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最需要支持的時刻,
父母卻是傷你最深的那個人
5大評量 x 5大練習 x 53個案例
修復你的童年孤寂
你是否覺得……
◎好想從父母口中得到肯定或讚美。
◎父母總是不了解你,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溝通。
◎父母只關心我錢夠不夠用,從沒關心過我內心的感覺。
◎就算獲得再高的成就,父母都只會潑我冷水。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狀況,可能就是「假性孤兒」……
這些父母的外表和行為看起來一切正常,他們會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提供溫飽、注意孩子的安全,但……僅止於此。
「你已經長大了,不准再抱布娃娃睡覺,把它丟掉!」
「我才不管你有什麼感覺,我只供你們吃住就好。」
「別再胡思亂想了,你只能照我的安排,不准有任何意見。」
父母在孩子面前豎立了高牆,擋住了他們尋求親密感情的道路。當孩子無法與父母建立穩固的心靈互動,孩子將無法擁有安全感與自信心。
看過本書,你將明白:為何無法與父母建立親密互動、為何父母無法給予愛的養分,又為何總在人生重大決定上,父母帶來的陰霾與否定如影隨形。而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裡,是很孤單的成長經驗……
藏在親情影子裡的噩夢:
‧父母要求完美魔咒:每件事都要做到最好,也許爸媽就會稱讚我了……
‧父母的情緒潛規則:為了安撫爸媽的情緒,我總是疲於奔命……
‧父母的情感的高牆:沒有我,爸媽也無所謂、爸媽不喜歡我的親近……
童年的孤單包圍著我們,就算長大,仍無法擺脫,只是換了另一個形式:沮喪、焦慮、長期緊張、壓力、睡不著等失控的感覺折磨我們。這些身心症狀像是一套警報系統,提醒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真正的感受──想要被愛──那就是覺醒的開始。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琳賽‧吉普森博士,累積20年的諮商經驗,分享真實案例,讓我們看見父母帶來的痛,解開與親情的枷鎖,修補世世代代的情感缺陷,拒絕複製上一代給予的傷痕……
【本書特色】
1. 53個貼近我們生活的案例,學會一步步解開內心的隱藏傷痛。
2. 5大評量+5大練習,看見情感缺失所帶來的孤寂,學會建立健全的情感關係、不再受傷。
3. 解開家中痛苦的情感鎖鏈、給予下一代健康的親子關係。
作者簡介:
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著
心理學博士與臨床心理學家,其私人診療所專門從事個人心理治療並幫助受情感缺失父母傷害的成人。琳賽‧吉普森曾在母校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與老道明大學(Old Dominion University)擔任兼任副教授,目前居住並執業於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區,著有Who you were meant to be,並於美國知名雜誌Tidewater Women有固定專欄。
譯者簡介:
范瑞玟──譯
淡江大學西語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州College of DuPage藝術學副學士。
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赴日本東京多摩美術大學交換留學,同時在中華民國才女向上幸福股份無限公司擔任股份最多的那個以及自由藝術翻譯代課人。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或許原著劇本不盡人意,因為編劇父母不願寫入情感戲。忽視心理需求像無形的刀劍,在匱乏的情感下成長,內心滿是傷痕,心痛無人知曉。但現在你可以拿起這本書,重新改編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擁有所期待的結局。」──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一個壓抑、封閉情感的家庭,親子關係的情感疏離,影響的是一生與他人情感連結的能力。在內心深處也始終難以擺脫『孤兒』感受,不知道究竟自己歸屬於何?自己又與誰有所關係?如果這是你的處境,相信這一本書是你需要的。」──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童年時期遭受愈多創傷的人,在成年時期會有愈高的機率承受各種身體和心理健康問題。而各種童年逆境中,有一種看不見傷口的傷害,就是擁有『情感缺失』的父母。無法回應你的情緒需求、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感覺為主,如果你認為你的父母符合情感缺失描述,這本書就是一個幫助你了解和復元的好工具。」──留佩萱(美國國家認證諮商師)
「《假性孤兒》是以心理治療師的心和智慧,加上鑽研心理學理論與研究數十載的學術結晶所寫成。琳賽‧吉普森完美結合了令人欽佩的知識,和她個案的真實生活經驗,創造出一本深入淺出且實用易懂的作品,這本書並不是責備,而是在於深入了解自己,並學習自癒。」──埃絲特‧勒門‧弗里曼(Esther Lerman Freeman,心理學博士、奧勒岡健康科學大學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
「孩子無法選擇父母。然而不幸的是,許多人的成長之路,卻歷盡了情感缺失父母所造成的人生困境。琳賽‧吉普森帶著智慧與同情,讓讀者認識並了解這種有害的關係,並進一步開創新的、健康的療癒之道。書中提供了強大的自救機會,亦是心理治療師可推薦給此類個案的理想閱讀資料。」──湯瑪士‧凱許(Thomas F. Cash,老道明大學心理學榮譽教授、《The Body Image Workbook》作者)
「琳賽‧吉普森深具洞見的著作,提供心靈孤寂者按部就班、一步步走向自覺與自我療癒的旅程。作者揭露的案例、深具啟發性的練習,和真誠的洞見,引領讀者更明白如何與自己、與他人更完整的連結,適合所有感到與家人有隔閡、意欲尋求與人生及情感更交融的讀者。」──佩姬‧史若達(Peggy Sijswerda,《Tidewater Women》、《Tidewater Family》編輯及發行人,以及《Still Life with Sierra》作者)
「琳賽‧吉普森的《假性孤兒》是一本充滿真知灼見與同情的指南,適合所有想要了解、克服因生長在情感貧瘠的家庭中而長期受其衝擊的讀者。在書裡,能找到睿智的建言和簡單的練習,幫助你擺脫舊的模式,與自己和他人更深入交融,最終成為原本注定該成為的人。」──羅納德‧費德烈克(Ronald J. Frederick,心理學家、《Living Like You Mean It》作者)
「琳賽‧吉普森心理治療師有著豐富經驗,她的著作《假性孤兒》做為成人自救指南,以解除因父母情感缺失而造成的焦慮、憂鬱和感情問題。這本書徹底而詳盡的描述了不成熟的父母、歷經他們教養的孩子的體驗,並且提供方法解決這樣的經歷所造成的問題。書中的許多有用經驗,來自作者所治療的個案;書中也有許多幫助了解自己的練習,任何人都能運用這本書培養成熟的情感能力,並建立更深厚的關係。」──尼爾‧華生(Neill Watson,威廉與瑪麗學院心理系研究教授、榮譽教授、臨床心理醫師,專門研究焦慮、憂鬱、心理治療)
「根據長年閱讀、研究,並實際應用在診療上,心理學家琳賽‧吉普森寫出一本傑出著作,介紹情感缺失父母如何影響孩子成年後的生活。我深切向所有想了解親子動力(Parent/Child dynamic)的讀者推薦《假性孤兒》這本令人振奮的書,為那些難以或無法和『缺乏同理心且不敏感的父母』建立關係的人,提供希望和絕佳的因應策略。《假性孤兒》充滿智慧,無論你的年齡為何,都能讓你和家人、朋友以最健康的方式連結,並且可能讓你體悟,何以新聞和大眾文化中充斥著這些失衡的交流。」──羅賓‧卡特勒(Robin Cutler,歷史學家、《A Soul on Trial》作者)
「琳賽‧吉普森的《假性孤兒》充滿了臨床實際案例,能引發被情感缺失父母撫養成年的孩子們共鳴。書中也提供了實用的建言和練習,幫助人們找出真正的自我,並避免觸及潛藏在自我形象、情感關係和幻想中會危害個人心理健康的暗礁。最後,這本書也提供了堅實且明確的方針,指引人們如何與情感缺失父母互動,以免重蹈痛苦且有害的過去經驗。讀者將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感受到這位傑出臨床心理師的理解,而得到寬慰。」──芭芭拉‧文斯蒂德(Barbara A. Winstead,老道明大學暨維吉尼亞臨床心理學聯合計畫心理學教授、《Psychopathology: Foundations for a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Third Edition》共同編輯)
名人推薦:「或許原著劇本不盡人意,因為編劇父母不願寫入情感戲。忽視心理需求像無形的刀劍,在匱乏的情感下成長,內心滿是傷痕,心痛無人知曉。但現在你可以拿起這本書,重新改編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擁有所期待的結局。」──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一個壓抑、封閉情感的家庭,親子關係的情感疏離,影響的是一生與他人情感連結的能力。在內心深處也始終難以擺脫『孤兒』感受,不知道究竟自己歸屬於何?自己又與誰有所關係?如果這是你的處境,相信這一本書是你需要的。」──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章節試閱
【摘文1】1. 缺愛的童年,孤單的成年
生長在情感缺失的家庭中,是很孤單的體驗
情感孤寂來自和他人親密感不足。有的來自童年時期,自顧不暇的父母忽視了我們的情緒感覺;有的則是在成年後,因失去一段感情而有此感受。如果從小就有這種感覺,很可能是情感需求在孩提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回應。
生長在父母皆情感缺失的家庭,是很孤單的成長經驗。這些父母的外表和行為看起來一切正常,也會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提供溫飽、注意孩子的安全;然而,若不和孩子建立穩固的心靈互動,孩子就會欠缺安全感。
就像身體受傷會疼,不被關心的孤獨也會帶來痛苦,只是外表上看不出來。這種孤獨感是無邊無際的個人感受,別人難以看到,本人也無法形容。有人說是種「空虛」的感覺,彷彿全世界只有自己一個人;也有些人稱之為「存在的孤寂」,諷刺的是當中什麼都不存在……而這個感覺,是家庭關係造成的。
孩子還小,沒辦法指出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情感缺失,因為他們尚未發展出這個概念。他們只會感到發自內心的空虛,也就是孤單。當孩子感到孤單時,只要找情感健全的雙親尋求情感交流、撒撒嬌就沒事了。可是若父母畏懼深入的感情交融,孩子可能會感到羞愧難堪,覺得撒嬌很丟臉。
被情感缺失父母養大的小孩,長大後表面上看起來很正常,但內心的空虛未曾消失。如果交往對象無法給他們足夠的情感,孤獨感就會延續。在求學深造、工作、結婚、生小孩上,仍無時無刻感到孤單寂寞。接下來,我將分享他們的孤獨經驗,在自我察覺後如何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缺少什麼、該怎麼改變。
什麼是健全的親密關係
若有健全的親密關係,什麼事情都可以告訴對方、無論情緒好壞都可以展現,也不必保留。向對方敞開心房時,無論用言語傳達,或透過眼神交換,甚至是靜靜的坐在一起感受彼此的交流,都讓你有安全感。親密感健全是種深刻的滿足,覺得對方可以看見真實的自己,這種感覺只在對方真心想了解,而不是批評你的時候出現。
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在與照顧者的情感互動,情感健全的父母能讓孩子隨時感受到支持,這種安全感來自和父母的真情互動。這些父母幾乎隨時都能與孩子有深度的情感連結,他們有足夠成熟的自我意識,能安然自在的面對他人或處理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孩子身上投注情感、留意孩子的心情、並認真看待孩子的情緒,不管是尋求安慰或是分享,都會讓孩子有安全感。孩子感受到爸媽喜歡和自己相處,若有情緒困擾都可以找爸媽。這類父母在感情上可靠、情緒穩定分明,並且會主動關懷孩子。
父母匱乏的情感,帶給孩子孤寂的感受
另一方面,情感缺失父母總是自顧不暇,無法注意到孩子的感受、吝於表達情感,也害怕親密感。他們對自己的情感需求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該怎麼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當孩子難過的時候,這類父母可能會緊張、生氣,他們以處罰代替安慰,但卻讓孩子不再與外界情感交流,從此關上心門。
倘若你的雙親中,有人不夠成熟、不懂得給予情感支持,孩提時代的你一定會感受到情感匱乏帶來的影響,但未必知道是哪裡不對勁。你反而會覺得自己很奇怪,因為別人都沒有這樣空虛、孤單的感覺。然而,你只是孩子,根本不知道這種空虛的感覺,是缺乏適當陪伴所產生的普遍且正常的反應。「情感孤寂」其實也暗示化解的辦法,也就是「接受他人主動關心你的感受」。這種孤寂感並不奇怪也不愚蠢,而是成長過程中缺乏關愛的必然結果。
情感孤寂到底是什麼感覺?就來看看這兩個人如何生動描述自己鮮活的童年回憶:
【案例1】彷彿漂流在汪洋中的大衛
當我告訴大衛,在他的家庭長大似乎很孤單,他這麼回答:「真的很孤單,彷彿我被完全孤立。這就是我的真實生活,家中每個人都很疏離,彼此在情感上隔絕,各過各的、完全沒有交流,但又覺得這種狀況很正常。高中時期,我常常覺得自己像汪洋中的一艘船,那正是家裡給我的感覺。」
我再問他孤單是什麼感覺?他說:「就是空洞、虛無的感覺,我不知道大部分的人不會這樣,但我無時無刻不感到空虛、孤單。」
【案例2】沒人關心的朗達
朗達也有類似的回憶。七歲時,她和父母以及三個兄姊站在舊家外的搬家卡車旁,雖然家人都在身邊,但沒有人關心她,她覺得非常孤單:「當時沒有人告訴我為何要搬家,我覺得好寂寞、好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明明家人就在身邊,但我彷彿不是其中的一分子。我記得當時覺得身心俱疲,思考著該如何自己處理這個情緒。當時的我覺得無法開口問任何問題,家人完全拒絕與我交流。我太焦慮了,完全無法與他們分享任何感受,只知道必須自己面對。」
【摘文2】
為何悲傷的過往,會不斷重演?
若因父母情感缺失、缺乏適當親情而感到痛苦,那為何許多人長大後仍然陷入類似的輪迴?大腦本能告訴我們「熟悉即是安全的」,因為知道該怎麼應對,便本能的受到曾經歷過的事物吸引。小時候,我們害怕看到爸媽的缺點、無法承認父母非聖賢。不幸的是,不願承認爸媽不完美,長大後就無法辨別出錯的對象。「否認」讓人重蹈覆轍,而蘇菲的故事,正好是這個惡性循環的寫照。
【案例3】遇上不體貼情人的蘇菲
蘇菲和傑瑞交往五年,她有個薪水不錯的護士工作,也很幸運有段穩定的感情。三十二歲那年,她想結婚了,但傑瑞只想維持現狀。傑瑞是個風趣的人,但似乎不願意更進一步,只要蘇菲想聊內心話他就關上心門,這讓蘇菲感到非常挫折。她尋求治療,想找出解決辦法,卻也讓她陷入兩難:她愛傑瑞,可是就快要成為高齡產婦,但也擔心自己要求太多。
有一天,傑瑞約蘇菲去初次約會的餐廳,他的表現讓蘇菲以為傑瑞要求婚了。整頓飯吃下來,蘇菲難掩興奮之情。
用完餐後,傑瑞從外套口袋掏出一個首飾盒,順著絲滑的桌巾推到蘇菲面前。蘇菲幾乎無法呼吸,但當她打開盒子一看,裡面躺著的不是戒指,而是一張畫了問號的小紙片,這讓蘇菲一臉困惑……
傑瑞向蘇菲做了個鬼臉,說:「這樣妳就可以跟朋友說我問了。」
「你在求婚嗎?」她摸不著頭緒。
「不是,只是個玩笑,懂嗎?」
蘇菲既驚訝又憤怒,而且非常受傷。她打電話告訴母親,但母親卻站在傑瑞那邊,說這個玩笑很好笑,蘇菲犯不著生氣。
「我不覺得哪裡好笑,這讓人洩氣也很侮辱人。」
後來,蘇菲發現,母親和傑瑞都非常不體貼他人的感受,向他們訴說心情反而是自己倒楣。
在治療過程中,蘇菲看到缺乏同情心的母親和不體貼的傑瑞有多相似。和情感缺失的傑瑞交往時,她發現自己又重新感受到小時候的情感孤寂。也終於明白,與傑瑞談戀愛時的挫折感並不是現在才有,而是從小開始,蘇菲一直有無法情感交流的感受。
為什麼我們會因為自己不快樂,而有罪惡感
我很同情蘇菲這種人,這些人過得很好,其他人也不認為他們會有問題。但反而讓他們無法認清自己的痛苦。「我什麼都不缺,」他們會說,「我應該要快樂,但為何我總覺得好像少了什麼?」如果小時候只有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但情感需求一直不能圓滿時,就會有這類型的困惑。
這些人會不好意思抱怨,不論男女都會列出一長串要感謝的事,彷彿他們的人生是一道加法,只容許得出正數的結果。但他們揮不去心底的孤獨寂寞,在親密關係中也缺乏自己渴求的親密情感。
當他們找我諮商時,不是正要離開另一半,就是身陷外遇關係以填補心靈上的空虛。有的視承諾為圈套,乾脆做個「感情不沾鍋」;有的為了孩子決定維持婚姻,所以尋求治療,學習怎樣才能不生氣、不怨恨。
只有少數人來找我時,知道自己的童年缺乏足夠的親密交流。通常,多數人想不透為何自己不開心,他們想得到更多,卻覺得這樣好自私,所以經常內心交戰。就像蘇菲剛來諮商時曾說:「感情總是伴隨挫折,一切都需要經營,對吧?」
她只說對了一半,良好的感情確實需要付出與寬容,但不是為了得到關注,雙方的情感交流必須是容易的。
不論男女,都會有情感孤寂的狀況
情感交流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無關性別。儘管尋求心理治療的女性多過於男性,我仍然治療過許多在早期人際關係中感到孤寂的男性。大多數人認為男性的情感需求較低,可是看看自殺率與犯罪數據就知道,他們在某些方面比女性更痛苦。或許他們沒有表現出來,但缺乏親密感、歸屬感或關心的男性一樣會有空虛感。
孩子一旦發現無法與父母情感交流,常常會扮演他們認為父母所期許的角色,以強化與父母的連結。這麼做或許能贏得一時的讚許,但仍然不是真誠的情感交流。畢竟情感缺失父母不會因為孩子取悅了他們,就突然發展出同理能力。
不論男女,童年缺乏情感互動的人通常不相信有人會愛上「真正的」自己。他們深信,想要拉近雙方的關係,就必須扮演以對方為重的角色。
【案例4】不敢說真話的傑克
剛結婚時,活潑的凱菈經常讓傑克有被愛、快樂的感覺,但現在傑克卻非常憂鬱。
「我應該是快樂的,」他說,「我是全世界最幸運的男人,也努力成為她想要的男人。但我痛恨這種假裝的感覺,總覺得好像在演戲,勉強自己樂觀。」
我問傑克,凱菈看見的他是什麼樣子?
「我應該像她一樣快樂。我應該讓她覺得被愛、讓她永遠快樂。」他望著我,想獲得我的肯定。但是在我開口前,他又說:「凱菈下班回家時,我會裝出開心的樣子,但我覺得這樣好累。」
我問傑克,如果告訴凱菈其實他是勉強裝出開心的樣子,會怎麼樣?他說:「如果說實話,她可能會又驚又怒吧。」
我告訴傑克,雖然小時候曾經因為說出內心感覺而惹怒別人,但聽起來凱菈並不會這樣。傑克的描述比較像他易怒的母親,會在別人不聽命行事時爆發。
傑克和凱菈間的穩定情感應該能讓他輕鬆做自己,但傑克卻深信:如果不努力就會毀了這段關係。
當我告訴傑克,或許這段全新且安全的關係,能讓真正的自己有機會被愛。而被點出情感需求讓傑克有點不安,他不自在又難為情的說:「聽妳這樣說,我好像可憐又黏人。」
傑克從小便從母親那裡接收到「弱者才有情感需求」的訊息,若他不照母親的意思做,他就是不乖、不值得被愛。
傑克終於了解自己的心情,也更能對凱菈敞開心房,同時凱菈也完全接納他。發現自己對母親懷抱很深的怨氣,傑克驚訝的說:「不敢相信我這麼恨她。」傑克不知道的是:當有人毫無理由的控制你時,有恨意是正常、不由自主的,因為這表示「那個人正在磨滅你的感情、犧牲你來滿足他的需求」。
【摘文3】5. 孩子如何面對情感缺失父母
隱藏真實自我,只為了在家中占有一席之地
情感缺失父母無法與孩子情感交流、給予足夠的關心和愛。孩子只能靠幻想療癒,想像未來會如何滿足需求。孩子也會在家庭中找到或創造特殊的角色來因應父母,也就是我所說的「偽自我」(role-self),用來引起自我專注父母的注意力。在這一章,我們會先看看療癒幻想和偽自我,接著探討情感受到漠視時,孩子採取的兩種極為不同的因應方式:「內求型」與「外求型」。
不幸的是,這兩種方式都無法完全發揮潛能。由於父母只關注自己,孩子認為是真實的自我不夠好,才會無法吸引父母的注意,於是他們相信引起注意的方法就是不要做真正的自己。
難過的是,由內在天性以及真摯情感所構成的真實自我,只能退居幕後,而且似乎不這麼做,孩子就無法在家中有一席之地。雖然真實自我仍然存在,但常受父母需求為優先的家庭法則打壓。在本書第七章,我們將會探討當退居幕後的真實自我浮現,喚起了人們的真實感受與潛能時會發生什麼狀況。不過在這一章,先讓我們看看療癒幻想與家庭中的角色,將如何影響童年與成年後的生活。
在情感缺失家庭長大,為何會有療癒幻想?
由於父母情感缺失,孩子不得不調整自己以配合父母有限的情感。孩子用來回應父母、換取父母關心的方式五花八門,但都幻想有一天會得到父母的關注。
孩提時,我們會拼湊故事合理化我們的生活、建構對世界的認知、想像出讓自己好過些的事物而創造出療癒幻想──總有一天,我們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孩子常會認為,童年苦痛和情感孤寂的解藥,就是讓所有人變成別的樣子,療癒幻想幾乎都屬此類。因此,開頭都是:「要是……」例如:我要是無私或有吸引力,就有人愛;要是能找到體貼、無私的伴侶,就會被愛;或像有些人以為只要出名、有錢或是讓人害怕,生命就得救了。不幸的是,療癒幻想是孩子幼稚、幻想出的解決辦法,在現實世界行不通。但不論什麼幻想,都會給孩子正面的力量,讓他們撐過令人痛苦的教養方式,冀望更好的未來。許多人都用「總有一天,有人愛、有人關心」的希望,帶他們走過悲慘的童年。
療癒幻想如何影響成年後的人際關係
成年後,我們會偷偷希望實現那些幻想,下意識期望對方符合我們的童年幻想世界,也相信只要有毅力與耐性,終能改變別人。我們以為終會遇到優先考慮我們需求的對象,或是擁有永遠不會讓自己失望的朋友,以此治癒我們的情感孤寂。然而,這種無意識的幻想,常常會傷害自己,例如有位女士打心底相信,只有讓憂鬱的父親開心,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她沒發現,就算父親沒走出憂鬱,她早已是自由之身、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另一位女士深信,只要對丈夫百依百順,就能得到她想要的愛。當丈夫遲遲沒有給予她想要的關注,就會對丈夫發脾氣。她覺得自己都這麼努力了,未能實現幻想讓她感到焦慮,但是怒氣蓋過了焦慮,因為她從小就相信,只要當「好人」,別人就會喜歡她。
我們常常不自覺把這種幻想加諸在他人身上,「愛的小試煉」就是其一,只有身為局外人才看得出這有多麼不實際。成功的婚姻治療通常會揭露:療癒幻想逼伴侶成全夢想中的快樂童年。
【摘文1】1. 缺愛的童年,孤單的成年
生長在情感缺失的家庭中,是很孤單的體驗
情感孤寂來自和他人親密感不足。有的來自童年時期,自顧不暇的父母忽視了我們的情緒感覺;有的則是在成年後,因失去一段感情而有此感受。如果從小就有這種感覺,很可能是情感需求在孩提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回應。
生長在父母皆情感缺失的家庭,是很孤單的成長經驗。這些父母的外表和行為看起來一切正常,也會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提供溫飽、注意孩子的安全;然而,若不和孩子建立穩固的心靈互動,孩子就會欠缺安全感。
就像身體受傷會疼,不被關心的孤獨也會...
作者序
【自序】忽視童年心理需求,成年後不易幸福
我們往往認為大人比小孩成熟。但有沒有可能,某些敏感孩子才到世上幾年,他的感情發展會比活了幾十年的父母親還成熟?當這些情感缺失父母無法適當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時,會有什麼後果? 答案是:忽視心理需求的傷害和生理失能一樣沉重。
若忽視童年時期的心理需求,孩子會陷入痛苦的心理孤寂中。成年後,談感情、選擇伴侶時,仍受童年影響而做出錯誤的決定。本書將說明情感缺失父母會對孩子(尤其是非常敏感的孩子)造成什麼負面影響,並讓這些由「抗拒親密感父母」帶大的「你」,從痛苦、混亂的情緒中解放,學會如何自我療癒。
情感缺失父母害怕進行深度情感交流,也怯於拉近心靈的距離,他們用虛與委蛇的態度逃避現實,不去面對也不懂得反諸求己,無法接受指責也絕不道歉。他們反反覆覆、情緒不穩定,也總是我行我素,無視孩子的需求。在本書中,你會看到情感缺失父母,往往為了自保而犧牲孩子的感受。
流傳已久的傳說和童話故事中不乏這類父母。許多故事中可以看到,小主角被漫不經心的父母弄丟了,必須求助動物或是他人;有的故事中,父母被描寫成壞心腸,讓自己的小孩自生自滅。這些故事能廣為流傳,是因為讓許多人心有戚戚焉──遭受父母忽視、被遺棄的小孩必須自力救濟,可見情感缺失父母,是亙古存在的。
藉由認識情感健全和情感缺失的差異,你就能明白為何得到再多愛、和別人再親近,你仍然感到無比孤寂。希望這本書能夠解答你長久以來的疑問,像是:和某些家人相處為何總是讓人挫折、換得遍體鱗傷?一旦掌握了情感缺失的樣貌,你就能調整出較適當的期待,安然與他們的情感層次相處,不會因為得不到回應而受傷害。
心理治療師都知道,唯有不讓有害的父母影響我們的情緒,才能恢復心靈平靜、重建情感上的自足。但要怎麼做呢?過去的文獻一直沒有完整解釋「為何自我中心的父母,給予愛的能力有限」,本書將說明這些父母為何欠缺基本的情感健全度。當我們摸清了前因後果,才能知道該和父母做何種程度的情感連結,才能活出自我,並且不被「拒絕改變」的父母傷害。認清「是父母不夠成熟」能讓我們明白:會受到他們的忽視,不是我們的錯,而是來自他們自身的問題,讓自己從心靈孤寂中解放。了解為何父母無法改變,能讓我們不再因他們而感到挫敗,也不再懷疑自己不值得被愛。
藉由本書,你將知道父母為何無法與你親情互動、給你愛的養分。也將知道父母為何總是不了解你、不夠關心你,而你再怎麼努力溝通,都無法改善。
如何從過往中覺醒、改變,並且擺脫情感孤寂
第一章將說明,為何受情感缺失父母養育的孩子會感到孤寂。從一些案例可以發現,親子間若缺乏深度情感交流,會影響孩子的成年生活。在這一章,你將會清楚了解情感孤寂的真實樣貌,並且察覺如何自覺,以扭轉乾坤、擺脫孤獨。
第二、三章探討情感缺失父母的人格特質,以及會導致哪些不良關係。理解父母有情感缺失問題,就能開始明白為何他們會有令人困惑的行為。書中的評量能幫你檢測父母情感發展的健全度,或許也能從中得知為何父母的情感發展很早就停止了。
第四章介紹四種情感缺失父母,從而找出自己的父母屬於哪一型。並講述在面對這些父母時,孩子習慣自我否定。
第五章會看到有些孩子為了扮演好「父母期許」的角色,切斷與真實自我的連結;他會不斷幻想別人該如何幫自己平撫過去遭受的忽視。你也會看到由情感缺失父母養大的孩子,會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格──「情感內求型人格」和「情感外求型人格」(這個訊息也能讓我們了解,為何親兄弟姊妹,在個性和行事風格上也有天壤之別)。
第六章將進一步細談「情感內求型人格」。內求型人格較願意學習自省、追尋自我成長,最可能成為這本書的讀者。內求型人格的覺察力很高,也非常易感,在社會互動和情感交流方面具強烈直覺。你會發現自己是否具有這樣的人格特性,尤其是性格上容易因為自己需要幫助而感到不好意思、在人際關係中經常擔起安撫情緒的責任,並且總是把他人需求排在第一順位。
第七章將闡述當舊的相處模式瓦解後,我們就會清醒、回頭照顧自己不曾被滿足的需求。通常,人們在這個時候會尋求心理治療。我將分享一些案例,看看他們如何從自我否定模式中覺醒、進而決定改變自己;在面對真實自我的過程中,會重新信任自己的直覺本能,並真正的認識自己。
第八章將介紹和他人連結的方式,我稱之為「情感健全度覺知法」,利用情感健全度來衡量情感功能層次,並逐漸用客觀方式看待他人的行為,讓你在情感缺失的徵象出現時有所覺察。你會學到如何面對情感缺失者,並且保護自己不受對方的情緒干擾,讓自己得到新的平靜與自信。
第九章將分享個案運用情感健全度覺知法後,重新得到自由、身心靈統合的實踐經驗。這些故事可以讓你擺脫情感缺失父母所帶來的罪惡感和困惑。只要專注於自我發展,就能脫離與情感缺失者的現有相處模式,走上自由的康莊大道。
第十章教你如何找出情緒穩定、可靠、會對你好的人,讓由情感缺失父母養大的你,放掉在面對他人時常有的自我否定傾向。若能在感情關係中運用這些技巧,就能永久脫離情感孤寂。
辨別情感缺失,解開你的迷惘與痛苦
讀完這本書,你就能辨別情感缺失的徵象、了解自己為何經常覺得孤寂、明白當你想和情感缺失者建立更進一步的親密感時,為何總是鎩羽而歸;你將學會如何控制氾濫的同情心,不再受人操弄或被不懂相互付出的人綁架情緒。最後,你會知道如何找到能和你建立親密感、圓滿交流的對象。
從事心理治療工作多年,大多時間我都在研究這個主題,也非常期待能分享我的研究結果。書中引人發想的故事,來自我所面對的臨床個案。我認為,無法客觀看見這個答案的原因,是因為被父母在社會中的形象所蒙蔽,但其實答案就在眼前。很高興終於能和世人分享這些一再被證實的觀點。
我希望能解除受到感情缺失父母影響的孩子,所遭受的迷惘和痛苦。若是這本書能幫你了解自己的心靈孤寂、建立更深入的情感互動和有益的親密感、明白自己的價值、不再受他
人操弄,我的任務就達成了。你一定知道這本書將帶你前往何方,我想告訴你:「你的直覺是對的!」
致上最深的祝福!
【自序】忽視童年心理需求,成年後不易幸福
我們往往認為大人比小孩成熟。但有沒有可能,某些敏感孩子才到世上幾年,他的感情發展會比活了幾十年的父母親還成熟?當這些情感缺失父母無法適當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時,會有什麼後果? 答案是:忽視心理需求的傷害和生理失能一樣沉重。
若忽視童年時期的心理需求,孩子會陷入痛苦的心理孤寂中。成年後,談感情、選擇伴侶時,仍受童年影響而做出錯誤的決定。本書將說明情感缺失父母會對孩子(尤其是非常敏感的孩子)造成什麼負面影響,並讓這些由「抗拒親密感父母」帶大的「你」,從痛苦、混亂...
目錄
【各界推薦】
【致謝】
【自序】忽視童年心理需求,成年後不易幸福
◆ Chapter 1 缺愛的童年,孤單的成年
生長在情感缺失的家庭中,是很孤單的體驗
什麼是健全的親密關係
父母匱乏的情感,帶給孩子孤寂的感受
【案例1】彷彿漂流在汪洋中的大衛
【案例2】沒人關心的朗達
為何悲傷的過往,會不斷重演?
【案例3】遇上不體貼情人的蘇菲
為什麼我們會因為自己不快樂,而有罪惡感
不論男女,都會有情感孤寂的狀況
【案例4】不敢說真話的傑克
情感孤寂的感受,也會出現在與父母和朋友間的相處
【案例5】被母親控制的露意絲
否定自己的直覺,反而選擇了錯誤的對象
【案例6】覺得不受丈夫重視的梅根
受傷的自信心,讓我們無法向外尋求幫助
【案例7】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的班
【案例8】無法分享喜悅的夏綠蒂
光鮮亮麗的外表下,依舊隱藏著童年的孤獨創傷
【案例9】獨自面對一切的娜塔莉
為何缺乏情感交流的生活是有害的?
◆ Chapter 2 為什麼我們就是無法感受到父母的愛?
了解情感缺失父母的特徵
【評量1】父母的情感健全度
如何區別「情感缺失」以及「偶爾情緒化」
怎麼樣才是情感發展健全?
情感缺失者有哪些特質
【案例10】與父親角色錯置的芙麗妲
代代相傳的舊式育兒方式,讓許多人關上了心門
【案例11】艾莉與麻木不仁的媽媽
【案例12】莎菈與壓抑情感的媽媽
孤單的童年經驗,造就了情感缺失者
【案例13】很會看臉色的伊麗莎白
【案例14】卸下母親心房的漢娜
對情感缺失者來說,深度情感交流具有威脅性
情感缺失者的思考模式通常是狹隘的
◆ Chapter 3 不斷體會到「情感遺棄」的童年
生命本能,讓我們無法推開情感缺失父母
【評量2】童年時期和父母相處的難題
為何我們難以和父母溝通?
【案例15】布蘭達與自我中心的母親
缺乏情感交流會激起我們的憤怒
情感缺失者會用情緒傳染的方式來溝通
情感缺失者不願承擔自己該付的情感工作
情感缺失者渴望但無法接受他人關心
情感缺失者抗拒修復關係
情感缺失者期待孩子「鏡映」並理解他們
【案例16】辛西亞與不願孩子獨立的母親
情感缺失者將自尊建立在他人的服從上
情感缺失者眼中神聖的「角色順從」機制
情感缺失者要的是情感糾葛,而不是親密感
【案例17】覺得媽媽只愛姊姊的海瑟
【案例18】獨立的馬克與偏愛弟弟的父親
【案例19】被父母忽視的比爾
片段的時間感,讓情感缺失者無法一致的處理關係
◆ Chapter 4 恐懼親密感的四大類型「情感缺失父母」
讓孩子心理孤寂、沒有安全感的情感缺失父母
育兒方式如何影響嬰兒的依附行為
四大情感缺失父母:情緒化、神經質、消極型、冷漠型
情緒化父母:善變且容易情緒失控
【案例20】布莉塔妮與只在乎自己感受的媽媽
神經質父母:過度涉入孩子的生活
【案例21】努力讓爸媽高興的約翰
【案例22】被父親控制的克莉絲汀
消極型父母:面對高漲的情感,只會消極躲避
【案例23】不期待爸爸保護的莫莉
冷漠型父母:彷彿身邊豎立著高牆、難以靠近
【案例24】貝絲與冷漠的母親
【評量3】了解父母的情感缺失類型
◆ Chapter 5 在缺乏愛的家中,我們只能埋藏真實的自我
隱藏真實自我,只為了在家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情感缺失家庭長大,為何會有療癒幻想?
療癒幻想如何影響成年後的人際關係
孩子的真實自我得不到適當回應,就會開始扮演「偽自我」
情感缺失父母如何影響偽自我的發展
【練習1】認清自己的療癒幻想與偽自我
因應情感缺失父母的兩種類型──內求型與外求型
混合型因應模式:結合了內求型與外求型人格
【評量4】找出你的因應模式
情感缺失父母,大多是外求型人格
【案例25】覺得被枷鎖鍊住的羅尼
【案例26】透過藥癮逃避生活的榮恩
不論是外求型或內求型因應模式,都有可能是助力或是阻力
◆ Chapter 6 渴求親密感,為什麼讓我們更容易受傷?
敏銳而容易受傷的內求型人格
內求型人格對情感更敏感且敏銳
內求型人格具有強烈的情感
內求型人格,需要深刻的情感連結
【案例27】對情感缺失父母感到憤怒的蘿根
內求型人格具有強烈的社交本能
內求型人格會因為自己需要幫助,而感到羞愧
內求型孩子在家中不顯眼、容易被忽略
【案例28】從小被迫獨立的珊卓
【案例29】接手照顧姪子的貝絲妮
【案例30】在治療時拚命道歉的莉亞
過於獨立的內求型人格
內求型人格會認為受虐是正常的
在關係中,內求型人格會負起維繫感情的工作
【案例31】吃力不討好的凱蒂絲
◆ Chapter 7 痛苦的症狀,提醒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
什麼才是真實的自我?
不斷成長、被了解,以及表達,滿足真實自我的需求
【練習2】學會喚醒真實自我
先破壞舊有的心理模式,才能覺醒真實的自我
【案例32】想要成長的愛琳
如何擺脫過時的偽自我?
【案例33】破除童年咒語的維吉妮亞
【練習3】學會從自我毀滅的偽自我中解放
看見你的真實感受、放棄「終將得到愛」的療癒幻想
【案例34】不再克制自己只能有「對的感受」的蒂朵
【練習4】察覺你是否有隱藏的情感
我們所恐懼的「憤怒」,其實代表真實自我即將顯現
【案例35】學會對自己誠實的小潔
當我們看清事實,才能善待自己
【案例36】重新定義自我價值的蕾娜
成年後的戀愛關係,容易觸發過去未被滿足的情感需要
【案例37】找到自我價值的麥克
不再「理想化父母」,用更客觀的方式面對他們
【案例38】懂得客觀看待母親與丈夫的佩西
學會欣賞自己的能力
從心理治療,學會建立新的價值觀
【案例39】開始爭取自己權益的艾隆
面對並處理痛苦的內在與情緒,才能擺脫童年的情感傷害
◆ Chapter 8 學會不再乞求父母無法給予的愛
孩子共同的療癒幻想──以為父母終會愛他們、關心他們
【案例40】想得到母親認同的安妮
如何與情感缺失父母培養新關係?
【案例41】從情感健全度覺知法找回自我的安妮
【案例42】學會正視情感缺失母親行為的若雪
◆ Chapter 9 擺脫痛苦的親子關係,找回真實的自我
哪些家庭模式,會讓我們陷入過去的角色
開始自在的當個不完美的人
【案例43】被內在完美父母批評的傑森
自在的擁有真心的想法和感覺
自在的與情感缺失父母中止接觸
【案例44】與母親保持距離的愛莎
自在的設下接觸底線、不過度付出,並且關注自己的真正需求
【案例45】覺得被母親糟蹋的布萊德
學會疼惜、好好照顧自己
學會不再過分同理他人
【案例46】學會控制想幫忙心態的蕊貝嘉
學會在需要的時候向外界尋求幫助
【案例47】懂得掌控局面的可芮莎
學會自由的表達自己
【案例48】導正父親話題的荷莉
學著與父母以新方式保有舊的關係
學會不再從情感缺失父母身上找到情感關注
◆ Chapter 10 在未來的關係裡,學會找到情感健全的人
為什麼我們容易被自我中心、剝削他人者吸引?
情感健全者有哪些特徵?
【案例49】泰倫與過於強勢的女友
【案例50】在感情中犧牲自己的丹
【案例51】希望丈夫自我反省的克莉斯朵
【案例52】艾倫與沒有同理心的男友
【案例53】覺得被丈夫忽視的吉兒
如何從網路交友,找到情感健全者
【評量5】檢測一下,看看對方是否能給你想要的互動
讓自己培養有助情感的互動能力、邁向你想要的關係
【練習5】讓自己從情感孤寂的童年中解放
【後記】找回自我、找回完整的自己
【各界推薦】
【致謝】
【自序】忽視童年心理需求,成年後不易幸福
◆ Chapter 1 缺愛的童年,孤單的成年
生長在情感缺失的家庭中,是很孤單的體驗
什麼是健全的親密關係
父母匱乏的情感,帶給孩子孤寂的感受
【案例1】彷彿漂流在汪洋中的大衛
【案例2】沒人關心的朗達
為何悲傷的過往,會不斷重演?
【案例3】遇上不體貼情人的蘇菲
為什麼我們會因為自己不快樂,而有罪惡感
不論男女,都會有情感孤寂的狀況
【案例4】不敢說真話的傑克
情感孤寂的感受,也會出現在與父母和朋友間的相處
【案例5】被母親控制的露意絲
否定自己的直覺,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