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編寫與使用說明
劉承慧
一、編寫說明
本書是專門為文言入門學習者編寫的語言與文化教材,由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多位師生合力完成。本書教學目標是讓學習者(一)熟悉文言常見的詞組和句式,(二)初步體察不同歷史時期的文言文樣貌,(三)透過選文的主題探索古代中國文化。
全書共計三十二課,每一課都包含課文、課前預習、詞語表、語法點、課後測驗、文化引導六個單元;其中十二課添加前情提要,以利讀者理解課文。
本書依據學習便利性提供兩種目次。第一種目次是按照課文的語言難易度編排;第二種目次由圖示概括主題。這是考慮到學習者的主題偏好和學習經驗都不盡相同,因此編排出難易度以及主題兩種目次,以利教師或自學者訂定適合需求的講授或學習順序。
詞語表除了提供簡要的解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用,就是顯示文言和現代詞語的淵源。詞語表列舉實詞,兼及副詞與代詞等,不註明詞類。介詞、連詞、助詞等功能詞列入語法點。
語法點針對每一種詞組形式列舉出格式相同的例句,讓學習者自行歸納進而掌握各種語法格式意義。語法格式中使用的英文字母代號,A 專指「題旨」, B 專指「表述」。X 和 Y 通指語法成分。語法點的說明文字力求簡易,較完整的講解都放在專為本書撰寫的基礎文言語法概說。
文言語法概說分為「句子內部的語義關係」和「小句之間的連貫關係」兩節解說與課文相關的文言語法現象。雖受課文限制,未能涵蓋所有重要的文言語法內容,但就入門學習而言應已足夠,日後亦可以此為基礎,更深入研究文言語法乃至漢語歷史語法。
語法概說提出的講解盡可能採取通用說法,若是通用說法不只一種或術語較為冷僻,則改採直觀的說法,同時加註標明。
本書中文言原典的文字與標點,主要按照中央研究院古漢語語料庫、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資料庫、CBETA 資料庫。若是依據其他現代標點本,均於腳註標明。詞語表列出的詞語解釋,只限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解釋,主要依據《教育部國語辭典》、《漢語大辭典》。
以下是本書三十二課初稿的編寫者:
王允煥:〈刻舟求劍〉、〈推己及人〉
何靖萱:〈終身之計〉(合編)、〈揠苗助長〉(合編)、〈墨子貴義〉、〈大義滅親〉、〈阮氏捉裾〉、〈荀巨伯遠看友人疾〉、〈蘭雪茶〉
宋慈鴻:〈舉賢而不用〉、〈陳太丘與友期行〉、〈握髮吐哺〉卓似柔:〈濫竽充數〉(合編)
林廷真:〈孔門弟子言志〉、〈曾子受杖〉、〈禮論〉、〈智〉(合編)施筠宣:〈濫竽充數〉(合編)、〈曳尾塗中〉、〈鉏麑觸槐〉
胡昭儀:〈自相矛盾〉、〈孟懿子問孝〉、〈何謂忠臣〉孫璿雅:〈弈秋誨弈〉、〈魯侯養鳥〉
鄭曉蓉:〈終身之計〉(合編)、〈掩耳盜鈴〉、〈揠苗助長〉(合編)、〈克己復禮〉、〈《山海經》神話〉、〈漁父〉、〈蟹會〉
羅雨瑄:〈晏子之御感妻言〉、〈莊子送葬〉、〈蘭亭集序〉、〈智〉(合編)
這些成員都是具備二語文言文教學經驗的碩士生及大學部高年級學生。我們邀請學生參與本書的編寫工作,是藉助年輕人的視角,設想跨文化的文言文教學內容。文言語法概說由我撰寫。為了確保品質,我們邀請中文所博士班吳克毅及碩士班李泓進行文稿校訂。
本書的推手是中文系李貞慧主任。她和中文系許銘全老師都針對書中的缺失提出寶貴的意見,經過吳克毅和李泓仔細校對後,訂正不少錯誤。中文所碩士生胡昭儀、林廷真先後擔任編寫團隊的聯絡人,由林廷真負責最後階段的稿件整理,校對工作由李泓、林廷真、胡昭儀完成。
二、使用建議
本書提供兩種目次,分別呈現「語言難易度」和「文化主題關聯性」,讀者可以按照語言難易度順序研讀,或是根據主題關聯性,在同一個主題下按照語言難易度順序研讀。
詞語表除了提供文言詞語的解釋,另附有現代對應詞語。建議讀者透過對照熟悉文言文和語體文詞彙的關聯性。
每一課語法點提供相同語法格式的例句,建議讀者嘗試透過語法格式,歸納文言句子的組成方式,以便提高學習效果。每一課的語法點數量有限,課文中的語法格式如果沒有列入語法點,就請參閱文言語法概說。語法概說以箭形框標示各個語法點的位置,請多加利用。
文化引導使用正式的語體文撰寫,以便讀者在學習古代文化的同時,也學到如何以語體文表達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