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後疫情?新常態?庫存永遠不會騙人
2020年 大家先是震撼於新冠肺炎的高傳染性,接著哀嚎著全球供應鏈斷鏈。
2021年 外銷需求強勁、貨櫃塞港、運費大漲,各家通路拼命叫貨。供應商滿手訂單的甜蜜負擔,但時序入冬慢慢開始有人擔心這狂歡派對何時落幕?
2022年 健身器材代工大廠力山(1515-TW)第一季財報是六年多來首度虧損,且受到供應商抗議積欠貨款。全球股市表現開始迎來反轉......
就跟這本小說的作者程曉華先生一樣,我也是企業顧問,專業領域在精實管理上。客戶橫跨各種產業,從高科技到清潔劑,從工具機到桂丁雞,從鋁門窗到元本山都是我的守備範圍。
「庫存」一直都是企業經營的重中之重。因為原物料庫存在財務面代表著應付貨款,在管理面有土地、人員、稽核等問題;在製品跟完成品庫存則是有人員、物料、相關費用的先行支出,但只要沒有正式出貨就拿不到應收帳款。
底層邏輯不會受到時代動盪而改變
新聞媒體、產官學界大家都在說「後疫情」、「新常態」,只是疫情仍未過、常態也不尋常。「短鏈革命」、「供應區塊」等新名詞就如雨後春筍般紛紛竄出,就像是社交媒體上的短影音般吸引你的注意力。
像是近來就有很多企業老闆會問我說:「顧問,庫存說要越少越好,可是現在鋼鐵盤價可能一日三價,銅也漲翻了,我倉庫裡囤的不就算賺到嗎?」或者是:「老師,現在缺料缺工這麼嚴重,如果我沒有先做點半成品或完成品庫存,那交貨來不及怎麼辦?」
就像《決戰庫存》書中所提的概念「庫存轉才會賺」,我們與其開心在價格上漲時因為事先囤貨而沒有被剝奪感,倒不如反省為何庫存週轉率無法拉高?或是書中講的「安全庫存不安全」,我也常在企業客戶端提醒大家,我們備的是安全庫存還是安心庫存呢?
透過這本書,聰明的你就會發現其實不管環境怎麼變遷、時間怎麼推移,許多商業上的底層邏輯是不會改變的。
庫存不只是數字,更有著人際關係的鏈結
小說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在故事推進的過程中有著各種人際關係的鏈結,讓劇情有著高潮迭起、起承轉合的不同。商戰類小說在市場上並不多見,特別是在台灣出版市場上。這本書雖然以中國企業為背景,但是讀起來卻讓我覺得深有共鳴。
我常常也在台灣不同產業遇到相同情境,在公司會議裡製造單位怪罪生管排程亂插單,生管說是因為採購到料時間不同造成的,採購說還不是因為研發改BOM表,研發委屈地說是因為業務給壓力沒改會掉單。最後業務跳起來拿出免死金牌說「是總經理說要的」然後全場一片靜默死寂。
其實會影響庫存的因素太多了,不僅只是簡單的計算公式,還有更多部門單位間的考量立場。透過書中的故事描述,會讓讀者有非常強的代入感,進而能夠自我檢討目前職場工作裡所面對到的問題情況,這對於改善會有強烈的動機助益。因為當你有病識感時,你才能夠好好面對。
決戰庫存:供應鏈管理的好書三亮點
這部書我非常推薦,主要有三個理由:
真實性
故事來自於作者多年來在不同領域的真實工作經歷揉和而成,讀起來不會覺得虛幻、打高空,你甚至會覺得似曾相似,好像就發生在你身邊一樣。
好閱讀
作者很聰明地用小說形式呈現供應鏈管理所要注意的各種面向,在劇情推進的同時,讀者不知不覺間也收穫了許多觀念做法。
低門檻
如果一本書充斥著太多的專業術語、計算公式往往會讓非相關人士望之卻步,但這本書非常適合公司各種功能部門都能有所收穫,從倉庫、採購、生管、財務、製造到經營層都適合。
如果這三年來因為新冠疫情、運費高漲、原物料缺貨、通貨膨脹各種環境問題影響著你的工作,那麼非常推薦你花一個週末的時間好好看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從自己開始改變,進而連結客戶與供應商,才是決戰庫存的最佳方式。
精實管理顧問 江守智
(台灣多家上市櫃企業顧問,著有《豐田精實管理的翻轉獲利秘密》等暢銷書)
作者前言
我自己把供應鏈管理當成一輩子的飯碗,既是工作,也是興趣,說大了,也是自己一輩子的事業。
自2007年10月至今,我的第一本專著《製造業庫存控制技巧》已經連續出版了4個版本,其中第3版在2013年出版後又連續加印了2次,一直很受廣大製造業從業者的歡迎,但是,這本書技術的成分多一些,對於很多「非供應鏈管理專業人士」來講,讀起來還是有點吃力。
「供應鏈管理,一半是技術,一半是管理(藝術)。」企業要做好供應鏈管理與庫存控制,不是光靠明白幾個流程、懂點ERP技術就可以搞得定的,離開了「管理」,供應鏈將一事無成。
這是我寫這本所謂的供應鏈管理小說的初衷。如果說,《製造業庫存控制技巧》主要是從流程、組織、IT(資訊科技)、績效考核等技術角度探討製造業供應鏈管理與庫存控制的控制點及其體系建構,那麼,《決戰庫存》則更多的是從管理的角度,特別是為那些「非供應鏈管理專業」但又與供應鏈管理息息相關的人員而寫的,如CEO(執行長)、CFO(財務長)、CIO(資訊長)、COO(營運長)、CMO(行銷長)及相關從業人員,如財務、會計、IT工程師、生產管理、市場、銷售人員等,目的就是宣傳、普及供應鏈管理與庫存控制的基本理念、觀念,以引起大家對庫存問題從上而下的重視。
供應鏈管理與庫存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從庫存的角度,全面透視企業的供需鏈管理與ERP(企業資源規劃)問題是我的「全面庫存管理」(Total Inventory Management, TIM)的基本觀點,這個「全面」包括,供需鏈上下游企業的全面參與,企業內部從上到下的全面參與,這些都離不開「管理」,尤其是高層的支持與配合。
這本書以主角成銘先生入職偉康公司擔任供應鏈管理總監為基本場景,以故事與對話的形式,從管理角度,全面詮釋了《製造業庫存控制技巧》一書中提到的各個流程與技術控制點,並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很多管理方面的控制點或者說是具體做法。
──與CFO Johnson的鬥爭其實講的是庫存控制目標設定與規劃問題,並暗示讀者,供應鏈管理離開了財務的支持就寸步難行。如果說CFO是企業董事會的「看門狗」,那麼,供應鏈管理則是財務的「看門狗」。
──透過倉庫經理老李、供應基經理Lily、庫存計畫員劉平以及成銘講的故事,闡述了「(庫存)轉就是賺(錢)」的道理,企業要健康地賺錢,提高庫存周轉率是必需的。
──「開會不及時,一定有問題」是從紀律層面規範管理,因為,供應鏈管理人員連自己開會都不能及時,又怎麼能做到給客戶及時交貨?
──拆遷不容易,但還是要拆!一個「拆」字告訴你,倉庫,包括車間,是個藏汙納垢的地方,體現的是「庫存數據的準確性」這個控制點。
──「安全庫存不安全」要說明的是,面對無數種物料的管理,哪一個是安全庫存可以搞得定的?你需要的是「千人千面」的庫存策略。
──幾個故事告訴你,計畫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但是,計畫得再好也要有好的執行來支撐,否則,計畫也就只是紙上計畫而已,否則,加班,就是瞎忙。
──執行採購的定位──採購員不是用來追料的,他們是供應商的虛擬供應鏈經理;彈性交付是採購這個流程的關鍵控制點。
──跟老黑部長的鬥爭是為了說明,過量生產罪大惡極,生產計畫與控制要注意關鍵點。
──不能為了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關鍵績效指標)而KPI,其實,KPI的意思是Key Process Indicator(關鍵流程指標)。
──我的人你怎麼也敢欺負?供應鏈管理,一半是技術,一半是藝術。
──與銷售總監陳強的鬥爭只想證明一件事,那就是,預測永遠是錯的,但這並不排除你可以做出一個相對正確的判斷;鬥爭是為了聯合,銷售與供應鏈管理向來都是對立、統一的。
──遠小人近君子,老闆也需要管理,您也不能總是聽風就是雨。
──光有流程還不行,供應鏈管理人員的ASCK模型(A是Attitude,態度;S是Skill,技能;C是Character,性格;K是Knowledge,知識)談的是供應鏈從業人員的職業發展問題,所謂人槍要合一。
──彈性交付不是透過犧牲供應商的庫存來實現的,VMI(供應商管理庫存)也不是隨便玩的,重要的是幫助供應商提升組織與流程管控能力,而不是壓榨他們;但是,我們也絕不接受任何供應商的任何威脅。
──計畫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精心布局計畫部是供應鏈管理成功的關鍵。
──跟品管部部長老馬鬥:不管你是誰,我的職責就是要保障物料安全。
──供應鏈管理:責任、光榮與自豪。
──客戶的認可:看到效果就好,儘管效果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個人也是要承擔風險的。
──組織是流程、戰術的保障,改組整個供應鏈管理部需要花費很多心思,供應鏈最終玩的是體系。
──與人鬥,其樂無窮,供應鏈管理,該鬥的你不鬥,那是不行的。
──ERP要與流程緊密結合,否則,沒用;做流程審核,一不要怕得罪人,二要知道,審核需要經驗和技巧。
──哪來的結局?供應鏈管理,一個沒完沒了的故事……我還是要去做獨立顧問,其實要談的是供應鏈管理人員的出路問題。
相信這本小說能夠給企業,尤其是製造業的不同管理層次的人們帶來不同的閱讀體驗;只要認真體會,供需鏈管理的酸甜苦辣其實是人人都可以體會到的,因為,原奇異公司(GE)董事長傑克.威爾許說過:「如果你在供應鏈運作上不具備優勢,你就不要競爭。」英國管理學者克里斯多夫(Martin Christopher)更進一步指出供應鏈運作的重要性,他說:「市場上只有供應鏈而沒有企業,21世紀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供應鏈管理幾乎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其實大家都是玩供應鏈的,只是,不同的人處於供應鏈的不同環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