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宣樹錚
「海外華文文學」這名稱漸漸叫響,也就差不多是十年來的事。之前,在大陸,像聶華苓、於梨華、趙淑俠等海外作家都作為台灣作家,收入台灣文學史。上世紀90年代以來,觀念變革,對世界華文文學的多元性有所認知,「海外華文文學」始作為世界華文文學大家族中獨立的一支進入了研究的視野,《海外華文文學史初編》、《海外華文文學現狀》、《美國華人文學論》這類專著相繼問世,海外華人作家的選本也應時而起。2002年,《當代漢語流變論》(作者袁勇麟)一書中,就將海外散文與大陸、台灣、港澳並列。自然海外華文文學囊括五洲,自身也是多元的。
以美國論,上世紀80年代以來,移民、留學生(多數留在美國了)源源而至,如今全美華裔不下300萬。第一代移民留學、創業無不備嘗艱辛,或多或少還得忍受文化隔閡等等帶來的精神的孤寂,要融入主流社會談何容易,多數還是在華人文化圈中構建精神家園。待到成家立業,生活安定,行有餘暇了,於是有些原先不見得會對創作感興趣的人也開始拿起筆來了,在母語的文學書寫中找到了文化歸屬,獲得了精神的愉悅和自由。華人中提筆寫作的人日見增多,如果上網瀏覽,如行山陰道,小說、散文、詩歌聯翩而至,目不暇給。諸如作家協會、文化協會、作家聯誼會、筆會、書友會、文學沙龍等團體可謂踏步而出。無疑,海外華文文學,得天時地利人和,正在崛起。
海外華文文學總體而論可以定位為移民文學。內容至少涵蓋三個方面:一、懷舊思鄉。人在海外,視野開闊了,觀念變化了,往往以一種新的視角來審視往昔。「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今是萬里回首,山外看山,筆端流出,別有省識。二、再現移民生活的現實,從精神到物質的方方面面。三、從歷史的縱深來再現華人充滿血淚辛酸的移民路,書寫華人移民的歷史傳奇(如嚴歌苓的《扶桑》)。
十來年前,剛來美國不久,就在《世界日報》副刊上讀到孟絲的「寄自新澤西」的文章。這名字一下子就記住了,「孟」字散發陽剛之氣,「絲」字搖曳陰柔之美。當時還猜測過這位剛柔相濟的作家的背景,一定是台灣來的,是中年人,從文字的修養看得出來,不是年青人輕易寫得出來的。2002年初,《彼岸》創刊不到半年,孟絲寄來了她寫給《彼岸》的第一篇小說,後來發表在二月號上,也就是收在這本集子中的《阿拉伯塵緣》。當時真有些喜出望外。
2003年,在新澤西的一次華人文學活動中見到孟絲,穿一身沉靜的黑,說話輕柔親切。此後碰上稿荒,總是首先想到給孟絲打電話求援,幾乎每次都如願以償,而且毋須擔心質量。這幾年來孟絲是在《彼岸》上發表小說最多的作家。
孟絲的短篇小說,往往以移民的婚姻家庭生活、感情糾葛為題材,無疑這是作者熟悉並感興趣的領域。移民生涯,異族婚姻,中年危機,婚外情……最後釀成悲劇,即使不是悲劇,也帶著幾分悲情和傷感。類似的故事可謂司空見慣,但孟絲不一樣,她揭示了這些婚姻感情悲劇或准悲劇發生的深層原因,諸如移民生活的大環境所包含的歷史、文化、種族、心理的種種衝突。這就讓讀者看完小說無法一拋了之而要掩卷沉思。
孟絲是生活的縝密細緻的觀察者,也是講述故事的高手。孟絲總是以全知敘事的方式從容自在、靈活自如、繁而有序、娓娓道來地敘說人物的命運。孟絲很少按時間順序作線性敘述,而好以插敘、倒敘的方式將過去滲入現在,將人物的前史接剪入當前的敘述,從而促成了文本的情節,突出人物命運的因果鏈,而且結構緊湊,富有張力。孟絲感興趣的不只是人物當下的命運,而且是人物怎麼一步步從過去走進當下,陷入命運的圈套。這歷程也正是始於追求而又往往落入無奈的移民之路。
《阿拉伯塵緣》。當時真有些喜出望外。
2003年,在新澤西的一次華人文學活動中見到孟絲,穿一身沉靜的黑,說話輕柔親切。此後碰上稿荒,總是首先想到給孟絲打電話求援,幾乎每次都如願以償,而且毋須擔心質量。這幾年來孟絲是在《彼岸》上發表小說最多的作家。
孟絲的短篇小說,往往以移民的婚姻家庭生活、感情糾葛為題材,無疑這是作者熟悉並感興趣的領域。移民生涯,異族婚姻,中年危機,婚外情……最後釀成悲劇,即使不是悲劇,也帶著幾分悲情和傷感。類似的故事可謂司空見慣,但孟絲不一樣,她揭示了這些婚姻感情悲劇或准悲劇發生的深層原因,諸如移民生活的大環境所包含的歷史、文化、種族、心理的種種衝突。這就讓讀者看完小說無法一拋了之而要掩卷沉思。
孟絲是生活的縝密細緻的觀察者,也是講述故事的高手。孟絲總是以全知敘事的方式從容自在、靈活自如、繁而有序、娓娓道來地敘說人物的命運。孟絲很少按時間順序作線性敘述,而好以插敘、倒敘的方式將過去滲入現在,將人物的前史接剪入當前的敘述,從而促成了文本的情節,突出人物命運的因果鏈,而且結構緊湊,富有張力。孟絲感興趣的不只是人物當下的命運,而且是人物怎麼一步步從過去走進當下,陷入命運的圈套。這歷程也正是始於追求而又往往落入無奈的移民之路。會新聞,經過提煉、超越,融入了作者的人生體驗和思考。因此作品飽含著現實生活的淋漓汁水,作品中人物似乎都是我們在生活中見過的「熟悉的陌生人」,甚至和我們握過手、談過話呢!我一直有種感覺,孟絲和她小說中的人物正在款款走進海外華文文學史。那麼我這篇短文算是給送行吧!
※宣樹錚教授曾任蘇州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是博士生導師。來美定居紐約。任「彼岸月刊」主編多年。並獲選為「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會長」。多篇散文定期刊載「僑報」藝文版。是大紐約地區文化界知名導師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