常被打倒。
諷刺的是,從二○一四年離開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後簡稱為航太總署)之後,正是那些讓我不像「典型太空人」的個人特質,實際上使我成為一位傑出優秀的前太空人。藉由在電視影集《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國家新聞頻道、深夜電視訪談節目,以及在國家地理頻道和探索頻道無數次擔任特別來賓,我能夠與全球各地的觀眾產生聯繫,和他們交流太空計畫的真實模樣,以及前往太空的真實意義。
過去九年擔任了這樣的角色,加上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教職工作,我已經向廣大領域的聽眾(醫學、金融、保險、資訊科技、製造、高等教育,以及其他許多領域)進行數百場演說和簡報。一開始,我不確定自己的故事能不能讓觀眾產生共鳴。但我很快就發現,我的經驗之所以能夠讓觀眾感同身受,理由是「我並非天才」。我不是尼爾.阿姆斯壯、不是籃球員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也不是演員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可以感同身受那種身處不屬於自己的地方,成為局外人的感受。我們大多數人也可以感同身受那種辛苦追上周圍所有人,而他們似乎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地展翅高飛的感受。
真相是,如果你並非天生好手,你必須努力追求。我從長島一路前往群星的旅程,正好就是一個關於努力追求的絕佳例子。如果沒有努力付出,並且釐清聰明工作的最好方法,我永遠不會成為一位太空人。在演講結束之後的交流—從充滿抱負的研究生、年輕的專業人士,到成功的企業高層,我逐漸發現,真正能夠使人產生共鳴的,就是傳達的訊息與建議可以讓聽眾代入日常生活的故事。
觀眾的回應鼓舞我撰寫一本書,將太空飛行和其他生活經驗帶來的啟示,向更廣大的受眾分享。這本書集結了我在航太總署以及往後歲月中學到的種種事物,以及關於如何將其應用至個人生活與職業生活之中的指引。這本書的主題不是如何成為一位太空人,而是我身為太空人時學到的一切,能夠如何協助任何人達成想要的任何目標。將一個人送到月球上通常被視為人類努力和成就的最高點—是我們下定決心去做某事,並且同心協力追求這個目標時所能達到的巔峰。
時至今日,只要政府或者任何一個組織決定追求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我們就會稱之為「登月」。我們每個人都有想在生命之中實現的個人「登月」目標,然而,正如任務管控中心會告訴你的,成就一個偉大的目標,真正的意義其實是確實完成沿途上的一千件小事。《打敗不可能》這本書將會告訴你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協助你走上完成個人生涯與職涯夢想的道路。
序 實現你遠大的登月目標
我從來不是你想像中的典型太空人。我願意承認,高中畢業時,我絕對不會是下一個登月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我是個來自長島的工人階級孩子,身材瘦長孱弱、視力不好,而且懼高。我不認識任何與太空計畫有關的人物;我甚至沒有任何人可以討論該如何找到與太空計畫有關的人物。我沒有計畫,也沒有頭緒。然而,我依然成功了。我只有剛好足夠的聰明才智、天賦,以及運氣,但我主要的優點是決心、堅忍,以及勇氣,加上讓我被打倒之後能夠繼續勇往直前的熱忱—而且我經常被打倒。
諷刺的是,從二○一...
目錄
各界讚譽
序 實現你遠大的登月目標
Chapter 1 百萬分之一不是〇
——即使前方困難重重,請依然勇往直前。
Chapter 2 直到所有人通過考驗
——你無法孤軍奮戰。你必須以團隊的方式成功或失敗。
Chapter 3 你必須直言不諱
——當你發現錯誤,或者你犯錯了,必須讓其他人知道。
Chapter 4 相信你的訓練、你的裝備,還有你的團隊
——記住,這件事情也許是其他人的責任,但受到影響的可能是你。
Chapter 5 你永遠都有可能讓事情變得更糟
——放慢腳步,請人協助。
Chapter 6 領導的第一法則
——欣賞並且在乎團隊中的每個成員。
Chapter 7 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
——聯絡任務管控中心,並且成為其他人的任務管控中心。
Chapter 8 三十秒法則
——你一定會犯錯。學會把錯誤留在過去。
Chapter 9 去感受這個世界的驚奇
——宇宙無與倫比。停下手上的事情,欣賞你周遭的一切吧。
Chapter 10 請接納所有改變
——人生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學會接受,並且擁抱改變。
結語 帶著太空人的指南啟航吧!
致謝
各界讚譽
序 實現你遠大的登月目標
Chapter 1 百萬分之一不是〇
——即使前方困難重重,請依然勇往直前。
Chapter 2 直到所有人通過考驗
——你無法孤軍奮戰。你必須以團隊的方式成功或失敗。
Chapter 3 你必須直言不諱
——當你發現錯誤,或者你犯錯了,必須讓其他人知道。
Chapter 4 相信你的訓練、你的裝備,還有你的團隊
——記住,這件事情也許是其他人的責任,但受到影響的可能是你。
Chapter 5 你永遠都有可能讓事情變得更糟
——放慢腳步,請人協助。
Chapter 6 領導的第一法則
——欣賞並且在乎團隊中的每個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