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神相殺不止的海盜王國,到推崇平等與社會福利的民主國度
這中間的千年空白,就由本書來填補!
享譽國際的北歐社會學家,穿越斯堪地那維亞的神話與歷史
※臺灣第一本北歐通史※
挪威、瑞典與丹麥等北歐國家,一直以來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我們知道它們過去是維京海盜的故鄉、羨慕其優渥健全的社會福利制度,卻對這些國家的歷史沒有太多瞭解;影視作品讓北歐民族的形象深植人心,卻也造成許多扭曲和誤會。
為了破除大眾的誤解,牛津大學教授林根細緻梳理了北歐自維京時代以來縱橫交錯、充滿魅力的歷史,既具有內部人士的深刻見解,又帶著學者的澄澈眼光。他不諱言北歐千年的歷史其實充滿殘忍的劫掠和殺戮,眾王國君主們心懷野望發動戰爭,卻付出了臣民性命的代價。然而在他的筆下我們也會看到,長年敵對的北境諸國面對近代的變局,如何放下成見攜手合作,最終成為以社會平等為共識的現代民主國家典範。
《冰與血之歌》是一部規模宏大的史詩與反思,帶領我們認識這片神秘之地的歷史。北歐從蠻荒走向共榮、由彼此對抗邁向互助的壯闊旅程,讓他們如今取得的成就顯得格外珍貴動人,也將對臺灣的讀者充滿啟發。
作者簡介:
史坦.林根(Stein Ringen)
挪威社會學家與政治學家,主要的研究興趣包括治理技術、民主統治和國家服從文化。曾任教於牛津大學社會政策與介入學系,亦曾任職於挪威司法部及擔任聯合國顧問,現為牛津大學格林坦普頓學院名譽教授。著有《完美的獨裁: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民主的目的:論自由與德政》與《政治的可能:福利國家的政治經濟學研究》等書。
譯者簡介:
盧靜
過度自由的譯者。熱衷策略與敘事遊戲,關心一切事物的「為什麼」與「然後呢」。譯有《民族重建》(合譯)、《異國兩制》(合譯)、《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誠摯推薦
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美香|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吳媛媛|作家
李濠仲|《上報》總主筆
翁稷安|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異教人.ᚢᛁᛏᛁᚢᛅᛣ|古北歐文化創作者
瑞典劉先生|作家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各界好評
「林根在注意到瑞典、丹麥和挪威社會民主主義者在各自環境中的發展差異的同時,巧妙地提煉出他們的共同特點。……此外,他的寫作風格輕鬆流暢,令人愉悅。」——《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在林根範圍廣泛的研究中,這位出身挪威的社會歷史學家講述了這片區域的歷史,從維京時代,到如今成為『歐洲家族中一位特別的孩子』。」——《新政治家》
「林根的宏大敘事帶著我們從維京時代來到現今,無論是專家還是初次接觸此主題的讀者,都將被其吸引並從中獲益。《冰與血之歌》是這位以廣博知識與深刻分析見長的傑出作家的又一本傑作。」——詹姆斯.克洛彭伯格(James T. Kloppenberg),哈佛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名人推薦:誠摯推薦
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美香|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吳媛媛|作家
李濠仲|《上報》總主筆
翁稷安|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異教人.ᚢᛁᛏᛁᚢᛅᛣ|古北歐文化創作者
瑞典劉先生|作家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各界好評
「林根在注意到瑞典、丹麥和挪威社會民主主義者在各自環境中的發展差異的同時,巧妙地提煉出他們的共同特點。……此外,他的寫作風格輕鬆流暢,令人愉悅。」——《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在林根範圍廣泛的研究中,這位出身挪威的社會歷史...
章節試閱
序言
古德弗雷德(Gudfred)在西元八一〇年死於謀殺。犯人可能是他的手下,也許是一名士兵、僕人、奴隸,但也有可能是敵人派來的刺客。和他有關的紀錄都出於法蘭克人之手,而他們筆下的古德弗雷德是個專司破壞的暴發戶,因此歐洲人也許早就想除掉他了。但也有傳言說是他背叛了妻子,在這名妻子的煽動下,他的兒子提劍將父親砍成了碎片。古德弗雷德並非第一個自封為王的丹麥人,但他比所有先行者都更像真正的國王。
每個挪威學童都知道,挪威是由金髮哈拉爾(Harald Finehair)在八七二年(或之後十年左右)的哈夫斯峽灣之戰(Battle of Hafrsfjord)中統一的。他的外號在挪威語中讀作哈爾法格(Hårfagre),英語通常譯作「金髮」,但這意思並不到位。人們崇拜他的不是金髮,而是茂密的頭髮,因為頭髮在當時就跟現在一樣,是雄風的象徵,傳說他曾立誓在稱霸以前絕不剪髮。而他後來應該也如百年前丹麥的古德弗雷德那般,一路征戰取得挪威的控制權。據說哈拉爾在九三一年去世,享年約八十歲,這在當時非常罕見。
《西約塔蘭法典》(Westrogothic Law)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瑞典地方法典(landskapslag),也是已知最早以拉丁文寫下的瑞典文本。《西約塔蘭法典》大約成書於一三二五年,附錄中包含一份信奉基督教的國王名單,名單上第一位是奧洛夫.舍特科農(Olof Skötkonung)。這位國王在一〇〇〇年前後稱霸,將一部分的瑞典納入治下,此時距離哈拉爾稱王過了一個世紀,距古德弗雷德稱霸兩個世紀。該國土大約只涵蓋了如今瑞典中部的一部分。他的名字可能是「徵稅王」(tax-king)或「鑄幣者」的意思。因為就像其他斯堪地那維亞早期的國王一樣,他確實鑄造了硬幣——硬幣上刻著他的肖像,以及拉丁文的「奧洛夫王」(OLUF REX)。這些硬幣並沒有普遍流通,鑄造量也不多,因為當時尚未進入貨幣經濟,鑄幣主要是為了替國王增添榮耀與地位。
這就是國家的誕生。只不過我們如今所認識的斯堪地那維亞,還要再經過一千年的動盪歷史才會真正定形,國家也才會從帝王的領土,變成民族的家園。
北境與歐洲接觸的開始
本書是關於丹麥、挪威和瑞典三國,超過一千兩百年的歷史,書中的「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就是指這三個國家,而「北歐」(Nordic)則是指包含周邊的更大地區。
如果把歐洲文明想成是一系列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和古希臘等東地中海地區,並持續往西北傳播的思想、發明與勢力,那麼斯堪地那維亞就是文明最後的邊境,人類的足跡很晚才落在此地,農業、貿易和其他現代化發展亦復如是。一直以來,思想和信仰都是從南向北傳播,神話、基督教、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都來自南方。北方人一直是在歐洲文明傳播的末端,經歷著殘酷的成敗興衰,不斷努力從中吸收,設法追上前方的文明勢力。在這場艱難的奮鬥中,有許多錯過的機會和落空的成就,無數的王國欲建鴻圖,最後都躲不過崩頹的結局。這場精彩的奮鬥,是由時而偉大複雜、時而低下卑劣的人所寫成。在斯堪地那維亞的歷史中,今日依舊存在、始終不變的要素是歐洲的影響力,以及如何成為歐洲人的困難問題。
序言
古德弗雷德(Gudfred)在西元八一〇年死於謀殺。犯人可能是他的手下,也許是一名士兵、僕人、奴隸,但也有可能是敵人派來的刺客。和他有關的紀錄都出於法蘭克人之手,而他們筆下的古德弗雷德是個專司破壞的暴發戶,因此歐洲人也許早就想除掉他了。但也有傳言說是他背叛了妻子,在這名妻子的煽動下,他的兒子提劍將父親砍成了碎片。古德弗雷德並非第一個自封為王的丹麥人,但他比所有先行者都更像真正的國王。
每個挪威學童都知道,挪威是由金髮哈拉爾(Harald Finehair)在八七二年(或之後十年左右)的哈夫斯峽灣之戰(Battle of H...
目錄
出版緣起
臺灣版作者序
作者說明
歐洲斯堪地那維亞地圖
序言
名稱與用語說明
第一部 登陸歐洲
第一章 維京時代
第二章 第一波現代化
附章 斯堪地那維亞的東西方鄰居
第二部 進步、死亡與復興
第三章 脫胎換骨的大蛻變
第四章 死神來去,復甦難行
第五章 宗教改革
附章 城市
第三部 戰火無盡的時代
第六章 兩個新王國
第七章 帝國時代
第八章 殖民地的滋味
第四部 步入現代
第九章 社會的誕生
第十章 黃金時代與其陰影
第十一章 戰爭與進步
終章 今日的斯堪地那維亞
後記與謝辭
附圖目次
參考資料
註釋
出版緣起
臺灣版作者序
作者說明
歐洲斯堪地那維亞地圖
序言
名稱與用語說明
第一部 登陸歐洲
第一章 維京時代
第二章 第一波現代化
附章 斯堪地那維亞的東西方鄰居
第二部 進步、死亡與復興
第三章 脫胎換骨的大蛻變
第四章 死神來去,復甦難行
第五章 宗教改革
附章 城市
第三部 戰火無盡的時代
第六章 兩個新王國
第七章 帝國時代
第八章 殖民地的滋味
第四部 步入現代
第九章 社會的誕生
第十章 黃金時代與其陰影
第十一章 戰爭與進步
終章 今日的斯堪地那維亞
後記與謝辭
附圖目次
參考資料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