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訪製藥產業,反思醫藥體系的幕後難題──
・為了讓藥物看起來更有效,藥廠會替換研究指標、挑選受試族群,更改臨床試驗的設計?
・標準化的試驗與治療過程,能讓藥物被有效監管,卻犧牲了個體的醫療差異?
・行銷=打好關係+大量廣告?辦論壇、出資研究,讓整體醫療數據對藥廠更有利?
為了探討製藥產業如何對臨床研究產生影響,哲學暨社會學者希斯蒙都(Sergio Sismondo)從政治經濟學觀點切入,匿名訪談藥廠研究員、從業人員及醫師,親身參與藥廠會議、爬梳法律文件,追索並揭露醫藥產業鏈的可議之處──藥廠贊助醫學研究、控制臨床試驗以建立科學證據,並透過操作期刊等知識媒介,結合意見領袖(KOL)、病友團體的影響力,推動有利藥廠的醫學觀點和治療方針。
此外希斯蒙都也提出「裝配行銷」的概念,揭示藥廠如何透過環環相扣的行銷策略,彷彿幕後幽靈般,拼裝出一個共同維護藥廠利益的醫療市場:不僅推銷藥品,藥廠更創造需求、形塑疾病。
本書的核心質問在於:當藥廠不僅是藥物的生產者,更是醫學知識的塑造者時,其中的權力運作將如何影響我們對疾病、藥物及治療方式的認知?全書深入解析醫藥體系前沿的運作,希望喚起病患、醫師與社會的警覺,促成資訊透明化及法規的制定,突破利益導向的產業鏈盲點。
重磅推薦
本書以實例深入分析我們常接收到的專業醫藥資訊,是如何在藥廠的巨大影響力下,形塑大眾與醫藥專業人員對藥品認知的價值;其影響力所及,連病人權利倡議團體都無法例外。作者無私地與世界各國關心醫藥產業價值的群體分享他的研究發現,中文譯本的出版更能促進臺灣關心此一議題人士有進一步的深入了解,謹此推薦。
──黃文鴻/前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與藥物食品檢驗局局長
當堅不可摧的論文竟是搭配產品的造勢文宣,研究與利益亦步亦趨時,我們看到《醫藥幽靈》的反省力道──它質疑所有以追求真理為名,操弄知識的生產體制。
──郭文華/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特聘教授
即使藥廠依據法規進行臨床試驗開發藥物,並據實以科學數據行銷給醫師,就真的毫無疑慮,不致衍生任何惡意誤導或欺瞞的風險嗎?《醫藥幽靈》就對這個看來講究科學證據、又受監管的醫藥市場做出了重要的提醒。
──王業翰/病理主治醫師
好評推薦
王秀雲 /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教授
吳易叡 /成功大學不分系、醫學系人社科副教授
吳嘉苓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林宗德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與通識教育中心合聘副教授
陳瑞麟 /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黃于玲 /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劉宏恩 /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副教授
作者簡介:
瑟吉歐.希斯蒙都 Sergio Sismondo
加拿大皇后大學哲學與社會學教授,著名科技與社會(STS)研究學者,近年致力於探討製藥產業的發展與部署對臨床研究產生的影響,並聚焦於行銷與科學的交會點。著有《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無迷思之科學:論建構、實在與社會知識》(Science Without Myth:On Constructions, Reality, and Social Knowledge)等書。
譯者簡介:
王業翰
病理主治醫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現任職於癌症基因檢測公司,亦就讀於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政策與法律組博士班。關注精準醫學的科技與社會議題,研究主題臨床試驗聚焦於藥物與醫材的臨床試驗與開發,以及基因檢測的管制與應用。
林士堯
臺北人,病理專科醫師,譯有《便宜沒好藥?一段學名藥與當代醫療的糾葛》、《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人類政治行為的迷思》(共同譯者)。
陳禹安
一九九三年出生於基隆。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系、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目前為內科住院醫師。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當代醫療的社會研究、醫學史、科技與社會研究。
陳柏勳
中西醫師,畢業於長庚大學中西醫雙主修,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前任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中醫科醫師,現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中心博士候選人,關注傳統醫藥與現代社會的互動。
廖偉翔
成功大學醫學系畢業、政治系輔系。波士頓大學健康服務研究碩士。譯有《兩種心靈:一個人類學家對精神醫學的觀察》等書。現為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
張雅億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中英筆譯組畢業,現專事翻譯。譯有《設計大師語錄》、《電影大師語錄》、《料理世界史》、《自然的祕密絮語》等書。
章節試閱
藥物行銷的權力與知識
藥物是醫療的核心。多數的醫學科學家都在研究藥物的療效與安全性;而多數從事現代科學醫療的醫師則專注於提供藥物以解決問題,大部分的病人也作如是觀:當我們走進醫師的診間時,我們通常會希望能帶著藥物的處方離開,並期待這些藥物會治癒我們、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或是維護我們的健康。然而能做到這些的是哪種處方?為何是那一種?醫師又是為了什麼緣故,在一張小紙上寫下那些特定的文字或符號?
試想以下場景:在看完某樣藥品的電視廣告後(是什麼藥你也許不太記得),你覺得或許該是檢查膽固醇的時候了。你的醫師也同意,並表示成年人每五年就該檢查一次,接著你便前往抽血檢驗區。結果出爐,你得知自己的低密度膽固醇濃度有點上升。雖然尚未高到需要驚慌的程度,但考量到你正值中年,還有位看似健康的叔叔在七十歲時心臟病發,於是你的醫師建議你服用司他汀類藥物(statin)。你才剛開始提問,醫師就打斷你說:「這些藥安全到應該加進飲用水裡。」司他汀類藥物有許多選擇,但他推薦其中銷量最好的「佐好醇」(Zovachor,虛構的藥物名稱)。他開這種藥已經好幾年了,而且他正好讀到一篇文獻,上面指出對你這種年齡層的人而言,佐好醇在主要的司他汀類藥物中風險效益值最好。他在去年參加的一場會議中,曾聽到一位醫學院老教授談論這個藥,而那位仁兄可是寫過心臟病專書的人呢。最後,你的醫師遞給你一份免費的試用品以及處方。離開診間時,你感到比較安心了。
在上述場景中,藥廠可能介入了幾次?可想而知,有公司投放廣告,使你確信自己該去就醫──這算一次。你該接受檢查嗎?膽固醇濃度上升是什麼意思?藥廠協助出資以進行研究,而這些研究導出了定期檢驗的建議,並逐步降低了醫師所認定的膽固醇濃度正常值──這是第二和第三次。藥廠也資助了找出風險因子(像你叔叔的情況)的研究──這是第四次。是誰對司他汀類藥物的安全性進行研究,而且數年後仍未將所有資料釋出?──這是第五次。是誰提倡「安全到應該加進飲用水裡」這句幾乎每位醫師都聽過的口號?──這是第六次。你的醫師可能是從藥廠業務代表那邊拿到佐好醇的文獻──這是第七次。而那篇文獻本身可能是藥廠找幽靈寫手代筆,並讓某些素有名望的醫學院教授掛名,再投稿上優良的醫學期刊──這是第八、第九和第十次。你的醫師可能接受資助參加了那場會議──這是第十一次。他以前的教授也可能接受資助,並由另一家公司的幽靈寫手為其演講捉刀──這是第十二和十三次。事實上,該位教授能擁有如此名望,幾乎可說是全靠產業界在研究與發表的諸多階段給予協助──這是第十四次。還有前一週藥廠業務代表放在醫師櫥櫃裡的試用品,促使你的醫師開立了這種藥物的處方──這是第十五次。例子還不只這些。
《醫藥幽靈》(Ghost-Managed Medicine)以製藥產業及其代理人作為研究主題,探討他們是如何試圖形塑與傳播對自己有價值的醫學知識。
藥廠持續維繫大型網絡,藉以收集、創造、控制與散布資訊。他們提供輸送資訊的管道以及使資訊流通的能量。在通過瓶頸、迂迴前行後,知識於是被創造出來,順著導引而過的管路形塑而成。藥廠創造醫學知識,並將其移往最受用之處。這些大多是再一般不過的知識,只是恰好能用以支持公司的行銷目標。但因為藥廠的資源、利益以及各級控制,在醫學中幾乎每一寸的開疆闢土,他們都已然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本書將會說明藥廠藉以影響醫療的某些重要策略和作為,我會描述藥物資訊及知識形成的路徑,由受託研究機構(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s,簡稱CRO,負責執行大部分的藥廠研究)到發表規劃師(publication planners,負責為醫學期刊論文中的幽靈寫作統籌發表工作),再到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簡稱KOL,被安排去教導醫師用藥的人)以及更多單位。在描述這些路徑的同時,我也在描繪醫學知識的生產、流動與消費情況;正因如此,我的研究計畫與知識的政治經濟學息息相關。
在藥廠所偏好的世界中,研究、教育和行銷皆融為一體。這和我們的真實世界其實差距不大:執業醫師在獲得知識時,最常透過的管道就是大藥廠的代理人,包括地區業務代表,以及在資助下負責傳播訊息的研究者和教育者,甚至連需要寫故事的記者也可能涉入。這些代理人也許全都志在向醫師傳遞真相,但他們口中的真相,卻是源自藥廠抓住各種機會提供、引導與維護的知識。
藥廠的行徑展現出一種「幽靈」般的特質。為了突顯這點,並將藥物行銷與幽靈的「無形」連結在一起,我借用了「無形之手」(invisible hands)這個說法作為隱喻。過去的市場研究顯示,這些無形之手被各種機構創造出來,並透過具體行為對市場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而就藥廠來說,不論是市場的創立與開拓,或是知識的生產與流動,許多的相關工作也都是透過無形之手來進行。以下容我再更進一步闡述這些主題。
醫學的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一詞經常與國家提升高科技發展、增進科學產出,以及擴大高等教育參與的種種努力相提並論。通常這個詞指的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其特徵是商品的生產十分仰賴技術知識。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型態中,知識本身演變為投資、交易與部署的對象。而在本書中,我將知識視為不僅是具有生產力的資源,更是一種與其他商品有所連結的商品。我會探討藥物知識(pharmaceutical knowledge)的生產、傳播與消費──亦可稱之為「藥物知識的政治經濟學」。
知識(更廣泛地說是資訊)並不會在環境中自行移動。基於這點,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某種實際的物質,而非純然縹緲的意念。從世俗的角度來看,我們最關心的知識幾乎無法輕易取得與傳播。創造與建立有價值的知識通常需要資源、工具、基礎建設、具備技術的勞動力,以及相當可觀的努力投入。惟有在正確的行動者(actors)中有夠多人接受並融入言行時,一項主張才能成為既定事實。至於事實的傳播,其過程也不會比較簡單。
我運用了科學與技術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的框架來處理這些主題。科學與技術研究作為一個研究領域,儘管並未對知識的生產與散播提供統一的解釋,但該領域一向將知識視為某種人為建構的事物,而非只是等待著為人所發現。該領域的立論基礎在於承認科學事實的建構(透過實驗室或其他地方的行動),有可能是精心修辭與刻意塑造成理應如此的結果,意即:科學知識是某種被生產出來的事物。該領域也將事實與將成事實(would-be facts)的移動視為行動所造成的結果(原則上可以這麼解釋),而非單純只是自然現象。
基於上述背景,我對於製藥產業如何建構並移動事實與主張深感興趣,也希望本書能對此提供一些新穎的見解。
知識的類實質性(quasi-substantiality)與某些新經濟的宏大主張在本質上並不相符。數位資訊能輕易地被再現(reproduced)與傳播,這使得新的數位工具看似能為知識創造出一種非常平等的政治經濟學,而在這當中要貢獻或取得知識並無太大障礙。維基百科或許可用來當作是這種平等主義經濟的好樣板,不論是要編輯或閱讀都很容易。
知識的平等主義(egalitarianism)是種值得讚揚的理想,然而事實上,作為一種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的形式,知識早已無法平等共享,甚至還持續被利用來創造出新的不平等,使前述理想難以實現。進入知識場域的行動者各自具備為數不同的文化、社會、象徵與經濟資本。這些資本能從一種形式被轉換為另一種形式,而資本的積累則仰賴於不透明的轉換過程。於是行動者發展與部署自己的資本,藉以建立與改變其相對地位。
不只是醫學研究者和醫師試圖為自身樹立獨具知識的形象,製藥產業也協助他們這麼做。藥廠運用可觀的經濟資本創造與分發其他形式的資本:包括文化、社會與象徵資本。此外,他們也在背後干涉醫學研究的生產,引導關鍵意見領袖,使其以作者與講者的身分傳播研究成果,最後更精心策劃繼續醫學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簡稱CME)的課程講授。藉由如此做法,藥廠將自身打造為訊息的終極來源。醫師必須仰賴這些資訊,才能對病患照護作出理性的決策。從這點我們就能看出藥廠霸權對醫學知識的影響力有多大。
義大利哲學家安東尼奧.葛蘭西(Antonio Gramsci)自一九二六年起遭法西斯政府囚禁,一直到一九三七年過世為止。於此期間,他在筆記本上寫滿了對於政治和文化的思考。在他的《獄中札記》(Prison Notebooks)一書中, 葛蘭西探討當主宰的行動者對重要的體制享有霸權(hegemony)時,就不需要使用明顯的強迫手段(正如法西斯政府對媒體、學校、宗教與大眾藝術所發展出的霸權掌控一般)。葛蘭西認為,霸權會在不同領域內創建出被視為理所當然或「常識」的事物。在本書中,我會檢視各種企圖掌握霸權以支配醫學知識的作為,包括受託研究外包、醫學期刊上的論文發表、透過資助關鍵意見領袖以打造醫療文化,以及透過業務銷售力量與病友權益倡議組織(patient advocacy organizations)持續散播該文化。這些體制和葛蘭西所討論的那些(例如媒體和學校)大致上相去不遠。
在討論霸權時,使用虛張聲勢的術語,或是在主宰的利益集團與體制的行為或承諾之間(例如大型企業和菁英報紙之間)找到可類比或相似之處,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然而,要辨認並具體描述是何種機制形塑其體制與外界的觀感,卻是一大挑戰。或許葛蘭西的看法正反映出這種挑戰的難處,他寫道:「每個社會團體……有機地與自身共同創造出一或多個知識分子階層。這樣的階層將同質性以及對自身功能的意識(awareness)賦予社會團體,不只在經濟領域中如此,在社會與政治領域中亦然。」
如果葛蘭西是對的,那麼在優勢的文化團體內,知識分子與概念的有機創造通常會歸化於文化之中,不易察覺。在界線更加明確的醫學知識中,文化控制的機制至少也有部分是隱而未見的,而藥廠的角色則已變得「自然化」。舉例來說,在許多醫師眼中,製藥產業的影響是如此無害且尋常,以致他們將製藥產業視為醫學資訊的最佳來源。製藥產業在醫學教育的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霸權,也因此得以掌控醫師將哪些視為可治療的疾病,以及這些疾病該如何治療。
然而,創造知識分子與主宰體制根本就不會有機地自然發生,而是刻意且精心打造的結果。在本書中,圈內人鉅細靡遺地描述他們和藥廠是如何致力於打造霸權。當他們在建立人脈和推銷服務時,會讓彼此清楚了解其戰略和戰術。他們需要提供證據給彼此,以證明其工具與技能的價值。而觀察者(例如我)只要花時間在這門產業的周遭打轉,便能悄悄探知消息。
這本書大體上探討的是知識,然而,這些利害攸關的議題並不十分符合傳統上知識論(epistemology)的範疇。知識論是研究知識的一個哲學分支,主要研究的是證成(justification),尤其傾向聚焦於個人信念的證成。確實,藥廠提出與推廣的某些主張,被證成的理由都不怎麼樣,有些甚至錯得離譜。偶爾也有出錯、造假和藥廠大量操弄資訊的重大醜聞傳出(也就是醫界的「假新聞」)。但整體而言,這些藥廠是在正統的醫學底下運作,並採用最受重視的研究工具,產出合理且具有一定品質的研究資料。他們更進一步以標準的統計方法分析資料,並寫出論文,通過許多一流醫學期刊的同儕審查。因此,本書針對製藥產業所討論的知識相關問題,主要並非證成的問題。
然而,從知識的政治經濟學來看,藥廠的所作所為有嚴重令人擔憂之處。多半未被察覺的影響與控制遍布在醫學知識的重要領域。與特定醫學主題利害攸關的個別公司能影響知識,使他們偏好的科學成為主宰。於是醫學界開始關注藥廠最在意的事情,並使用藥廠所打造的詞彙。藥廠可以在特定疾病、症狀、治療選項及其軌跡與副作用的理解上建立起霸權。透過任其支配的大量資源,他們明確宣示了自己在整個醫學知識領域的主宰位置。製藥產業集中權力,使特定醫學知識更加突出,而在背後引導這種權力的則是狹隘的自身利益。
與這一切密切相關的是能動性(agency)的問題,意即獨立行動的能力。在我的報告中,我描述業界行動者為了限制或攏絡目標醫師、病患與其他人的能動性,做了哪些努力。換句話說,藥廠及其代表試圖說服醫師和其他人,使他們作出符合公司目標的決定。藥廠的努力很成功,也因此他們一再地投資在這件事情上。
藥廠創造與傳播大量知識,並不是為了促進廣大的人類福祉,而是為了增加利潤。至少在某些時候,廣大的人類福祉與利潤是對立的兩極。因此,去問這項或那項藥物知識是否得以被證成,或者是否屬實,也許不是很恰當。反倒應該注意的是創造與傳播藥物知識的結構:那些結構將權力集中在少數幾個實體手中,並且具有非常狹隘的利益與明確的目標。
藥物行銷的權力與知識
藥物是醫療的核心。多數的醫學科學家都在研究藥物的療效與安全性;而多數從事現代科學醫療的醫師則專注於提供藥物以解決問題,大部分的病人也作如是觀:當我們走進醫師的診間時,我們通常會希望能帶著藥物的處方離開,並期待這些藥物會治癒我們、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或是維護我們的健康。然而能做到這些的是哪種處方?為何是那一種?醫師又是為了什麼緣故,在一張小紙上寫下那些特定的文字或符號?
試想以下場景:在看完某樣藥品的電視廣告後(是什麼藥你也許不太記得),你覺得或許該是檢查膽固醇的時候了。你...
作者序
觀看醫學發展前緣的反思
王業翰
新藥物的發現在現代醫學的發展中占據極重要的地位,從盤尼西林開始,一個個突破性的新藥賦予臨床醫師扭轉病人病況與命運的神力。然而隨著醫藥科技的快速進步,醫學從過去單純針對「病人」的疾病醫治大步邁出,踏足了「健康人」的生活保養,不斷追求養生、長壽、防病於未然。光是更健康還不夠,還要更高、更瘦、更美、更帥、更聰明……這個被醫療社會學家稱作「醫療化」(medicalization)的過程,使得藥物的服用者從病人擴展至健康人。藥物的角色在這當中逐漸轉變、延伸、膨脹,從治療疾病到控制各種生理上的風險數值,從有病治病到沒病強身。打開藥罐的動作成為生活日常,仰口吞服後開始身心舒暢的一天。藥物不只回應了人類追求健康的渴望,同時也帶來了龐大的商機,打造了繁盛的醫藥產業,跨國藥廠挾其巨大的資源與全球影響力,神不知鬼不覺地推動醫學前進的腳步。
藥廠與臨床醫療的關係一直是敏感而尷尬的問題──節節攀升的藥價、針對醫師或病人(某些國家允許)的藥品廣告、提供給醫學會與醫師的贊助、與保險機構檯面下的價格協商、對研究或臨床試驗的介入等等,在在都可能引發倫理道德的爭議與辯論。只要檢視藥廠在這之中的商業角色,沒有不存在利益衝突的。因此有許多學者嘗試對藥廠在現代醫學中的角色提出批判或是懇切的呼籲,試圖排除這些商業利益對醫療可能造成的潛在道德危機,然而其中多數的論點在實務上的迴響卻極其微弱。現實世界中,藥廠追逐利益的各種手段從不可能被完全禁絕,某個程度上來講,也不宜被禁絕,因為所有人(至少包括了醫師、病人、與政府)都同意新藥研發在醫學發展中的重要性,尤其是那些至今仍然棘手的不治與難治之症──醫師需要新武器,病人需要新希望,政府需要經濟與醫療水準的提升。資本主義的社會裡,沒有人相信在缺乏市場利益的驅動下,醫藥仍能基於公益性質快速而有效率地進步。因此一方面從藥廠提供的各種藥物與服務中獲益,另一方面也不阻礙藥廠的獲利,容許一定程度的行銷手段,成為現實世界中必須妥協的現況。既然倫理上的灰色空間難以避免,法規監管就成了約束藥廠商業行為的底線。臨床試驗應該怎麼做?可以宣稱藥物療效到什麼程度?對醫師與學會的贊助可以如何進行?以目前來說,各先進國家大多已發展出相應的種種規範與準則,各跨國藥廠都達到一定程度的遵法性,顯而易見的舞弊或賄賂等非法行為雖難說完全不會發生,但已非常態。這顯示出醫藥市場的一大特點:法規遵循。綿密的法規管制使得藥物的行銷有別於一般商品──什麼樣的藥品可以上市?法律允許的行銷文案與手法為何?可以在什麼通路經銷販售?都有法律的明文規範,這些規範形塑了藥廠的行銷模式,使得不同的藥廠採用了類似的手段彼此競爭──以科學數據來支持藥物的行銷。
這種以科學為名的行銷手法之所以有效, 與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興起並成為醫學主流脫不了關係。在實證醫學的架構下,各種醫學論文依其研究性質與實驗設計,可區分成不同高低程度的科學證據力。過去帶有權威性的專家意見落居最低層級,端坐在最高實證寶座的則是隨機分派的雙盲對照試驗,醫師據此在心中自有一把尺,用以評斷各方言論虛實。藥廠的行銷若要能言有所本打入人心,自然得拿出研究數據與文獻。多數醫師不認為一般常見的行銷手法適用於醫藥市場,各種文宣小物、精美包裝、誘人文案、價格競爭常無用武之地,更難以影響醫師的處方開立。選擇藥物雖然難免有個別考量(如使用經驗、保險給付等),但基本準則仍是按科學數據判斷行醫,方能避免各種不當的利益衝突與道德危機。故唯有拿出貨真價實的知識來說服醫師,藥才開得出去,藥廠也才有利可圖。
遵循法規與實證因而成為當代醫藥市場的重要特徵。然而,即使藥廠依據法規進行臨床試驗開發藥物,並據實以科學數據行銷給醫師,就真的毫無疑慮,不致衍生任何惡意誤導或欺瞞的風險嗎?希斯蒙都的《醫藥幽靈》就對這個看來講究科學證據、又受監管的醫藥市場做出了重要的提醒。
與眾多批判藥廠的書籍不同,本書關注的是醫藥知識的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 of knowledge),也就是把知識視為一種具象的物品,探討其生產、流動與消費的背景與細節。既然行銷藥物靠的是實證醫學架構下的知識,那麼重點就不在於藥物本身的成本、定價或品質好壞,而是這些與藥物緊密相連的知識──什麼疾病或症狀適合用這個藥?為什麼需要用這個藥?跟其他同類藥相比,用這個藥的好處為何?透過發掘能夠回答這些問題的知識,藥廠業務在面對醫師時才言之有物,取信於醫師後,藥也才賣得動。故在這個重視法規、強調實證的市場架構下,我們應該關注藥物的知識是基於什麼理由,又是經過怎樣的過程被生產出來的?這些知識又是如何被代理、經銷、配送到消費者(醫師)的面前?而這些知識的消費者又是怎樣被打動、進而買單的?
經過數年的研究與調查,本書以「幽靈管理」來描繪藥廠對知識生產、散布與說服醫界過程中在檯面上下的介入手段。經此合法也合於科學的運作模式,藥廠得以相當程度地操弄醫師接收到的資訊,使種種利於其行銷的醫藥新知成為繼續教育的重點,醫師往往在不知不覺間便受到洗腦式的資訊轟炸,到達其「裝配行銷」的目的。這並非暗指醫師缺乏判斷力,易受到藥廠愚弄;也不是貶責藥廠散布偽科學或假知識。正因為幽靈管理的過程中往往產出的是真科學、傳遞的也是真知識,使得醫師更容易接受藥廠的暗示,傾向以更為先進新穎的藥物來治療病人,然而這樣的選擇卻未必能使患者的整體獲益大於藥廠的商業獲利。更進一步來說,這種由藥廠推動並塑造的政治經濟結構,也未必能使現代醫學朝向最能促進整體人類健康的方向發展,因而值得我們更為謹慎警醒地看待這種現象。
從知識生產最初的源頭開始,作者揭露了藥廠對藥物研究論文提供幽靈寫作與發表規劃的介入模式。為了製造有利於販售藥品的知識背景,藥廠發起或贊助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研究,這些研究在發表為學術論文後為藥品的行銷增添柴火,帶來動力。為了讓這個過程有效率、並達到最大的行銷目的,藥廠會委託發表規劃師管理專案的研究與發表進度,並雇用幽靈作者主動撰寫論文。一方面掌握研究主題並確保結果詮釋合於藥廠利益,另一方面則以此與醫界關鍵意見領袖打好關係。這樣的操作手法顯然違背一般研究者信奉的學術倫理,作者坦率而直白的陳述,想必也讓許多清白正直的醫師感到冒犯。但我會建議,不必爭論這種情況究竟是少數個案還是普遍通例,而是要覺察體悟到現代的醫學研究主題,極度容易與藥廠瀰漫四溢的商業利益搭上邊。藥廠當然不可能主導世界上的每個研究、捉刀撰寫每篇論文,如一類稱作「研究者自發型試驗」就是由研究者獨立發想、申請贊助、執行完成後發表論文的。雖然這樣的研究反應了純粹源於醫學專業的學術興趣,但我們同樣可以想像藥廠為何會願意贊助這樣的試驗?為何藥廠審查完提案後,決定贊助這些研究而非其他?預算大小、與試驗主持人的關係等自然都會是決策時的考量重點,當某些試驗更有利於商業利益時,藥廠會更願意提供贊助。當然這些研究成果大都對病患有利,而且出發點也都是基於追求病患的利益。然而需要謹慎提防的是,當病患利益與藥廠利益出現可能衝突時,這樣的體制是否還能及時有效地產出知識,並讓這些科學事實公告周知。
講到醫藥知識的流通,期刊論文發表與醫學繼續教育無疑是醫師獲得新知的主要管道。藥廠透過發表規劃,除了能儘快讓於己有利的研究成果以最好的方式(通常是世界級的醫學會、或重要的期刊)面世並廣為流傳外,同樣也能委婉地壓制不利於己的消息快速散播。雖然在資訊快速流動的現代,失敗的臨床試驗幾乎也是在第一時間就會在專業社群間快速流傳,但絕不會有任何一位藥廠業務主動跟醫師討論或提醒:「對,我們那個試驗失敗了,建議您暫時不要對病患使用
此藥。」更多的時候反而是澄清與消毒。要能正確合宜地解讀科學文獻,促使有利行銷的知識流通,藥廠就需要動用關鍵意見領袖的影響力。
本書花了相當篇幅來描繪善用關鍵意見領袖在醫藥行銷中的重要性與影響力,這些直言不諱的陳述恐怕比對幽靈作者代筆的部分更加令醫師們感到不悅。畢竟能夠被邀請擔任掛名作者的醫師與研究者僅是少數,但接受過藥廠邀約擔任演講者的醫師可就不少,包括我在內的所有醫師恐怕都無法認同自己精心準備的內容只是藥廠行銷的工具,多數講者為了自己的專業名聲也都會努力平衡內容,避免學術演講淪為商業宣傳。儘管如此,從知識的政治經濟學角度出發,仍然無法抹滅藥廠舉辦或贊助的醫學演講最終仍將導向其商業利益。議題設定是一種權力的展現,在政治上,有錢有權設定議題的一方,才能充分掌握話語權,進而主導輿論走向。由這樣的觀點來看藥廠贊助的演講,所有受邀醫師的發揮空間都被會議主軸所框限,也從來不會有人舉辦以少用藥或不用藥就能有效治療病患為主題的講座。如果這樣的舉例太過極端,也可以回想一下,當某個藥過了專利期,或是該公司有了取代自家老藥的新產品時,這些老藥在醫學講座中是否就如被打入冷宮般,鮮少有相關的講題?在主辦方定下會議主題的那一刻起,就算所有醫師的講稿都是自己準備的,就算都以最公正客觀的角度來論述相關的醫藥新知,這些活動本身也在提供繼續教育的同時,無可避免地打造並推進了一個更適於用藥、更善於用藥的醫療市場。
觀看醫學發展前緣的反思
王業翰
新藥物的發現在現代醫學的發展中占據極重要的地位,從盤尼西林開始,一個個突破性的新藥賦予臨床醫師扭轉病人病況與命運的神力。然而隨著醫藥科技的快速進步,醫學從過去單純針對「病人」的疾病醫治大步邁出,踏足了「健康人」的生活保養,不斷追求養生、長壽、防病於未然。光是更健康還不夠,還要更高、更瘦、更美、更帥、更聰明……這個被醫療社會學家稱作「醫療化」(medicalization)的過程,使得藥物的服用者從病人擴展至健康人。藥物的角色在這當中逐漸轉變、延伸、膨脹,從治療疾病到控制各種生...
目錄
導讀:神鬼生醫的考古手冊──郭文華
譯者序:觀看醫學發展前緣的反思──王業翰
中文版序
Ⅰ 藥物行銷的權力與知識
藥廠的介入
醫學的知識經濟
製藥產業的無形之手
行銷的廣闊視角
形塑病患與疾病
本書的資料來源
尾奏:美國的噩夢
Ⅱ 開採來自健康邊緣的數據
昂貴研究的興起
製藥產業對醫學研究的嵌入
人人都是血之書
結論
Ⅲ 體制內的幽靈:發表規劃的入門課
三道謎題
藥廠論文的背後幽靈
發表規劃入門/基礎:圈內人的觀點
手稿範本(Ⅰ)
按表操課
製造大量研究
行銷
調解而來的知識
手稿範本(Ⅱ)
結論
Ⅳ 鬼屋裡的主與客
大開門戶的醫學期刊
意見一致的出版社
制定規則:誰能當作者?
召喚作者
作者是否應該擁有取得數據的權限?
結論
Ⅴ 著魔:打造與管理關鍵意見領袖
完美的關鍵意見領袖
醫師關鍵意見領袖
研究者關鍵意見領袖
管理關鍵意見領袖
設法辯護
結論:創造關鍵意見領袖
Ⅵ 消耗與約束能動性
第一節:改變習慣
第二節:配合度的問題
Ⅶ 希望的海妖、憤怒的巨魔,以及其他大聲疾呼的影武者
在食品藥物管理局裡一次令人滿意的交手
利用病友權益倡議組織
傳播希望的同盟
同溫層中的公共關係
推廣疾病與治療
結論:安排病患倡議者的合唱
Ⅷ 總結:藥毒一體的幽魂
裝配行銷與企業假面
幽靈管理下的誠信
掙脫掌控
致謝
註釋
導讀:神鬼生醫的考古手冊──郭文華
譯者序:觀看醫學發展前緣的反思──王業翰
中文版序
Ⅰ 藥物行銷的權力與知識
藥廠的介入
醫學的知識經濟
製藥產業的無形之手
行銷的廣闊視角
形塑病患與疾病
本書的資料來源
尾奏:美國的噩夢
Ⅱ 開採來自健康邊緣的數據
昂貴研究的興起
製藥產業對醫學研究的嵌入
人人都是血之書
結論
Ⅲ 體制內的幽靈:發表規劃的入門課
三道謎題
藥廠論文的背後幽靈
發表規劃入門/基礎:圈內人的觀點
手稿範本(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