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很多,介紹科技發明的書也不少
但文筆淺顯、內容深刻的科技史圖文書,非常稀少!
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得主、「得到APP羅輯思維」人氣講師
吳軍博士重磅推出──為青少年撰寫的科技史
人人都愛聽故事,更棒的是從故事中學到知識
吳軍博士從科技視角切入,通俗易懂的講故事
讓你認識人類生活水準的演進
了解人類啟迪智慧的來龍去脈
津津有味的享受故事樂趣!
\\歷史小巨星吳宜蓉 專文推薦//
▌了解更廣的世界,看見更遠的未來▌
自從原始人用石頭砸開堅果,人類開啟了對世界的好奇心:
為了吃熱呼呼的食物,有了鑽木取火;
為了和野獸搏鬥,發明了武器;
為了把經驗傳承下去,產生了文字、語言、紙張和印刷術;
為了滿足精神需求,引發了文藝復興……
漫漫歷史長河裡,人類一步一步的發展科技,構成如今你我生活當中的食衣住行。
縱觀歷史,以古通今、鑑往知來,讓我們洞察世界變化的趨勢,了解什麼樣的科技對未來有幫助,而看見人類前進的方向。
#關於科技史可能讓你很意外的point
◎想推算出人類何時穿上衣服,要掌握體蝨出現的時間。蝨子原本寄生在動物毛髮中,當人類褪去體毛,穿上衣服,只剩下頭髮上的頭蝨,另外則演變出寄生在衣服纖維上的新物種,便是體蝨。
◎希臘化時代的圖書館,不僅要藏書,還要像大學和研究所,能夠吸引人才。帕加馬國王四處網羅人才,甚至跑到亞歷山大圖書館去挖人。
◎尼龍襪在美國曾是時髦的奢侈品,當時底層的婦女即使沒有尼龍襪,也要把絲襪紋路畫在腿上才夠時尚。
◎從前的醫生會趴在病人胸口上聽心跳,但若是男醫生和女病人,這樣就很尷尬。1816年,一位法國的醫生為此而發明出聽診器。
◎中世紀時,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是教士,只有他們有時間,且能看到僅存不多的書。但教士僅是為了解上帝創造世界的奧祕,維護神的榮耀,並不是像古希臘文明那樣去探求真理。
◎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興建期間,長達一百多年都沒有屋頂,因為當初建好牆壁後,才發覺沒有人知道建造拱形屋頂的工程技術……
◎我們在物理課本中遇見的焦耳,是富有的啤酒商,做科學研究原本只是他的個人愛好,但他後來在科學上取得的成就愈來愈高。
◎發展核武的轉捩點:二戰時德國就開始核武計畫,但始終沒有多大進展;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才真正開始啟動龐大的核武計畫,竟在不到四年的時間裡,製造出原子彈。接下來日本發生的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
◎基因療法其實在2000年後的十年間進展緩慢。1999年一名年輕人接受基因療法後,卻因免疫系統失控,迅速死亡。令科學家意識到,基因療法比想像的複雜得多。
◎人類通常會高估一至五年的科技進步速度,而低估十至五十年的發展水準。21世紀會有很多今日尚在萌芽階段,甚至還沒有出現跡象的科技成就。
【本書特色】
★太超值!★
一本書寫出176萬年來「人類科技樹」開發過程,從史前時代直到未來世界,10階段歷程 × 65單元主題,讓人大開眼界!
★跨領域!★
融合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數學……領域,引起讀者對各式各樣知識的興趣,並整合形成系統性思維。
★好入門!★
深入淺出的文字,搭配Q萌喜感插圖,舒適大版面,從兒童到成人都超好讀。
適讀年齡:中高年級以上學生至一般成人
【編輯小語】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是深刻的感動
作者吳軍博士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向我們講述人類歷史演進的因果關係,闡明好多「為什麼」;透過書中介紹,也明白許多科技發明並非一蹴可幾,往往經過不斷的改良換代,從測試版、一版、二版……到通用版問世,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有幸享受前人累積的成果。
書中很讓人感動的一段文字:「因為人類的謀生技藝不斷累積和進步,漸漸的,只要一部分人做工作就可以養活所有人了,這時,少數人就能夠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專門從事藝術、科學和宗教活動。」
邀請讀者一起沉浸在本書的歷史故事裡,細細體會從原始人類到歷史人物,一棒接一棒的付出,無論是男是女,無論是青年才俊,或是老當益壯的長者,有了他們動腦思索,動手執行,才創造出歷史,影響世界。
作者簡介:
文津圖書獎、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得主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
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電腦科學博士。先後就職於谷歌和騰訊,分別為中日韓演算法的主要設計者和搜索業務副總裁。現為矽谷投資人。
注重子女科學素養教育,女兒就讀常春藤名校,曾為其擇校親自走訪過英美數所著名大學。出版過多部科技類暢銷圖書,其中本書的藍本《全球科技通史》與《資訊傳》榮獲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入圍中國好書、入選文津圖書獎。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鑑往知來推薦/
●馬雅人|馬雅國駐臺辦事處
●曹若梅|歷史老師
●潘彥宏|北一女中生物科教師
\名家好評/
●李永樂|科普網紅老師
●俞敏洪|補教專家
●張泉靈|知名主持人
●混子哥|網紅歷史漫畫家
【推薦語】
本書圖文並茂,講述了從原始社會到未來人類科技的發展歷程,文字簡約卻不膚淺,內容深刻又不晦澀。——李永樂|科普網紅老師
從科學到科技的道路,其實極為漫長,而真正改變我們生活的,是一次次的科技進步。這本書能讓你打下堅實的科學素養基礎,更宏觀的看待世界的全貌,將所學的各個學科融會貫通。——俞敏洪|補教專家
隆重推薦給孩子們,而我自己也手不釋卷一氣讀完,就像來到人類思想進化博物館,完成一次完美的旅程。對了,好的大學,理工科學生通常必修一門科技史,因為,這是深度思考者的通識。——張泉靈|知名主持人
讀完這本書,腦子裡好像長出了一棵繁茂的人類科技樹,人們今天的工作、生活以及文化特點,都能在書中找到源頭。——混子哥|網紅歷史漫畫家
人類崛起,科技創新。——潘彥宏|北一女中生物科教師
名人推薦:\鑑往知來推薦/
●馬雅人|馬雅國駐臺辦事處
●曹若梅|歷史老師
●潘彥宏|北一女中生物科教師
\名家好評/
●李永樂|科普網紅老師
●俞敏洪|補教專家
●張泉靈|知名主持人
●混子哥|網紅歷史漫畫家
【推薦語】
本書圖文並茂,講述了從原始社會到未來人類科技的發展歷程,文字簡約卻不膚淺,內容深刻又不晦澀。——李永樂|科普網紅老師
從科學到科技的道路,其實極為漫長,而真正改變我們生活的,是一次次的科技進步。這本書能讓你打下堅實的科學素養基礎,更宏觀的看待世界的全貌,將所學的各個學科融會貫通。——俞...
章節試閱
火帶來光和熱
對原始人來說,火有三個主要用途:取暖、驅趕野獸和烤熟肉食。
取暖是火最直接的用途,火焰釋放出光和熱,讓人類戰勝寒冷與黑暗,陪伴他們走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如果沒有火,早期人類就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而跨出溫暖的非洲。
驅趕野獸的簡單意義是,人類用火嚇跑來犯的野獸,維護自己部落的安全;而更進一步的意義是,人類用火驅趕棲息在山洞中的野獸,因而能夠佔據山洞居住。
至於火的第三個用途——烤熟肉食,人類開始運用它的時間其實非常晚。我們總說原始人茹毛飲血,實際上,現代智人出現以前,原始人主要靠採集為生,現今生活在非洲的原始部落民族依然如此。現代智人出現以後,掌握了比較高超的捕獵技術,可以捕獲大型獵物了,但事實上,這時候的人類使用火焰已經有上百萬年的時間。
烤熟肉類的意義不僅是好吃和衛生。在這以前,吃野果的原始人,每天都要花十個小時找食物、吃食物,光是吃飯都要這麼久,哪裡還有精力長途遷徙或做更多的事情呢?因此吃烤肉這件事,大大縮短了人類進食的時間;另外,吃熟食的人類不再需要過度鋒利的牙齒,這樣,就可以留出生長發育空間給大腦;而熟肉的營養更容易吸收,人們獲取能量的效率變得更高,也促進大腦演化得更發達。
吃不飽,怎麼辦?
在農業時代,文明的發展很依賴人口的數量。如果一個文明的人口不到一百萬,那麼,它可能就沒有足夠的人力去修建萬里長城或是金字塔,也無法掌握成熟的冶煉金屬技術。因為大部分人都被束縛在土地上從事農業,只有很少比例的人做其他工作,比如手工業和建築業,而從事科學和技術發明創造的人就更少了。
要維持大量的人口,生育不是問題, 但糧食卻是大問題。要想有更多收穫,就需要更多的人來耕種,而更多的人就又需要吃更多的糧食,這似乎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困局。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提高農業技術水準。
文藝復興
早在幼年時期,科西莫就在離家不遠處一個未完工的大教堂裡玩耍,這座大教堂在他出生前大約一百年就開始修建了,但是一直沒有完工。當時的佛羅倫斯人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們要為上帝建一座空前雄偉的教堂,因此,規模建得特別大(完工時整個建築長達一百五十多公尺,主體建築高達一百一十多公尺);然而,修建這麼大的教堂不僅超出了佛羅倫斯人的財力,而且超出了他們當時所掌握的工程技術水準。等到當地人用了八十多年才修建好教堂四周的牆壁之後,他們才意識到,沒有工匠知道如何修建它那巨大的屋頂⋯⋯於是,這座沒有屋頂的巨型建築就留在那裡了。
……[中略]
在科西莫的資助下,布魯內萊斯基開始採用古羅馬萬神殿的拱頂技術,用來建造大教堂的頂部,經過共同努力,大教堂的拱頂終於完工了,前後花了長達十六年的時間。從1296年鋪設這座大教堂的第一塊基石開始算起,到1436年整個教堂完工,前後歷時一百四十年。
……[中略]
這座教堂以聖母的名字命名,中文翻譯為「聖母百花大教堂」。
資訊時代
起初,人們往往會把無法理解的事情歸結為神的力量。後來,牛頓開啟了知識的新時代,人們相信,一切事情都是確定的、連續的,是可以用簡單明瞭的規律加以描述的。而「物理學危機」之後,人類終於承認,世界的本質是不確定的、非連續的。
為了解決不確定性的問題,人類開發了新的數學工具和方法論,在這個基礎上,資通訊技術和產業有了巨大的發展,並且成為二戰之後,世界科技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頭。
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
在20世紀60年代,電腦十分昂貴,美國70%的大型電腦都由「高等研究計畫署」支持,這是美國國防部成立的機構。當時,要使用這些大型機器裡面的資訊,往往需要出差,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於是,1967年,高等研究計畫署的勞倫斯.羅伯茲負責建立起一個網路,讓
大家可以遠端登入使用大型電腦,共用資訊。這個網路被稱為「阿帕網」(ARPANET),它就是網際網路的前身。
最初的阿帕網只連接了四部電腦,它們被分別放置在美國西部的四所大學裡。1969 年10 月29 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腦系的學生查理.克萊恩,向史丹佛研究中心發出了阿帕網上的第一條資訊——login(登錄),遺憾的是,剛收到兩個字母,系統就崩潰了。工程師又忙碌了一個小時,克萊恩再次嘗試,才將這五個字母發送過去。
日新月異的行動通訊
行動電話剛生產出來時,有兩家公司在爭奪民用通訊領域的地位,分別是AT&T公司和摩托羅拉公司。AT&T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固定電話,它認為家庭用的無線電話是未來發展的方向;而以行動通訊見長的摩托羅拉則看準了行動電話。當時AT&T公司認為,即便發展二十年,到2000年,全球使用行動電話的人數也不會超過一百萬,然而,現實結果卻是它預測的一百倍。因此摩托羅拉主導了全球第一代行動通訊的發展。
不過,摩托羅拉的輝煌時代沒有持續太久,因為2G(第二代行動通訊) 很快開始起步。第一代行動電話是基於類比電路技術,設備昂貴而且笨重;第二代行動電話一方面採用新的通訊標準,另一方面重新設計晶片,做成一個專用積體電路,這使手機的體積變小,耗能變低,通訊速率大幅提高了。2G的誕生,給了諾基亞和三星等公司後來居上的機會,而固守原有技術和市場的摩托羅拉則開始落後。
不過,諾基亞的榮景也隨著3G(第三代行動通訊)時代的到來戛然而止。2007年,做為一家電腦公司,蘋果開始進入行動通訊市場,它所推出的具觸控式螢幕的智慧型手機iPhone,更像是一個小的電腦。
事實上,iPhone的通話聲音並不清楚,相比其他老品牌完全沒有優勢,因此,當時諾基亞對這種花俏的手機嗤之以鼻。不過,市場很快證明,諾基亞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重走了摩托羅拉的老路。
火帶來光和熱
對原始人來說,火有三個主要用途:取暖、驅趕野獸和烤熟肉食。
取暖是火最直接的用途,火焰釋放出光和熱,讓人類戰勝寒冷與黑暗,陪伴他們走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如果沒有火,早期人類就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而跨出溫暖的非洲。
驅趕野獸的簡單意義是,人類用火嚇跑來犯的野獸,維護自己部落的安全;而更進一步的意義是,人類用火驅趕棲息在山洞中的野獸,因而能夠佔據山洞居住。
至於火的第三個用途——烤熟肉食,人類開始運用它的時間其實非常晚。我們總說原始人茹毛飲血,實際上,現代智人出現以前,原始人主要靠採集...
推薦序
科技總是纏繞著人類的需求與好奇而發生
─國中歷史老師aka 歷史小巨星 吳宜蓉
有人曾戲謔的說:「沒有罐頭,就不會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了!」
十八世紀下半葉,儘管歐洲列強們各自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但前線士兵的營養補給問題,一直是個巨大的困擾。
成千上萬的士兵,離開家園遠赴戰場參與曠日廢時的戰事,他們那時可沒有新鮮的食物啊!只能帶著一些很鹹很鹹的肉乾、很硬很硬的餅乾,做為戰爭中的補給。在長期營養不良的情況下,古代的戰爭,許多士兵在還沒跟敵人交戰前就因為疾病先死去了。
直到1804年,一位法國廚師尼古拉.阿佩爾(Nicolas Appert)將食物裝進玻璃罐內,接著加熱煮沸,最後再將瓶口完全密封,才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罐頭。
小小的罐頭,帶來歷史大大的改變!有了罐頭後,士兵們終於可以攜帶更多元的食物前往戰場!得到更多樣化的營養補給後,作戰能力才有機會提升!更遠距離的作戰才獲得可能,更長期的戰事發展才成為事實。
這就是科技史。
每個日常事物的微小變化,都帶動著人類文明的不同演化。「科技」不只是產品本身,每一個新的發明出現,都會改變我們與大自然互動的方式,都會攪動我們人與人之間既有的社會關係,創造出新的生活樣貌。
當人類掌握了「火」,並非只是掌握了光與熱!同時也讓我們有了更多的勇氣與力量,走出了溫暖的非洲,進行更大規模、更長距離的遷徙!
當人類掌握了「電」,不僅僅是獲得一種能源,同時也為我們的世界創造了無數的便利。想想你的生活中,有什麼是不需要依賴電力的呢?光是手機沒電,似乎就要失去全世界了不是嗎?(笑)
每一步科技的前進,都為人類的社會開創出新的連結。科技從不只是科技,科技總是纏繞著人類的需求與好奇而發生的!然而,現在的中小學課程在科技領域面,少見有從歷史角度的觀點進行科技演變的探究;歷史課程中也依然多著墨於政治經濟層面的發展歷程。
吳軍老師的作品可說是從方方面面補上了現行教材的缺口,包括農業、工業、天文、物理、化學、生物、藝術各領域,不斷引領小朋友雙向思考科技與生活的互動:在歷史中看見人類的需要,思考科技是如何發生、應用與變化;在科技中又能看見文明的彈性,思考人類生活如何被科技改變、衝撞與調適。
深入淺出的文字搭配Q萌的插圖,讓我們的孩子在閱讀的歷程中,滿足對世界如何生成的好奇心。書中俯拾皆是的趣味生活知識,不僅有效幫助發展科學素養,還能藉此養成人文思維。一本有良心的科技史,確實能造就無限的學習福祉。
科技總是纏繞著人類的需求與好奇而發生
─國中歷史老師aka 歷史小巨星 吳宜蓉
有人曾戲謔的說:「沒有罐頭,就不會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了!」
十八世紀下半葉,儘管歐洲列強們各自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但前線士兵的營養補給問題,一直是個巨大的困擾。
成千上萬的士兵,離開家園遠赴戰場參與曠日廢時的戰事,他們那時可沒有新鮮的食物啊!只能帶著一些很鹹很鹹的肉乾、很硬很硬的餅乾,做為戰爭中的補給。在長期營養不良的情況下,古代的戰爭,許多士兵在還沒跟敵人交戰前就因為疾病先死去了。
直到1804年,一位法國廚師尼古拉.阿佩爾(...
目錄
推薦序
第一章 黎明之前
01 如何了解人類歷史
02 用石頭砸開堅果
03 火帶來光和熱
04 原始人住在哪裡
05 人類何時有衣服穿
06 最早的武器
07 學會說話有多重要
第二章 文明曙光
01 糧食最早從哪裡來
02 陶器出現代表穩定生活
03 灌溉系統讓農田大豐收
04 原始的車和船
05 數學的進步
06 不斷演變的文字
07 早期的天文學
08 幾何學的起源
第三章 農耕文明
01 吃不飽,怎麼辦?
02 青銅與鐵
03 解鎖紡織技能
04 瓷器與玻璃
05 城市出現了
第四章 文明復興
01 古希臘人的貢獻
02 紙張對文明有多重要
03 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
04 大學的誕生
05 什麼是文藝復興
06 日心說突出重圍
第五章 科學啟蒙
0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02 近代醫學的誕生
03 大航海時代
04 牛頓:百科全書式的全才
05 「煉」出來的化學
第六章 工業革命
01 神祕的月光社
02 蒸汽開啟了新時代
03 各行各業的革新機械
04 造出永動機?
05 人體由什麼組成
06 演化論的重大影響
07 電是怎麼來的
08 電力時代來臨
09 電報與電話
10 廣播與電視
第七章 新工業
01 地球的黑色血液
02 無處不在的化學
03 化學肥料與農藥
04 輪子再加上內燃機
05 飛上藍天
06 可怕的武器
第八章 原子時代
01 從相對論到量子力學
02 了不起的原子能
03 戰爭時的千里眼: 雷達
04 柳樹皮裡有阿司匹靈
05 青黴素是萬靈丹?
06 不可或缺的維生素
第九章 資訊時代
01 數學的「演化」
02 從算盤到機械式計算機
03 讓機器自動運算
04 什麼是摩爾定律
05 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
06 日新月異的行動通訊
07 太空競賽
08 從豌豆雜交開始的基因技術
第十章 未來世界
01 人類可以編輯基因嗎?
02 掌握核融合反應
03 什麼是量子通訊
04 未來會是什麼面貌
推薦序
第一章 黎明之前
01 如何了解人類歷史
02 用石頭砸開堅果
03 火帶來光和熱
04 原始人住在哪裡
05 人類何時有衣服穿
06 最早的武器
07 學會說話有多重要
第二章 文明曙光
01 糧食最早從哪裡來
02 陶器出現代表穩定生活
03 灌溉系統讓農田大豐收
04 原始的車和船
05 數學的進步
06 不斷演變的文字
07 早期的天文學
08 幾何學的起源
第三章 農耕文明
01 吃不飽,怎麼辦?
02 青銅與鐵
03 解鎖紡織技能
04 瓷器與玻璃
05 城市出現了
第四章 文明復興
01 古希臘人的貢獻
02 紙張對文明有多重要
03 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
04 大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