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以後的華夏,文明踰越兩千年
其禮法、文化、疆域及施政脈絡
皆成於漢武帝之手,綿延而傳於近世
平心而論,漢武帝於華夏的更化之功,遠在秦始皇之上
其禮法、文化、疆域及施政脈絡
皆成於漢武帝之手,綿延而傳於近世
平心而論,漢武帝於華夏的更化之功,遠在秦始皇之上
▎少年天子重賢才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小小年紀的劉徹,能得漢景帝看重,將山河社稷託付,也並非全賴王美人之力。據雜史傳說,劉徹幼年之際,便知如何討得父皇歡心,且能記誦諸聖之書,多至數萬言,「無一字遺落」,堪稱一位早慧的神童。
有如此的天賦異稟,劉徹便與父、祖做太子時截然不同。也正是緣此之故,他初登大位,便有一番宏大氣象,欲開百代賡續的規模。似這等少年胸襟,無論古今,怕也是少見的。
▎張騫西出覓輪臺
──使君在此,娶了胡女,也不妨一嘗和親之樂。
張騫聞言,只是苦笑不語。每見隨從忙碌放牧事宜,總要口誦古詩不止:「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其聲悲涼,迴盪草原。甘父雖不明其意,聞之也不免惻然。
就此,漠漠孤煙裡,張騫抱節東望,無一刻不思東歸。日復一日,春霖秋霜,竟在胡地足足淹留了十年。
▎師出馬邑空徘徊
──不似我為人君,白晝竭慮,入夜仍須苦思,諸事多不能稱意。
東方朔答道:「臣平素上書,言農戰強國之計,陛下並不在意;今夜事涉韓嫣,臣出語莊重,陛下反倒聽得進了。」
武帝默然良久,方嘆息道:「星移斗轉,不關先生事,你只管為朕解憂就好。」正說到此,忽聞前面有謁者傳警聲,威嚴無比。
二人放眼看去,見前面已是北闕,門上宮燈高懸,輝煌如節慶。武帝望了望,忽然面露悲戚之色:「如此良宵,再見更是何時?」言畢,止不住熱淚奪眶而出。
▎阿嬌心妒落塵埃
──棄市三日,不得收屍。
圍觀人眾,起先尚能喝采,待到人頭漸多,滾滾一片,眾人皆驚駭,滿場鴉雀無聲。一干待斬人犯,早已魂飛天外,無力哭號。寂靜中,唯聞刀聲颯颯,驚神泣鬼。
張湯獨坐,命隨從每斬一人,即扔一粒豆入銅盤。頭顱落一顆,即有叮咚一聲脆響,直刺人心。
本書特色
本書為清秋子所著《漢家天下》第六部〈漢武開疆〉。敘述漢武帝登基初期,廣納賢才、謀略天下的雄才大略。全書融合權謀與戰爭,勾勒出少年天子從初掌大權到逐步開創盛世的歷程,闡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