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4 項符合

壓力下的優雅:喚醒以人為本的台灣經濟

的圖書
壓力下的優雅:喚醒以人為本的台灣經濟 壓力下的優雅:喚醒以人為本的台灣經濟

作者:洪財隆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5-02-05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普通級/ 初版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壓力下的優雅:喚醒以人為本的台灣經濟

內容簡介

喧囂年代依然保有的溫柔理性聲音
一名經濟學者深刻反思8年公部門經驗,
寫給下一代台灣人的經濟備忘錄。
「社會上大部分人選擇沒入與人為善的安全港中,他的文字,撩起人們心裡曾經有過的掙扎。」
──魏杏芳,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兼任副教授、前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當代台灣擺脫物質匱乏,交出亮眼經濟成績,為什麼我們還困在「拚經濟」的牢籠?面對國際動盪局勢,如何從此刻積累的經濟民主資產,發展更豐富的國家經濟想像?
 
  洪財隆是一名深具人文關懷的經濟學家,曾長期擔任台灣經貿政策幕僚。過去八年,他在公平交易委員會任職,見證台灣在劇烈變動中,轉型成珍視經濟自主與韌性的國家。
 
  面對當前台灣的挑戰,洪財隆提出「以人為本」的經濟觀,強調真正的經濟發展,應該更全面看見人的需求,為經濟成長注入平等、效率、安全、民主、幸福等多元想像;對於每一位關心台灣當前局勢的人們,他更以「壓力下的優雅」的應變姿態,鼓勵人們透過知識、熱情與勇氣,尋求個人與組織的能動性。
 
  本書以睿智知性筆觸,結合洪財隆在公平會的實務經驗,深刻剖析台灣經濟「轉大人」的關鍵下一步,引領我們共同思索:
 
  ◆ 從物質主導轉向以人為本,台灣經濟如何脫胎換骨?
  ◆ 國家韌性從何而來?從平等效率與社會人文衡量經濟價值
  ◆ 面對民粹主義與政治兩極化崛起,如何思索因應方針?
  ◆ 數位時代,台灣如何加強對跨國科技巨擘的經濟治理?
  ◆ 知識、能動性、不怕尷尬的勇氣,獨立機關造福公眾的三大心法
  ◆ 跟著前總統李登輝腳步,重探台灣經濟發展的「人本」足跡
 
本書特色
 
  1. 結合豐富的公平會實務經驗與深厚的人文關懷,深刻思索台灣經濟轉型的機會與挑戰。
 
  2. 探討多元經濟議題,涵蓋數位科技、民粹政治、幸福經濟學、獨立機關審議經歷等,無論是執政者、經濟學家同僚、政治經濟與社會學科背景學生,或任何關注台灣經濟發展的讀者,都能從本書發覺有趣觀點。
 
專文推薦
 
  周奕成|世代文化協會發起人
 
掛名推薦
 
  江雅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林明仁∣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莊豐嘉∣資深媒體人
  陳蕙慧|資深出版人
  鄒景雯∣《自由時報》總編輯
  蔡文禎∣東吳大學經濟系教授、前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盧建彰∣詩人導演
  賴秀如∣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
  魏杏芳∣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兼任副教授、前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各界好評
 
  「壓力下的優雅,字裡行間,既顯現一般人所熟悉的、經濟學家的理性思維;又帶著作者特有的、汲汲追求社會共好願景的浪漫情懷。從宏觀的大師理論到公平會的具體案例,跳脫一般人對『經濟』的狹窄想像,從社會公義、國家興衰、甚至時尚的人工智慧科技,都可以從經濟學出發,以人為本,找到創新的答案。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蘑菇之類的真菌植物會透過分泌特定化學物質,默默的改變周遭環境和地貌,因此往往是滿地廢墟中最先出現的生物。我覺得,作者此書,就好比是一顆努力的蘑菇,不喧噪(看過哪顆蘑菇大聲吵鬧嗎)、不虛飾(太美麗的蘑菇必定有毒),堅持生存與書寫的優雅姿態,終能改變人們認知的地貌與風景。」──江雅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
 
  「閱讀本書過程中,彷彿可以看見作者不時舉手:『我有意見!』的畫面。作為一位經濟學家,財隆兄別有洞見的知識趣味,總驅使我對既存現實多去思考不同的切入點。充滿人文關懷的思路,讓貼身的經濟政策更好下嚥。」──莊豐嘉,資深媒體人
 
  「『經濟學和經濟學家能為台灣社會做些什麼?』《壓力下的優雅》一書最可貴之處,在於洪財隆博士秉持一貫對這塊土地的深情關懷,不只做為知識份子,更是一個對人文、文學、文化、生活保持廣闊熱情和好奇的人,投注他長期透過閱讀、參與、實踐與反覆省思,以更有溫度、更活潑幽默、更具打底作用的文字,以及清晰周延的思想脈絡和具體實例,為讀者就『攸關台灣未來前途』的各項重大議題,例如經濟不安、人民福祉、社會公平、國家興衰與AI的雙面性等,提出足以協助進行整體思考,並深入論證其背後更深層意義的見解。此吾人之幸也。
  更要緊的是,在現今眾多公共事務決策的思維上,越發傾向工具化、快速化、片斷化的此際,洪博士於本書中所展現的、深具個人特色的風格——在條理分明的『理性』思辯下,仍不由自然流露的憂天下蒼生(以人為本)之溫文爾雅『感性』氣質,正是讀這部作品,令人低迴再三,並勾起『有為者亦若是』澎湃心緒的最大魅力!」──陳蕙慧,資深出版人
 
  「從事新聞工作數十載,結識了許多關懷的文字,來自於高貴的靈魂;經濟學者洪財隆是耀眼的一位。親炙他多年一以貫之的堅持,強調機會均等,關照中下階層福祉的改善,真正實踐『經世濟民』於行動與生活之中,可以在《壓力下的優雅》隨時尋得證據與啟發。」──鄒景雯,《自由時報》總編輯
 
  「欣聞財隆兄發表新書,探討台灣社會富裕之後,邁向下一階段經濟轉型的機會與挑戰。新書中談及財隆兄在公平會所見所聞並剖析其所撰寫多篇不同意見書的心中理念。想來因本人有幸與財隆兄在公平會共事四年,因此邀我在其大作中做為推薦短語作者,實在非常榮幸。
  新書展現財隆兄的多方視野以及感性的文筆,不僅以人文情懷的筆觸談及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經濟學家的特色,也兼及國家韌性的來源應與國家機關的能動性有關。這一觀點對我而言是一大啟發,也自然銜接財隆兄大作後半部中做為公平會委員在不同案件中勇於撰寫不同意見書的動機來源。他更明白指出公平會不應僅以維持競爭中立而不積極介人具有相當市場力量的通路商施予其上游供應商多種垂直限制。更不應該在面對市場力量被濫用後,競爭執法機關以此競爭中立做為其兩手一攤的藉口。壯哉斯言,值得吾輩深思。」──蔡文禎,東吳大學經濟系教授、前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年紀越長,越理解人多的地方最好不要去,票多的也未必代表公平正義。在這樣的領悟下,洪財隆這本《壓力下的優雅》一書中的第二部分:《公平會手札》對我而言別具意義。一方面,他極有可能是(本人不負責任但有某種把握的猜測)公平會有史以來撰寫最多篇不同意見書的委員,足足有十二篇,另外還有許許多多散落在會議記錄的不同意見或補充意見;可見他身上充沛著當代中年人少見的『不怕尷尬』的勇氣之外,骨子裡其實是個既理性又浪漫,懷抱高度理想又深具長期經濟戰略思考的人。本書雖然只刊登了其中四篇不同意見書,但作者加上了前言後語,讓我更認知到洪氏邏輯其實挺有道理,『見仁見智』其實是鄉愿社會生產過剩的垃圾。這本書同時也很適合搭配魏杏芳教授的部落格『奶油想想』裡面的另外十篇不同意見書一起閱讀。」──賴秀如,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
 
  「所謂文如其人,讀著洪委員的文字,就像看到鮮活的本人一樣,總是真實而熱情的生活,一如他自序所稱『有感的蒐集』!對洪委員的認識,來自於與他在公平會共事數年的經驗,因此我能夠理解在合議制獨立機關裡,會議上『不怕尷尬』地推倒『表面和諧』真的需要勇氣!社會上大部分人選擇沒入與人為善的安全港中,他的文字,撩起人們心裡曾經有過的掙扎,不論你是否曾在公平會。洪委員不總是衝撞的,他熱愛閱讀、寫作還有下棋,而且不只是口頭說說而已,還能在壓力下優雅地付諸實踐,這本『以人為本』作為價值基底的新作,值得一讀。」──魏杏芳,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兼任副教授、前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洪財隆
 
  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2017年─2025年),奧地利茵斯布魯克(Innsbruck)大學經濟學博士,德國曼海姆(Mannheim)大學國際經濟關係研究所畢業、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現台北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APEC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中國研究學程」兼任助理教授等職。著有《隱藏的說客:一名經濟學家與台灣經濟安全、公平、成長的探索之旅》與《邊緣戰略:台灣和區域經濟整合的虛與實》,翻譯《克魯曼驚奇》。興趣包含:桌球、西洋棋、脫口秀研究、聽中島美雪的歌。
 

目錄

二○二○年代的勇氣 周奕成
自序 有感時刻的蒐集

I  台灣經濟轉大人
一  從物質角度到以人為本
二  突破隧道視野 回歸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思維
專欄一:亞當・斯密的經濟思想速讀
三  尋找幸福經濟學 什麼是包容式經濟成長?
四  國家韌性從何而來?來自蘑菇的啟示
五  歐美民粹主義的興起與升級 不滿族在反撲什麼?
專欄二:拉丁美洲的廚師
六  二○二三 服貿退散兩帖
你的服貿 我們的問題
重啟服貿談判 機關算盡或政治斷片?
七  國家興衰和AI的雙面性:艾塞默魯等人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時代意義

II 公平會手札
一  天下真的有白吃的午餐—─權力、知識、勇氣
我的《不同意見書》:關於商品、贈品與再審之爭議
二  Google跨越反壟斷法紅線—─梅塔法官判決對台灣的意義
專欄三:競爭政策、數據和隱私
三  執法不足:數位平台上有佃農?
我的《不同意見書》:關於「數位經濟競爭政策白皮書」
四  過度執法?求其生而不可得
我的《不同意見書》:關於台北市公證公會的聯合行為
五  競爭法如何促進社會公平?
我的《不同意見書》:關於零售通路的最惠客戶條款
六  公平會不思議

III  兩顆公共心靈
一  尋找李前總統的經濟學家印記
在潮州遇見李登輝(上)
馬克斯先生和舒茲教授(中)
農民的收入、主體性與能動性(下)
二 AI、資訊和行為經濟學—─向康納曼(一九三四─二○二四)致敬
專欄四:無聊、好奇心和注意力經濟
後記  不願散去的傻氣
 

自序

有感時刻的蒐集

 
  這本書主要是為自己和下一世代而寫,講一些對台灣也許不是那麼急迫,但如想更上一層樓卻很重要的意識和觀念。起心動念並能夠成書則和幾份邀約有關。
 
  二○二三年八月初,民主前輩劉進興教授替《人本教育札記》雙月刊的「認識台灣」專欄向我邀稿,希望我能就台灣經濟發展的成就和挑戰寫篇文章,對外界傳達我們「不應自滿但也不必妄自菲薄」此一訊息。
 
  鄭重其事的劉老師約我在師大附近巷弄的「天曉得」藝文餐廳見面。除了分享他一輩子對自由和公平理念的層層感悟之外,更送我前幾期刊物當作參考。這本雜誌風格清新且內容多元繽紛,選題和呈現俱見用心。構思稿約期間翻著翻著,不知不覺間台灣經濟轉大人、以人為本這些想法很自然地就在我腦海中浮現。
 
  其中,台灣能在二十一世紀前夕擺脫物質匱乏(貧窮)並跨越中等所得陷阱是世人稱羨的兩大成就,二十一世紀以來面臨中國經濟崛起則對我們的經貿自主性和國家主體性帶來巨大挑戰。這些成就和挑戰都可視為台灣經濟轉大人,甚至回到人本政策思考的基礎和催化元素。
 
  沒想到文章刊出後主編們覺得這種說法很新鮮,問我能不能再多談一點,尤其是經濟政策如何連結到人本思想這部分,大家深感好奇。恭敬不如從命,於是有了「突破隧道視野回歸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思維」做為續篇。談雖然我們早已擺脫物質匱乏,但可能源於過去那段匱乏經驗的集體心理陰影,以致至今仍緊咬「拚經濟」(成長)的奶嘴不放,無論是政策框架或語言都普遍缺乏想像力。
 
  如何把發展視角從物質、產值轉移到人的身上,應是台灣各方面如想轉大人的關鍵,但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看我們對只做表面處理和虛假的「效率文化」容忍度那麼高,可知一斑。
 
  就在準備續篇的寫作素材期間,因為剛好到屏東小旅行,順道拜訪一位老友。也許是心有靈犀,無意中在老友住處看到國史館二○○八年出版的《李登輝總統訪談錄》,同時發現李前總統早有經濟發展的目的和手段都應該回到人的身上這種講法。驚喜之餘,也挑起我一探登輝伯經濟思想的念頭,後來寫成〈在潮州遇見李登輝〉共三篇致敬文,一併收錄於本書。
 
  另一份寫作邀請則來自自由時報總編輯鄒景雯小姐。本書第一和第三部分的不少文章內容都曾在她主編的週日版「自由共和國」發表過。談論主題從包容式經濟成長模式的特色、幸福經濟學的內涵,到經濟不安與分配不均孰輕孰重、國家韌性究竟從何而來?乃至如何因應民粹主義興起和數位經濟時代來臨,幾乎都能從以人為本的發展思維找到解方或線索。
 
  鄒總編輯知道我是個老派的人,而「老派的人需要用老派的方式對待」,講的就是我到現在還是喜歡自己的文章印在紙本上,因為那裡有美美的版面和天地線。這份品味看似懷舊,卻是帶領我繼續寫作的秘密動力來源。
 
  第三份邀請則是好友央廣董事長賴秀如的敦促和預約。看過我前一本書《隱藏的說客》的朋友應該都會對秀如那篇生動活潑、惺惺相惜的推薦序印象深刻。
 
  記得就在二○二三年台北國際書展的新書發表會上,我跟大家說我這個資深異議份子,貌似溫和安靜(沉默之中自有千言萬語),但從小到大就喜歡對立思考。乍看之下就只是喜歡唱反調、高調,其實是想從中找到切入縫隙。坦白說那是我的生命跡象或活著的證據,但也深知這在我們這種講究表面和諧的社會並不討喜。
 
  特別是在公平會擔任委員這些年來,更因法律授權「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加上任期保障,所以不只口頭發言「沉著痛快」,八年期間針對個案審理更是寫下無數書面意見。其中包括十二篇正式的「不同意見書」,另有十餘件補充意見置於委員會議的會議紀錄,都隨案公布在公平會官網。
 
  乾脆下一本書就叫做「隱藏的刺客」好了,當時我開玩笑地說。沒想到人在現場的秀如很認真地回應我:應該是「不同意見書」才對吧!她後來還真的多次提醒我要動筆,為國人留下一份一位讀書人闖蕩公部門八年的珍貴見聞。
 
  終究我還是沒有能耐把整本書寫成不同意見書,倒是以「公平會手札」為篇名,特別選了其中最有感和具有代表性的幾則案例和大家分享。大致可歸類成執法不足和過度執法這兩大類。
 
  前者包括近年來我在會內會外不斷高聲疾呼的跨國科技巨擘治理議題(含競爭、數據隱私和消保法制的現代化),尤其是數位廣告市場所潛藏的競爭疑慮,更攸關本地廠商發展和消費者權益甚鉅,可惜公平會至今仍紋風不動。知我者應該不難看出,這裡講的其實是一則「無彩」(浪費)的故事。
 
  另在超市、量販等大型零售通路的結合(併購)審查和後續監督,以及在公平會同意其結合申請,事業成功變大後對上游供應商是否濫用其市場力等問題上,更由於公平會的執法力道不足,已經累積不少民怨。
 
  競爭法機關好好執法也能促進社會公平。這甚至遠比把上游供應商、更上游的中小企業和農民弄窮之後,再讓他們去尋求政府補貼還來得更徹底有效,也更接近以人為本思想的原旨。
 
  過度執法的部分則選了屢屢被指控進行聯合行為的「同業公會」做為案例。我倒不敢說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一定正確無誤,但藉由留下一份不同意見書,一方面表達對無差異執法的高度疑慮,另一方面也是反思,是否會因為我們的執法過當而傷害民間自治團體的功能與活力?
 
  「天下真的有白吃的午餐」和「公平會不思議」這兩篇則嘗試交代我對政策的信念和在公部門的處世哲學,無非是對權力、知識和勇氣的思索、實踐和體驗。最重要的是,經由這些思辨和歷練過程更加認識自己。
 
  如同我在很多地方都提過,公平會做為台灣第一個專業、獨立、合議機關,成立三十多年來在很多前輩、優秀文官和學者專家的努力和經營之下,不僅建制完備且擁有很多優良傳統。其獨立性和專業性更是值得護持和珍惜,因為這和台灣能否出現優質的競爭環境和商業文明密切相關。
 
  最後一篇講行為經濟學的最新發展,包括其與AI人工智慧系出同源又相互影響、數位時代的資訊經濟學如何翻新內容,又如何透過行為科學看清當代社群媒體環伺中的隱私本質,以及為什麼注意力經濟和無聊、好奇心這些人類心理脫不了干係。有趣的是,我在書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發現西托夫斯基(Tibor Scitovsky,一九一○年—二○○二年)在一九七六年出版的《無快樂的經濟》(The Joyless Economy)這本奇書,也在文中略加介紹。
 
  西托夫斯基當年所提倡的消費和休閒技巧,對實際上早已擺脫物質匱乏但心理上卻仍在抗拒、防衛的台灣來說,或許正是一帖不錯的處方箋。近年來我一直在幫忙倡導遊戲人(Homo Ludens)這個概念,背後其實也有這層策略用意。說了那麼多大道理,什麼能動性、遊戲規則、公平意識、勇氣……,倒不如鼓勵大家去從事哪項單純好玩、過程即目的的遊戲更能直接且快速體會。
 
  「遊戲是未來的線索。趁現在認真培育遊戲,或許是我們唯一的救贖。」舒茲(Bernard Suits,一九二五年—二○○七年)在其名著《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如此預言。期待哪一天,我們的社會真把遊戲和理性、生產製造視為同等重要。
 
  最後來說說我自己很喜歡的一句成語:火中取栗。
 
  火中取栗是法國詩人拉封登所創作,一則有關猴子與貓的寓言故事。敘述一隻狡猾的猴子騙貓從火中取出栗子,結果貓爪上的毛被火燒掉,而栗子卻全被猴子吃光(引自國家教育研究院)。另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火中取栗的意思是為人作嫁,相反詞則是坐享其成。
 
  但我覺得,即使寓言中的小貓是被騙,這個畫面仍然很美。想像小貓快速伸出貓爪探火取栗的模樣,燙呼呼然後一臉無辜。說不定,還是小貓自己願意做這樣的嘗試呢,因為牠覺得在劈哩啪啦、充滿溫度的火堆裡找東西很有趣。

  雖然帶點自虐,卻像極了思考和寫作。
  本書的每一個段落都是有感時刻,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感而發。希望您會喜歡。 
 
推薦序

二○二○年代的勇氣  
周奕成(世代文化協會發起人)
 
  1.一九二○年代的勇氣
  財隆博士的新書,定名為《壓力下的優雅》。
  很多人都知道,這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名句,最早出現在一九二六年,海明威寫給另一位美國作家費茲傑羅的信中。
  海明威要談的不是壓力,也不是優雅,而是勇氣。Courage is grace under pressure.
  為什麼勇氣是壓力下的優雅,留在這篇序文的最末再談。
  先談談海明威、費茲傑羅,以及為什麼他們在一九二○年代要討論勇氣的問題。
  海明威在歐戰期間,曾擔任軍用救護車駕駛,在戰地出生入死。他也是一位知名的冒險者,以野外狩獵做為自我挑戰,在他筆下最著名的小說人物,都是勇氣的象徵。
  費茲傑羅的名句則是「給我一個英雄,我就為你寫一個悲劇」,言下之意是每一個英雄故事都是悲劇。
  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一九二○年代。
  那是法國巴黎做為「流動的饗宴」的時代,是美國上演著《大亨小傳》的時代。
  一九二○年代是大蕭條之前的繁榮、大獨裁之前的自由、大戰爭之前的和平。作家們當時未必意識到世界將再巨變。但必定感受到在活潑的水面下有潛伏的逆流。
  勇氣在任何時代都是文學的主題,在巨變之前更是如此。
 
  2.二○二○年代的壓力
  洪財隆《壓力下的優雅》出版之時,是二○二五年二月。
  讀者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川普剛宣誓就職,展開第二次美國總統任期。
  這可能是最好的時代,也可能是最壞的時代。
  川普是否及如何執行提高關稅、退出國際組織,乃至調停俄烏戰爭?如何處理美國與中國的貿易、科技、戰略矛盾?
  對台灣,他和他的政府將如何看待?而台灣,我們和我們的政府將如何應對?
  到了川普就職前幾天,除了他的堅信者之外,全世界多數人仍在猜測。
  但世界會有更大的變化,是可以預測的。
  這就是深深的二○年代—一九二○年代會再來。
  但全世界的二○二○年代,是一九九○年代的產物。
  三十年全球化開展了人類歷史少有的承平時期,也醞釀了新的動盪。
  貿易的全球化,擴大世界規模的不平等,也讓中國成為G2之一。
  一世紀以來,財富分配從未如此集中於極少數人。在百年大疫之後,各國政府擴大公共支出,推升了物價,卻未能改善貧富差距。
  三十年全球化在各國內部拉大社會不平等,卻也拉近中國與美國的國力差距。這兩個因素都對民主自由造成威脅,致使廣大的「不滿族」在各國內部崛起。
  在威權國家,不滿族很難反抗威權;在民主國家,不滿族卻可以顛覆民主。
  民主國家可能從內部失敗。這正是二○二○年代的民主弔詭。
  而在過去三十年,中國快速取得科技與生產力,也取得挑戰民主國家的能力。現在與未來,中國式科技威權主義將在全世界與民主主義相競爭。民主不僅遭逢內部質變,也遇到外部挑戰。
  全世界民主國家遭受著壓力。其中受到最大壓力的就是台灣。
 
  3. 不平等與政治
  在這本書中,洪財隆談到貧窮與不平等的問題。這是當代經濟學及社會學的主要議題之一。
  貧窮是個體和家戶生活條件的絕對值。不平等則是社會群體相互比較的概念。消除貧窮是必須的,再困難都要做。消除不平等則幾乎不可能。
  皮凱提(Thomas Piketty)在其名著《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用統計圖表呈現不平等情況。全球的分配不平等,從一九一○到一九二○年代最高,在一九四○年代大戰後逐漸下降,至一九七○年代最低。到了一九八○年代,不平等再度升高,直至二○一○年代再攀更高峰。
  可以預見的,二○二○年代之後,財富更趨集中,不平等會更嚴重。
  更嚴重的不平等,持續成為極端主義民粹政治的溫床。
 
  4. 台灣的韌性
  在物理上,韌性指材料斷裂前能吸收多大的能量;在一個社會和國家,韌性則關係到制度和人的連結。
  洪財隆認為,「能動性」是「韌性」的來源。
  如果在一個社會中,大部分的個體都具有能動性,則韌性就會加強。
  在這本書裡,幾乎每個主要論題都和台灣的韌性有關。
  洪財隆談到以人為本的經濟思維、幸福經濟學。假設我們以「人」做為經濟思維的中心,那將讓社會各個部門的能動性加強。
  在這本書出版前的二○二三年,全球AI技術經濟巨大進展,並擴大應用規模。從馬克思主義的科技與經濟決定論角度,這是人類社會進入下一階段的基礎。
  對於AI與人本經濟、幸福經濟,我們期待後續有更深更廣的討論。
 
  5. 洪財隆的優雅
  這本書唯一提到「壓力下的優雅」,是在第四章。
  原本作者可以採用其他篇章做為書名。比如「尋找幸福經濟學」或「國家韌性從何而來」。用這麼文學性的「壓力下的優雅」,而非更具經濟學或公共政策意涵的書名,必然有他的思考。
  他顯然要談台灣,但也在談他自己。
  在壓力下仍能保持優雅,是因為鎮定,也是由於韌性。
  有勇氣的人不畏後果,心裡得以鎮定。有強烈求生求勝意志,就產生韌性。
  所以說,勇氣是壓力下的優雅。
  在同一章最末,洪財隆提到「來自蘑菇的啟示」。
  在最惡劣污染的環境,蘑菇是最先長出來的生物。
  蘑菇會分泌有利的物質,緩慢地去改變環境,使其恢復生機。
  在令人失望的環境中,蘑菇會默默地散發訊息,提供希望。
  這是洪財隆的優雅,也是洪財隆的勇氣。
  ──寫於日本九州福岡空港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645086
  • 叢書系列:Belong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第3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07-10-01
66折: $ 58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詞在有意思1:露馬腳,皇后不能說的祕密!
作者:周姚萍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5-25
66折: $ 165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建築師今天戀愛了嗎?【上中下套書】
作者:艾小圖
出版社: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10-26
66折: $ 60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健康之道有聲書第3輯﹝2015年新版﹞
作者:許添盛醫師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5-11-16
66折: $ 66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025限量暢銷特典版】: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作者:枡野俊明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18
$ 26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Jonathan Haidt)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29
$ 379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治癒悖論 deeper 上+下 (首刷限定版)
$ 399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療傷遊戲 重新開始 (首刷限定版) 05
作者:日ノ原巡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2-05
$ 17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站上顛峰的武士︰揭開日本國家代表隊的強盛祕辛
作者:周思齊、朱宥任
出版社:畢方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0
$ 33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北冥謎案(下)
作者:滿碧喬
出版社: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2
$ 29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輝達之道:黃仁勳打造晶片帝國,引領AI 浪潮的祕密
作者:金泰(Tae Kim)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5-01-03
$ 35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ADHD迷你教練課:瞭解自己,讓生活更輕鬆的小訣竅
作者:愛麗絲.詹德隆
出版社:紅樹林
出版日期:2025-02-07
$ 360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