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可以追求的嗎?
幸福的程度又是可以衡量的嗎?
答案是「肯定」的。
今天的你,感到悶悶不樂嗎?
沒關係,明天你「必然」會更好。
歷經16年,6000多天長期研究,
丹麥NO.1快樂研究權威,透過「大數據」徹底揭開快樂的真相!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渴望快樂:加薪升遷、喜愛的球隊贏球、與心愛的人在一起……但是,短暫的喜悅往往敵不過「下一個會更好」的慾望,很容易便陷入新的煩惱。我們不禁要問:世上真的存在恆久的快樂嗎?我們是否有選擇快樂的權利?
為了解開這個疑惑,幸福分析師亞歷山大‧塞拉多設計了一套「每日快樂指數」,讓人以0到10分為自己每天的快樂程度打分數。經過長達16年的分析研究,他發現感受喜悅雖然是人類的天性,但無法持久,快樂和痛苦總是相伴而生,「完全的快樂」是不可能實現的理想。
然而,儘管我們經常自找「不痛快」,卻依然保有選擇快樂的權利。只要持續記錄「情緒日記」,就能覺察不快樂的惡性循環,回溯自我挫折的底線;學會辨識生活中的「缺乏感」,就能阻斷不安全感萌芽,減少情緒的負面影響。
本書結合了心理學、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可靠研究,透過科學分析賦予快樂全新的意義。只要你願意,就能大幅減少暴露於不快樂因子的風險,進而獲得提升幸福感的力量;放下無謂的執著,擺脫人生幽暗,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存狀態。
▍貫徹快樂的科學力,找到通往幸福人生的秘境!▍
.「如果我們不快樂,是不是還會希望長生不死?或者相反,我們很快樂,是因為人生苦短。」這個問題讓我開始思考,如果我在這輩子最渴望的是過得快樂,那麼我應該要認真看待。
.我們對快樂這個話題千言萬語說不盡,每個人都清楚自己能在哪裡找到快樂,真正成功的卻沒幾個。
.在現代社會,不快樂意味生活中犯了什麼錯,而這是危險的想法,因此我們傾向隱藏自己脆弱的一面。當決定我們真的想要什麼的那刻來臨,我們可能連面對自己,都可能忘了是什麼讓我們真正快樂。
.我們不管過著多舒服的日子,還是會去適應各種環境,因為不滿足是我們的本能所創造的動力,推著我們離開舒適區,尋找任何適合我們生存的東西。
.我們一旦去仔細回想生活中的美好或糟糕,可能就會放棄該做的事,因為我們會敏銳感覺到,美好部分其實沒有記憶中那麼美好(也沒太糟糕)。我們的大腦希望我們遺忘和跨越過去的所有不快樂,永遠不要放棄為生存而奮鬥。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塞拉多(Alejandro Cencerrado)
大數據統計分析師,任職於哥本哈根「快樂研究院」。
他長年透過全球問卷和實地考察訪問的方式,分析導致不同國家、不同年齡層的人們快樂或者不快樂的原因。
在過去十六年、六千多天的實際研究中,他透過「情緒日記」為自己的快樂打分數,並歸納出「快樂」這個相對籠統的概念,實際上可以透過生活以及與社會的互動關係進行改善。並融合「歐洲健康、老化與退休問卷調查」(SHARE)、「哈佛大學格蘭特終生研究」這些耗費鉅資的研究計畫蒐集更多資料與線索,打造出獨一無二、最具說服力的「大數據快樂學」。
譯者簡介:
葉淑吟
西文譯者,永遠在忙碌中尋找翻譯的樂趣。譯有《百年孤寂》、《謎樣的雙眼》、《風中的瑪麗娜》、《南方女王》、《海圖迷蹤》、《愛情的文法課》、《時空旅行社》、《黃雨》、《聖草之書:芙烈達.卡蘿的祕密筆記》、《螺旋之謎》等書。
章節試閱
如何評估快樂
如果你想要學我寫日記,從今天就可以開始。要完成這件事,你只需要手邊有一張紙或一支手機,每天晚上記下你的一天。重要的是寫上日期,然後對你的快樂打分數(從零到十),最後,記下所有影響你的事物。當你寫下感受時,一定要盡可能清楚,這能讓你慢慢學會分辨,所有的怒氣、罪惡感、無聊,和其他許多情緒的濃淡色調,或許看似差不多,但其實有非常大的差別。
還有非常重要的是,你要分開寫下早上、下午和晚上的感受,試著客觀描述一天的每個部分,千萬別讓晚上最後發生的事占據你的心頭,因為這可能會影響你對一天其他時間過度渲染負面或正面的色彩。當你記下你的快樂時,如果感到被某種特定的情緒束縛,最好能暫停一下,緩和情緒,或者先別記錄這一天,以免情緒的偏誤影響你對那天其他時間的客觀判斷。
以零到十分的表來看,如果你覺得難以替你的快樂打五分、七分或三分,我有個非常非常有用的建議:回想感受,問自己明天是不是想過得跟今天一樣。如同我之前說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會打高於五分;如果相反,我希望不要重溫這一天,那麼就是少於五分;如果不太肯定,就打五分吧。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可以簡單評斷自己一天的系統,但是在各位繼續讀下去之前,我希望你能停下來想一想:「我想不想再重溫一次今天過的一天?」
讓我再來舉個例子,讓各位瞧瞧我怎麼過完今天。我在寫下這段話時,人正在哥本哈根一間非常舒適的咖啡館,桌上有一杯咖啡,我很享受寫作,這能讓我暫時拋下我的問題。早上,我送我爸媽到機場,我們在那裡聊了一會兒,沒上演什麼哭天搶地或溫馨感人的畫面。我在幾年前離家獨立,當時感到撕心裂肺,但是今天我和家人已經能不帶太多感傷道別,因為我們已經道別過好幾回。儘管下午和晚上時間還沒過完,除非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發生,我已能替今天打五分,因為我覺得今天過得很愉快,甚至希望再重溫一次,但是能不能真的重溫不是那麼重要。這就是系統,就是這樣。有時,或許會有人不確定他的一天是六分還是七分,或者三分還是四分,但是沒關係,快樂是主觀的,一定會有不同。當日記累積的天數達一定數量,打分數的錯誤就會慢慢消失,只剩下精準的評估,這能讓你的人生更加快樂。
我們這群人越來越多
這些年來,我遇過來自世界各地跟我很不同的人,都決定跟我做一樣的事。其中一個叫布莉姬.德萊尼(Brigid Delaney),她是澳洲《衛報》記者,從十九歲開始寫日記,到了四十八歲還樂此不疲──她告訴我她相信自己會一直寫下去。她向我生動描述,在幾十年後重讀自己的日記的感受:
重溫我的日記就像……聆聽一段自己錄下的聲音。我真的聽起來是這樣?我再一次跳躍式回顧日記,從一九九九年跳到二〇一二年,然後再回到二〇〇六年,舒緩我在讀到過去的自己時的驚嚇……我得靜下心,每一次品嘗一小塊。我經常認不出過去的自己,擁有所有這些情感的人是誰?她做過精采的事,經歷前所未有的冒險,糾結雞毛蒜皮小事,愛上錯誤的人。
對布莉姬來說,寫日記最棒的是能夠回溯過往,看看當初發生什麼事,或者去過哪些地方;而最糟糕的是發現自己一再犯下同樣錯誤,特別是在男女關係這一塊:「不管你是十四歲、二十四歲,還是四十歲,我們都帶著一輩子無法根除的弱點。歲月過去了,你以為現在的問題來自你住的城市、你目前工作的地方,或你還沒辦法替自己買的東西。但是當你回顧人生,看到的是另外一回事。問題永遠跟著你。」
我能感同身受她的話。當一個人看見自己在二〇一七年、二〇一二年,和二〇一八年都有同樣問題,就會明白或許不能一直把問題怪在上司和另一半身上。事實上,因為日記,我發現不快樂的最常見來源之一,是經常想著若是能搬到其他地方、換個女朋友,或許能過得好一點,而這是危險的。這只是胡思亂想。此時此刻你只是沒發現,你的下一座城市、下一個上司、下一個伴侶,一樣會帶給你麻煩。
我非常驚訝的是,像我和布莉姬這樣長時間寫日記的人,竟然都得到相似的結論,那就是如果不認真持續記錄自己的感受,很難真正感受到發生的事。譬如,她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她說快樂和不快樂都是轉瞬即逝,正如同我們在這本書中看到的,或許這正是我的計畫最重要的發現,也是從十七歲那年開始記下我的快樂的關鍵:快樂不可能長時間持續。她是這麼解釋的:
我讀著自己的日記,發現了痛苦和快樂都像曇花一現。當深陷痛苦時刻,你會想著折磨看不到盡頭,但還是一樣會過去。記住這件事就好。
其中一個瞬間就消失的痛苦是離別。我們的日記在某個時間點,寫的淨是當時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切的人,但是他們此刻都已不在;他們是童年玩伴、伴侶、同事等等。然而,當過了幾年沒有他們的日子,他們在日記上的名字只剩下留給我們美好回憶,能發現這一點,人就能適應一切。正如布莉姬說的:「朋友來來去去,這樣也不錯。」
可是,布莉姬寫日記的方式和我不同,這正好說明,每個人會找到自己記下感受的方法。以她為例,她比較鬆散,她沒有每天寫日記,而是一個禮拜大概兩次,就在當她感覺到需要寫下最近幾天發生的事時。
在世界的另一端,還有個三十二歲的美國青年丹尼爾.西爾(Daniel Hill),他記錄了他的快樂兩年。丹尼爾替自己的快樂打一到十分,他不用日記形式,而是記下他的活動,因為他比較喜歡把焦點放在他能掌握的事物上,像是睡覺、玩樂、社交等等。因為這樣,他能算出睡眠時間滿八小時,相較於其他睡眠較少的日子(影響他的快樂的主因),能提升他的快樂約9.96%,或者認識氣味相投的新朋友,能增加6.79%(這是第二要素)。
他對他的快樂作一番分析,其中最重要的發現和布莉姬.德萊尼相似,那就是快樂和不快樂都會轉眼消失。他說:
我從這個發現中找到平靜,這真是我最大的收穫之一。快樂和不快樂都是必須而且無可避免的。如果我現在這陣子正好很不順,我會知道這是暫時的,很快就會過去……因為我記錄兩年的資料是這麼顯示的。這幫我在遇到厄運時稍微保持平靜,而不是被擊倒。此外,這種落差極大的時刻很重要,因為厄運會教你分外珍惜好運。
丹尼爾提到的適應和落差,或許正是本書的其中重點。我和他跟布莉姬一樣,我也在發現不快樂無法避免後,找到些許的平靜。正如同我說過,我們在人生舞台上勢必會遇到適時察覺這一點的一幕,如我們和另一半冷戰好幾個禮拜,在這時刻,要有信心厄運會過去,尤其要了解結束一段關係或再交新的伴侶,並不會讓我們避開再一次心碎。在今日社會,離婚已逐漸常見,記住這一點特別重要。
以丹尼爾的例子來看,寫日記是接受自己對他人的感受的基本方法。像我認為要離開讓我沒安全感的人,對他卻是不去參加讓他感到不自在的社交活動:
我是個非常內向的人。譬如,像社交這類活動,就算我再怎麼活躍,也不一定能替我的快樂加分。
丹尼爾從發現這件事學到,當他不想和某人來往就會拒絕,因為他發現長期下來會影響他的快樂。總之,多虧日記,他算出他真正感到愉快的社交活動只有13%,其他87%都是折磨:
對我來說,和陌生人相處需要不斷努力:找出可以聊的話題,保持對話的節奏,聽到不好笑的笑話要笑一下,要有禮貌,聆聽無聊的故事等等。這跟我和真正有深刻交情的人在一起時非常不同,和他們在一起聊天比較自然,真正無所不聊。所以,和不太熟的人相處會耗費我很多精力,我需要很長一段休息時間。
以前,丹尼爾以為是自己有問題,所以不想出門或參加社交活動,但他會強迫自己去做。現在他能接受自己的樣子。
在歐洲,命運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安排了兩個人,一個在荷蘭,另一個在西班牙,他們記錄了自己的快樂非常多年。第一個是雨果.海伊耶(Hugo Huijer),我是透過一個朋友知道他,朋友讀了他的故事之後,想起了我。雨果花了七年記錄自己的快樂,方式跟我的非常類似,打的分數從一分到十分。除此之外,他也寫日記。而影響他的快樂的關鍵,是他的人際關係,更準確來說,是他跟伴侶的關係。雨果和丹尼爾一樣,透過分析快樂和不快樂之後,他發現睡眠對他的快樂加分很多。此外他清楚知道,睡得差會大大影響他的快樂,他感到不開心時,通常是睡得少。另一個重要的習慣是,雨果從日記學會說拒絕,因為他看見自己不擅拒絕而過得不快樂和壓力過大。事實上,我曾為了這本書寫信給他,向他要求多一點有關他寫日記的資料,反而遭到他拒絕,我認為這一點很棒,因為這證明我們的日記真的能幫助我們改變習慣。
最後,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擁有像我一樣的日記的人,是羅莎.莫雷爾(Rosa Morel),她是西班牙人,她聽從心理醫生的建議,從二〇一六年開始寫「情緒日記」,那一年羅莎正好展開治療一種折磨她的空虛感。在她的例子中,寫日記的好處是幫她了解一些若不是寫下來恐怕不會發現的事;但這也是壞處,因為她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恐懼,和所有「藏在地毯下」的秘密。她說,日記最具療癒力量的部分,是她能在過一段時間後用比較冷靜的心情,重溫自己的想法,放下批評,當個單純的旁觀者,理解人生的那段時光發生的事。這是我們所有寫日記的人的收穫。羅莎隔著時間距離,終於能夠審視她的自尊心問題:
自尊心從非常小的年紀開始建立,跟自覺長得好看或醜陋無關。但問題是到了某個年紀之後,會想著外表決定了會不會被社會接受。這正是發生在我身上的例子。
我的容貌焦慮和飲食失調問題,不單單是想變得更瘦而出現。多虧寫日記,我找到和了解真正的原因:我輕易相信我的價值來自體重而不是自己。
我的自尊被摧毀殆盡,因為我從很小開始,就替自己貼上滿滿的標籤,像是「我很差」、「我不配」、「我不夠好」。當這些評語變成內在的信念,就會反映在對自己的感覺。因此,我的周遭(中學、大學,甚至是出社會後的前幾份工作),一再出現負面耳語,導致我心想,我其實什麼都做不好,我得要改變。
真是不可思議啊,我從二十歲到二十二歲一共兩年時間,白天住在醫院參加團體療程,每天九個小時進行類似活動,分享我的感受,以克服我的飲食失調,但是我一直到了三十歲寫下日記後,才了解真相。
我不得不在日記寫下鉅細靡遺的一切,以理解我在中學和大學經歷的惡夢和累積的痛苦。寫日記,也讓我能了解為什麼我會掉進飲食失調陷阱,以為能透過改變外表而感到自在,儘管我再怎麼努力也做不到,只是得到更多的痛苦。
我們這些寫日記的人有個共通點,就是能不帶批評抒發我們的情緒。一般人要鼓起莫大勇氣,才能打開內心承認自己不擅社交、自信低落、個性害羞……但讓大多數人驚訝的是,像丹尼爾、雨果、羅莎,或布莉姬,都沒有這個問題。原因不在於他們與生俱來這種本領,事實上,他們許多人開始寫日記,是試著想剖析這種刻意迴避而「隱藏起來」的情緒。不過,他們能一再重溫自己的感覺,當那是過往的自己演出的一段故事,因為他們已經不同昔日,他們理解若是拒絕面對情緒,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人生,或認為感受自己的情緒是怪異而且不正常的。
那麼,快樂的科學的難處不是打分數方式偏向主觀,因為這是自然的,而是對自己夠不夠坦白。在現代社會,不快樂意味生活中犯了什麼錯,而這是危險的想法,因此我們傾向隱藏自己脆弱的一面。當決定我們真的想要什麼的那刻來臨,我們可能連面對自己,都可能忘了是什麼讓我們真正快樂。這個正是我們替快樂打分數的最大障礙。
我沒辦法教你如何對自己坦白,因為我自己每天也得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壓抑想欺騙自己的衝動。難以接受的事實還有,我們的個性比想像中還要軟弱,我們會嫉妒其他人,我們善於吃醋,我們不擅社交等等。
以我為例,我難以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最清楚的例子,是發生在九年前,我的阿姨瑪莉亞.朵樂絲過世那一天。我對她突如其來離世感到震驚不已,就某方面來說,我的內心無法承受阿姨離去。那晚到了上床時間,我得替自己的快樂打分數,我突然發現我應該有的感受,和內心真正的感受並不一樣。我讓阿姨、我的家人,甚至是我自己失望。我羞於啟齒,但是阿姨過世那天我打了五分。我是不是怪物?冷漠的變態?面對心愛的家人死去,竟然不覺得太難過?當人得面對該不該對自己的感覺誠實,就會有這種想法出現。但一定要對抗所謂「正常的感覺」,才能對自己真正誠實。如果我們想認真分析自己如何才能快樂,就該放下過去在面對每一種情況所建立的感覺。
那一天,我對自己坦白,幫我了解,快樂或不快樂不一定是出現在發生不幸或聽到好消息的那一刻。阿姨過世的消息當下並沒有打擊我,因為我的腦袋還無法完全意會嚴重性有多麼大。但我還發現在這樣類似的時刻,家族之間的連結會比任何時候都要緊密,因而出其不意的,能以一種較為美好的方式,減緩對大家的打擊。如果我沒對自己坦白,我就不可能學到所有這些我們感受的方式。
像這種狀況,可能是你記錄快樂時,所會遇到的極端例子,但重點是你認為的「正常感受」和真正感受有所不同。有時候,當我發現我沒對自己坦白,不知道該打幾分,我會問自己一個問題:「當我八十歲時,會希望看見今天這樣的自己嗎?」這個簡單的問題,能幫我看清楚我的人生觀,至少在替快樂打分數時,我知道八十歲卻覺得自己年輕時不太快樂,實在是愚蠢,因為我一點也不認真看待人生。
我不知道該怎麼換個方式解釋;當你記錄快樂時,不要欺騙自己,坦白一點吧,你是唯一會看這篇日記和分數的人。如果你今天不快樂,就寫出來,描述原因,儘管你羞於承認,或你不得不去承受你思念或愛上的人不能讓你快樂。不管發生什麼事,說出你真正的感受就對了,只有這樣,才能割捨無法填滿你的空虛的習慣。沒有人,即使是你的分手的伴侶、老師、上司,或是政府,都不能把失去的日子還給你;沒有人能填補你今天失去的快樂,不管是誰該要負責。只有你對自己坦白,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像是丹尼爾接受他的內向、雨果學會拒絕,或者羅莎學會接受她的問題來自自信低落。
如果你的分數很低,也不要責備自己。當我打了低分,我所交往的人通常會驚訝,因為同樣的日子他們過得很愉快。這沒關係,因為你不是要跟其他人比誰過得比較愉快,每個人認為一天要怎麼過才值得都是不同的。總之,同樣的一天,我們和其他人的分數不同,並不永遠意味他比我們快樂,不論如何,難以知道當兩個人寫下自己的快樂,如果打相同的分數,是否真的快樂程度也相似。事實上,這也是所有主觀評分法最重要的問題,不管是你或是我都知道,我們所稱的藍色是不是真的就是出現在你和我的腦海中同樣的顏色,或者我們所說的戀愛是否對你和我而言是一樣的。正如我說過,快樂也是這樣:即使快樂的分數一樣,也不可能知道兩個不同腦袋瓜裡的感受是不是相似。但是這並不會阻撓我們舉各種顏色溝通,或者對於被伴侶拋棄的朋友感同身受。研究快樂之所以強大,很簡單的就是我們能比較人生各個階段的快樂,因而能改善我們生命最重要的東西,提升我們的感受。
最後,我想再補充一點,供剛剛決定記錄快樂的你作參考。一般而言,如果我們的行為從沒改變,能夠很清楚知道哪些東西讓我們快樂或不快樂。因此,重要的是不時修正改進,觀察我們的生活是否因此改善。譬如,我從記錄快樂開始,每天一定喝一杯咖啡,不過我一直無法確定這種飲料對我的影響。因此就在幾個月前,我決定戒掉咖啡,觀察我的日記是不是能夠「零焦慮」。如同戒咖啡,偶爾改變其他事物也不錯(搬到其他城市、換工作、戒菸、增加運動量……),最終能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
話雖如此,我們還是有無法改變的東西,從我們幼年緊跟隨我們到老:我們的個性。譬如,我們如果天生容易焦慮,是沒辦法換顆大腦,體驗如何感受人生。儘管寫日記具有強大的力量,依然不能幫助我們釐清,當我們和另一半吵架,或者我們容易感到焦慮或缺乏安全感,是不是和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和我們的文化有關。要追根究柢,只有一本日記是不夠的。這時,需要比較從數千人的日記抽絲剝繭而來的資料,確定我們感受的方式是否正常,是不是其他國家的人也有同樣感受,或者在家中受到不同對待的人感受比較好。透過這本書,我們會來看這一類比較的幾個研究計畫,從「歐洲健康、老化與退休問卷調查」(SHARE),到較有名的「哈佛大學格蘭特終生研究」計畫。這些耗費鉅資的研究計畫,讓我們更精準知道,事業成功或者擁有令人滿意人際關係的人,在幼年時期有什麼共通點,或者相反,那些飽受心理疾病困擾或憤世嫉俗的人又是如何。這些研究計畫的力量大於一本個人日記,讓我們得以檢視我們的壓力指數或不信任感,是否在其他人身上也很常見,或者我們身上真有什麼東西,讓我們的內心一直無法得到平靜。這些東西,光憑一張紙、一枝筆,和自己的感覺,是永遠不會知道的。勢必要比較個人、家庭和文化才能做到。
如何評估快樂
如果你想要學我寫日記,從今天就可以開始。要完成這件事,你只需要手邊有一張紙或一支手機,每天晚上記下你的一天。重要的是寫上日期,然後對你的快樂打分數(從零到十),最後,記下所有影響你的事物。當你寫下感受時,一定要盡可能清楚,這能讓你慢慢學會分辨,所有的怒氣、罪惡感、無聊,和其他許多情緒的濃淡色調,或許看似差不多,但其實有非常大的差別。
還有非常重要的是,你要分開寫下早上、下午和晚上的感受,試著客觀描述一天的每個部分,千萬別讓晚上最後發生的事占據你的心頭,因為這可能會影響你對一天其...
目錄
contents
•備受爭議的評估快樂方法•
快樂無法評估
如何評估快樂
哥本哈根快樂學院
•為什麼快樂是不可能的?•
快樂的內在循環
二十三歲那年,我的快樂出現難以解釋的變化
記憶偏誤
如果不可能快樂,快樂的科學有什麼用?
•福祉的新狀態•
評估進步的新方法
完美主義社會的樣貌
高壓社會的景象
孤獨社會的樣貌
後記:最後,我們從現在開始,該對進步有
什麼期待?
contents
•備受爭議的評估快樂方法•
快樂無法評估
如何評估快樂
哥本哈根快樂學院
•為什麼快樂是不可能的?•
快樂的內在循環
二十三歲那年,我的快樂出現難以解釋的變化
記憶偏誤
如果不可能快樂,快樂的科學有什麼用?
•福祉的新狀態•
評估進步的新方法
完美主義社會的樣貌
高壓社會的景象
孤獨社會的樣貌
後記:最後,我們從現在開始,該對進步有
什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