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界第一人 杜聰明(一八九三~一九八六)〉
文/陳永興
杜聰明,一八九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出生於淡水(滬尾)的北新庄,這個身材瘦小的男孩,竟然成為台灣醫學史上的小巨人,不僅是台灣第一個有史以來的博士(醫學博士),也是日治時代台灣醫學校唯一的台灣人教授,二次戰後臺灣大學醫學院第一任院長,又是台灣第一所私立醫學院(高雄醫學院)的創校校長,也是第一個招收原住民醫學生,培養山地偏遠地區醫師的倡導者,更是將台灣醫學研究推上國際舞台的學者,他最重要的研究有蛇毒、鴉片和中草藥,奠定了日後臺大藥理學教育人才輩出聞名世界的基礎,杜聰明可以說是台灣醫學本土教育之父,幾乎所有的台灣醫師都是他的學生或學生的學生。
台灣第一個博士
杜聰明,人如其名,小時候就成績優異很會讀書,一九○四年入淡水公學校,一九○九年公學校第一名畢業,入台北總督府醫學校,當年入學成績考試第一名,但日籍主管看其身材瘦小,還怕他無法勝任體育課,而以試讀錄取。杜聰明受此刺激,決心鍛鍊體魄,每日洗冷水澡並做體操自我訓練,生活規律並勤練書法和游泳,終生維持健康至九十四高齡才逝世,可見其毅力,在醫學校時與蔣渭水、賴和、翁俊明等同學友好,曾因同情孫文的革命,欲攜細菌前往北京圖害袁世凱未成,醫學校第一名畢業後,任總督府醫學校研究所雇員,研究細菌學。一九一五年杜聰明在醫學校長推薦下,赴日本京都帝大藥理學教室深造,一九二二年榮獲醫學博士學位,這是轟動當時台灣社會的第一個博士,杜聰明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人物,也受聘擔任總督府醫學校藥理學教授,專攻細菌、蛇毒、鴉片、嗎啡、中草藥各方面研究,後來從杜聰明藥理學教室培養出許多台灣本土的醫學博士。
日治時代,總督府為了增加稅收,設置鴉片專賣局獲取龐大利潤,蔣渭水的民眾黨向國際聯盟控訴日本政府殘害台灣人民健康,日本政府為掩飾售販鴉片之不當,設置了「臺北更生院」為鴉片成癮者提供戒治,杜聰明於一九三○年出任更生院醫局長,研究鴉片毒癮者的診斷和戒治方法,有效幫助許多病患,獲得日本學術界和國際社會的肯定。
第一任臺大醫學院長
二次大戰結束,日人撤退,杜聰明是當時唯一台灣人教授,負責接收臺大醫學院,並獲國民政府聘任為第一任臺大醫學院院長,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台灣省戒菸所所長。在戰後重建期間,杜聰明帶領年輕輩的台灣人醫師和講師、副教授,在戰火摧殘後的廢墟中,把臺大醫學院和臺大醫院很快的變成台灣最高學府,也是台灣年輕學子最想投考的第一志願學校。
一九四七年杜聰明受聘為台灣省政府委員,他也是當時國民政府許多科學、教育相關委員會的顧問,不幸的是一九四七年發生二二八事件,以當時他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很自然地也被邀請成為「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委員,當國民政府援軍來台展開大屠殺大逮捕的行動當中,「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許多成員也受到牽連而慘遭犧牲,幸好杜聰明走避了相當長的時間而免於受難,直到陳儀下台,魏道明來台接任省政府,杜聰明才被保證安全下,回任臺大醫學院院長,但他的好朋友林茂生(當時臺大文學院長)還有臺大醫學院的很多人都被殺或被捕,杜聰明充滿無奈和低落的心情可想而知。
南下高雄創立高醫
杜聰明後來決定離開台北,前往高雄創立第一所台灣的私立醫學院,他相信不用政府的力量,台灣民間自己可以打造第一流的學府,像美國的哈佛、日本的早稻田,他希望把高雄醫學院辦成最好的私立大學。他的願望受到台灣醫學界極大的支持,高醫從一開設就成為台灣年輕學子選擇醫科的第二志願,杜聰明親自帶領學生到西子灣上游泳課,也親自講授藥理學,又以「樂學至上,研究第一」殷殷勉勵師生,早期高醫畢業生他必會贈送一幅自己親筆書法墨寶。在高醫,杜聰明很重視熱帶醫學研究,也關心台灣的原住民和山地偏鄉醫療,所以高醫是全台灣第一個設立「原住民專修班」招收原住民醫學生的學校,這些學生畢業後返鄉服務,成為現今全台灣原住民醫療健康最重要的守護者。
一九七二年杜聰明八十歲時,出版了回憶錄,他的回憶錄幾乎是台灣現代醫療發展的歷史,跨越日治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珍貴史料和具人格特質令人感佩,他終生育台灣醫學英才無數,他的學生和學生的學生,成為今日台灣醫界的主要力量,照顧著台灣國民的健康和生命,他的貢獻無法衡量,他終生實踐「醫學為人類健康服務」的理念,也身體力行至九十四歲辭世,他是台灣醫界第一的小巨人,讓所有後人站在肩膀上望向未來!
本文摘自《民報文化雜誌》第十三期
(二○一六年七月一日出版)
〈鄉土文學大師黃春明〉
文/林衡哲
感動:傑出小說的人性溫度
我在一九六八年出國之前,可說是台灣文化的文盲。大學時代都在忙於翻譯羅素作品及介紹西方文化名著,並與廖運範同學共同催生,影響台灣知識界深遠的「新潮文庫」。那時我只知道世界偉人與中國偉人,而不知道有台灣偉人的存在。
我出國之前,唯一看過的台灣小說家的作品,就是黃春明的小說集《兒子的大玩偶》。那時我是蕭孟能創辦的《文星》雜誌迷,讀的書都是文星封面人物的世界名著,例如羅素、羅曼羅蘭的著作,因此對黃春明這本單薄的小說,似乎覺得沒什麼分量,老實說當時不大看得起這本小說集。
留美初期,猛看在台灣被禁的中國作家如巴金、茅盾、老舍、魯迅、沈從文等人的作品。或許是鄉土的呼喚及懷鄉之情,這時重讀黃春明,才發現他的小說比中國作家的作品,更有親切感與溫暖感;他對故鄉宜蘭的小人物,充滿溫暖的同情心,這是魯迅《阿Q正傳》所不及的。總之,我非常感激剛到美國時,那段心靈苦悶的日子,黃春明小說給予我撫慰心靈的力量;對台灣文學踏出認知的第一步,便是從黃春明的小說開始。
雖然黃春明與我都是宜蘭人,但在出國之前,我並不認識他。後來透過日治時代「山水亭」老闆王井泉之子王古勳的介紹,我們終於請到抱病前來的黃春明,來南加州參加我主持的一九八八年第三屆「台灣文化之夜」做主題演講。那天盛況空前,共有五百多人參加,主講者除黃春明之外,還有張恆豪和吳錦發。他們三人給洛杉磯台灣同鄉,帶來了一次豐盛多采的台灣文化饗宴。從此我與黃春明建立多年來「君子之交淡如水」式的永恆友誼。
當時也是宜蘭同鄉的林義雄,正在南加州爾灣市靜修,因此我就順便帶黃春明去探訪林義雄,他們兩人似乎一見如故,互相心儀;尤其在「非核家園」議題上,更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一九九七年我返台服務於花蓮門諾醫院,一九九八年開始在門諾醫院催生二十世紀台灣傑出人物的系列文化講座,第一年就請他助陣,講題是「文學與人生」。他以一流的口才,娓娓道出他那一部可以寫成精彩戲劇的人生故事。
黃春明,一九三五年生於羅東的浮崙仔。他的人生路途很不平順,母親早逝,繼母對他不好,家庭得不到幸福;加上成績不好又愛打架和打抱不平,他先後被羅東中學和頭城中學退學,最後決定離家出走。
黃春明:情節豐富的生命故事
黃春明只帶著沈從文和契訶夫小說,就去台北打天下,當電器行的修理工。這工作讓他有機會接近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保安街的妓女戶,這些小人物常給他意想不到的溫暖,這些材料提供他後來寫《看海的日子》的靈感。人跟人相處時所迸出的火花與感動,就是黃春明創作的來源。
黃春明做電器工一陣子,決定去讀師範,從臺北師範讀到臺南師範,先後都因故被退學。但是他的人生故事感動當時南師校長朱匯森,朱校長寫了一封推薦信,讓他去見屏東師範校長張孝良。張校長看了哈哈大笑說:「黃春明,你不簡單,你讀的路線彷彿一隻耳環,從宜蘭爬到台北、台南到屏東,真是世上最大的耳環。」
為了不願跳入巴士海峽,黃春明乖乖地念完屏東師範。屏師畢業後,黃春明第一志願是「花蓮山地」,結果卻分發到故鄉宜蘭的山邊,當了三年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實施愛的教育。
黃春明也提到,他文學的啟蒙老師是初中國文老師王賢春,可惜這位愛學生有理想的老師,卻因匪諜案件死於白色恐怖。王賢春對他作文的肯定,種下他對文學發生興趣的種子。高中時代,又認識一位熱愛文學的軍中指導員,指導員很欣賞他,常找他聊天。有一天對他說:
「黃春明,你的名字很了不起,春,象徵春到人間萬象新;明,象徵明月皓潔照乾坤。人生哪,要有兩把斧頭,人生的路途都是刺,要自己去開拓。這兩把斧頭,一把是恆心,另一把是毅力,目標不要改變,努力地砍,一條路就會出現。」
後來這位指導員,又因匪諜案件消失了。黃春明說:「我這輩子,最幸運的是遇到這兩個匪諜,他們對文學的興趣和秉持的理想,啟示我寫作的力量是很大的。」
黃春明最欣賞的兩位短篇小說家是,中國的沈從文和蘇聯作家契訶夫,他們的小說透露出濃厚的人道關懷,他常一看再看,甚至看得涕泗縱橫,因此後來他自己的寫作風格,也多少受到這兩位人道主義作家的影響。
黃春明早期的小說都以宜蘭人為主題。此外,他也是第一流的業餘畫家,他畫的龜山島比職業畫家更感人。他是多才多藝的人物,社會歷練豐富,不管是做電台主播、行銷經理或參與兒童劇的創作與演出,都是做什麼像什麼。晚年他回到故鄉宜蘭,創辦文藝咖啡沙龍,延續蔣渭水重視文化的精神,想在宜蘭創造一片文藝復興的氣氛。但是,將會使黃春明永垂不朽的,將是他的短篇小說;他筆下各式各樣的草根人物,將會永恆縷刻在台灣文學史,和所有讀者的心版上。
本文摘自《民報》網站
(二○一四年十月七日出版)
〈台灣第一位雕塑家 黃土水〉
文/蘇振明
出生於艋舺祖師廟後街的黃土水,父親是三輪車體的木匠師,他卻被住家附近的佛像雕刻師工作吸引,而在少年心中埋下成為雕塑工作者的心願。
一九一一年,十六歲的黃土水考進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乙科(現台北市愛國西路臺北市立大學),或許是幼年家庭木匠業和社區佛像街的耳濡目染,他在少年時期便展現了在雕刻方面的天分。在國語學校師範科畢業那年的畢業展中,他以《觀音像》和《李鐵拐》這兩件雕刻作品名傳全校。
少年黃土水就展現雕塑天分
一九一五年黃土水國語學校畢業,分發到台北太平公學校擔任訓導。因具有雕塑才華被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推薦,進入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跟隨木雕大師高村光雲學習。一九一九年,當時二十四歲的黃土水完成了具有台灣河蚌精靈之稱的《甘露水》,因而以優異的成績再度免試直升研究科,在研究科中他習得了各種現代雕塑的技巧。
一九二○年,二十五歲的黃土水對雕塑展現高度的創作力和挑戰意識,他以台灣排灣族的村童吹鼻笛作為創作主題,以石膏完成作品《山童吹笛》,入選第二屆帝展,成為台灣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展的開創者。黃土水的雕塑入選帝展,筆者認為應具有兩大意義:首先他以殖民地台灣藝術家的身分,在帝展平台上與統治國日本的藝術家平起平坐;同時黃土水的入選帝展也激發一九二○至一九三七年台灣留日藝術學生的浪潮,這期間台灣青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就有二十二人之多。
為藝術打拼 吃地瓜省錢買材料
黃土水自幼秉持「天才即努力」的信念,在日本求學時更是加倍用功。他常因為在學校用功到很晚,造成校工無法關校門的困擾而遭校工抱怨;他也常為了省錢買材料,而利用空罐頭煮地瓜,一邊充飢、一邊工作,是一位為藝術打拼的台灣奮鬥青年。
成了專業的雕塑家後的黃土水,經常以家鄉的風俗信仰和台灣水牛作為創作的內容,其傳世代表作有《釋迦出山》和《水牛群像》。《釋迦出山》為艋舺地方人仕出資委託黃土水為龍山寺所作的作品,原作材質為櫻木,於二次大戰期間為盟軍飛機炸毀,現存的石膏原模後經文建會出資翻銅鑄造,並送給三大公立美術館典藏。
《釋迦出山》為傳世代表作之一,黃土水當年接受艋舺仕紳集體出資委託創作,創作前他經過考據研究,前後共費時三年才完成。為了表現釋迦的神情,黃土水研究天竺人的長相、佛祖成道的歷程、各地仙佛的遺像,花了許多時間去蒐集資料、試驗創作,終於完成了《釋迦出山》這一作品。
雕塑作品中的釋迦佛祖閉關歷經苦修頓悟之後,決然站起雙手合掌,再度步向人間,象徵著佛祖與人間共苦共難的救贖精神。值得注意的是釋迦的臉像展現凡間世俗長者冷靜平和的容顏,是雕塑家刻意將佛陀塑造成具有親民性的人間佛扮相。
抱病創作《水牛群像》黃土水遺世絕作
《水牛群像》是黃土水臨終前最後傑作。黃土水研究水牛早在一九二二年東京美術學校研究科畢業後就已開始。因為水牛是台灣任勞任怨的農耕幫手,具有台灣社會力的圖騰象徵。所以二十七歲那一年他回台灣,特別借來一頭水牛,並且養了白鷺鷥,仔細觀察牠們的生態,以進行水牛的研究。
被視為表現台灣水牛最成功的藝術作品《水牛群像》,是一件大型浮雕。浮雕中呈現悠閒的五隻水牛側身像,搭配三位側身裸體牧童,兩位騎在水牛背,另一位親切地跟小牛觸摸對話,展現人與動物間的親密情誼,背景是台灣農村常見的香蕉林葉,整幅作品散發出豔陽夏日人牛相依休憩的溫馨情景。
《水牛群像》作品別稱為《南國》,是黃土水抱病嘔心瀝血的遺世絕作。一九三○年十二月十六日,黃土水因慢性盲腸炎發作延誤診治,五天後溘然辭世。目前這幅《水牛群像》的石膏原作陳列於台北市中山堂二樓。黃土水的《水牛群像》不僅是福爾摩沙天人合一的美感象徵,同時也宛如是黃土水藝術家向統治國日本宣揚「台灣雖是日本統治的南國,但這裡絕對是一座愛好自然與和平的美麗島嶼」的祖國人文圖像。
本文摘自《民報文化雜誌》第十期
(二○一六年一月一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