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地球上離大海最遙遠的地方。
全部的生活從羊開始,而生命的一切,依循羊道前進。
對哈薩克牧人來說,遷徙並非「捨棄」,而是「保護」
──為了讓大地得到休息和恢復,才不停搬家。
暢銷作家李娟雋永清靈的游牧紀事
獨家收錄李娟鏡頭下的羊道與牧場生活
繁盛的夏牧場本身就是一場盛宴,
羊早已走過,但羊走過時的繁華仍留在那裡。
江鵝 (作家)
李桐豪(作家)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真情推薦
暢銷作家李娟最膾炙人口的《羊道》三部曲──《春牧場》、《前山夏牧場》、《深山夏牧場》──第三部作品,記錄李娟與哈薩克牧民的共同生活,踏上牧羊古道的真實紀事。
哈薩克牧民是世界上最後一支純正的游牧民族,他們騎在馬背上,領著駝隊,趕著羊群,沿著世代傳承的古道,逐水草而居,度過大自然與人生的四季。
李娟隨同哈薩克族的扎克拜媽媽一家,展開游牧生活,歷經寒暑,遷徙流轉於戈壁沙漠與阿爾泰山區,深刻體會這支古老民族面對大自然殘酷考驗所展現的恬淡堅韌。
在羊道上,世界很大,時間很長,而人很渺小。
「這裡真正屬於我的世界只有腳下的小路那麼寬。我從來不曾渴望過全部的世界,我只是經過這個世界,去向唯一一個小小的所在。我只依賴熟知的事物而生活,我心有牽掛,不想迷路,不想回不了家。我在山野裡,在節制中遊蕩,但已經感到足夠的自由。」
--李娟
各界好評推薦
閱讀李娟,因此宛如跟著她進行一趟遷移的旅程,她以文字融雪,融出一條讓人、馬、駱駝、貓狗、牛羊、雞鴨、雪兔都可通行其上的小徑,若我們願意跟隨他們的腳步,走過無盡的荒涼和寒冷之後,或許也會看見,春天就在20公分之外。──黃宗潔
李娟每每能寫出一種真正的大,不能抵達,只能瞥見,無法尋找,依賴偶遇。很透明,好純粹,你勉強可以說,他寫出一種真正的孤獨,或一種獨立的存在,毋寧是五月天一首歌歌名,生命中有一種絕對。──陳栢青
李娟是一個魔幻的名字。她的文字開啟了一個全然無法比擬的閱讀體驗,荒涼遠方最合理的想像,如果不是她筆下的世界,卻又完全不能想像。──陳浩
她的文字一看就能認得出來。她的文字世界裡,世界很大,時間很長,人變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現的東西。那裡的世界很寂寞,人會無端製造出喧嘩。——王安憶
李娟寫這些,就像林風眠評蘇東坡的話:「不是想表現自己,超過別人,而只是自己的喜歡隨意而至。」通篇的白描非常真實,但她並不是簡單地描摹自然,這樣的真實裡飽含詩的精神。——柴靜
李娟的文字,是一種很直白的文字,並不喜歡用太多很華美的一些詞語,去描繪事件的那種文字……讓我覺得驚為天人。——梁文道
作者簡介:
李娟
生於新疆,童年與少女時期輾轉於四川、新疆兩地。高中輟學後,跟隨家人於阿勒泰生活。其後兩度重返放牧地,與逐水草而居的哈薩克牧民家庭共同生活,並以這段獨特的生命經歷,寫就膾炙人口的牧場系列作品。
迄今已出版《九篇雪》、《我的阿勒泰》、《記一忘三二》、《冬牧場》、《羊道》三部曲、《遙遠的向日葵地》等作品,獲茅盾文學獎新人獎、朱自清散文獎、上海文學獎等多項殊榮,2018更以《遙遠的向日葵地》獲頒華文創作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魯迅文學獎散文大獎。
現仍定居新疆。
章節試閱
相機的事
本來我有一個使用五號電池的數位相機的,可惜沒用幾天就壞了。沒有相機,固然錯過了許多令人驚歎的鏡頭,但進城修理的代價也令人驚歎。權衡一番,便一直塞在馬鞍下再沒管過它。
沒有相機的日子裡,我常常面對一幕幕美景發呆。有時在家門口煮脫脂奶,長時間手持錫勺在膩白的大鍋裡一圈一圈地攪啊攪啊,單調、寧靜。突然一抬頭,就看到一生中所見過的最美的雲,如天鵝羽毛般一絲一縷拂過冰涼光滑的藍天......那種時刻,難免會因沒有相機而難過,而孤獨。還有一次,天空被一大片雲蒙得緊緊的,卻正好在頭頂正上方的位置綻開一洞。於是,一汪巨大的圓形藍天停止在那處,像是立刻會有湛藍冰冷的液體傾潑下來。
還有那些深陷在碧綠山坡半腰上的羊道,纖細而深刻,十幾條、幾十條,甚至上百條並行蜿蜒,順著山勢如音樂般熨帖地起伏扭轉,整面山坡鼓盪著巨大而優美的力量。
還有暮歸的山路上迎面遇到的一頭牛,渾身漆黑,唯有額頭正中嵌一塊雪白的毛皮,呈完美的心形圖案。
還有陰天裡雨水初停的時刻,沼澤裡的圓形葉片密密地擠生,每一片葉心都珍藏一顆完美精緻的水珠,每一顆水珠都燒錄了眼前完整的綠色世界。放眼望去,滿眼明燦燦的綠意。又因為是陰天,無強光的反射,這綠意只鬱結在低處,綠得欲罷不能。
還有很早就開始擠奶的那些傍晚時分,我趕著一頭鼻子濕漉漉的小牛上山,看到黃衣的卡西亭亭玉立地站在視野高處的天空下,騎馬的海拉提沿著山脊向她緩轡行去。在他倆身後,是一大團佔據了整面天空三分之一面積的雲朵的側面,像一座銀子般熠熠生輝的空中島嶼。
有相機又能怎樣呢?我又能重現些什麼,留住些什麼呢?有相機的時候,我和這個世界隔著一架相機;沒相機的時候,隔著的事物則更為遙遠,更為漫長。
我永遠也不曾—並將永遠都不會—觸及我所親歷的這種生存景觀的核心部分。它不僅僅深深埋藏在語言之中,更埋藏在血肉傳承之中,埋藏在一個人整整一生的全部成長細節之中。到處都是秘密。坐在大家中間,一邊喝茶,一邊聽他們津津有味地談這談那......我無法進入。我捧著茶碗,面對著高山巨壑。不僅僅是語言上的障礙,更是血統的障礙,是整個世界的障礙。連手中這碗奶茶,也溫和地閉著眼睛,憐憫地進入我的口腔和身體—它在我身體的黑暗中,一面為我滋生重要的生命力量,一面又乾乾淨淨隱瞞掉關於生命的一些關鍵部分。
我親眼所目睹的這些,與其說是自然的呈現物,不如說是遮蔽物。我過不去。大山巨壑,我並非缺少工具,也非時間不夠,而是根本就沒有入口,徹底沒有入口。
對我來說,最尋常、最單調的日常生活也如大海般深不見底。斯馬胡力趕羊時發出的各種吆喝聲,羊能聽懂,我卻聽不懂。班班認得自家的牛羊,若有別人家的牛靠近我家的鹽槽,就吠叫著衝過去把牠趕開,而我非得走近了仔細辨認烙在牲口耳朵上的標記。
我太過懦弱,無力承擔。每當我面向一幕陌生而驚心的情景時,舉起相機,更像是躲藏在相機這樣一個掩體之後。我不敢直視,像是一個說過謊的人。
所謂的「孤獨感」,總是尷尬又悲傷的。然而不止這樣,也不只是我。面對這樣的時代,面對外部世界的喧囂節奏,眼下這個民族又何嘗不孤獨呢?當我經過廣闊無垠的春秋牧場,經過一間局促簡陋的泥土小屋,看到電視天線寂寞地伸向藍天(那天線只是一根細長的木棍支起一張破舊的鋁鍋蒸箅)。我走進屋裡,看到陰影中的人們緊圍一台小小的黑白電視機(電源來自門外一塊一尺見方的太陽能電池板)。我看到電視上佈滿雪花點,畫面因信號不穩抖動不止,但還是能看清畫面中展示的那個家庭極富有,家居富麗堂皇,庭院整齊考究,主人公清潔又悠閒。我又看到螢幕前所有的面孔都安靜、認真,所有眼睛滋味無窮。年輕人嚮往著,年長者則驚奇而讚賞。這也是相機難以記錄,無法說清的。
更多更寬廣更強烈的衝擊,是再偏遠的角落、再執拗的心靈也無從迴避的。流行哈語歌中花哨的裝飾音,年輕人服飾上誇張而無用的飾物,孩子香甜地吸吮著的「娃哈哈」,深山小道邊遺落的垃圾食品包裝袋......世人都需平等地進入當下世界,無論多麼牢固的古舊秩序都正在被打開缺口。雖然從那個缺口進進出出的仍是傳統事物,但每一次出入都有些許流失和輕微的替換。我感覺到了。
我在最細微的差異裡、最深暗的裂隙中無邊墜落。我的相機留不住任何一處路過的情景,而路過的情景,也沒什麼能挽留得住我。我不能停止這墜落。可循的線索如指紋般隨時浮現,隨時熄滅,無從把握。記在心裡的,剛剛記住就立刻渙散。默唸的,唸著唸著就如嚼蠟般毫無意義。而四周確是現實的生活—確有食物在嘴中吞咽,確有班班饑餓地追隨,蒲公英確在耀眼地盛放。
是的,生活之河正在改道,傳統正在舊河床上一日日擱淺。外在的力量固然蠻橫,但它強行制止所達到的效果遠不及心靈的緩慢封閉。老人們還沒明白發生了什麼事,年輕人就已經自若地接受了新的現實。這又有什麼錯呢?世間的心靈不都渴望著、追逐著更輕鬆、更愉快的人生嗎?誰能在整個世界前行的汪洋大潮中獨自止步呢?牛羊數量正在劇增,牧人正在與古老的生產方式逐步告別—這場告別如此漫長,一點一滴地告別著。似乎以多長的時間凝聚成這樣的生活,就得以多長的時間去消散。不會有陡然的變革,我們生活在勻速消散之中。勻速運動狀態等於靜止狀態—這是最後的安慰。那麼,還是先不要去可惜吧,還是先諒解了再說。先收起相機,把眼前的一切接受了再說......
相機的事
本來我有一個使用五號電池的數位相機的,可惜沒用幾天就壞了。沒有相機,固然錯過了許多令人驚歎的鏡頭,但進城修理的代價也令人驚歎。權衡一番,便一直塞在馬鞍下再沒管過它。
沒有相機的日子裡,我常常面對一幕幕美景發呆。有時在家門口煮脫脂奶,長時間手持錫勺在膩白的大鍋裡一圈一圈地攪啊攪啊,單調、寧靜。突然一抬頭,就看到一生中所見過的最美的雲,如天鵝羽毛般一絲一縷拂過冰涼光滑的藍天......那種時刻,難免會因沒有相機而難過,而孤獨。還有一次,天空被一大片雲蒙得緊緊的,卻正好在頭頂正上方的位置綻開一洞。...
作者序
致台灣讀者
這本書出版十年了。
十年來,這些文字越走越遠。無數讀者被扎克拜媽媽一家的故事所打動,為此書倉促的結尾悵然若失。在每一個能夠與讀者互動的場合,我都會被人問到扎克拜媽媽一家的近況。卻無法回答。
十四年前,當我結束那段生活,背著沉重的行李,徒步數日,走出美麗的夏牧場時,我也是悵然若失的。一面為即將回歸熟悉的生活而喜悅急切,一面卻滿懷疑惑與茫然。在後來漫長的寫作過程中,我漸漸弄明白自己的心意,漸漸理解了牧人的世界。但遠遠不夠。直到這本書寫成、出版、得到無數喜愛,仍遠遠不夠。諸多不滿。這段經歷和這場寫作迴避了太多。十多年來我也再沒有重返牧場,漸漸和書中人物失聯。他們如今又是怎樣的生活?牧場有什麼樣的改變?沒有後續。彷彿一完成這些文字就斷然停止一切。我曾解釋說因為自己太軟弱。又懷疑其實是自己太冷漠。
然而,每當重讀這本書時,又覺得以上那些都無所謂了。每次重讀,都強烈感到寫這些文字時的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她往激流中拋錨,她在密林中刻木留痕——她苦苦挽留那一刻的自己,她緊抓住她,生怕她下一步走向迷失。我覺得她可能做到了。
這是一部充滿了缺憾的作品。但我還是好慶幸它的存在。慶幸自己曾有過那樣一段生活,曾路過那麼難忘的地方,遇到過那麼美好的人們。慶幸自己記錄了那麼多的美麗瞬間,積累了那麼多的溫暖與希望。
感謝東美出版社。
感謝所有耐心的閱讀。
感謝平凡平安的生活。
李娟 2021年6月15日
致台灣讀者
這本書出版十年了。
十年來,這些文字越走越遠。無數讀者被扎克拜媽媽一家的故事所打動,為此書倉促的結尾悵然若失。在每一個能夠與讀者互動的場合,我都會被人問到扎克拜媽媽一家的近況。卻無法回答。
十四年前,當我結束那段生活,背著沉重的行李,徒步數日,走出美麗的夏牧場時,我也是悵然若失的。一面為即將回歸熟悉的生活而喜悅急切,一面卻滿懷疑惑與茫然。在後來漫長的寫作過程中,我漸漸弄明白自己的心意,漸漸理解了牧人的世界。但遠遠不夠。直到這本書寫成、出版、得到無數喜愛,仍遠遠不夠。諸...
目錄
致台灣讀者
自序
吾塞
林海孤島
卡西的信
孩子們的吾塞
瑪妮拉
期待已久的彈唱會
馬的事
汽車的事
我的遊蕩
偉大的小孩子卡西
神奇的大孩子斯馬胡力
偉大的廚子李娟
偉大的扎克拜媽媽
病的事和藥的事
隨處明滅的完美
羊毛的事
卡西不在的日子
耶克阿恰一遊
斯馬胡力的好朋友卡可汗
相機的事
從奇怪的名字說到托汗爺爺
男人們在一起做的事情
夏牧場新景象:蒼蠅、老鼠還有貓
友鄰
真正的夏天
莎拉
阿舍勒巴依家的莎拉古麗
東面的大家庭
擀氈
山羊會有的一生
真正的宴席
致台灣讀者
自序
吾塞
林海孤島
卡西的信
孩子們的吾塞
瑪妮拉
期待已久的彈唱會
馬的事
汽車的事
我的遊蕩
偉大的小孩子卡西
神奇的大孩子斯馬胡力
偉大的廚子李娟
偉大的扎克拜媽媽
病的事和藥的事
隨處明滅的完美
羊毛的事
卡西不在的日子
耶克阿恰一遊
斯馬胡力的好朋友卡可汗
相機的事
從奇怪的名字說到托汗爺爺
男人們在一起做的事情
夏牧場新景象:蒼蠅、老鼠還有貓
友鄰
真正的夏天
莎拉
阿舍勒巴依家的莎拉古麗
東面的大家庭
擀氈
山羊會有的一生
真正的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