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緹縈〉
旁白:漢代有一位女孩子,她的孝行為《史記》、《漢書》等著名史書所記載。她是誰呢?她就是淳于緹縈,讓我們一起看看她的故事吧。
‧第一幕
△緹縈十五歲左右、姊姊們十六至二十歲左右,在家裡的花園。
緹縈:(擔憂地)姊姊,父親被告受賄,很快就要被押送到京城長安接受肉刑,這如何是好?
大姊:(擔憂地)父親要是受肉刑,要麼臉上被刺字,要麼被割去鼻子,要麼被斬掉肢體,這樣的刑罰用在父親身上,實在是不敢想像……(說著說著就哭起了,接著四位妹妹也哭起來)
姊姊們:(邊哭邊說)而且從我們家到長安,路途遙遠,父親一路上肯定要吃不少苦!
緹縈:(傷心邊說邊回想)昨天父親回家時很不開心……
△回想:畫面轉到昨天緹縈父親與他們姊妹五人在客廳。
父親:(不開心)可惜我只有妳們五個女兒,沒有兒子,危急時刻也沒人能幫忙。唉!
緹縈:(聽了父親的話很不開心,滿懷心事)父親!
△接下來畫面又回到花園。
緹縈:(向著姊姊們說)昨天我聽了父親的話後很傷心,我想為父親做點事。
△畫面:姊姊們驚訝地看著緹縈。
緹縈:(堅定地)我決心跟父親一起到長安,再設法解救。
‧第二幕
旁白:緹縈跟父親西去長安,一路上悉心照顧父親。到了長安,緹縈的父親便被押入獄中。(畫面請配合)
緹縈:(在大獄外,焦急擔心地)我一定要救父親,一定要。(來回踱步想方法,突然臉上出現希望的神色)既然我現在身在京城,我何不上書當今的皇上。
△畫面切到緹縈伏案寫字。
緹縈:寫好了,可是這封信怎麼能到皇上手上呢?(低頭沉思了一會,然後抬頭)唔,明天我帶著信,跪在皇宮外,希望有機會將信送到皇上手中。
△緹縈跪在皇宮外。
皇宮守衛:小姑娘,妳在這裡跪了很久了,還是回去吧。
緹縈:為了救我父親,我要繼續等下去。
旁白: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四下一片寂靜。緹縈想到父親要受刑,心裡難受,禁不住高歌以表達她的憂傷。
△畫面:緹縈高歌;配上音樂和歌。
‧第三幕
△畫面:漢文帝與侍衛正向宮門走去。
漢文帝:(疑惑地)怎麼會有年輕女子在宮門外高歌呢?她的歌聲怎麼如此悲傷?來人,傳這個女子上殿。
侍衛:是,陛下。
△畫面:漢文帝坐在大殿上,緹縈跪著。
漢文帝:(向緹縈提問)妳因何傷心高歌呢?莫非有什麼冤情?
緹縈:皇上,我父親為官,當地人都說他清廉公平,如今犯法應當受刑。但是,我為因受刑而去世的人而悲傷,為受刑而失去肢體的人而悲傷。人去世了就不能復生,失去了肢體就不能再長出來,這樣的話他們即使想要改過自新,也沒辦法、沒機會了。(說完了傷心地哭起來)
漢文帝:(被打動。停頓一會後對緹縈說)我應該像父母對兒女那樣愛護我的人民。我決定從今以後廢除肉刑。
緹縈:(欣喜感激地)謝皇上。
旁白:著名的歷史學家班固有一句詩說:「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講的就是小女孩緹縈救父的故事。
〈張騫〉
‧第一幕
旁白:漢朝自高祖起,就不斷受匈奴入侵,到武帝時,有一天……
武帝:(坐在大殿上)各位大臣,我想聯合也被匈奴欺負的大月氏,一起消滅匈奴,以免他再來騷擾我們。有誰願意去?
張騫:(從人群中站出來)皇上,臣願意。臣不怕前面有多危險,一定要完成使命。(走到甘父跟前)甘父,你從匈奴來,熟悉那裡的環境,你願意跟我一同前往嗎?
甘父:(點頭)當然願意。
旁白:張騫、甘父和百多人一同出發。
‧第二幕
旁白:張騫、甘父等到了匈奴境內,不幸被匈奴人發現,然後被抓住。
△畫面出現匈奴抓張騫和甘父。
△下一個畫面:單于宮殿上,張騫和甘父被綁著站在殿中央。
單于:(坐在大王的寶座上,奸笑)張騫,你們實在太大膽了,想要經過我的領地到大月氏商量如何消滅我,(哈哈)我怎麼能放過你們。來人,將他們囚禁起來。哼哼!我看你怎麼逃出我的掌心。(再一次奸笑)
△畫面出現張騫和甘父在放牧。
旁白:就這樣張騫和甘父被俘十幾年,然而他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自己的國家—漢朝。每天都想找機會逃走,一天機會來了……
張騫:(機警地、行動迅速地走到甘父面前,悄聲說)時機到了,今天就是我們離匈奴的日子,就算再艱難,我們也要完成使命。
甘父:(精神振奮地說)對。我們一定要完成使命。
‧第三幕
旁白:張騫、甘父逃出匈奴,途經大宛。
△畫面出現大宛國王的王宮,大宛王坐在殿上,張騫和甘父在殿中。
大宛王:(坐在大王寶座上,一臉不在乎的樣子),你們來我國家有什麼事呀?
張騫:我們奉皇帝之命,要聯合大月氏消滅匈奴,現途經貴境,希望大王助我。
大宛王:助你!對我有什麼好處?(用手抓下巴)
張騫:(自信地)大王如果願意相助,等我們回到漢土,一定給大王送來金銀珠寶。
大宛王:(興奮,眼睛突出,從坐位上彈起)真的嗎?
甘父:(上前)當然,我們說到做到,絕不食言。
旁白:大宛王立刻派人送張騫、甘父前往大月氏。
‧第四幕
△畫面直接出現大月氏宮殿內,大月氏王坐殿上,張騫等在殿中。
大月氏王:(坐在寶座上,一臉享受生活的樣子)你們到我這裡來有何事?
張騫:(堅定地、有勇氣地)大王,我們聯合一起消滅匈奴,我大漢兵強國富,一定可以馬到功成。
大月氏王:(膽怯地)不行、不行,一旦跟你們聯合,我就沒有醇酒美人享受了。
張騫:(鄙視地)遇到困難就退縮,非大丈夫所為。甘父,我們先回國,向皇上報告我們的所見所聞。
甘父:好。
‧第五幕
旁白:幾經艱辛,張騫終於回到自己的國家—漢朝。
△畫面出現漢朝宮殿,皇上坐在殿上,張騫在殿下。
張騫:(向皇上報告)啟稟皇上,臣這次出使,途經許多國家,熟知他們內部的情況,現已向皇上報告完畢。臣認為出使雖然要冒險,但有利於我國聲威的傳播,我們可以與許許多多的國家交換不同物產,增進彼此的了解,臣覺得很值。
旁白:不久張騫和手下又再一次出使,又跟許多國家有文化和經濟交流。這一次他還帶了數十位烏孫國人到了漢土。
△畫面出現烏孫國大使,背景在不斷變動,建議出現一些畫面顯示漢朝兵強、漢朝很富有,人多地廣。
△畫面不斷變動的同時烏孫國大使說話。
烏孫大使:(驚訝、羨慕地)常聽說漢朝兵強國富,人多地廣,今日親到才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我們以後要不斷與漢來往,互相溝通。
旁白:張騫出西域具有深遠的文化意義,開通了我們現在所說的「絲綢之路」,為日後漢地與西域,甚至更遠的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礎,也有利各國的相互了解。
〈盧梭式的歷史教育:以動畫劇本張騫的編寫為例〉(節錄)
前言
香港教育大學於二○一八年推出第一輯「看動畫,學歷史」的項目,第一輯動畫共十集,以中國歷史上十個重要人物的生平故事為中心,全部根據嚴肅史料編寫,目的是培養小學高年級和初中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熱愛。這個計畫可以歸類為歷史教育。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一七一二─一七七八)在他的名著《愛彌兒》(Émile)中不時提到歷史教育和歷史書寫。盧梭的觀點有助於我們現代人反省相關的問題。本文試圖結合盧梭有關歷史教育的理論,探討我們嘗試將張騫通西域的歷史(十集動畫中的一集)介紹給年輕學生時,如何重新解讀文獻並以戲劇化的形式再現這段史實,以培養年輕學生的道德涵養,讓他們理解自己和別人的生命意義。
近年有學者從歷史教育著手,探討盧梭的教育思想的具體施行方法,亦有學者關注盧梭的歷史書寫是如何與歷史教育的主張互相配合。于書娟和周雲認為盧梭對歷史的態度是服務於其改造人類社會道德的宏大藍圖,他主張的歷史教育只是整個道德教育體系的其中一環,旨在令年輕學生於進入社會前,通過學習歷史來研究人類和社會,豐富自身的道德涵養。于書娟還指出盧梭認為歷史教育就是運用別人、前人的經驗來施行道德教育,因為他們的言行在歷史記載中無法被掩飾或偽裝,所以學生可以通過對他們進行道德判斷來了解人性。張健偉、李成靜、陳華仔發現,盧梭通過改變歷史評判的標準和歷史書寫的內涵,使歷史書寫從「事實真實」轉向「哲學真實」,因而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新的歷史書寫以寓言和故事包裝哲理,比起生澀和教條式的哲學著作更為理智未完全成熟的年輕學生所接受。曹永國認為同情是「公民德行養成的自然之根」,盧梭的歷史教育為的是培養對富貴者的同情。他指出盧梭主張學生運用獨立判斷的能力,審視和甄別歷史上權貴們享有的快樂、名利、權力及伴隨的煩惱、痛苦、互相偽飾和欺騙,以此獲得自我肯定和滿足,並對權貴產生同情而不是仇視或嫉妒之心。曹永國認為盧梭式歷史教育的目的不在歷史事件的記憶,而在於通過歷史理解到自己的生活和人類的命運,繼而尋找個人生存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