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創作 vs 大收穫
我畫生命之花多年,覺得它帶給我很多驚喜與樂趣,也滿足許多創
造的慾望,更多的是心靈的成長。以下是我整理出動手創作生命之花帶
來的療癒與收穫:
1. 釋放過往障礙
很多人本來就對畫畫有抗拒,覺得自己沒有藝術細胞,從小是個美
術麻瓜,而畫生命之花還要用到圓規(雖然也可以用瓶蓋、迴紋針、
尺),好麻煩啊!
很多人學生時代有過美術、數學、幾何或工具恐懼症(有人對圓
規、顏料恐懼;也有人對橡皮擦有恐懼症呢!)創傷真是無所不在!如
果你能藉由對生命之花的歡喜探索,來克服上述的恐懼症,那真是一舉
數得。
我在中學時期就是對數學、幾何頗為抗拒的學生。然而一旦我克服
障礙,成功完成之後,就像學游泳、騎腳踏車的人一樣,不但很有成就
感,更能完全記住。對圓形、交集、線條之間的關係,腦中豁然開朗。
克服障礙,在人生中是很重要的事,能讓自己不再受限。在困難之
前,人們的態度往往是裹足不前,習慣性地退回安全區。渴望自由,想
要超越,第一步就是練習克服大大小小的障礙。因為障礙有時也只是心
理陰影,並非實際難題。真正要克服的不是外在,而是內在的心態。
下一章我會手把手地帶領每一步驟,你一定可以做到!請以遊戲的
心情來看待,那麼克服障礙的過程就變成玩遊戲過關一般,會帶來刺激
感;成功過關後,也會有成就、喜悅感。而你有過的美好經驗將會持續
帶領你不斷拓展並熟能生巧。
2. 藝術靜心教你覺察
欣賞美麗創作能讓人心曠神怡、安穩情緒、回到平衡,這是人的天
性。我們看到巧奪天工的大自然之美,如大海、雲朵、花草樹木,總會
發自內心地讚嘆,因為我們也是造物主的創作,不知不覺就能共鳴造物
主的其他創作!
每當我們欣賞美麗的藝術作品時,無論是音樂、繪畫、雕塑、文學,我們的內在藝術家也會被觸動。每個人都內建對美的感知與感情,
外在世界呈顯的美,總能引起內在莫大的感動。但是親自畫,等於親自
表達、體驗美,一定有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我看來,畫生命之花不需要什麼藝術基礎,只要簡單的工具,一
個不被打攪的空間與時間。動手畫就是療癒!專注畫就是靜心!完成畫
就是喜悅!
藝術靜心的效果就如同安靜的閉目冥想。只要心靜了,無論是閉眼
還是開眼、坐著還是走著、畫著還是看著畫,都沒有關係。只要內在的
狀態是敞開、帶著覺知的,在這些獨處的過程中,你都是處於與自己相
處、對話、探索的狀態。
大宇宙一直呼應著內在的小宇宙。以繪畫生命之花的方式,讓你內
在生命之花的能量也運作起來,躍然於紙上或畫布上。因為怎麼畫,它
都是屬於你自己的生命之花。
不必請任何專家告訴你,這幅畫代表什麼意義?或你的情緒、心態
有什麼不平衡?你就是自己的療癒師,也是自己的解讀師!當你處於藝
術靜心的狀態,是創作的過程為你帶來療癒,而非創作的結果。
如何邊畫邊靜心?如何療癒自己?以下是我自己以及學生們的經
驗,也分享給你:
*帶著覺察,你會看到自己的害怕,也能釋放它們
有些人太久沒有接觸畫筆、媒材與顏色,就像面對陌生的新朋友,
不知如何溝通。可以在旁邊放上一張草稿紙,在正式進行前玩玩看,你
只是需要時間熟悉,當發現它們像是親近的朋友時,就容易上手了。
有些人在畫的過程中一直害怕擔心「做錯」,怕選錯顏色、怕不夠
對齊焦點、怕畫超出線框、怕畫到最後的模樣是不好看的⋯⋯,有些人
猶疑不決,遲遲難以下筆,也有些人甚至怕弄髒了白紙⋯⋯。
作畫當下的害怕,不只是關於「作品」,它其實是一種自我投射。
可以看看自己內心有多少苛責、多少束縛、多缺乏自信,以及被集體意
識制約的程度。對和錯、美與醜、好跟壞,這些對立價值觀與批判,一
定也在你生命中的其他方面呈現。你可以邊畫邊體悟,在覺察的當下,
就是改變的開始。
況且沒什麼好擔心的,失敗也無所謂。只是一張作品而已,不會毀
了你的人生,一次的不完美不要放在心上。最多損失一張畫紙或畫布,
而你能得到的樂趣遠遠不僅於此。慢慢地熟能生巧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所有藝術家都是一部分的天份,加上很多的努力。
*帶著覺察,你會發現自己當下的聚焦與疏忽
以最單純的生命之花來看,在繪製的過程中,有需要重複的圓圈,
有六個角度的對稱。初期練習時,還無法講究變化之美,最好先學習和
諧、對稱之美。因此在著色過程中,有很多色塊,是需要重複六次的。
人的眼光總是帶有侷限、偏見。眼睛感官的訊息傳遞到腦,就會受
到腦海已有的認知與經驗影響,我們對世界的瞭解都是感官與念頭交會
後的主觀解讀。無怪乎我們總是有選擇性的注意力、選擇性的認知以及
選擇性的記憶。
要完成一幅曼陀羅作品(不一定是生命之花),你一定有機會學到
客觀(因為不只要觀四方,甚至要觀六方或六的倍數),你需要轉動畫
紙,也需要檢查細節(有時真有漏網之魚),更需要拉高視野來觀全
局。每個角度的顧全,一定會讓人變得客觀與超越。
我常常在50╳50cm或60╳60cm的畫布框上作畫,每畫一部分,
我便會置於畫架上隔著一定的距離觀看,然後再調整,再繼續作畫。因
為選擇性的注意力會讓我們目光有聚焦處,當然也就有忽略處。那些漏
畫、連錯線、畫錯位置的部分,以及顏色配置不順的種種,都會讓自己
知道剛才疏忽了什麼。
在這樣來回調整畫面的過程中,其實也調整了自己的視野與心態。
整體與部分的矛盾,獨特與和諧的衝撞,就會在內心掙扎中不知不覺被
平衡了。
*帶著覺察,你會發現自己的抗拒與固執
一個人不自覺的表現方式,包括:用筆方式、轉紙方向、偏好的圖
案、不自覺重複使用的色調、絕對不碰的顏色,甚至眼睛、肩頸的姿
勢,都可能是自我的固執或抗拒。
所謂「固執」與「抗拒」是一體兩面,是內心「一定要的」與「一定不要的」。這就是我們過往一再依靠的老方法、舊模式,它們曾經保
護過自己,帶來成功經驗,也讓自己躲過災難,因此重複這些經驗讓人
感到安全。
但是它們會形成重複的腦迴路,成為自己的慣性。一個人內心一定
要依循的原則、模式、習慣,就是我們的「固執」。而一個人內心很討
厭、極度排斥、非常恐懼的,就成為我們的抗拒、逃避與陰影,兩者都
是「我執」!
藝術家有自己的畫風,因為內心有其堅持的審美觀與想要表達的理
想,比起模仿或隨波逐流,「堅持」當然是好的品質,只要不會「過猶
不及」。若是在堅持中還帶有自我覺察,你就能迎接新一波的擴展與彈
性,更新自己的畫風,增加更多豐富性。
初學者在還沒有建立自己的風格前,無法堅持什麼,更多的是需要
察覺自己在抗拒什麼?能夠一點一滴放掉原本抗拒的東西,多方嘗試、
實驗、冒險、玩耍。你會發現自己的改變,不只表露在畫紙上,連帶地
內心也會跟著轉化。
畫著畫著,你會驚訝地發現每一種顏色與線條都是中性的。不對它
們帶著偏見,就會發現顏色、線條之間充滿和諧與可能性。只要帶著熱
誠與快樂的心去畫,完成之後都一定會是很美的作品。
久而久之,終於明白外在世界就是我們內在世界的投射。你會發現
即使只是小小一張紙或一塊畫布,它就是你認知、創造的世界,代表當
下的你。
*帶著覺察,你可以培養耐心與信心
我曾經是講求快速、效率,沒耐心的牡羊座。在繪畫的過程中,那
些不得省落的步驟,比如打底畫布、以圓規描出基本圖形、重複完成對
稱圖案,都一再培養我的耐心。
有時心中出現一個畫面,甚至包括顏色,讓我靈感乍現,我就會很
想快快地完成,讓心中畫面躍然於畫布上。但是生命之花的圖騰不比抽
象畫,無法快速,只能一步一步地完成。磨練耐心的同時,那種終於完
成的成就感,也讓我難以言喻地歡喜。
也有時候,開始在白紙中心畫上第一個圓時,我完全沒有靈感、想法,只是一步一步地畫下去,就像是跟隨命運前去未知之境。我畫著畫
著充滿驚喜,心裡的OS會說:「原來你長這樣啊!」我就繼續以這般
的態度往未知探索。
我理解作品本身也有自己的生命與屬於自己的時機。我甚至可以有
時將錯就錯、改弦易轍,而不抱著執著掌控、追求完美的心態。這不僅
訓練我作畫時的耐心與信任,也讓我更接納人生中的未知,有更多的信
任與隨緣。
3. 協助左右腦平衡
《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1》寫道:「了解幾何學特性的方法是右腦的
思考模式,當我們學愈多愈複雜的圖樣,便會不斷看見同樣令人訝異的
關係出現在每件事中。即使其中一些幾何學關係發生的可能性或許是幾
兆億之一,但你仍會持續看到這些令人吃驚的關係被揭露。」當左右腦
連結的胼胝體變得活躍,左右腦資訊可來回串連,這將以新的方式整合
左右腦,也有助於啟動松果體。
我們平常人多半左右腦不平衡,有些人理性強大,有些人充滿感
性;有些人依賴邏輯、條理、資訊來理解萬事萬物,有些人以感官接
受到的訊號來認識世界,你呢?當我們偏用其中一半,就可惜了另一半
的潛能,老天賜給我們左、右兩半大腦,當然要齊步開發、同時並用才
好。
生命之花看似是「圓」的組合,充滿「弧形」花瓣,但其實所有
的交會「點」,都可以連成「直線」,線與線交織形成幾何圖形。這兩
者—弧形為磁力的陰性能量,直線為動力的陽性能量,正是我們左右
腦都須鍛鍊的。
作畫過程中,需要不斷轉著紙畫,讓各個方向、視角、表達都趨於
對稱、和諧與平衡。無形中你的心態也會漸漸處於中心,保持客觀與平
衡。
不同於寫實或抽象畫,生命之花的曼陀羅畫作,是既需要「規律」
又需要「變化」。在畫畫的過程中,一部分是需要計畫的,要跟著意志
力走;一部分是隨性的,要跟著感覺走。這樣交替表達,也促進左右腦
同時應用。
當左右腦都能活用,我們對理解、感知、選擇、判斷的能力都更統
合,整體會愈趨平衡,進而擴展自己的接納度,展開新視野,泉湧般的
創造力與生命力都會呈現出來。
我在作畫的過程中,的確經驗到左右腦都被逐步調整。我更發現,
「不平衡」其實不是一句簡單的結論:「我是偏左腦型的人」或「我是
偏右腦型的人」。反而,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某些部分偏左腦,另外
一些部分偏右腦,多層次的交錯,需要多層次的調整。
在一個圓之內完成繪畫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微調,各種動作
(身體、視覺、手)、觀察與表達、掌握與感受、計畫與意外等等。這
些微調也都會在神經與能量系統中運作,讓我們逐漸平衡。
我的某些作品呈現出規律對稱的幾何之美;另一些作品則呈現出靈
機一動、創意亮點的隨性之美。這很自然,畫如其人,作品中可以看到
畫者當下的狀態。
4. 激發創意潛能
繪畫生命之花,表面上是依照一個類似的模板塗鴉、著色,實際上
可變化的部分很多。即使是一模一樣的圖案模板,每個人完成的生命之
花卻絕對不一樣,都有自己獨特的色彩與風格。
我開始一幅新作品,都是從中心一個圓開始,卻無法預知最後它會
帶領我創造出怎樣的完成品。雖然有基本的創造規則,就如同每個生命
起始的基本元素,但是畫著畫著,這幅畫就創造出它自己獨特的生命。或許是顏色、排列組合,又或許是其中的對比、對稱、交集⋯⋯你
會好奇這麼簡單的圖形,竟可以發展出這麼多的複雜與變化,在規律之
中又有這麼多的不可思議與出乎意料。生命之花的能量不只流動在紙
上,也在作畫的空間以及當下的念頭中,進而影響、開發我們各方面尚
未發掘的創意潛能。
5. 提升、改變自我意識
愛上畫生命之花後,我發現真正的創意不只表現在畫紙上,而是生
命本身會像生命之花一樣綻放。我發現自己更容易心想事成,發生同步
性的奇妙緣分,也增加更多自信點子與行動力。
因為我們人體也是由生命之花與神聖幾何建構的,內在會與外在共
振,低頻的部分會因高頻的帶動而改變、提升。就像第二章說明過的,
沙畫會隨著音頻提高而顯現出複雜的圖案。當我們愈能創造出精緻、複
雜的生命之花圖案,我們的意識頻率也會隨之提升。反之亦然,當我們
身受負面環境影響,意識也會被拉低。
自有文字以來,人類文明的發展就愈來愈重視知識,二十一世紀網
路時代開始,資訊更加爆炸。但是有很多遠古智慧、宇宙宏觀的更高意
識、大自然運作法則,都不是當下文明或科學知識可以表達的。音樂與
繪畫,正好可以讓我們安靜下來,超越語言與文字地自我對話,也可以
彼此溝通。
一幅畫就是你想說的話;一幅畫也有想要告訴你的話。練習這樣表
達、聆聽、創造,你的意識能更加提升到非物質的精神面。神聖幾何就
像音符一樣,等著被聽懂,不用多加解釋,只要用心感受,你會發現自
己的領悟力不一樣了。
一幅生命之花或神聖幾何畫作,像充滿光與愛的能量場,可以呈現
高振動頻率,並投射你的內在、淨化能量,帶你到意識頻率較高的狀
態。
6. 生命就是一呼一吸
我畫生命之花的經驗是絕對不能急,如果想在下一個行程前把握短
短一小時,趕快有效率地畫一下,或是心裡想著其他事而心不在焉,都無法畫得好。我觀察到作畫時,呼吸很重要,一呼一吸的平穩能保證我
的臨在,臨在才保證我的注意力聚焦在作畫上。心急的時候,連用圓規
畫圓的交集處都無法一致。
一邊畫畫,一邊保持正念呼吸,會不會很難?其實一點也不會。反
倒是呼吸不順時,我自然就會從手中筆觸發現,很容易察覺。當我愈放
鬆、安心、喜悅地享受作畫過程,我的呼吸也會跟著調成正念呼吸的模
式,輕鬆達到!
即便一開始是處在負面情緒中,著手畫生命之花後不一會兒,我也
會發現呼吸調順、心情平靜了。因為生命之花會幫助我們轉化負面情緒
和念頭(排除負能量的速度相對很快!),進而提高作畫者的頻率。
雖然我們在二維平面的畫紙上創作生命之花,但它的創造其實是動
態的,有如一個立體空間、動態運作的能量場。因此生命之花的動能也
是流動的,如同一呼一吸。在繪製生命之花時,想著自己也是一個綻
放、正在呼吸的生命之花,讓能量流動起來。如果在耐心與信任的穩定
狀態下,帶著正念作畫,畫上的每一筆都是愛在發光,作品也會充滿流
動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