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退路,才能找到出路!
《逆思維》暢銷作家 亞當.格蘭特:
「當你沒什麼好失去時,大膽下注將獲益良多!」
《富比士》領導者必讀的12本書!
《華爾街日報》話題暢銷書!
「The Next Big Idea Club」當月選書!
榮獲誠品書店當月選書!
Goodread、Amazon讀者直逼★★★★★極致好評!
如果你還在擔心自己不會成功,
那麼你就已經失敗了。
唯有在「無路可退」的那一刻,
你才有機會逆境突圍!
❈ ❈ ❈
身在資訊爆炸、充滿選擇的時代,我們總是習慣權衡利弊得失,可是求安隱、重保險的結果,卻使人難以確立目標,計畫趕不上變化,只能不停原地踏步。到底我們該怎麼做才好呢?美國傳奇企業家麥特.希金斯說:想要完成偉大的夢想,就要勇於自斷後路、拋棄你的B計畫!
科學研究證實,「擁有太多選項」反而使人難以行動,備用計畫看似周全,卻會削弱我們的決心,成功的人都懂得破釜沉舟,把時間與精力全都灌注在一件事情上。當你勇敢拋棄B計畫,你將不會只是抱持試探的心態,而是懷著必勝的決心,縱使遇到困難,也可以迎難而上,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限!
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不敢冒險;想成功的意志有多強,生命的格局就有多大。成功,有時候就是逼出來的,待在不利的位置,其實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只要掌握書中的9大行動策略,不看輕自己,凡事全力以赴,同時學會善用焦慮情緒,就能完美釋放潛能,化逆境為轉機,創造屬於你的非凡人生!
❈ ❈ ❈
【來自世界的最高讚譽】
麥特.希金斯從經驗得知,當你沒什麼好失去時,大膽下注將獲益良多。他在這本引人入勝又能實際行動的書裡,展現了如何掌控並重塑職涯的方法。――《逆思維》、《隱性潛能》作者/亞當.格蘭特
我討厭B計畫。我總是告訴大家,要實現遠大夢想,就必須忽略來自外部的反對聲音;但如果你有B計畫,你就成了反對自己的聲音。遠大的夢想需要持續保持專注,當你為失敗作計畫,就注定要面對失敗。聽到麥特說是我啟發了他,我真的很感動。最棒的是,這種啟發是可以傳播出去的,而麥特將透過這本書來啟發你。請盡情享受這本書,當你讀完之後,我等不及聽你述說這本書也對誰帶來了啟發。――國際巨星/阿諾.史瓦辛格
麥特有一種稀有的能力,可以清楚表達藏在集體潛意識裡的恐懼。本書精采絕倫,能讓你不再只是追求安穩,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想做的事情,為你夢想的生活奮鬥。在這本書中,你將獲得實用的工具,用來克服自我懷疑,並瞭解人們對你的看法與期望。這本書將改變你!――《僧人心態》作者/傑.謝帝
我發現無論你在職涯的哪一個階段,與其設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最好都能專注在可以學到的事物上。只要能將麥特在書中提出的問題融會貫通,任何人都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方向。當你讀完這些鼓舞人心的故事後,就能作好準備,並開拓自己的道路。――高盛董事長兼執行長/蘇德巍
如果你正在尋找奮力一搏的動力,本書是你最佳的讀物。麥特是我見過最傑出的企業家與商人之一,從高中輟學到成為哈佛講師,他的人生境遇迫使他甘冒巨大的風險,義無反顧,並為他的職涯帶來了複合式的成功。――Spotify總裁/哈利.芬克爾斯坦
本書講述的不僅是麥特自身的勇氣,以及他令人難以置信的冒險創業歷程,而且還分享了許多信心堅定的企業家們的故事――除了成功,他們別無選擇。本書充滿成功的經驗分享,並鼓勵、引導那些準備好奮力一搏的人。――方舟投資創辦人兼執行長/凱西.伍德
有些人害怕邁出創業的第一步,麥特為你提供了一條挑戰自我的道路,並完成了你可能不敢開始的事情。――知名企業家、NBA達拉斯獨行俠隊老闆/馬克.庫班
我一直都知道,最好的優勢之一就是處於不利地位。生活和工作就是在教我們學會如何跳出框架思考,並將負面因素轉化成積極動能。麥特和我都知道,我們鬥志旺盛的根源就是:我們是在皇后區的街道上長大的。這激發了我們的熱情,並實現不可能的任務。――《創智贏家》共同主演、《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戴蒙.約翰
麥特.希金斯的觀點非常勵志且鼓舞人心——我這本《拋棄B計畫》的書頁上,已經畫滿了重點標記。――美國知名室內設計師、Magnolia Homes創辦人、作家/喬安娜.蓋恩斯
【各界名家強力推薦】
【《逆思維》、《隱性潛能》作者】亞當.格蘭特
【國際巨星】阿諾.史瓦辛格
【《僧人心態》作者】傑.謝帝
【高盛董事長兼執行長】蘇德巍
【Spotify總裁】哈利.芬克爾斯坦
【方舟投資創辦人兼執行長】凱西.伍德
【知名企業家、NBA達拉斯獨行俠隊老闆】馬克.庫班
【《創智贏家》共同主演、《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戴蒙.約翰
【美國知名室內設計師、Magnolia Homes創辦人、作家】喬安娜.蓋恩斯
【「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成大教授.《自己的力學》、《先降噪,再聚焦》作者】洪瀞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志恆
【超級業務商學院執行長】張邁可
【社群玩家】電商人妻Audrey
【超業級講師、行銷表達技術專家、Podcast銷幫幫主】解世博
【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劉奕酉
一致盛讚
●中文推薦人依姓名筆畫序排列
作者簡介:
麥特.希金斯 Matt Higgins
白手起家的連續創業者,在他二十五年的職涯中,擁有跨產業的深厚經營經驗。他身兼創投公司RSE的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因為創業頭腦登上ABC電視台第十季和第十一季的《創智贏家》(Shark Tank)。此外,他還是一個直接面對消費者領域的多產投資人,並運用相關的專業知識,成為哈佛大學商學院的高階主管教師,共同教授「超越直接面向消費者」(Moving Beyond DTC)課程。
他也是一個道地的紐約客,二十六歲時被任命為紐約市市長辦公室史上最年輕的新聞秘書;並在九一一恐攻期間負責全球媒體的回應工作,日後成為曼哈頓下城發展公司的營運長。轉換到私人公司之後,他在兩支NFL球隊擔任十五年的資深管理職位,最初擔任紐約噴射機隊的業務營運執行副總裁,之後擔任邁阿密海豚隊的副主席近十年。
因致力改善社會得到表揚,於二○一九年獲得「埃利斯島榮譽勳章」(Ellis Island Medal of Honor),加入七位前美國總統、諾貝爾獎得主及其他領袖的行列。同時他也是「自閉症之聲」(Autism Speaks)的長期董事會成員,深入該領域的科學研究,倡導包容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人士。
譯者簡介:
林師祺
政大英文系畢業。深信人生走到低谷就睡一下,結果睡眠相當充裕呢。譯有《八座山》《你的善良必須更有力量》《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傳染病時代的我們》《男孩裡的小宇宙》《法國女人不會胖》等。
章節試閱
我緊張地走進曼哈頓下東區紋身店,準備我的第一次刺青─但我此時已經四十八歲了!紋身師鄭宇哲(音譯,Woocheol Choung)在門口迎接我,他自稱樓(Low)。他笑著說:「不能後悔喔?」我立刻放下戒心。樓是個高大的年輕人,從頭到腳布滿紋身。他的笑容燦爛,工作室乾淨整潔,與紐約這個龍蛇雜處的地段格格不入。他在首爾長大,從小懷抱著天方夜譚的夢想。他原本想在祖國成為紋身師,但這個夢想卻無法實現,他解釋:「紋身業在韓國難以生存,」他告訴我。「政府規定紋身得由醫生執行。想從事紋身工作,就要有醫師執照,許多有天分的藝術家只好轉戰海外。」
樓就是其中之一。他十九歲從大學中輟,決定搬到美國。他把計畫告訴父母時,他們都哭了,「他們認為刺青是幫派的象徵。」他搬到紐約市,投身Blindreason紋身店。他在這裡發揮自己的亞洲傳承,用韓文、日文和中文字結合書法。
多年來,樓屢屢展現這本書書名的精神,在韓文就是:沒有回頭路。
撰寫《拋棄B計畫》之際,西方文化普遍未意識到這種古老哲思的亞洲起源,這點倒讓我頗感興趣。偉大的中國將軍、軍事兵法家,作家和哲學家孫子,是文獻上初次提到這種思維的人。他在經典的戰略指南《孫子兵法》中寫道:「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釜。」他不准部下考慮返航,軍隊想吃到下一餐,就得擊敗敵方,吃敵方的食物。
西元前二○六年,中國的項羽可能是第一個援用這個戰術的人。秦朝時,項羽率領軍隊渡過漳河,雖然僅剩三天的口糧,他還是指示士兵打破鍋釜、鑿沉船隻,項羽的軍隊也在毫無退路的情況下力克敵軍。
與其刺英文字,我決定在右手臂刺上中文字「破釜沉舟」。提醒我凡事都要貫徹始終。
我從《Vogue》介紹「活躍於美國的亞洲紋身師」報導中找到樓。他堅信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不讓自己有其他選擇。當樓開始賺錢,並擁有自己的死忠粉絲之後(Instagram上近兩萬名追隨者)父母終於了解他,反而要他堅持下去。
「從事紋身這行有風險,如果你有退路,就不會百分之百投入,你必須全力以赴。」
我能找到他,簡直是奇蹟,因為這個人親身實踐我想永久留在手臂上的精神。樓的故事恰巧實現了「破釜沉舟」的哲思,實現這本書的精神,也實現我的願望,把「破釜沉舟」這個理念起源歸返給亞洲文化歷史。
樓能把深藏內心的想法具體表現在藝術作品中,他很高興。我也很興奮能以他的故事揭開這本書的序幕,因為他的經歷和我並無二致。樓沒念完大學,我也從高中輟學,當時住在紐約市皇后區蟑螂肆虐的公寓,只能睡地上那張毫無彈性的床墊。我是四個男孩中的老么,從小跟著單親媽媽長大,她靠著清潔婦的微薄收入支付房租。當我意識到家裡的處境有多悲慘時,三個哥哥早就離家多年。
我十六歲從高中輟學,同學一定沒想到,相隔不到三十年,他們會在全球頂級創業節目《創智贏家》(Shark Tank)看到我擔任嘉賓。寫這本書時,我又更上一層樓,這次將主持、執行製作自己的試播節目,幕後推手就是MGM公司開發大型實境節目如《創智贏家》、《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好聲音》(The Voice)、《我要活下去》(Survivor)的馬克.伯內特。
寫下這些文字之前,我還不知道節目是否會播出,但這一點都不重要,只有向前邁進才會讓我興致高昂。馬克和他的團隊看到我骨子裡散發出的渴望,也看到節目中創業者們的強大意志力,這些人即將創辦第一家公司,正要執行人生中最大的冒險。這個風險甚大,幾乎一半的企業在創業頭兩年都會失敗。這時我就派上用場了,我會以帶領「RSE創投公司」企業家的方法加以協助。RSE是我和美式足球邁阿密海豚隊老闆史蒂芬.羅斯(Stephen Ross)共同創辦的公司,旨在協助「顛覆消費產業」的公司成長茁壯,例如張錫鎬(David Chang)創立的桃福(Momofuku)餐飲帝國等。張錫鎬是美籍廚師,父母在韓國出生,他的美食靈感來自於自己的韓國背景。
透過我以及我合作過的數百家企業和企業家的經歷(本書收錄其中許多人的故事),我發現,確實有個有效的方法可以不斷進步,一次又一次地成功,那就是把B計畫扔到水裡,破釜沉舟。
我說的「破釜沉舟」是什麼意思?
要想成就豐功偉業,就得讓自己沒有退路,沒有回頭的機會。你必須拋開備用計畫,勇往直前,不再被各式各樣限制成功的心態所干擾。我們的原始本能漸漸遭到一般常識取代,而一般常識促使我們制定應急方案。「難以預料」這句話在我們大腦中像無限迴圈般播放,也正因為我們平時太疏於運用自己與生俱來的導航系統,等到真要做出大膽行動時,第一個衝動就是用「備用計畫」扯後腿。換句話說,我們不再相信自己的直覺。然而建立安全網的行為,就是你被迫需要安全網的原因,如果你擔心自己不會成功,你就已經失敗了。
我就是活生生的案例,證明宇宙不會限制你的雄心壯志。要說我過去三十年裡學到什麼(為了擺脫貧困從高中輟學,去考試拿高中同等學力證明,到登上《創智贏家》,幫助創業人士開拓事業),那就是:當你準備了退路,就不會成功。只要你迴避、猶豫,或屈服於各個角落冒出來唱反調的人,就無法成就豐功偉業。
如果沒實踐「破釜沉舟」的哲學,我不會有任何成就。現在我準備透過這本書,傾囊相授,讓你也能辦到。
◎ ◎ ◎
小時候,我用盡全力,就是要離開皇后區那個地獄般的狹小公寓,然後我上了大學,讀了法學院,成為紐約市史上最年輕的新聞媒體秘書,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中,我與朱利安尼市長一起協助民眾。之後我擔任世貿中心重建工程的營運長,又成為美式足球紐約噴射機隊(Jets)業務營運執行副總裁、邁阿密海豚隊(Dolphins)副主席和RSE創投公司的聯合創辦人。
我一直覺得自己可以投身商界,但我發現自己在出乎意料的領域也能成功,從出現在《創智贏家》到主持自己的試播節目,再成為哈佛商學院熱門課程的高階主管教師。我見過三十年來每一任的美國總統,最近還得到教宗方濟各私下召見,因為我們都熱衷於促進人權。
但我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失敗。我本來設想能以意氣風發的故事來揭開這本書的序幕:也就是在二○二○年秋天,我站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講台,仰望飄揚的鮮橙色旗幟,上面印的標誌是我在經濟動盪下創立的新上市公司。我籌集二億六百萬美元,成立「全通路收購公司」(Omnichannel Acquisition Corp.),公司旨在發掘、併購極具潛力的消費電商,讓公司不斷壯大。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組建由消費產業巨頭組成的董事會,日以繼夜地工作了好幾個月,除了得同時兼顧我的其他工作之外,還承受許多意想不到的壓力。我在紐約證交所敲鐘,CNBC(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也進行現場直播,結果隔天我就染上新冠肺炎和雙側性肺炎,當時疫苗甚至連個影子都沒有。
在我付出更多努力的一年半之後,就在我準備幫金恩保險公司(Kin Insurance)上市掛牌時,這筆生意失敗了。我可以把責任歸咎於經濟環境(通膨飆升、高成長股票大跌、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也是比較點〕轟然倒下,整個保險科技產業因此蒙上一層陰影),但歸根究柢就是我失敗了。
我大可休養一番,重振旗鼓,決定只做必勝的安全專案。但我卻反其道而行,我選擇提高風險,離開《創智贏家》,冒險主持自己的節目,推出元宇宙基金,還寫了這本書。我的理念讓我相信,「全通路收購公司」的失敗是為了帶來更好的結果,所以我繼續努力,追尋更多自由和更大的自主權。我放棄海豚隊的職位,辭去好幾個董事會的職務,繼續更大規模地破釜沉舟,以尋求更高的回報。
◎ ◎ ◎
這不僅是我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這樣,這就是歷史。多數人以為,破釜沉舟的致勝策略出自西班牙征服者艾爾南.科爾特斯,他在一五一九年從古巴航行到墨西哥的猶加敦海岸,試圖征服阿茲特克人。但事實上,科爾特斯只是個滅絕種族的惡棍,可能一艘船也沒燒過。
真正功不可沒的人是孫子。他的著作影響了領袖人物千百年,他強調只要存有可能,就要以和平為重,並且將準備工作視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孫子主張保持靈活的重要,這不僅是戰場上致勝的關鍵,也是董事會成敗的關鍵。
孫子的教誨啟發後世的戰士,包括凱撒大帝,他率軍從羅馬航行到愛爾蘭,準備征服英格蘭。船隻抵達岸邊時,他和部下看到敵軍人數更多,他們大可撤退。但凱撒決心完成任務,他想讓戰士以及即將面對的敵人知道,他們不考慮撤退,這一仗非得打個你死我活。「燒掉所有船!」凱撒一下令,他們就再也沒有回頭路。
更近代的案例是二○二二年,烏克蘭喜劇演員出身的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遭到俄羅斯敵軍包圍,美國提議協助撤離。整個自由世界都認為,烏克蘭不可能挺過俄羅斯入侵,如果澤倫斯基不盡快放棄基輔,那就死定了。但是烏克蘭總統在廣播中拒絕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提議,證明自己攻讀過歷史與心理學。他說:「戰場在這裡,我需要的是彈藥,不是逃跑。」
澤倫斯基向對手俄羅斯和全世界表明,他已經自斷後路。他破釜沉舟,準備一決生死。事實證明,他堅定的反抗態度具有感染力,他就用這幾句話激勵了烏克蘭全國上下,最後還打動北約,一起對抗俄羅斯。
當年紐約噴射機隊經歷二連敗,打入二○一○/二○一一季後賽的希望迅速煙消雲散,當時我和他們一起住在匹茲堡的飯店,擅長激勵人心的總教練雷克斯.萊恩(Rex Ryan)為了喚醒球員內心深處的渴望,講得慷慨激昂。雷克斯滿臉通紅,聲音嘶啞地分享孫子的智慧,兩頰也隨著每個字抖動。就像《紐約時報》後來的報導所述,「『他們燒了自己的船!』(雷克斯)大喊,『我只要求你們給我七週!』」
「噴射機隊的球員熱血沸騰地走出宴會廳,」《紐約時報》寫道,「有幾個球員說,他們當晚徹夜難眠。後來噴射機隊打敗鋼人隊(Steelers),是他們本賽季的精采凱旋之役。」
那一刻令人激動。我真心相信,「破釜沉舟」的比喻觸動球員內心的開關,激發他們也不自知的更深層潛能。此後我就忘不了那句話,因為我深知,早在我明白如何言喻之前,我的決策就遵循這個信念。
我不像孫子,我從未上過沙場,也不像身陷重圍的澤倫斯基,必須對抗敵人捍衛民主;但我的人生一路走來,卻有數次情勢險峻,危急不亞於戰爭。我不只在赤貧中長大,童年過得毫無指望。獨自撫養四個兒子的母親病入膏肓,在我眼前日漸衰弱,我才二十六歲,她就撒手人寰。我要像鄰里多數孩子一般淪落是很容易的,他們吸毒、坐牢、一事無成,很多人甚至早早過世。我的天賦在於我看到另一條路,也選擇踏上那條路。
我人生中所有成就,都要歸功於我在辛苦的高中歲月中就明白的事,救兵永遠不會來,宇宙也不欠我。人生只有一次,沒有人會幫我指引方向。
我在我投資的每個企業和我認識的每個成功人士身上,都看到這種行為模式。他們明白一切都得靠自己,別人做什麼不重要,甚至別人怎麼想也無關緊要。我將在接下來的章節討論,「相信自己的直覺並付諸行動」有多重要。人們的夢想會夭折,多半是因為猶豫不決,而不是迅速行動。當你躊躇不前;當你拐彎抹角;當你把注意力分散在實踐目標,和建立自以為需要的安全網之間,都讓人不得不問:你還在等什麼?
◎ ◎ ◎
科學也證明了這一點。已知的研究結果教人不得不相信,備用方案會阻礙我們邁向成功,選擇太多反而讓我們動彈不得。
不確定自己採取的行動是否正確、時機是否恰當,或幻想身邊所有人早就想過你的好點子,這些都無所謂,但如果你懷抱這些疑慮,我保證你只會自毀前程。要訓練自己的心智在得到充分證據之前,或在直覺和數據的間隙之間把握機會,才能成功引爆潮流。學習自信地「破釜沉舟」,燒掉有害的「B計畫」,就能縮短思前想後與付諸行動之間的延宕,得到莫大回報。
我緊張地走進曼哈頓下東區紋身店,準備我的第一次刺青─但我此時已經四十八歲了!紋身師鄭宇哲(音譯,Woocheol Choung)在門口迎接我,他自稱樓(Low)。他笑著說:「不能後悔喔?」我立刻放下戒心。樓是個高大的年輕人,從頭到腳布滿紋身。他的笑容燦爛,工作室乾淨整潔,與紐約這個龍蛇雜處的地段格格不入。他在首爾長大,從小懷抱著天方夜譚的夢想。他原本想在祖國成為紋身師,但這個夢想卻無法實現,他解釋:「紋身業在韓國難以生存,」他告訴我。「政府規定紋身得由醫生執行。想從事紋身工作,就要有醫師執照,許多有天分的藝術家只...
目錄
序:破釜沉舟
Part1:跳下水去
CHAPTER 1 相信你的直覺
CHAPTER 2 戰勝你的心魔和敵人
CHAPTER 3 往前一躍
Part2:斷絕後路
CHAPTER 4 充分利用焦慮
CHAPTER 5 欣然接受每個危機
CHAPTER 6 打破阻礙你前進的模式
Part3:打造更多的船
CHAPTER 7 鞏固你的成果
CHAPTER 8 欣賞他人的傑出
CHAPTER 9 展現最大膽的夢想
致謝
序:破釜沉舟
Part1:跳下水去
CHAPTER 1 相信你的直覺
CHAPTER 2 戰勝你的心魔和敵人
CHAPTER 3 往前一躍
Part2:斷絕後路
CHAPTER 4 充分利用焦慮
CHAPTER 5 欣然接受每個危機
CHAPTER 6 打破阻礙你前進的模式
Part3:打造更多的船
CHAPTER 7 鞏固你的成果
CHAPTER 8 欣賞他人的傑出
CHAPTER 9 展現最大膽的夢想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