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學術研究論文
The Inscriptions in the Body
Phenomenal Body: The Body as Motive
Exploring the Notion of Motive
戲曲《牡丹亭》中體現的文化內涵
《奼紫嫣紅》編舞技法與舞作結構分析
「六代舞」考
從初期儒家的思惟論知識的共有、公共及分享性
舞蹈意義的展現:以阿美族奇美社的樂舞為例
美的來源與本質:從初期儒家、初期道家、佛家核心義理以立論
即興創作
第二篇.舞蹈評論
找尋一個自己的城市:雲門舞集《看不見的城市》評論
新表現主義舞蹈劇場無可爭議的大師:碧娜包許《黑暗中的兩枝香煙》評論
繪事後素:體相舞蹈劇場《墨身》評論
深山密林與都市叢林中的潛行者:TAI身體劇場《深林》評論
人生走一回:行行製作《After Party》評論
穿流於歷史的縫隙之間:索拉舞蹈空間《平流層》評論
留取丹心照汗青:舞蹈的美與義
傳承與創新:《舞相13》的迴聲
舞展之後:平實的生活與時代的精神
越過地平線的歷程:台北越界舞團《傳說》及《心之安放》評論
第三篇.戲劇評論與報導
歌舞劇的創作與難題:羅北安專訪
設法打破第四面牆、大膽嘗試沒把握的事:房國彥專訪
視角、實驗性、觀察點:《復活、凡尼亞舅舅》實驗劇評
下一步,怎麼走:表演工作坊的評價意見之一
看環境與需求、談劇場的評價:表演工作坊的評價意見之二
處萬象、出擾攘、知所措:表演工作坊的評價意見之三
用往事勾勒出生命的輪廓:魅登峰劇團《鹽巴與味素》劇評
人生演變出活力:魅登峰的那些人那些事
人生特質開放呈現:彭雅玲與卓明是怎麼做的
如何看見「盲點」:綠光劇團《盲點的剪接》劇評
看舞台劇《駱駝祥子》體會原著精神:舒乙和李翔談老舍
晨星閃耀的紅色天空:《紅色的天空》劇評
一場知識分子的鬧劇:《一夫二主》劇評
台北藝術運動:中華舞蹈社抗爭事件本末
與生活連線的戲劇:李國修專訪
莎姆雷特的上海旋風:屏風表演班踏出的一步
如何欣賞丑角的藝術:英國「喬夫快樂」所承載的丑劇傳統
分享美好經驗、彌補文明盲點:《海山傳說—環》取材構思
如何對待生存期望:果陀劇場《台北動物人》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