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在手,30部經典精華盡收
知識濃縮不燙口,讓理論變成實戰利器!
團隊合作更順、人際溝通更強,升遷加薪更輕鬆!
⚑ 精選30本管理學經典,快速建立知識框架
本書由團隊精心編撰,邀請知名教授與博士共同篩選,從上百本管理學經典中挑選出最具影響力的30部著作。本書不僅幫助讀者迅速掌握這些經典的核心思想,還能協助建立完整的管理學知識框架,無論是企業管理者、學生還是管理學愛好者,都能從中獲益。
⚑ 濃縮精華,短時間掌握管理學要點
面對海量的管理學知識,許多人可能感到無從下手。本書針對這點,將每本經典濃縮為8000~10000字的重點精華,涵蓋撰寫背景、核心內容、理論觀點與知識體系。透過這種高效閱讀方式,讀者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掌握經典管理學理論,並應用於實際工作與生活中。
⚑ 從歷史到未來,探索管理學發展脈絡
管理學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發展,本書涵蓋了從傳統到現代、從理論到實踐的多種管理學派,幫助讀者理解管理學的演變歷程。從亨利.法約爾的《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到《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再到現代組織行為學大師查爾斯.漢迪的《組織的概念》,每本經典都是管理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為讀者提供系統性的知識架構。
⚑ 適用於不同需求,靈活運用學習成果
本書既可作為初學者入門的指引,也可作為進階讀者的補充參考。讀者可將其視為經典閱讀的前傳,透過簡要了解經典內容,再進一步深入閱讀完整著作;或僅作為管理知識的快速獲取方式,應用於工作與學術研究。無論是希望提升理論素養,還是解決實務管理問題,本書都能提供寶貴的參考與啟發。
⚑ 管理向善,思考未來管理之道
在變化迅速的時代,管理不僅是企業營運的核心,更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本書強調管理的實踐價值,讓讀者在理解理論的同時,思考如何將管理學應用於組織、個人發展及社會進步。透過學習經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問題,能讓我們擁有更深遠的視野與洞察力,為未來的管理挑戰做好準備。
本書特色:本書精選30本管理學經典,透過名校博士精煉內容,將每本書濃縮至8000~10000字,使讀者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其撰寫背景、主要內容、理論觀點與知識體系。書籍不僅是對經典的簡要導讀,更能激發進一步閱讀全書的興趣。適合作為管理學研究者與愛好者的入門指引,幫助讀者建立學科思維框架與獨特視角,提升對管理學的洞察力與想像力。
作者簡介:
郭澤德,大學講師,學術教育平臺創始人,編著有《寫好論文》、《質化研究理論與方法》等圖書。
宋義平,社會學博士,學術教育平臺聯合創始人,策劃出版大量知名教材與線上課程。
關佳佳,教育學碩士,從事教育行業10年,已經策劃完成超過500部著作的解讀和音訊製作。
章節試閱
核心思想:讓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曾到訪美國,研究如何提升生產力的問題。訪問團最先預測提升生產力和企業所採用的機器、工具或技術有直接關係,但是透過觀察、探討,他們發現這幾種因素對生產力的提升作用不大,而人力資源,確切地說是管理者和員工的基本態度才是根本。由此驗證了杜拉克的觀點:員工的工作動機決定了員工的產出。
現在的管理狀況是怎樣的呢?杜拉克說的「普遍的、有害的經營惡習:靠『壓力』和『危機』進行管理」一語道出了當今企業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即忽略個體的需求,用施壓的方式,讓員工產生恐懼感,從而被動完成手中的工作。但恐懼給人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能力弱化、削弱團體的力量、讓人變得腐化墮落、產生消極抵抗的心態等,都是不利於企業發展的。當代管理者需要懂得如何將施壓變為激勵,用正面的誘因取代負面的施壓,如此一來,員工的工作動機自然就會得到提升,這是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任務。簡言之,按照杜拉克的觀點來看,「平凡的人」才是管理的核心。
如何去管理人呢?杜拉克認為,員工不僅是資源,也是「完整的人」,是「人」就會有自己的需求和意志,每個人對自己要不要工作、如何工作有絕對的自主選擇權,唯有讓個人心甘情願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為企業、為自己創造出最大的價值。杜拉克主張在管理中正面評估人,負面評估事,在企業評價系統裡發揮績效考核的正向功能。管理者和員工只是責任上的區別,管理者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將員工的目標導向組織的目標,依據客戶導向行銷理論,把握好工作重心,並與社會利益接軌,以更廣闊和遠大的視野確立企業的社會責任,聯動企業和社會,共同發展。
隨著新科技的發展,工廠的生產流程已得到整合,大多數生產線已經非常成熟了,工人已經從跟隨機器的步調轉變為決定機器的步調,員工已經從注重體力勞動慢慢轉變為注重腦力勞動,而這也更能發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人最擅長的工作,往往就是他最喜歡的工作,也是最能傾注自己的熱情和創造力的工作。
所以,一方面管理者必須先了解員工的長處、性格、責任感和能力,把員工安排在最適合的職位,充分利用員工的特長,鼓勵並引導員工個人的發展;另一方面,員工在這個職位上得到滿足之後,就會激發出自我實現的需要〔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五種與生俱來的需求,低層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才能慢慢滿足高級需求。這五級需求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主動去創造價值。
杜拉克以深邃、冷靜的目光洞察管理核心,對後繼管理者循循善誘,給予人啟迪。使工作富有成效,使員工富有成就感,是管理者要面對的永恆的主題。因此,管理者要學會從個體出發去規劃管理,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為他們創造積極且有一定發展空間的工作環境,激發員工潛在的創造力,讓員工和企業融為一體,而不能把眼光只局限在硬體設施和利潤上面,捨本逐末。
核心思想:讓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曾到訪美國,研究如何提升生產力的問題。訪問團最先預測提升生產力和企業所採用的機器、工具或技術有直接關係,但是透過觀察、探討,他們發現這幾種因素對生產力的提升作用不大,而人力資源,確切地說是管理者和員工的基本態度才是根本。由此驗證了杜拉克的觀點:員工的工作動機決定了員工的產出。
現在的管理狀況是怎樣的呢?杜拉克說的「普遍的、有害的經營惡習:靠『壓力』和『危機』進行管理」一語道出了當今企業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
目錄
前言 管理向善
管理的奧義
01 《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Administration Industrielle et Générale):揭開管理的起源
02 《組織的概念》(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s):基本理論與實務方法
03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不在知,而在行
04 《管理思想的演變》(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Thought):思想的脫胎換骨
05 《管理:任務、責任、實務》(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學問的百科全書
提高管理效率
06 《管理工作的本質》(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潛在邏輯與發展方向
07 《現場改善》(Gemba Kaizen):日本企業的獨有智慧
08 《精實革命》(Lean Thinking):生產管理的新突破
09 《美國官僚體制》(Bureaucracy: What Government Agencies Do and Why They Do It):官僚背後的邏輯
10 《管理行為》(Administrative Behavior):揭開真實面紗
11 《競爭大未來》(Competing for the Future):核心競爭法則
12 《權力與影響力》(Power and Influence):哈佛智慧結晶
13 《管理決策新科學》(The New Science of Management Decision):技術管理的潛在邏輯
領導力提升
14 《杜拉克談高效能的5個習慣》(The Effective Executive):管理者必須養成的習慣
15 《管理學》(Management):五大職能與理論內涵
16 《領袖論》(Leadership):領袖的養成之路
17 大師們的院長—沃倫.本尼斯(Warren Bennis)
人才使用的核心
18 《企業的人性面》(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19 《組織與管理》(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理解人性管理
20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選育用留
21 《個性與組織》(Personality and Organization):管人的第一步,是懂人
企業持續成長的命門
22 《改造企業:再生策略的藍本》(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難題破解的關鍵
23 《基業長青》(Built to Last):成為高瞻遠矚的偉大企業
24 《朱蘭品質手冊》(Juran’s Quality Handbook):旺盛持久的命脈
發展策略的核心
25 《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62家卓越公司的成功經驗
26 《策略與結構》(Strategy and Structure: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Industrial Enterprise):企業巨頭的前車之鑑
27 《企業生命週期》(Corporate Lifecycles: How and Why Corporations Grow and Di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成長階段與診療方法
應對危機的必然選擇
28 《轉危為安》(Out of the Crisis):為什麼日本能,我們不能?
29 《管理困境:科層的政治經濟學》(Managerial Dilemma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Hierarchy):發展困境及化解之道
30 《變革的力量》(A Force for Change: How Leadership Differs from Management):從管理者到領導者
後記
前言 管理向善
管理的奧義
01 《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Administration Industrielle et Générale):揭開管理的起源
02 《組織的概念》(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s):基本理論與實務方法
03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不在知,而在行
04 《管理思想的演變》(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Thought):思想的脫胎換骨
05 《管理:任務、責任、實務》(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學問的百科全書
提高管理效率
06 《管理工作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