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對象
司法社會工作相關從業人員
使用功效
透過許多的案件實例介紹,說明資深社會工作者面對問題如何處理,使讀者能加以運用,並從不同面向去瞭解司法工作的專業,啟發本土化的司法社會工作發展。
改版差異
全新
書籍特色
本書有系統地介紹司法社會工作的範疇與歷史脈絡。第一部分,先介紹司法社會工作的理論與概念,與基礎的實務工作面貌。第二部分,詳述社會福利領域中可能涉入法律議題的多元服務對象及其所面對的挑戰。第三部分,針對實務常用的知識或技巧。本書亦透過許多的案件實例,介紹如何處遇及加以運用,讓讀者從不同面向瞭解司法工作的專業,啟發本土化的司法社會工作發展。
作者簡介:
主編
吳慧菁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所)教授兼任主任、社團法人臺灣司法社工學會理事長、心理衛生專科社會工作師
楊喬羽
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社會福利學院博士候選人/研究助理、社會工作師
副主編
陳怡青
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社團法人臺灣司法社工學會常務理事、心理衛生專科社會工作師
翻譯者
李易蓁
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社會工作師
何振宇
國立金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兒童少年婦女及家庭專科社會工作師
吳瓊華
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臺灣高雄分會主任、美和科技大學兼任講師、社會工作師
金涇瑞
社會工作師
范舜豪
法務部矯正署新店戒治所社會工作師
胡聚名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工科主任、台北大學社工系兼任講師、心理衛生專科社會工作師
施睿誼
育達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社團法人臺灣司法社工學會秘書長、醫務專科社會工作師
翁毓秀
靜宜大學社會工作及兒童少年福利學系退休副教授、社團法人臺灣司法社工學會監事、社會工作教育學會顧問、國際社會福利協會理事、社會安全學會理事、中華聯合勸募協會理事
梁美榮
國立金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業成基金會董事、身心障礙專科社會工作師
郭適維
法務部矯正署編審
郭文正
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心理衛生專科社會工作師
張絲零
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心理衛生專科社會工作師
彭瑋寧
法務部矯正署技正、輔仁大學心理系臨床講師、桃園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臨床心理師
葉怡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執行秘書
劉素華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會工作室主任、台灣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學會理事、心理衛生專科社會工作師
戴世玫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台灣社會工作督導服務協會理事長、社團法人臺灣司法社工學會監事、兒童少年婦女及家庭專科社會工作師
鍾志宏
法務部矯正署專門委員、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社團法人臺灣司法社會工作學會理事
蕭同仁
育達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家暴處遇與毒品危害防制處遇社會工作師
韓意慈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社團法人臺灣司法社工學會理事、社會工作師
推薦序
序
原主編:Tina Maschi、George S. Leibowitz
譯者:楊喬羽
我們很高興能再版「司法社會工作——不同服務對象與領域的心理社會及司法問題」。自2009年出版本書第一版以來,許多人意識到司法社會工作領域需要一個專業和整合性的工作團隊。隨著國內外對偏見和歧視的意識提升,服務系統內大量的少數群體(特別是種族、階級和性別少數群體)開始受到重視,這個趨勢促使社會工作專業履行其長期被遺忘的使命:面對並倡導司法改革、健康及公共安全等議題。
由於司法社會工作者的工作環境包含各種正義和公平問題,本書強調服務對象及環境的多元性,勉勵社會工作者在服務過程關注司法或法律方面的議題,以提供個案更好的服務。司法系統中的個案所處的多元環境包含各地的社服機構、學校、醫院、藥物濫用和心理衛生方案、兒童福利中心及法庭及監獄等。
無論在哪裡服務,要成為一個好的司法社工實務工作者都必須具備特定的專業能力。我們要有整合性的司法知識及價值觀,也要有實踐、研究、倡議和合作的能力,才能幫助個人、家庭、組織和社區解決複雜的人權、社會正義、侵害人權(例如創傷和虐待)等司法議題,並消弭不正義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不足等問題。在不斷變化的健康和行為健康服務領域中,我們必須與專家和其他利害關係人合作(特別是受影響最多的個案們),才能共同解決個案所面對的財務、心理、情緒、社會和法律問題。
本書以人權及社會正義取向及整合性的司法觀點探討重要且發展中的司法社會工作專業化議題,這門專業可說是社會工作的心臟、頭部及雙手(知識、價值觀及技能)。如同本書第一版所述,司法社會工作的對象不限於一小群受害者或少年司法及刑事司法系統中被判罪的人,我們納入所有在家庭及社會服務、教育、兒童福利、心理衛生、行為健康等面向受到人權及社會正義或聯邦及地方法律及政策影響個人和家庭。例如為無簽證移工爭取法律保障、協助個人或家庭申請資源(如:美國的Medicare或社會安全保險提供身心障礙者的福利),以及為矯治機構中有特殊需求的受刑人提供心理衛生處遇等。
本書目標
整體而言,本書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和專業人士培養在公共衛生和司法體系中提供人權及社會工作服務的能力,以解決當代社會中健康不平等及大規模監禁等問題。許多群體缺乏適當的服務,也未能享有基本的政治、公民、社會、經濟和文化正義權,例如:少數族裔、曝險青年、老人、退役軍人、移民、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和酷兒(LGBTQ)、身心障礙人士或身處貧困或暴力中的人等。
本書將幫助讀者運用人權法律框架和社會正義及充權理論,對長期缺乏資源的個人、家庭及社區提供多層次的預防、評估和介入。讀者亦將學到創新的服務、研究及倡議方案,以處理與健康、福祉和正義相關的心理社會問題。讀完本書後,讀者將具備知識、價值觀及技能,能在不同的實務領域(如:醫療保健、社會服務、司法環境、保護服務、法院和矯治等)針對不同群體提供整合性的司法實務工作。這本書可以和進階的教材、專業的繼續社會工作或跨專業的教育學分併用,並加入臨床、宏觀實務、領導力以及研究和評估能力等內容。
本書第二版包含下列特殊或弱勢群體以及重要的人權實踐、研究和倡議主題:
•兒童、青少年和家庭(包括被監禁者的子女)
•少數種族和族裔
•婦女
•移民和難民
•無證移工
•退役軍人
•老年人
•愛滋病毒/愛滋病患者
•LGBTQ
•貧窮群體
•街友(無家者)
•有精神健康及藥物濫用問題者
•患有重大疾病及絕症的人
•有重大犯罪紀錄的人
•創傷倖存者和犯罪被害人
•受刑人
•其他
本書之所以強調這些群體,是因為他們比其他人更可能面臨健康和司法不平等。
總體而言,本書填補了強調人權及社會正義的社會工作教育訓練在知識、價值觀和技能方面的不足。根據2015年美國社會工作教育委員會(CSWE)的認證標準(見表 P.1),參與、預估、介入、成效評估、研究、政策實踐、跨專業實踐、法律知識和促進人權和社會正義的倡議相關的綜融及專業化的知識、價值及能力,對於社會工作者來說均至關重要,有這些能力,社會工作者才能達到公共衛生和公共安全的雙重目標。然而,很少人將法律問題的影響用有意義且實務取向的方式整合到社會工作教育中。本書填補了這個不足,使讀者具備整合社會法律知識、價值觀和技能的信心和能力,而得以針對不同群體、在不同情境下進行司法實踐、研究、倡議及合作。
表 P.1司法觀點下的九項核心能力
1.符合倫理及專業的行為
2.在實務工作中融入多元性及差異性
3.促進人權、社會、經濟和環境正義
4.參與實務引導(practice-informed)的研究及研究引導(research-informed)的實務
5.參與政策執行
6.參與個人、家庭、組織和社區
7.預估(assess)個人、家庭、組織和社區
8.介入個人、家庭、組織和社區
9.評估(evaluate)針對個人、家庭、組織和社區的服務成效
來源:CSWE EPAs (2015)。
此版本新增內容
這個版本的改變包括:
•納入CSWE 2015年教育政策認證標準(表 P.1)
•將人權及社會正義取向應用於司法群體及環境,並整合微視、中介和鉅視的能力(例如:研究、實踐和倡議)
•更豐富的內容,包含章節能力和目標、理論知識,以及有關司法實務及能力更詳盡的核心主題和策略
•更新的案例研究及來自社會工作相關領域專業人士的「實務之聲」,使本書成為社會工作、心理學、法律、公共衛生和其他相關專業的理想選擇
•其他教學工具,包括章末總結、練習、線上資源、教學PowerPoint、課程大綱範本、社會心理評估等工具
•作者群包含跨領域的新生代和資深社會工作、心理學、刑事司法和法律等學科的學者和實務工作者
•比第一版更豐富、更新的章節,包括司法社會工作的歷史、兒童福利、少年司法、移民和受害者倡議
•新增「第二部分」的內容,包含從大規模監禁的觀點探討刑事司法系統的種族議題、醫療照護和障礙人士及重病患者、居住問題及街友、成人保護服務及老人議題、退役軍人等主題
•新增「第三部分」,納入有關重要司法能力的章節,包括基於實證的評估和介入、動機式的司法晤談、專家證詞、家庭參與、修復式正義理論和實務、賦權實務、案例和政策層面的倡議、跨學科合作、科技和支持性的通訊訪視(televisiting)
目標讀者群
我們設定的讀者群包括社會工作和其他跨學科學生,如心理學學生、法學博士/社工碩士學生(Juris Doctor/MSW)以及刑事司法科系的大學及碩士學生。我們將本書定位為進階的選修課程,但也可以作為其他群體和領域的基礎課程。本書也可用於繼續教育課程或供專業人士使用,協助讀者提升有關法律或司法議題的實務能力。
組織和內容
本書有架構地介紹司法社會工作,使讀者可以充分了解這門專業。本書分成三個部分,從司法社會工作的概念和歷史基礎開始,延伸到特定群體和場域,最後介紹司法社會工作的核心技能。「第一部分:人權及社會正義取向的司法實務」使讀者了解整合性司法社會工作實務的定義。我們以人權及社會正義系統取向為架構,將司法社會工作這個專業領域分為在社會法律環境中以特定方式運作的不同領域,包括健康、社會、心理衛生服務到少年和刑事司法系統,並牽涉個人、家庭、組織和社區等層面。本書引導讀者從了解人權及社會正義開始,探索司法社會工作的概念和歷史基礎。我們回顧了社會工作從過去作為一個慈善或矯正的專業,至發展成專業的臨床、研究和政策倡議工作的過程。透過人權及社會正義系統取向,讀者將更清楚自己在整合性的實務工作中的位置。我們針對人權及法律、社會工作、倫理和法律進行全面的介紹,並回顧民法和刑法,以幫助讀者理解並思考影響服務對象及專業服務的法律議題和程序。
在「第二部分:照護體系及司法實務」中,我們介紹受到人權、社會正義和法律制度影響的群體和情境。這部分將幫助讀者了解不同議題及領域的司法整合實務,包含與家庭和社會服務、教育、兒童福利、行為健康、退役軍人服務、成人保護服務、少年司法、刑事司法和移民司法部門的照護等主題有關的實務、研究、倡議及協作所需之知識、價值觀及技能。透過「實務之聲」的補充,讀者將了解經驗豐富的工作者和專家的看法,以及他們在特定照護系統中可能遇到的個案類型或實務問題。
「第三部分:核心能力——實務、研究與評估、政策以及倡議」的重點為司法社會工作者經常使用的重要技巧,包括使用司法引導的風險評估和循證實務、動機式晤談、司法訪談、專家證詞、修復式正義的理論與實務等。我們還提到充權取向的實務、家庭參與、心理衛生及復原能力、跨學科及跨單位合作、司法研究和評估、案例和政策層面的倡議,以及與涉入刑事司法系統(或有涉入風險)的家庭工作時能使用的先進科技。
閱讀本書後,社會工作者將更了解如何使用司法觀點來參與、預估、預防及介入不同實務領域的個人、家庭、組織和社區,並將司法專業知識、價值觀和技能整合到實務、研究、倡議以及跨學科和跨單位的合作中。
學習工具
如前所述,本書的新版納入更多學習工具,包括參考2015年CSWE認證標準所訂的章節目標、章節結尾的練習、章節重點整理和結論等。更有「實務之聲」:透過不同領域的司法社工的觀點,讓讀者更認識多元的司法服務領域及多元的服務對象。
教學資源
老師及學生均可以使用在 Springer Publishing 網站上的補充資料,其中包含講師可使用的授課PowerPoint、課程大綱範本和其他資源,如:生物心理社會評估的範例、案例研究等。
閱讀本書的學生和專業人士將能提早加入在司法社會工作實務專業領域、在不同服務領域與不同對象工作的學習之旅。我們邀請您加入這個旅程,並和他人分享這個旅程!
參考文獻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15). 2015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swe.org/getattachment/Accreditation/Accreditation-Process/2015-EPAS/2015EPAS_Web_FINAL.pdf.aspx
序
原主編:Tina Maschi、George S. Leibowitz
譯者:楊喬羽
我們很高興能再版「司法社會工作——不同服務對象與領域的心理社會及司法問題」。自2009年出版本書第一版以來,許多人意識到司法社會工作領域需要一個專業和整合性的工作團隊。隨著國內外對偏見和歧視的意識提升,服務系統內大量的少數群體(特別是種族、階級和性別少數群體)開始受到重視,這個趨勢促使社會工作專業履行其長期被遺忘的使命:面對並倡導司法改革、健康及公共安全等議題。
由於司法社會工作者的工作環境包含各種正義和公平問題,本書強調服務對象及環境的多...
目錄
第一部分:人權及社會正義取向的司法實務/1
第一章 司法社會工作的概念及歷史/3
第二章 生命歷程系統力分析:了解健康和司法不平等,以進行司法評估及介入/39
第三章 人權與社會工作/65
第四章 社會工作與法律:倫理、社會工作、民法和刑法概述/79
第二部分:照護體系及司法實務/99
第五章 教育、社會工作及法律/101
第六章 跳脫框架思考:透過司法社工實務消弭健康不平等/118
第七章 住房/135
第八章 少年司法體系之就業十字路口/150
第九章 司法實務中的系統之一—家庭/166
第十章 家庭和社會服務:滿足人類對收入、食物及居住的基本需求/185
第十一章 兒童福利/201
第十二章 家庭暴力/220
第十三章 物質使用與併發的精神疾病治療:關於看守所、監獄和假釋相關系統和議題/235
第十四章 少年司法體系的重要議題、趨勢及介入策略/260
第十五章 刑事司法系統:大規模監禁歷史對司法社會工作的影響/290
第十六章 高齡化與身心障礙挑戰下的成人保護工作/306
第十七章 針對司法系統中的退役軍人提供的計畫和服務/326
第十八章 移民司法系統/343
第十九章 跨領域合作:弱勢群體的心理健康、物質濫用和住宅問題/361
第三部分:核心能力——實務、研究與評估、政策以及倡議/375
第二十章 經驗實證引導的司法社會工作實務/377
第二十一章 動機式晤談/397
第二十二章 司法會談/詢問/409
第二十三章 司法實務及司法系統中的專家證人/422
第二十四章 修復式正義與社區福祉(一):揭示理論、實務和研究/433
第二十五章 修復式正義(二):社會工作者該做什麼?/448
第二十六章 賦權、女性主義實務與司法服務對象/464
第二十七章 司法體系中的家庭參與及社會工作/478
第二十八章 合作及照顧協調/514
第二十九章 人權議題及有關受刑人及其他弱勢群體的研究——實證為基礎的服務應從何開始?/533
第三十章 司法研究和評估:促進人權和社會正義的方案和政策介入/552
第三十一章 個案層面及政策面倡導/592
第三十二章 被害人倡議/608
第三十三章 家庭視訊會面:由心理學家指導的創新方案,以提昇父母被監禁兒童的復原力及減少創傷/622
第一部分:人權及社會正義取向的司法實務/1
第一章 司法社會工作的概念及歷史/3
第二章 生命歷程系統力分析:了解健康和司法不平等,以進行司法評估及介入/39
第三章 人權與社會工作/65
第四章 社會工作與法律:倫理、社會工作、民法和刑法概述/79
第二部分:照護體系及司法實務/99
第五章 教育、社會工作及法律/101
第六章 跳脫框架思考:透過司法社工實務消弭健康不平等/118
第七章 住房/135
第八章 少年司法體系之就業十字路口/150
第九章 司法實務中的系統之一—家庭/166
第十章 家庭和社會服務:滿足人類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