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5 項符合

因為我是女性:即使受傷,也能溫柔對待世界

的圖書
因為我是女性:即使受傷,也能溫柔對待世界 因為我是女性:即使受傷,也能溫柔對待世界

作者:侯玉珍 
出版社:好人
出版日期:2022-09-21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因為我是女性:即使受傷,也能溫柔對待世界

內容簡介

知名心理作家武志紅專文推薦序
送給每位母親及曾受創傷的女性的治癒藥方
找到自己及家庭帶來的各式創傷的源頭
 
關於母性的三十堂課──
這不只是專屬於女性的讀本
也是所有人的必修課之一──
了解並學會療癒由世代傳遞而來的創傷
 
  療癒的三步驟:
  1. 了解並深刻回憶
  2. 分析
  3. 解構並與之和睦相處
 
  有些傷痕,不是我們所本來擁有的。他來自於,一種遺傳的過程,而這遺傳也不一定是生理上的,而是母親在養育的過程中,無意間從教學、話語及其他行為傳遞給我們的。這被稱作── 代際創傷
 
  何謂「代際創傷」?
 
  代際創傷,是心理創傷在一代人身上發生了以後,會影響到下一代,甚至影響下下代的心理現象。比如,父母受到的心理創傷傳遞給孩子。
  
  這類似於生理上的遺傳,但心理創傷的代際傳遞並不是通過基因來遺傳的,而是通過上一代有意無意的行為進行傳遞的。
 
  近代研究認為,母親對子女往後的人格與行為,具有決定性影響。
 
  母親是我們的養育,也是我們的撫養及最初的知識源頭。我們從空白的一張紙,慢慢塗上顏色,一筆一筆地勾勒,母親在這過程中扮演了極大部分。而與母親關係的好壞,也會在日後產生莫大影響,特別是當自己也擁有孩子時,又或者在工作中,那種面對困難、題目及需要解決的關卡出現時的瓶頸,將會使這個過程培育出來的結果展現無遺。
  
  因此,我們的性格、情緒、行為模式及對關係的看法……幾乎都受到母親的影響。
 
  預設立場、職場倫理……
  通常都是關係的陷阱題
  無論怎麼作答,似乎都會落入社會長久以來的世俗眼光批判
  然而這些問題的源頭
  似乎也與母親關係的連結有關
 
  我們身邊常常見到這樣的女性:
  一、擔心自己身材不好、長得又不正。
  二、身體不知道哪裡出問題、常常失眠、容易累。上班也缺乏活力。
  三、遇到狀況總是鬼打牆,無法正確地感知與表達自己的需求、慾望及情感。
  四、看似都在迎合討好他人,或在憤怒中倔強地不依賴任何人。
 
  ──她們既不快樂,又不痛苦,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心理學研究認為這些表現可能都與「代際創傷」有關。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裡,從女孩到妻子到母親,女性總是處於他者和附屬的位置。甚至有很多女性認同這一觀念,並且通過教育孩子的方式讓這種思想世代相傳。例如一些母親在自己還是小女孩的時候遭受過一些性別災難。於是,她們會讓自己的女兒也遭受同樣的經歷。這是一種強迫性重複。
 
  然而,當自己成為母親又或者是撫養人的時候,又要怎麼避免或傳遞出這種「被遺傳」的創傷?
 
  我們能夠了解創傷,學會與創傷對話,然後與之和睦相處。
  這就是我們人與生俱來的特有能力。
  這本書,將引出你的此項潛能。
  只要重新審視和母親的關係,找到創傷的源頭,
  看見它、修復它,便可以重獲生命的力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侯玉珍
 
  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督導師,中國艾利克森研究院註冊催眠師,精神動力學取向諮詢師。
 
  從業12年,擁有6000+小時的臨床諮詢經驗和600+小時的團體帶領經驗。
  致力於「女性」議題的發展和研究,專注於幫助女性實現從內在開始的成長。
 

目錄

第一部分 你的母親如何影響了你    
第一課 代際創傷:母女關係的愛與恨 
第二課 共生的母親:不放手的愛影響女兒一生    
第三課 消失的母親:害怕被拋棄的原因      
第四課 自戀型母親:享受「不完美」 
第五課 無回應的母親:我們都渴望被看見   
第六課 拒絕型母親:為什麼你總是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
第七課 情感剝奪的母親:缺失的照顧、共情與保護     
第八課 情感混亂的母親:為什麼你會在關係中受傷     
第九課 難言之痛:心理問題與身體疼痛      
第十課 認同母親:你為什麼和母親越來越像       
 
第二部分 如何擺脫母親對你的影響
第十一課   分離:保持自己的心理邊界        
第十二課   哀悼:直視失去的母愛,找回真實的情感    
第十三課   自愛:療癒母愛缺失的創傷        
第十四課   和解:重建健康的母女關係        
第十五課   認同:尋找真實的自己       
第十六課   發展:成為更好的自己       
第十七課   突破:成為獨立而自由的女性     
 
第三部分 母性的力量
第十八課   母嬰創傷:成為「好媽媽」怎麼這麼難        
第十九課   產後憂鬱:如何走出產後憂鬱的陰影   
第二十課   安全依戀:媽媽這樣做,孩子擁有安全感    
第二十一課 鏡映:提升媽媽「看見」孩子的能力       
第二十二課 涵容:如何容納和處理孩子的負性情緒及衝動行為   
第二十三課 心智化:心智水準高的媽媽會讓孩子擁有高情商      
第二十四課 遊戲:和孩子這樣玩耍,讓孩子具有創造性
第二十五課 信任:通過信任,發展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第二十六課 空間:「不完美媽媽」才是好媽媽
第二十七課 表達:如何形成自己的母愛表達風格
第二十八課 依賴與獨立:在愛中分離,發展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第二十九課 驕傲的勇氣:孩子獲得幸福和成功的基石
第三十課 榜樣的力量:如何讓孩子從你身上獲得內在力量
參考文獻
 
 

自序
 
透過母親,看見自己
  
  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二十世紀七零年代出生的我,在原生家庭、夫家家庭和社會文化中經歷了女性身份帶來的種種困頓,這些經歷帶給我許多痛苦,但同時也為我理解、思考和反思女性的生存環境提供了動力。
  
  十幾年的心理學學習和與之相隨的自我成長,讓我有勇氣面對過往經歷中的種種不公:曾經遭受的不公平對待,對女性性別的限定、歧視甚至鄙視……也許對很多女性而言,在原生家庭中自己是「外人」,在婆家依然是「外人」,甚至很多女孩自出生起就不被家人期待,她們被拋棄、嫌棄或從未被媽媽好好愛過。
  
  很多女孩結婚之後處境也並沒有好轉,她們得不到丈夫和婆家的尊重,作為女性的價值似乎更多地體現在成為母親,或者說是生一個兒子。生兒育女常常被認為是女性的責任,她們在生育、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常常得不到理解。比如,有很多女性患上了產後憂鬱症,而這有時竟然被認為是矯情的表現。
  
  全職媽媽的困苦常常是在婚後多年才顯露的。她們中的一些人將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給了婚姻和家庭,但在某一天夫妻感情不和而被迫離婚時,全職媽媽往往沒有能力承受離婚的代價,因為她們既沒有收入,又沒有其他經濟保障,因此得不到孩子的撫養權。妥協也許是她們心酸但又不得已的選擇。
  
  身處職場的媽媽也非常不容易,她們不僅要從事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還要照顧家庭和孩子。這樣的艱辛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而很少有丈夫能意識到這些並因此給予妻子更多情感上的支持和幫助。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對媽媽的愛就容易成為媽媽的精神支柱,這也是媽媽和孩子在心理上難以分離的原因之一。
  
  我自己也經歷著女性身份帶來的問題,也常常因此陷入困境,但我一次次從深淵裡爬出來。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直是我內心的信念。無論過去經歷了什麼、被怎樣對待,我都想走一條自己的路。人生不應由過去的悲苦所限定,而應由我自己書寫。
  
  我的親身經歷以及臨床中來訪者的共同經歷促使我思考女性的議題,理解當前社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環境,不斷思考「母親」這個角色的真正意義。我希望每一個女性,無論作為女兒還是作為母親,都能夠活出自己,過好這一生。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寫道:「幸福的家庭無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
  
  本書我想寫母親,這是因為,基於對傳統文化和心理學的研究,我發現,我們的幸福與不幸在很大程度上都和母親對我們的養育方式有關。母親是生命的孕育者,也是家庭的靈魂。
 
  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和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等近代英國心理學家都提出:母親對孩子的人格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母親養育的品質直接影響了嬰兒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程度。由於母嬰關係天然的潛意識通道,母親的人格特點和創傷會通過養育方式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因此,對女性而言,和母親的內在聯結既可以是力量的源泉,也可能是混亂的根源。
  
  在很大程度上,孩子與母親的第一段關係決定了他們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價值觀。同時,這段關係也將為其人格的發展奠定基礎。一個人的安全感、信任感、創造力等都受此影響。
  
  在特定的一段歷史裡,從女孩到妻子到母親,女性總是處於他者和附屬的位置,遭受了很多不公平的對待。但是,也有很多女性認同這樣的做法,並且通過教養孩子的方式傳播這一思想。在我的日常生活和諮商工作裡,我聽到了許多讓人憤怒又哀傷的故事。很多女孩被貶低、被不公平對待,有時,實施這些行為的竟然是她們的親生母親。 
 
  我們真的需要重新審視並且好好思考這些問題!
  
  心理學研究認為,這些現象涉及「代際創傷的傳遞」和「文化認同」。如果母親因為自己的性別而在個人成長過程中遭受過一些苦難,她們很可能在長大成人、為人母之後,讓自己的女兒遭受同樣的經歷。這是一種強迫性重複。
  
  這樣的重蹈覆轍實在讓人感覺心酸、可悲,同時又令人震撼。孩子不需要再經歷一遍母親曾經遭受的痛苦。作為母親,我們可以找到一條自我救贖之路。不管是從母親那裡遭受的創傷,還是我們可能傳遞給孩子的創傷,這些創傷的傳遞是可以被阻止的。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與母親的關係,找到生命源頭的創傷,看見它、修復它。通過修復創傷、阻止創傷的代際傳遞,我們可以重獲母性的力量,塑造獨立、自由的女性身份,成為更有力量的自己。一位詩人曾說:「在自己身上找到幸福並不容易,但在別的地方找到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我們想要一個更加歡喜的人生,的確需要給自己更多支援和成長的可能性。我希望本書能夠幫助你探尋和母親的關係,進而發現內在的核心關係模式;幫助你自我發現和成長,走出養育孩子的困境,擁有母性的力量,讓創傷和痛苦終止在自己這一代;幫助你帶著好奇的、開放的心態,洞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情感,並理解背後的原因;讓你能放下自己的過去,擁抱內在小孩,發展自己的女性力量,成為獨立的自己。
  
  雖然你不一定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是當你閱讀本書時,你已經走在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條路上了。也許,這一路上並不總是輕鬆、舒適的,也許你會因為痛苦、內疚而想要回避,這都很正常。
  
  本書談到許多與母親有關的傷害,但是,這並不是要將我們的苦難歸咎於母親,而是要透過母親看見自己,更好地理解自己內在的情緒情感以及認知行為模式。只有瞭解了自己,才有可能改變自己。
    
  我們雖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性別,但可以學會透過母親看見自己,彼此聯結從而療癒自我,實現更好的自我成長。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640553
  • 叢書系列:女力星球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心靈的本質有聲書第 5 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7-01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當下的力量系列新版套書(三冊):《當下的力量【書+牌卡】典藏盒裝版》+《當下的覺醒(三版)》
作者:艾克哈特.托勒
出版社:橡實
出版日期:2023-04-06
66折: $ 89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量子觸療能量療法系列套書(三冊):《量子觸療好簡單(全新修訂版)》、《量子觸療2.0》、《彩光量子觸療(二版)》
作者:理查.葛登
出版社:橡實
出版日期:2024-09-11
66折: $ 845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女身:最私密的身體地理學  (繁體中文唯一全譯本)
作者:娜塔莉•安吉爾
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4-06-05
66折: $ 343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全集(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9
$ 869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以貓貓之軀,讓宇宙完整
作者:四叉貓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22
$ 27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
作者:周冠男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7-31
$ 355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輝達之道:黃仁勳打造晶片帝國,引領AI 浪潮的祕密
作者:金泰(Tae Kim)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5-01-03
$ 355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限量親簽版】沒有「應該要」,只有「你想要」!練就跳脫框架、突破自我設限的全方位思考方式
作者:歐陽立中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5-02-05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詭事連篇
作者:朱琨
出版社:今古傳奇(滾石移動)
出版日期:2025-01-17
$ 21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患上不出道就會死的病1+2特裝版(網路限定贈品版)
作者:DS.Back
出版社:知翎文化(欣燦連)
出版日期:2025-02-06
$ 2200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