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界年度盛事!大好文化推出管家琪作品集〜
管家琪,華文世界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
創作30年、出版400冊、暢銷300萬冊!
管家琪、劉婷母子檔聯手文圖創作
《來自海風的消息》 全新登場!
童書大王管家琪的童年往事
相信自己,你會成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
◆名家推薦◆
孫小英(兒童文學工作者)、林瑋(國語日報副刊組組長、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讀超好看的少兒小說與成長故事.賞插畫.學作文!
【小學生的閱讀寫作首選.增強文學素養、美學與創作力】
[本書六大特色]
一、都說管家琪是「童書大王」,最會說故事的人;是孩子心目中的「管姊姊」,為兒、少朋友解惑,交流閱讀、寫作和生活經驗。其實,喜愛孩子、熱愛寫作的「管姊姊」,不為人知的是她有個並不愉快、常遭貶抑的童年。
幸而天生具有創作、演講的才華,加上從小就愛看書,有敏銳的觀察力,豐富寫故事的素材,文字刻畫生動入微,讓她在回顧童年、撰寫這本《來自海風的消息》長篇兒童小說時,能以歷史宏觀視野,寫出大時代家國之情,社會的景況,尤其是家庭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小學師生、同學的可愛與情誼,在在流露出以一個小學二年級女孩兒的心靈和眼光,直筆道出大人世界的奮進、無奈、偏見,及衝突,更感性得帶出底層小百姓的人情溫暖。
二、故事從全家隨著父親工作調升,搭飛機來到四面環海、風沙很大的澎湖馬公鎮起始,尚未下飛機,只見如電影特寫鏡頭立刻直擊小女孩幽微的心思:渴望得到母親的關注。然而就在入住、入學後所發生一連串的事件,且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女孩子沒出息」等保守想法下,飽受不平等對待和衝擊,滿腹的委屈辛酸,最後終於對著大海高聲呼喊出:將來要高高興興長大,做一個好媽媽的小小心願。每讀至此,都會潸然淚下,既激勵小主人翁,又鼓勵了小讀者:即使如此,只要努力發揮所長,還是有希望的。
僅僅一年多,又得轉學的小女孩,懷抱絕不重蹈覆轍的決心,勇敢破繭而出;埋藏心底的疑惑,就此乘風破浪,揚起自己的風帆。於是,帶著好朋友贈送的禮物,象徵與寫作和友情相關的「法寶」,建立自信,整裝待發。回看這段歲月,對應當年人類衝出大氣層、「登陸月球的一大步」,不也是「自己的一大步」。
三、如今,管家琪不僅是位好媽媽,以寫故事省思、療癒晦澀的童年,為小朋友寫出許許多多幽默、有趣的童話;隨著生命的成長,時代的演變,更創作現實生活裡少年的徬徨和迷惘。管家琪始終秉持愛孩子的心,不說教,以同理、同情心,累積了一個又一個經典、動人的生命故事。而那《來自海風的消息》裡,狂風中飄蕩的一小粒沙子,已經琢磨成一顆璀璨瑰麗的明珠了。
四、這本書從表現上看是寫實故事,情節描寫卻不時帶點童話色彩,閱讀中約略涉及歷史脈絡,最後回歸到生活。這番出色的兒童文學經營技巧,相信小讀者閱讀之後,會立刻成為管家琪最忠實的粉絲。
五、讓小孩子享受閱讀少兒小說與成長故事的樂趣。
六、融入12年國教課程綱要─108課綱六大核心素養:
1)閱讀寫作力培養
2)自主學習、自我精進
3 )跨領域學習
4)系統思考、解決問題
5)溝通表達
6)創新
~童書大王管家琪的真實童年故事~
《來自海風的消息》
《來自海風的消息》,是一本充滿自傳性色彩的作品,這是兒童文學作家管家琪第一次以自己真實童年做為基礎的長篇小說。
馬公的風沙,美麗的海邊,一棟傳說會鬧鬼的日本平房,一個孩子面對新環境時的緊張與焦慮,以及所看到的大人的種種心酸……裡頭所講到的很多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實存在、真實發生過的,而且,幾乎都發生在七○年代、當他們家住在馬公那一年多期間,只不過都經過文學化的手法加以剪裁和處理。
海風究竟帶來了什麼消息呢?……這其實就是管家琪想與小讀者分享的信念,千言萬語最後她藉著「凌大哥」這個人物,所說出來的一句話:
相信自己,你會成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
作者簡介:
作者/管家琪
繪者/劉婷
這是一對母子。媽媽叫做管家琪,兒子叫做劉任翔,小名叫做丁丁,他的筆名叫做劉婷。
他們相差30歲。劉婷是管家琪的小兒子,她還有一個大兒子,叫做劉任遠,小名叫做東東。東東比丁丁要大三歲多。
管家琪畢業於輔大歷史系。原本是《民生報》記者,在有了東東、當了媽媽以後,找到了兒童文學;後來,在有了丁丁、丁丁半歲時,辭掉記者工作回到家,一方面陪伴東東丁丁,一方面開始專職寫作,三十年來一直是以耕耘童書為主。
丁丁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藝術設計。他沒有正式學過畫畫,就是從小喜歡畫。
丁丁小的時候白白胖胖,幫他洗澡時就像下餃子,然後愈長愈瘦,愈長愈秀氣。很多人都說長大以後的丁丁看起來像動漫人物。
這對母子的性格很不一樣,媽媽是一個急驚風,兒子是一個慢郎中,不過兩人的感情很好。兩人都很喜歡宅在家,也都喜歡坐雲霄飛車。
由於都是自由業,可以自己安排時間,母子倆最喜歡在人家上班的時候一起出去看電影和旅行。
章節試閱
1第一次坐飛機
看到熟睡的弟弟被媽媽抱著,像個洋娃娃一樣趴在媽媽的肩頭,菁平覺得好羡慕;她知道弟弟難受,她也很難受啊,她也好希望有人能夠抱著她下去,不抱的話用背的也行。
菁平轉頭看看哥哥,哥哥也是皺著眉頭,一臉痛苦。
頭一回坐飛機,真是整死人了。
媽媽的臉色也很不好看,瞪著爸爸煩糟糟的埋怨著:「你騙人!坐飛機一點也不好玩,難受死了!」
一家五口只有爸爸跟個沒事人一樣,好言好語的哄著媽媽:「好啦好啦,別抱怨了,一會兒下去的時候千萬別板著臉啊,拜託拜託!來接機的人那麼多,可別讓人家笑話。」
媽媽一邊抓了一條小毯子蓋住弟弟,一邊還在嘟嘟嚷嚷:「幹嘛要來那麼多人接機啊!」
「哎,怎麼這麼說話呢!人家當然也是好意啊,好了好了,機艙門快開了,別吵了。」
媽媽撇撇嘴,瞪了菁平和哥哥一眼,「菁文菁平,動作快點!拿好東西,站好!馬上就要下去了!」
爸爸也交代著:「你們等一下就跟在我們後面,一定要跟好,不可以亂跑,聽到了沒有?」
菁平點點頭,把包包背起來。她沒力氣回答。哥哥到是應了一聲:「聽到了。」
他們一家是等到其他所有旅客都下了飛機以後,最後才下飛機的。爸爸一出現在艙門口,跟在最後面的菁平什麼都還沒有看到,什麼都還沒搞清楚,就已經聽到一陣吹吹打打,好熱鬧的樣子。
很快的,當她開始下舷梯的時候,終於看到停機坪上接機的場面,乖乖,真的來了好多人啊!居然還有一個鼓號樂隊,那些吹吹打打的聲音就是他們弄出來的。
這個場面真是超乎菁平的想像,讓她不由得為之一愣。方才還在飛機上的時候,菁平坐的那一側看不到這個方向,再說暈機那麼不舒服,在等待下飛機時即使有空檔,當時她也沒那個勁兒想到要透過小小的窗子東看西看。走在她前頭的哥哥,彷彿算準了妹妹這個土包子會呆掉,回過頭在震耳欲聾的樂音中扯著嗓子朝菁平喊了幾句:「喂!別看了,你走好!抓住扶手!」
菁平趕緊伸出右手去抓住舷梯的扶手。她也不敢再多看了,專注的盯著腳下。她感覺舷梯每一層階梯之間的距離有一點高,可能這是為大人設計的吧,再加上暈機的不適感還沒消除,好像每一步都很難踩穩,都有些戰戰巍巍的感覺。
「小心!」菁平在心裡告訴自己:「千萬不能摔跤,萬一當眾出醜,爸爸媽媽一定會氣死的!」
她同時還想到,那些站在停機坪的人現在一定都在看著他們一家五口陸續下飛機,爸爸走第一個,其次是媽媽抱著弟弟,然後是哥哥,最後是她,萬一她沒走好,摔了一跤,還從舷梯上往下滾,那----
菁平不敢再想下去,她覺得那樣的畫面實在是太卡通了。
終於到了地面。她感覺鼓號樂隊的聲音更響了,還有熱烈的鼓掌聲。菁平乖巧的跟在哥哥的屁股後面,走了幾步,哥哥停下來,等了一下,然後伸手牽著菁平。現在隊形改變了,不再是呈一字隊形,而是爸爸媽媽走在前面,哥哥和她並排走在後面。
有哥哥牽著她,菁平覺得安心很多。至少不用擔心摔跤了,哥哥一定不會讓她摔跤的。這麼一來,菁平就可以稍微放鬆的看看兩旁前來歡迎他們一家的人群。說真的,看到如此隆重熱烈的場面,菁平感覺很不自在,她不知道爸爸居然是這樣一個大人物啊。她只顧低著頭走,就好像做了什麼錯事似的,偶爾才敢抬眼偷看一下。看到大家都在熱烈鼓掌,知道大家都是好意,是對他們家表示熱烈歡迎,只得硬著頭皮繼續往前走。無意中,菁平的眼神和一個穿旗袍的胖阿姨接觸到了,阿姨的眼神滿是友好,還在瞬間停下鼓掌的動作,朝菁平迅速揮了一下手,笑了一下,菁平很自然的也揮手回應。
然而,她才剛剛那麼一揮,被哥哥牽著的左手很快便被哥哥重重的扯了一下,哥哥隨即還馬上湊過來大聲告訴菁平:「人家是在歡迎爸爸,是在跟爸爸揮手,你不用揮啦。」
「可是那個阿姨是在跟我揮手呀----」
然而,鼓號樂隊的聲音太大,菁平感覺哥哥沒有聽到。不過也無所謂了,因為他們一直在向前走,她很快也就看不到那個胖阿姨了。
這是1968年四月初,由於爸爸被調升到澎湖地方法院擔任院長,菁平一家從台南市搬家至澎湖的馬公鎮。台南市在臺灣本島的南部,澎湖則是一個群島,位於臺灣和福建的中間,臺灣海峽中央偏東,馬公鎮則是澎湖最大的一個城鎮。從台南沒法直接去馬公,菁平一家是先到高雄,再從高雄坐飛機來到馬公。之前菁平從未坐過飛機,事實上這回差不多全家都是第一次坐飛機,只有爸爸是第二次;爸爸在一個月前先來「探過路」,那個時候就坐過了。
其實爸爸本來考慮過要不要讓媽媽帶著菁文他們三個孩子留在台南,他自己一個人去澎湖赴任,理由是馬公畢竟是個小地方,讓孩子留在台南,繼續就讀南師附小,對孩子來說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安排。這個時候,沈家三個孩子,老大菁文小四,老二菁平小二,老三菁武才幼稚園大班。不過媽媽不肯。
說起來這不是爸爸頭一回做這樣的建議,也不是頭一回遭到媽媽的否決。更早以前當他們還住在臺北的時候,爸爸接到派令,要被調到台南地方法院去做推事(注:「推事」就是民間俗稱的法官,是要審案子的),當時爸爸就表示希望媽媽能夠帶著他們三個小孩留在臺北,臺北是臺灣的首府,各方面條件當然都比中南部的各個城市要強,而且爸爸說,他很多同事都是這樣的,因為司法機關調動頻繁,考慮到小孩子的念書問題,大家幾乎都是把家安頓在臺北,希望讓小孩有一個穩定的成長環境以及擁有更好的教育資源,自己一個人去輪調,反正不管到哪裡都會有公家宿舍,也很方便。可媽媽就是不肯,菁平記得媽媽還因此跟爸爸大吵了一架,說爸爸一定是故意要把她支開,一定是想要趁機找女人,嚷著要離婚。當時菁平還問哥哥什麼叫做「找女人」,只比她大兩歲的哥哥居然老氣橫秋的說:「小孩子不懂就不要問!」
不過這也不稀奇,媽媽就是這樣的,自菁平有記憶以來,媽媽好像很容易就不高興,動不動就會大發脾氣,而且只要一吵架就會東拉西扯,並且口不擇言,罵很多很難聽的話,還總是嚷著要離婚。爸爸總說媽媽是改不了的「大小姐脾氣」。菁平的外公是國軍將領,1949那年帶著一家老小一共九口人,從南京搭上最後一艘輪船來到臺灣,然後在新竹落腳。媽媽是家中老大,雖然因為雙親重男輕女而不受重視,但她從小是跟著奶奶在四川遵義長大,直到1945抗戰結束才跟奶奶一起回到南京,老奶奶到是非常寵愛這個長孫女,十幾年以來一直都是把這個長孫女當成是掌心裡的寶,聽說媽媽那個「大小姐脾氣」就是這樣養成的。
不久前,當菁平跟班上同學宣布要搬家的時候,還鬧過一個笑話。
當時,菁平是這樣說的:「因為我爸爸調了,所以我們要搬家。」
同學們都一頭霧水,紛紛奇怪的問道:「你爸爸『掉』了?這是什麼意思?找不到了?有沒有去跟員警叔叔說?請員警叔叔幫忙找?」
「不是啦,是我爸爸要調到澎湖去了,他要去當法院院長。」
孩子們雖然弄不清大人的事,但是都覺得「法院院長」聽起來很大。一個男生馬上說:「就是說你爸爸升官了?」更多的同學則是問:「澎湖在哪裡啊?」
沒人去過澎湖,甚至很多同學連聽都沒聽過。
這也難怪,畢竟這些都只是小二的小朋友啊,地理課本還沒教到,身邊的大人去過澎湖的也很少,大家當然就不知道了。
其實菁平也不知道。爸爸在探路回來之後,菁平曾經問過爸爸,澎湖是什麼樣子?爸爸說,澎湖是一個群島,聽說大大小小一共有六十幾個島,不過不是每一個島上都能住人,他們要搬去的地方叫做馬公鎮,是澎湖群島裡頭居民最多的一個鎮,面積雖然不大,但是還挺可愛的。
爸爸還很愉快的說:「我們家,就是我們要住的宿舍很大,還有院子,出了大門走沒幾步就可以到海邊。」
這是爸爸第一次做行政長官,儘管澎湖地方法院很小,正式編制只有十幾個人,但是對爸爸這樣一個毫無背景的人來說,畢竟還是一個很好的肯定,也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爸爸說,只要做得好,將來就有機會被派到大碼頭。
這些都是爸爸在吃飯的時候說的。主要當然是說給媽媽聽,但菁平自然也聽進去了。看到爸爸神采飛揚的樣子,菁平知道對於這次的升遷,爸爸是很高興的。可是媽媽一開始不怎麼高興,抱怨澎湖太遠,讓她不方便回娘家。
「不方便才好呀!」爸爸嬉皮笑臉,「這樣你就不會一吵起架就往娘家跑啦!」
‘哼,誰叫你老是要惹我生氣!’
「不過,說真的,」爸爸認真的說:「我們搬到澎湖以後,雖然鄰居不像現在住得這麼靠近,如果嗓門太大,人家還是有可能會聽到的,因為那些推事和庭長住的宿舍就在我們家旁邊,要是被人家聽到我們家老是吵架,真的會很難為情,我現在好歹也是院長了!」
在台南的法院宿舍,「沈太太」的脾氣是出了名的,不止一次,幾個小夥伴都跟菁平說:「你媽媽好凶喔!」因為大家的房子都連在一起,有一點像那些退伍老兵所住的眷村,只不過每一家的面積都比眷村的房子要大一些,每次爸爸媽媽一吵架,嚴格來說應該是每次媽媽在大聲罵人的時候,隔壁鄰居都聽得清清楚楚。
除了罵爸爸,媽媽當然也會罵小孩,三個小孩裡面,媽媽最常罵的是老二菁平。
從很小的時候,菁平就知道媽媽不喜歡自己。這不是菁平敏感,而是媽媽自己說的。媽媽總會跟人家說,哥哥是老大,當時她第一次當媽媽,感覺很新鮮,當然很喜歡,弟弟是老么,自然也是喜歡得不得了,至於菁平這個老二,媽媽就總是跳過不提了。說起來弟弟這個老么的身份是出於人為的選擇;沈家三個小孩都是由同一位醫生負責接生的,媽媽生哥哥時難產,哥哥頭太大,媽媽又太早就把力氣耗盡,哥哥是被醫生用產鉗給夾出來的,後來媽媽在生弟弟的時候再度難產,怎麼也生不出來,醫生在臨時要替媽媽做緊急剖腹產時,對爸爸說,你太太骨盆小,生小孩太受罪了,你看三次生產兩次都是難產,只有上次生女兒的時候是順產,現在你們既然也有兩個男孩了,可以了,乾脆這次就順便結紮了吧,爸爸接受了醫生的建議,於是媽媽就總是跟別人說,弟弟是她最後一個小孩,以後就生不出小孩啦,當然會特別喜歡。
媽媽從來不會避諱在菁平面前說這些。再加上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其實就是那麼幾句話,所以菁平早就聽得很熟了。
菁平也知道媽媽為什麼不喜歡自己,除了因為她的功課沒有哥哥好之外,這一點也是媽媽說的,媽媽總是罵她不好好念書,成績不好,沒出息,丟爸爸的臉,還因為當年在菁平出生的那天晚上,當爸爸陪著媽媽待在醫院裡的時候,家裡遭小偷光顧,媽媽為此心裡很疙瘩,總是說這個女孩子的命不好,會給家裡帶來霉運。
2媽媽的法則
對於要搬到澎湖,媽媽儘管一開始是嫌遠,後來得知「宿舍很大」、「家裡有『歐巴桑』」’以後,就開始慢慢覺得去澎湖好像也不錯,最後因為外公說了一句「喲,不錯嘛,你居然要當官太太了」,媽媽總算一下子又高興起來。
( 家裡有「歐巴桑」的意思是說「家裡有人幫忙做家務」。)
其實,「家裡有歐巴桑」,爸爸應該更是歡迎;他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在爸爸考上司法官,確定工作沒問題、經濟有保障以後,就向外公提出想要和媽媽結婚的想法,當時他和媽媽已經交往了一年半。爸爸和媽媽交往之初,媽媽高職畢業才剛剛進入銀行做事沒多久,每個月的工資跟大阿姨一樣都全部上繳給外公,外公本來不想讓兩個大的女兒這麼快結婚,想讓她們都再多做幾年事,幫忙承擔一些經濟壓力,畢竟那個時候兩個舅舅都去美國留學了,小舅舅和小阿姨又都還在念書,家裡開銷很大,於是外公就以媽媽年紀還小拒絕了爸爸的求婚,可是爸爸很堅持,一定要結。爸爸說,那年他已經三十,老大不小了,再說他在臺灣沒有親人,早就希望能有一個家,現在考上了司法官,有條件結婚了,當然就應該結,「三十而立」啊。說得外公沒法辯駁,因為「等你考上司法官再結婚」這個條件本來就是外公自己開的。大家都知道司法官很難考,在外公眼裡天底下大概只有他自己的兩個兒子是「會念書的人」,考什麼就上什麼,他沒想到這個窮小子考司法官居然會這麼順利。沒辦法,最後外公不情不願的同意了他們的婚事,不滿之餘只得埋怨老婆幹嘛要給女兒介紹一個這麼老的對象,要不然當時大女兒也才二十四,還可以替家裡多工作好幾年啊。
當時有一個詞,叫做「流亡學生」,爸爸就是一個流亡學生;當他在1949年隻身來到臺灣的時候還是一個大學生。在失學了一年多以後,爸爸很不容易通過了插班考試,重新回到校園,進而完成了大學學業,然後又一邊打工一邊苦讀,終於考上了司法官,直到這個時候才總算是在臺灣有了立足之地。想想在那麼多來到臺灣的「外省人」裡頭,爸爸算是相當不錯的了。為了準備司法官考試,爸爸大學畢業以後先在郵局打零工,然後就是在那個時候認識當時在郵局任職的外婆,外婆覺得這個年輕人不錯,有上進心,就想介紹給自己的女兒,聽說最初是想介紹給大阿姨,因為外公外婆都比較喜歡大阿姨,但是見了一面,大阿姨不喜歡,覺得這個傢伙太老氣,也不夠帥,後來外婆才介紹給了大女兒。
結婚以後沒多久,媽媽就跑回娘家跟向來疼愛她的老奶奶哭訴,說日子過得太苦了,居然有那麼多的家事要做,丈夫還不肯給她找個女傭,實在是太氣人了!她太可憐了!這個日子她不想過了!以前還在家裡做小姐的時候,就算父母對待幾個孩子有明顯的差別待遇,但至少誰都不用做家事;1949要離開南京的時候,外公除了家人,還帶了一個年輕人小周一起到臺灣,後來就一直跟他們生活在一起,負責包攬家裡所有的家務。這個小周,從十五六歲的時候就在外公家幹活了,那個時候叫做「勤務兵」。
總之,老奶奶看孫女哭得那麼慘,知道孫女真的迫切需要一個女傭,但剛剛才出來做事的孫女婿手頭確實不可能會有多寬裕,於是就塞了錢給寶貝孫女,讓她回去找個傭人。
聽說當媽媽拿了老奶奶的錢歡天喜地的回到家以後,跟爸爸又吵了一架,原因是爸爸竟然還是不同意請人。爸爸強調那不是錢的問題,主要是當時司法新村裡頭沒有哪家有請傭人,爸爸認為這樣給同事的觀感不好,大家一定都會覺得媽媽實在是太嬌氣了。可是這樣的理由媽媽根本不接受,還是大吵大鬧,後來爸爸被鬧得沒辦法,只得透過職業介紹所請來了一個十六歲的原住民少女阿梅。阿梅是從阿里山下山來到城市裡找工作的,爸爸感覺這樣會顯得低調一些,因為請原住民少女比請臺灣籍的歐巴桑要便宜得多。
這還是他們住在臺北的事。爸爸媽媽婚後最初是住在臺北,後來搬到台南以後,爸爸只得繼續「援例辦理」,照樣請了一個原住民少女,這次是來自蘭嶼的阿花。搬到台南的時候,菁平是幼稚園中班,就跟弟弟現在差不多年紀,所以她對阿花是有印象的,事實上菁平幾乎天天都跟阿花在一起。阿花很愛笑,也很會哭,聽著廣播劇都經常能夠聽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在知道沈家要搬家的時候還抱著菁平哭了,可能是因為她帶菁平的時間最多吧,弄得菁平慚愧無比,因為菁平從小就不愛哭,看到阿花哭得那麼傷心,知道阿花這是捨不得自己的意思,可自己卻偏偏哭不出來,讓菁平覺得自己好像很沒良心。
聽說之前還在臺北的時候也是這樣,媽媽成天只照顧兩個兒子,而總是把菁平丟給女傭阿梅。在菁平八個月大的時候,跟當時一歲多的哥哥幾乎同時出水痘,媽媽一心一意照顧大兒子,讓阿梅負責照顧菁平,結果阿梅年輕不懂事,竟然背著菁平跑出去玩,讓菁平吹了風,因此得了腦膜炎,差一點就丟了小命。
每當聽到大人講起自己小時得腦膜炎那個事情的時候,菁平總是很慶幸自己當時年紀還那麼小,所以現在自然完全不復記憶;聽爸爸說,當時他抱著還不會說話的菁平去看醫生,醫生讓爸爸抱緊菁平,然後用一根好粗的針管從菁平的脊髓裡抽膿,菁平哭得聲嘶力竭,按爸爸的形容就是「哭得都快沒氣了」,菁平總是想,天哪,那得有多痛啊,幸好我後來都不記得了!
那也是菁平少有的一次住院經歷。雖然菁平在出生的時候不到三千公克,比哥哥弟弟都要小很多,但是她跟哥哥弟弟一樣,一直都算是一個健康寶寶。
爸爸說,那些原住民的女孩子都太年輕了,不大能幹,他保證到了澎湖以後,負責在宿舍裡做事的歐巴桑阿菊一定能夠讓媽媽滿意。
沒想到,才到新家短短幾個小時,阿菊就讓媽媽不滿意了,原因是阿菊在做完晚餐以後要求回家去住,不住在宿舍裡。
媽媽不高興了,「不是說好是住在宿舍裡的嗎?」
說著,媽媽還瞪了爸爸一眼,「你是那麼跟我說的啊!」
爸爸解釋,「上次阿菊跟我說的時候,我說要問你。」
阿菊誠懇萬分的對媽媽說,她的四個小孩都還很小,兩個小的都比菁武還小,她的先生在菜場開小吃攤很忙,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點以後才收攤,四個小孩本來是婆婆在幫忙照看,可是因為公公最近身體不好,婆婆回高雄照顧公公去了;原來她的先生是高雄人,跟她結婚以後才留在馬公。阿菊說,原本她都是每週只回家一次,現在由於婆婆不在,她希望媽媽能夠通融一下,讓她改成每天晚上都能回家去睡,這樣她的四個小孩才有人照顧。阿菊強調,白天的時候她都是請姐姐幫忙,可是總不能連晚上也把小孩塞給姐姐,畢竟姐姐也有自己家的事要忙啊。
阿菊說:「太太,我一看你就知道你一定是一個好心人,所以你看起來才會這麼年輕!你看,我明明比你還要小幾歲,可是你看起來年輕多了,請你做做好事,幫幫忙吧!」
聽了阿菊這番話,媽媽不悅的神色迅速消散,但還是很不情願,「那我們吃過晚飯以後的碗筷呢?誰來收?」
阿菊遲疑了一下下,沒敢拜託媽媽幫忙收,趕緊說:「那我等到洗好碗筷再走怎麼樣?」
這麼一來,媽媽想了一想,反而說:「算了算了,我收好了,我就放在水槽裡,明天你來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趕快先洗碗,我不喜歡看到碗筷堆在水槽裡,感覺好髒。」
「好的好的,我明天一早就來洗。謝謝你,太太,你真好心!」
阿菊離開以後,爸爸開玩笑的說:「這個阿菊,就憑這個口才,在法院做工友,然後在我們這裡掃地燒飯,實在是太可惜了啊,你看,一頓迷湯灌下來,你就東南西北都搞不清楚了!」
媽媽不以為然的白了爸爸一眼,「你什麼意思啊,我本來就很年輕,人家都說我年輕的。」
「是是是,那是當然,你最年輕了!」
「那你剛才還誇阿菊的口才!」
「我是隨便說說的啦,老婆別在意。不過我看這個阿菊是挺機靈的,如果跟她先生一起做生意,她負責招呼客人,他們的生意一定會更好。」
爸爸推測,阿菊可能是看在公家機關到底是鐵飯碗,各方面福利又比較好的份上,才願意在這裡做的。
除了阿菊不住在家裡,不像以前阿梅阿花那樣可以隨時使喚這一點令媽媽不太滿意之外,其他的到目前為止,媽媽到是都還相當滿意。尤其是這個房子真的很大,是獨棟的日式建築,客廳很氣派,有好幾個房間,有的鋪地板,也有的是鋪榻榻米,所有傢俱一應俱全,客廳裡還有一台電視機!這在當時可還是一項奢侈品呢!這些都是法院為院長宿舍所配備的。爸爸說,這個房子肯定是日據時代建的,一方面應該是當年建材用的好,蓋得也認真,畢竟當年都是只有領導才能住這樣的大房子,其實現在也是一樣,所以絕對不會有什麼偷工減料的事,另一方面一定就是維護得好,總之儘管是至少也有幾十年以上的老房子了,但整個房子的情況看起來還是挺不錯的,絲毫不顯陳舊,那些地板走起來還一點兒聲音也沒有。
一到新家,看到房子這麼大,菁平和哥哥弟弟都好興奮,一下子頭也不昏了,體力也恢復了,前前後後每個房間都跑了好幾遍,把媽媽煩得不行,罵了他們好幾句。
若不是媽媽不准,菁平還很想去院子裡看看,哥哥也想,可是媽媽不允許他們穿著新買的皮鞋去院子裡撒野,說要等明天買好在院子裡穿的拖鞋以後,才准他們去院子。
阿菊走了以後,全家人在吃晚餐時,難得的氣氛還不錯。媽媽對阿菊的廚藝也表示滿意,說幸好沒有太濃的臺灣味。
大家對於即將要在馬公展開的新生活都充滿了期待。爸爸叮嚀菁平和哥哥一定要好好念書。爸爸還特別對哥哥說,不要以為這裡是小地方,隨便念念就好了。
「你將來可是要念台大的,念完台大再去美國留學。」爸爸說。
媽媽也說:「對,將來一定要去美國留學,跟兩個舅舅一樣。」
哥哥看看菁平,「菁平呢?為什麼菁平將來不去美國?」
「菁平啊,將來能夠把高中混畢業就謝天謝地了,我看她是連大學都考不上的。」媽媽說。
這些話菁平聽多了,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她現在所想的是,從在機場見到的陣仗,一直到現在這個大房子,菁平覺得爸爸真的好厲害、好了不起哦。不過爸爸倒是說,法院的人實在是太客氣了,之前當他得知大家要來機場接機的時候,曾經再三表示過千萬不必,誰知今天他們卻還是這麼做了。
爸爸有點擔心的說,弄得這麼誇張,希望不會讓上頭知道了誤以為是他想這麼搞,那就不好了。
3轉校生兄妹
第二天,阿菊果然一大早就來了,當時菁平才剛醒,還正在賴床,由於她的房間比較靠近廚房,所以躺在床上就可以聽到阿菊洗碗的聲音,然後應該就是在做早飯吧,感覺手腳很
俐落,動靜不會太大。菁平饒有興味的聽著,猜著阿菊此刻正在做什麼。之前還在台南的時候,有一回阿花請假一個禮拜,媽媽不得不自己在廚房裡張羅,媽媽的聲音總是弄得很響,好像跟那些鍋碗瓢盆在鬥氣。媽媽每次一做家務,特別是一弄廚房裡的事,總是這樣的,一邊做,一邊怨聲載道,脾氣會特別暴躁,這個時候菁平都會趕緊躲得遠遠的,免得一不小心就會被「流彈」打到。
沒過一會兒,菁平聽到從走廊那頭傳來了房門打開的聲音,然後是腳步聲,隨即馬上就是媽媽的聲音:「菁文!菁平!起來了!上學要遲到了!」
媽媽的性子很急,總是人還沒到,聲音就到了。菁平不敢再賴床,趕緊跳了起來。
半個多小時以後,媽媽交代好阿菊一些要做的事,包括該買些什麼菜、菜買回來以後要怎麼處理、幾條新抹布又是怎麼分配使用等等,等到把該交代的事至少都交代了三遍以上之後,媽媽把弟弟留在家讓阿菊照看,然後就帶著菁平和哥哥坐著車子去學校報到。
「爸爸呢?」菁平問。
媽媽說:「陳司機先送我們去學校,再回來接爸爸去法院。」
陳司機說:「反正我們這裡是小地方,不管到哪裡都很近的。」
陳司機長得很矮小,好像比爸爸要矮得多,很黑,臉上皺紋很多,因為太瘦,那些皺紋看上去就格外明顯,就像是用雕刻刀一條一條刻出來似的,他的頭都快禿了,腦袋上已經沒有幾根頭髮,卻還硬是被勉強一一貼在腦袋上,造成一種挺滑稽的效果,不過顯然他自己是不這麼覺得的,要不然就不會這麼費勁啦。昨天從機場回宿舍的時候就是坐這輛車,也是陳司機開的,所以其實菁平昨天就見過陳司機,但不知道怎麼搞的今天看他感覺好像更老了。陳司機身上的衣服到還好,至少看上去很整潔。
之前在南師附小念書的時候,她只坐過三輪車,那是有一次爸爸出差不在家,媽媽睡過頭了,起來以後急急忙忙的帶著她和哥哥攔了一輛三輪車上學,路上還一直催人家快一點。這次是菁平頭一回坐著汽車上學,感覺挺新鮮的,剛坐定就忙著朝窗外東看西看。馬公的街道看上去真的跟台南很不一樣,好像整個兒就是小一號的感覺。
陳司機說:「太太,你和院長有三個小孩,真好命啊,而且還有兩個是男孩!」
「好什麼,小孩煩死了。」
陳司機不說話了。菁平覺得他剛才語氣中所流露出來的那股羡慕勁兒很真誠,大概是被媽媽這麼一說,就不知道該怎麼再說下去,也或許他本來就是一個話不多的人。
感覺頂多只坐了三分鐘左右吧,居然就到了!菁平心想,確實是很近啊,真沒想到會這麼近。不過,想到放學時要自己走回家,又覺得還是近一點好。
車子停在馬公國小的門口。媽媽對陳司機說:「你就先回去送院長吧,把院長送到法院以後再過來接我回去,正好。」
一下車,媽媽伸手就要牽哥哥,但被哥哥避開了。
「媽,我都四年級了,別牽了啦,太難看了,要牽你就牽菁平吧。」
可是媽媽也沒過來牽菁平,只叫菁平跟好。
到了教務處,高大的教導主任一得知是地方法院院長太太帶著小孩來報到,很是客氣,馬上招呼他們坐,親自給媽媽泡菜,還讓人趕緊去把王老師和賴老師給找來。教務主任說,那是菁文和菁平的班導師。
在等待兩位老師的時候,教務主任笑咪咪的說:「我看過兩個小朋友的資料,兩個孩子都很優秀啊……」
教務主任的話還沒有說完,媽媽就趕緊打斷道:「沒有沒有,我們家老大還不錯,老二不行。」
「是嗎?」教務主任看看菁平,「可是資料上說兩個孩子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呀……」
「沒有沒有,」媽媽再度打斷,「她都只能考到第六、第七名,不好的。」
教務主任笑笑,「可是班上有五十幾個小朋友啊,第六、第七也不錯了。」
「不好不好,」媽媽還是這麼說:「她沒她哥哥用功,太貪玩了。」
「不急呀,才二年級呀……」
教務主任朝門口看了一眼,立即停了下來。這回他是被一個年輕的女老師給打斷的。
「主任,您找我?」
女老師有著一頭披肩秀髮,身材苗條,身著一件白底碎花的連衣裙,腳踩一雙白色的小高跟,好有春天的氣息,正從門口那兒走過來。菁平真希望這是自己的班導師。可惜不是。
教務主任對女老師說:「王老師,這是剛剛報到的學生。就是昨天我跟你提過的。」
「哦,是的是的,」王老師馬上就心領神會,匆匆看了一眼哥哥,馬上就面帶微笑的看著媽媽,「那這位一定就是院長太太了?」
王老師的聲音很溫柔,而且字正腔圓,很好聽。
說著,王老師就上前兩步,媽媽也迅速站了起來,兩人隨即握手,配合得還真默契!
媽媽說:「以後就麻煩王老師了!」
「哪裡哪裡,南師附小的高材生,一定可以帶動我們班的小朋友。」
正說著,又進來一位男老師,看年紀其實應該和王老師也差不多,但或許是因為襯衫和西裝褲都不是很合身,好像都大了一點,西裝褲又是深灰色的,所以就顯得有些老氣。菁平知道這一定就是自己的班導賴老師了。
「主任。」
賴老師一開口,哪怕只說了一個詞,還是立刻就充分曝露出他的「臺灣國語」,比家裡阿菊的口音還要重。事實上,賴老師和阿菊一樣,一看就是典型的臺灣人的模樣,有著濃濃的臺灣腔、以致於國語講不好,完全不令人意外。
教務主任指了一下菁平,「賴老師,這就是新來的轉學生,我昨天跟你提過的。」
「喔,我知道了,從南師附小轉來的對吧!聽說功課很好,也很活躍,還會演戲……」
「不是不是,」媽媽說:「那是她哥哥。」
「是嗎?」賴老師看著菁平,臉上寫滿了「我怎麼會記錯」的表情。
教務主任說:「呃,其實也不錯的啦。」
菁平忍不住說了一句:「我是演過戲的。」
這是真的,就是上個月的事,在班級話劇比賽時,老師指派菁平演了一個很輕鬆、但是很重要的角色;雖然不像哥哥演話劇時那麼神氣,哥哥在「毛克利打老虎」中是演主人翁毛克利,很讓人羡慕,可菁平感覺自己在臺上也是很受矚目的。
媽媽白了菁平一眼,「你只是演一個蘿蔔,那不算的。」
「蘿蔔?」賴老師一時沒弄明白。
媽媽只好解釋道:「她演過『拔蘿蔔』裡面的那個蘿蔔。」
是的,老師說菁平很白,再加上班上其他的女生都太瘦,所以老師覺得讓菁平演蘿蔔很合適,就讓菁平來演那顆大蘿蔔。表演當天,菁平是第一個上臺,然後差不多就一直蹲在那裡。
兩個老師和教務主任一聽,都笑了。媽媽也跟著乾笑了兩聲。
媽媽離開以後,兩個老師就把菁平和哥哥分別領走了。
他們四個人先後從教務處出來,然後一起從行政樓走到教學樓,再依序上了樓梯。到了二樓,賴老師對菁平說:「我們教室在這一層,你要記好。」菁平一邊應著,一邊匆匆看了哥哥一眼,此時王老師的右手正搭在哥哥的肩膀上,溫柔的說:「我們在四樓。」哥哥也回望了菁平一眼,投來一個「你要好自為之」的表情。菁平心想,哥哥也真那個,媽媽要牽他,他不肯,可現在王老師搭著他的肩膀走,把他像一個小小孩那樣護著,他好像並不反對嘛。
菁平跟在賴老師身後走進了二年三班。班上本來鬧哄哄的,不過同學們一看到賴老師,馬上就自動安靜了下來,不約而同還立刻都把視線集中到菁平的身上。
賴老師走上講臺,大聲說:「好哇,老師一不在,你們就這麼吵,不是叫你們要乖乖自習嗎?怎麼都沒有在自習?班長呢?怎麼都不管?」。
一個一臉白淨的男生站了起來,「我管了,可是大家都不聽。」
菁平看看那個男生,知道這顯然就是班長了。
班長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看了菁平一眼,又補充了一句:「大家都在討論新同學。」
「這有什麼好討論的,老師不是馬上就把新同學給帶來了嗎?你們就這麼等不及!這樣會給新同學一個很不好的印象,覺得我們班亂糟糟的,你們說這樣好嗎?」
同學們到是都挺配合,馬上很有默契的齊聲回答道:「不──好──」
「所以說,以後老師不在的時候,你們一定要聽話,要你們自習你們就安安靜靜的自習,聽到了嗎?’
「聽到了!」
菁平有些侷促的站在教室門口附近。她真希望賴老師的訓話不要太久,要不然她就要一直在這裡罰站了。
幸好,賴老師對於剛才教室中的亂象沒有再多追究的意思,叫班長坐下以後,就叫菁平站到講臺上去。菁平有點兒緊張,忍不住搓弄一下手指,很想咬指甲,但她當然知道這個時候大家的眼睛都緊緊盯著自己,怎麼可以當眾咬指甲,絕對不可以,那多難看。
菁平之所以緊張,是因為她知道老師叫她站上講臺是要鄭重介紹自己的意思。她聽哥哥說過的。哥哥之前有過一次轉學的經驗,已經詳細告訴過菁平轉學第一天的「流程」會是怎麼樣的。
同時,哥哥也對菁平做了一個預測……
賴老師說:「小朋友,從今天開始,我們班多了一位新同學,新同學以前是住在台南,第一次來到澎湖,大家都希望新同學會喜歡我們澎湖、喜歡我們馬公,對不對?」
「對!」
「好,那我們大家都要好好照顧新同學,幫助新同學儘快熟悉新環境,知道了嗎?」
「知道了!」
「好,我現在把新同學的名字寫在黑板上。」
「來了來了……」菁平想著,哥哥的預言會是真的嗎?
她側過身,看著賴老師拿起粉筆開始在黑板上寫下第一個字:沈。
同學們都很安靜,專心的看著。
第二個字:菁。
光是這兩個字,菁平覺得賴老師的字滿好看的。
終於要到第三個最關鍵的字了:平。
沈菁平。
賴老師寫好了,回過身來,告訴大家:「這就是新同學的名字……」
忽然,班上起了一陣騷動,先是一些竊竊私語,緊接著便開始夾雜著笑聲。
菁平不安的心想,完了完了,哥哥說的果真沒錯……
很快的,笑聲愈來愈大,就像把小石子丟進了湖水,激起了陣陣漣漪一樣。菁平看到有好幾個女生都看著自己,交頭接耳,然後捂著嘴,好像都在拼命忍住笑,但是又都忍不住。
「你們在笑什麼啊?」’賴老師奇怪的問。
菁平到是完全知道同學們在笑什麼。哥哥已經告訴過她,還跟她打賭說一定會是這樣的,其實,菁平自己也毫不懷疑;哎,誰叫她的名字這麼容易讓人聯想呢,之前在南師附小的時候,她也有過同樣的綽號。
果然,一個胖嘟嘟的男生首先嚷了出來:「神經病!」
此話一出,立刻引起一陣爆笑。
菁平到不怪同學們。她早就認了。算她倒楣。同樣姓沈,同樣都用到「菁」這個字,因為祖母叫做陸菁菁,祖母去世得早,抗戰前就因病過世,爸爸用「菁」這個字來替小孩取名字,是想用這個方式來紀念自己的母親,可是呢,哥哥叫做沈菁文,弟弟叫做沈菁武,都沒事,就她叫做沈菁平很麻煩,老是會被人家用諧音叫成是:「神經病」!
在同學們的笑聲中,賴老師回頭看看黑板上「沈菁平」那三個字,終於也意會過來了,趕緊尷尬的制止道:「哎,別笑了,有什麼好笑的!真是的!」
可是,菁平看得出來,賴老師自己明明也在很費勁的忍住,好不容易才沒讓自己也跟著大笑出來哪。
1第一次坐飛機
看到熟睡的弟弟被媽媽抱著,像個洋娃娃一樣趴在媽媽的肩頭,菁平覺得好羡慕;她知道弟弟難受,她也很難受啊,她也好希望有人能夠抱著她下去,不抱的話用背的也行。
菁平轉頭看看哥哥,哥哥也是皺著眉頭,一臉痛苦。
頭一回坐飛機,真是整死人了。
媽媽的臉色也很不好看,瞪著爸爸煩糟糟的埋怨著:「你騙人!坐飛機一點也不好玩,難受死了!」
一家五口只有爸爸跟個沒事人一樣,好言好語的哄著媽媽:「好啦好啦,別抱怨了,一會兒下去的時候千萬別板著臉啊,拜託拜託!來接機的人那麼多,可別讓人家笑話。」
媽媽一邊抓了一...
作者序
【推薦序】
《來自海風的消息》 推薦序
風中的一粒沙,琢磨成一顆璀璨瑰麗的明珠
孫小英
兒童文學工作者
都說:管家琪是「童書大王」,最會說故事的人;是孩子心目中的「管姊姊」,周遊華文地區,為兒、少朋友解惑,交流閱讀、寫作和生活經驗,是「女俠」,能體察弱小的無助與艱難,時常暗中伸出援手,而不欲人知。
其實,喜愛孩子、熱愛寫作的「管姊姊」,不為人知的是她有個並不愉快、常遭貶抑的童年。幸而天生具有創作、演講的才華,加上從小就愛看書,有敏銳的觀察力,豐富寫故事的素材,文字刻畫生動入微,又愛觀賞戲劇、電影,大學讀的是歷史系,讓她在回顧童年、撰寫這本《來自海風的消息》長篇兒童小說時,能以歷史宏觀視野,寫出大時代家國之情,社會的景況,尤其是家庭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親友鄰居、長官部屬間的相處,小學師生、同學的可愛與情誼,在在流露出以一個小學二年級女孩兒的心靈和眼光,直筆道出大人世界的奮進、無奈、偏見,及衝突,更感性得帶出底層小百姓的人情溫暖。
故事從全家隨著父親工作調升,搭飛機來到四面環海、風沙很大的澎湖馬公鎮起始,尚未下飛機,只見如電影特寫鏡頭立刻直擊小女孩幽微的心思:渴望得到母親的關注。然而就在入住、入學後所發生一連串的事件,且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女孩子沒出息」等,保守想法下,飽受不平等對待和衝擊,滿腹的委屈辛酸,最後終於對著大海高聲呼喊出:將來要高高興興長大,做一個好媽媽的小小心願。每讀至此,都會潸然淚下,既激勵小主人翁,又鼓勵了小讀者:即使如此,只要努力發揮所長,還是有希望的。
僅僅一年多,又得轉學的小女孩,懷抱絕不重蹈覆轍的決心,勇敢破繭而出;埋藏心底的疑惑,就此乘風破浪,揚起自己的風帆。於是,帶著好朋友贈送的禮物,象徵與寫作和友情相關的「法寶」,建立自信,整裝待發。回看這段歲月,對應當年人類衝出大氣層、「登陸月球的一大步」,不也是「自己的一大步」。
如今,小女孩不僅是位好媽媽,以寫故事省思、療癒晦澀的童年,為小朋友寫出許許多多幽默、有趣的童話;隨著生命的成長,時代的演變,更創作現實生活裡少年的徬徨和迷惘。管家琪始終秉持愛孩子的心,不說教,以同理、同情心,累積了一個又一個經典、動人的生命故事。而那《來自海風的消息》裡,狂風中飄蕩的一小粒沙子,已經琢磨成一顆璀璨瑰麗的明珠了。
《來自海風的消息》 推薦序
活在大時代裡,在澎湖吹海風的孩子
林瑋(國語日報副刊組組長、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少兒小說」是寫給少年或即將步入少年的兒童閱讀的,所以在文字深淺、情節取捨都仔細安排外,內容更要跟這段年齡孩子的認知產生共鳴,讓他們看得有趣味,看完有收穫。符合這條件且最豐富的創作來源,常是作家本人的童年生活經驗。
書寫「自己的經驗」並不容易,一來是自己看自己難免主觀,寫得「太好」被說是自吹自擂,寫出「陰暗面」又怕自己被二次傷害。然而,經過作家用兒童文學的手法加以剪裁,善加取用這個「觀察最細微」、「體會最深刻」的自身經驗後,進行第一手描述自然是最活靈活現的了。
作者管家琪曾擔任報社記者,這回她採訪的人是自己,取材的是全家搬去澎湖馬公住的那兩年間發生的故事……認識管家琪的人,都會覺得她的人生經歷很具傳奇色彩,讀者可以從這本書裡,粗略認識她很不一樣的童年──她出生那天晚上家裡遭小偷光顧、八個月大得腦膜炎差點丟掉小命、外公曾是部隊將領、父親在她小二時從推事當到地方法院院長、全家住的是難得一見的獨棟日式建築、甚至當她獨自蹲在風櫃洞沙灘專心堆沙堡竟差點被海浪捲走……。書裡這些情節,真實發生在管家琪身上!
兒童文學的另一個題材來源,就是要為孩子「編故事」,尤其是充滿靈異傳說的鬼故事,最令人聽了發毛。故事中日式老屋庭院裡的鬼故事,如真似假,嚇壞了當地的大人和小孩,身為轉學生的故事主角,為了吸引一票同學關注,卯足勁的加油添醋轉播,甚至帶大家親訪鬼屋一探究竟。
此外,故事還帶了點《祕密花園》的神祕氣氛:「姐姐,你看,這幾個石頭都有長頭髮吔,綠色的頭髮!」「那是石頭上面的苔蘚。」故事中的小姐弟在院裡探險,洗手時注意到圍牆上面都是些嚇人的碎玻璃……他們還發現玫瑰、榕樹和螞蟻窩,姐弟倆蹲在地上看螞蟻行軍。當看到這裡,小讀者們會不會也依樣畫葫蘆在住家四處探險。
書中有條「歷史線」,帶出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縮影,例如在描述「日式建築」時提到:臺灣(包括澎湖)從1895-1945,整整五十年為日本統治……;父親是流亡學生,1949年隻身來到臺灣;深夜裡聽見爸爸的悲慘哭聲:爸爸一直希望有朝一日把爺爺接到身邊,當好不容易跟遠方家人聯絡上,才知爺爺已在好幾年前過世了……;而像戴司機這樣的退伍老兵,等了十八年,直到1987年才等到返鄉的新規定;更在闊別近四十年後,兩岸終於恢復往來探親。
創作中最能吸引作者嘔心瀝血筆耕的動力,就是看見孩子閱讀時發亮的眼神,還有放下書本時長吐一口滿足的氣息!這本書裡還有一個吸引我閱讀的「隱藏版題材」,就是描寫了許多食品,像是:炒米粉、蚵仔煎、豬肝、紅燒雞、香菇雞湯、雞翅、雞脖子、瓜子、進口巧克力、台南度小月擔仔麵、紅燒獅子頭,小讀者看書時不妨點名一下,看看你能找到幾項呵!
這本書從表現上看是寫實故事,情節描寫卻不時帶點童話色彩,閱讀中約略涉及歷史脈絡,最後回歸到生活。這番出色的兒童文學經營技巧,使我在寫序的過程中,成為管家琪這本書最忠實的粉絲。
【導讀】
〜大好文化六周年獻禮〜
《管家琪作品集》簡介
管家琪,華文世界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
創作30年、出版400冊、暢銷300萬冊!
在臺灣兒童文學界,管家琪是一個罕見的存在。她自1991年辭掉報社記者工作之後即專職寫作,至今已三十年,一直以專心耕耘童書為主,除了原創的童話和小說,也涉及經典文學改寫、語文教育、作文教育、親師教育等等,寫作面很廣,創作力豐沛,至今所出版的圖書在臺灣已逾400冊,在中國大陸200多冊,在香港和馬來西亞也都有幾十冊,並獲得過金鼎獎、中華兒童文學獎、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童書、中國大陸2014年國家出版基金、2020年國家出版基金以及「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專案等榮譽,作品並授權出版英、德、日、韓文版,是華文世界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經常應邀在華文地區各中小學與孩子們交流閱讀與寫作,廣受歡迎,所帶領的作文營有口皆碑。
此番大好文化將系統性的呈現管家琪的作品,推出「管家琪作品集」:分童話館、小說館、家長新天地、語文學習俱樂部、文化素養、人物故事等六個書系。不僅將管家琪許多早期代表性作品,全新策畫編輯名家繪製插畫精印,還有更多管家琪的新作,邀請插畫名家吳嘉鴻、徐建國、賴馬與新銳插畫家劉婷、陳予捷、欣笛、賽樂茄聯手合作,呈現童書圖文並茂新風貌,希望帶給新世代的讀者,更美好的閱讀饗宴。
〜童書大王管家琪最新作品,非讀不可!〜
★童書大王管家琪暢銷經典人物故事系列1-6冊,隆重上市!
物理學家費曼、保育專家珍古德、生物學家威爾森
作家J.K.羅琳、卡通大師迪士尼、電影大師史匹柏
★風靡校園小朋友人手一冊、親師推薦必讀,系列累積銷售逾10萬本!
★看大人物的成長故事,啟發孩子認識自己以及對未來的想像!
【人物故事館】
《跟費曼一起玩科學》管家琪著/徐建國圖
《《珍古德的黑猩猩情緣》管家琪著/徐建國圖
【童話館】
《新.口水龍》管家琪著/賴馬、吳嘉鴻圖
《新.怒氣收集袋》管家琪著/賴馬、吳嘉鴻圖
《優惠鳥》管家琪著/吳嘉鴻圖
《近視鼠三兄弟》管家琪著/米蘇圖
《種傻瓜》管家琪著/欣笛圖
《熊熊天使隊1:老師別走》管家琪著/賽樂茄圖
《熊熊天使隊2:丟失的寵物》管家琪著/賽樂茄圖
《熊熊天使隊3:在虛擬空間的一天》管家琪著/賽樂茄圖
《熊熊天使隊4:雞同鴨講二人組》管家琪著/賽樂茄圖
《熊熊天使隊5:小糖回家》管家琪著/賽樂茄圖
【小說館】
《我的PS姐姐》管家琪著/劉婷圖
《從漫畫裡跳出來的男孩》管家琪著/劉婷圖
《有事請留言》管家琪著/劉婷圖
《午夜操場》管家琪著/劉婷圖
《失落的頭蓋骨》管家琪著/吳嘉鴻圖
《城牆上的名字》管家琪著/吳嘉鴻圖
【文化素養】
《疫苗的故事》管家琪著/吳嘉鴻圖
《土地公還錢 : 臺灣民間故事精選集》管家琪著/吳嘉鴻圖
《尋找節氣精靈》管家琪著/徐建國圖
【語文學習俱樂部】
《一看就會的作文書(低年級)》管家琪、翁莉著
《一看就會的作文書(中年級)》管家琪、翁莉著
《一看就會的作文書(高年級)》管家琪、翁莉著
《好點子,哪裡來》管家琪著/吳嘉鴻圖
《從哆啦A夢學作文:1基礎篇》管家琪著
《從哆啦A夢學作文:2進階篇》管家琪著
《從哆啦A夢學作文:3實戰篇》管家琪著
《好故事,怎麼寫》管家琪著/吳嘉鴻圖
【家長新天地】
《掌握閱讀黃金期-管家琪談學前閱讀素養》管家琪著/吳嘉鴻圖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1:奇怪的小傢伙》管家琪著/盧一鋒等圖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2:火山探測器》管家琪著/盧一鋒等圖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3:小紅車》管家琪著/盧一鋒等圖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4:爸爸為什麼不回家》管家琪著/盧一鋒等圖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5:新同學》管家琪著/盧一鋒等圖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6:釣貓比賽》管家琪著/盧一鋒等圖
〜華文世界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管家琪,寫給小學生的作文學習書〜
《從哆啦A夢學作文》套書(共三冊):基礎篇/進階篇/實戰篇
歷久不衰的《哆啦A夢》漫畫溫馨幽默,充滿了想像力,講述的技巧又非常高明,誰會不喜歡《哆啦A夢》?恐怕每個小朋友都喜歡吧!有鑑於不同領域的技巧都可以相通,管家琪別出心裁以《哆啦A夢》眾多故事做為與小朋友交流的依據,分析作文的方法和技巧,並將這套作文書《從哆啦A夢學作文》,分為《基礎篇》、《進階篇》和《實戰篇》三冊,其中並細緻解析兩岸三地以及馬來西亞小朋友的作文,趣味十足,又能讓小朋友得到最清晰、最具體的概念,是一套既別緻又實用的作文書。
第一冊《基礎篇》,將生動為小朋友講解關於分段、確立主旨、頭尾呼應、如何舊瓶裝新酒等技巧。
第二冊《進階篇》,將告訴小朋友如何用文字來製作音效、營造畫面感,以及如何善用比喻,如何來寫「人」、「事」、「物」等等。
第三冊《實戰篇》,將告訴小朋友如何寫好議論文、記敘文、抒情文、遊記、幻想故事、生活故事等等,讓你對每一種文體都能手到擒來,遊刃有餘。
〜童書大王管家琪與資深作文老師翁莉聯手合作,專門寫給小學生的作文三書〜
《一看就會的作文書(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
作文到底該怎麼教?這是很多親師的困擾。
作文到底該怎麼寫?這更是很多孩子們的難題。
這套《一看就會的作文書(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共三冊,是由資深作文老師翁莉和資深作家管家琪聯手打造的紙上作文教室,採用獨家研發的「一看就會作文學習法」與「解題式教學」,針對三個年齡段的孩子,分別安排近二十個適當的作文題目,仔細分析該怎麼寫,然後提供習作,孩子們看著這些習作,以及兩位老師的點評,將會得到具體的作文指導。
孩子們能夠動手,不再畏懼作文以後,再來學習作文方法和技巧,必定事半功倍。這個部分,這套書做得很有層次,雖然同樣都是講作文方法和技巧,但由淺入深,針對三個年齡段有不同的說法。
這套書同時也是很好的作文教材,老師們不妨按這樣的設計來上課,一定會在短時間之內就看得到孩子的進步。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親子共讀·情緒與壓力系列六冊簡介~
1《奇怪的小傢伙》:不可避免的改變對家長和孩子的影響。孩子爭寵?其實他是在尋求愛和安全感。
2《火山探測器》:父母的壞脾氣對孩子的影響。控制你的壞脾氣!否則會把孩子嚇跑。
3《小紅車》:「強制分享」與「不分享」的戰爭。分享不能靠強制,尊重孩子意願最重要。
4《爸爸為什麼不回家》:你知道孩子在擔心什麼?大人想過嗎?孩子眼中「忙碌的爸爸」是什麼模樣?
5《新同學》:接納與融入,對雙方來說都是挑戰。無法融入新朋友?多點時間和耐心。
6《釣貓比賽》:只允許自己當贏家的兩種孩子。有過分好勝的父母,才有只能贏不能輸的孩子。
【自序】
《來自海風的消息》作者序
童年的底色 管家琪
跟很多兒童文學作家一樣,我也是在當了媽媽以後,才找到了兒童文學。我從童話起步,很快也開始寫少年小說、兒童小說,簡單來說,都是故事類。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最喜歡寫、或者應該說只會寫故事類。
不管是童話或是小說,但凡寫作,當然不時總會融入一些自己的童年,對於我來說,這種“融入”,真的一直幾乎都是自然而然,很少很少是屬於我刻意為之,譬如,我也是在有了一點作品量以後,在整理作品時才無意間發現,自己真的很偏愛寫成長的主題,大概是因為我的成長之路,感覺就是有些磕磕絆絆,不是很順利;我也總是很容易就會寫到關於適應的問題,特別是一個孩子在面對一個新環境時,經常會有的緊張和焦慮,這顯然也是因為我從小就經常做轉學生……
一九六○年,我在臺北出生,可後來並不是在臺北長大。由於父親工作經常調動,小學入學時我是就讀台南市南師附小,小二上學期,轉到澎湖馬公的馬公國小,小四上學期再轉到台東市東師附小,直到小學畢業。小學畢業那年暑假,我們家又搬到嘉義去了……我是直到高二,才再回到臺北。
臺北、台南、馬公、台東、嘉義,在我童年所住過的地方,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馬公。光是馬公國小小朋友所穿的運動服就夠我懷念的了,因為簡稱「馬小」,從另外一個方向念過來就是「小馬」,想想看,全校小朋友的衣服上都有大大的「小馬」兩個字,多可愛啊,還有,馬公的風沙,美麗的海邊,我們家那棟傳說會鬧鬼的日本平房(是爸爸工作單位所分配的宿舍)…..
這本長篇小說,是我頭一回以自己真實童年做為基礎的作品,裡頭所講到的很多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實存在、真實發生過的,而且,幾乎都發生在七○年代、當我們家住在馬公那一年多期間,只不過都經過文學化的手法加以剪裁和處理。
對一個作家來說,應該總不免會有一些作品是帶著自己成長的底色吧,我覺得,這樣的「融入」,與其說是「刻意」,其實更像是一種紀念,也或許是因為年紀大了,總少不得會回望過去。
此外,我很高興這本小說的繁體字版是由我的小兒子丁丁來負責插圖,我也很喜歡他的插圖。(謝謝大好文化!)
儘管我在N多年以前,就交代過他們兄弟倆,將來我要海葬,所以,理論上將來等我掛了以後,我不會有什麼墓,可如果要打一個比方,我會說,這是一本我想要放進棺材裡的作品。(這麼講是不是有一點恐怖啊?只是打比方啦!)
《來自海風的消息》,海風究竟帶來了什麼消息呢?……這其實就是我想與小讀者分享的信念,千言萬語最後我藉著“淩大哥”這個人物,所說出來的一句話:
相信自己,你會成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
【推薦序】
《來自海風的消息》 推薦序
風中的一粒沙,琢磨成一顆璀璨瑰麗的明珠
孫小英
兒童文學工作者
都說:管家琪是「童書大王」,最會說故事的人;是孩子心目中的「管姊姊」,周遊華文地區,為兒、少朋友解惑,交流閱讀、寫作和生活經驗,是「女俠」,能體察弱小的無助與艱難,時常暗中伸出援手,而不欲人知。
其實,喜愛孩子、熱愛寫作的「管姊姊」,不為人知的是她有個並不愉快、常遭貶抑的童年。幸而天生具有創作、演講的才華,加上從小就愛看書,有敏銳的觀察力,豐富寫故事的素材,文字刻畫生動入微,又愛觀賞戲劇、電影,...
目錄
《來自海風的消息》目錄
推薦序
風中的一粒沙,琢磨成一顆璀璨瑰麗的明珠 孫小英
活在大時代裡 在澎湖吹海風的孩子 林瑋
作者序
童年的底色 管家琪
1第一次坐飛機
2媽媽的法則
3轉校生兄妹
4你是哪裡人
5鄰居和新朋友
6鄰居的秘密
7家裡的驛動
8被套惹的禍
9老照片的回憶
10探秘舊居傳聞
11班級裡的大新聞
12傳聞背後的悽楚
13大陸的鄉音
14信件裡的鄉情
15菁平的委屈
16家常出氣筒
17外公家的暴風雨
18新作息和怪味菜
19自強不息的奮鬥
20特殊的年夜飯
21太姥姥走了
22失語的演講
尾聲
《來自海風的消息》目錄
推薦序
風中的一粒沙,琢磨成一顆璀璨瑰麗的明珠 孫小英
活在大時代裡 在澎湖吹海風的孩子 林瑋
作者序
童年的底色 管家琪
1第一次坐飛機
2媽媽的法則
3轉校生兄妹
4你是哪裡人
5鄰居和新朋友
6鄰居的秘密
7家裡的驛動
8被套惹的禍
9老照片的回憶
10探秘舊居傳聞
11班級裡的大新聞
12傳聞背後的悽楚
13大陸的鄉音
14信件裡的鄉情
15菁平的委屈
16家常出氣筒
17外公家的暴風雨
18新作息和怪味菜
19自強不息的奮鬥
20特殊的年夜飯
21太姥姥走了
22失語的演講
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