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館典藏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等檔案為日本統治臺灣時期重要的官方文書,內容涵蓋典章制度、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生活、風俗習慣及土地財產等各種議題,為研究臺灣近現代歷史重要的第一手史料。然而,官方檔案與刊物的記錄文字主要以日文為主,儘管戰前日文有大量漢字,但書寫公文書的候文體、格式與用語,以及手寫毛筆字體,讓一般大眾仍不易理解與運用。
為促進與推廣檔案的閱讀與運用,本館自1990年代起,進行總督府檔案的翻譯工作,以降低語言隔閡與閱讀之困難。然因檔案數量龐大,力有未逮,無法盡數翻譯。自2011年以後,改採以專題史料彙編或主題選編方式,譯介總督府檔案。此外,為讓學界或一般大眾更容易了解與運用檔案,先後編輯出版《臺灣總督府檔案之認識與利用入門》、《臺灣總督府檔案事典》、《臺灣總督府檔案學習入門》及《初看臺灣總督府檔案就上手》等工具書。
本館長期致力總督府檔案推廣工作仍未停歇,希望藉由檔案的譯介詮釋,縮短大眾對於檔案的距離感,以促進檔案的運用。為此,本館自2023年起,以總督府檔案為文本,陸續編輯出版《日治、日誌:臺灣總督府歲時紀》(I、II、III、IV)四冊,以大眾熟知的一年四季24節氣與日期為經緯,擇取各類議題檔案,編寫譯介每日重要紀事。本(2025)年再出版(V、VI)冊,延續前述之成果,持續爬梳相關人、事、物議題,輔以檔案照片圖像,讓讀者如閱讀日記般,深入淺出地了解日治時期臺灣的各種樣貌。
人人都是史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意識,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與脈絡中,重構解讀歷史。期能以本書出版為契機,讓大眾藉由閱讀與探究檔案文獻與文本資料,與過去不斷進行對話,得以一窺歷史的面貌,重新認識歷史,認識臺灣,認識自己。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黃宏森謹識
民國1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