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快樂+有意義。」
這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泰勒‧班‧沙哈爾在他的『正向心理學』課程中,所提出的名句。
「幸福」本來就屬於「十分抽象」的名詞,過去一種通用的解釋是指「心靈的滿足」。可是,這種滿足會建立在:因人、因事、因時空背景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所以泰勒的主張就有了比較具體的說法與解釋。
本書以十五個「人生定律」來闡述如何獲得「幸福人生」!乍看之下,雖然這些定律好像沒直接關連,可它們的運作卻與我們的幸福息息相關!人生在世,也許有不少人覺得很納悶,為什麼一直以來我每天都很努力工作,可卻還是過得十分困頓,反觀有些人看他整天遊手好閒似的,在辦公室也只待個半天左右,到了中午就不見人影了,可他老兄卻過來有聲有色、十分滋潤,這老天也太不公平了……不過,在您要抱怨之前,不妨先來看個小故事――
有位法國人在年輕的時候,過得很窮、很苦,後來,他靠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短短的時間裡成為法國最富有的富翁之一。之後,當他因病去世時留下了一份遺囑,他在遺囑中說:「我曾經是一位窮人。在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門檻之前,我把自己成為富人的秘訣留下。誰若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而猜中我成為富人的秘訣,他將能得到我的祝賀。我留在銀行私人保險箱內的100萬法郎,將作為睿智地揭開貧窮之謎的人的獎金。也是我在天堂給予他的歡呼與掌聲。」
他的遺囑被報紙刊登後,短短幾天內就收到了將近2萬份的答案。這些答案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當然是金錢了。有了錢,就不會再是窮人了。另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最缺少的是機會。又有一部分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一無所長,所以才窮。有一技之長,才能迅速致富……
後來在富翁的律師和代理人及公證部門的監督下,打開了他銀行內的私人保險箱,公開了他致富的秘訣――窮人最缺少的是成為富人的「野心」。
一名年僅9歲的女孩猜對了答案。女孩在接受100萬法郎的頒獎之日,眾人問她為什麼認為野心是窮人最缺少的,她說,「每次,我姐姐把她的男朋友帶回家時,總是警告我說: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於是我想,也許野心是一種可以讓人得到自己要得什麼到的東西!」
謎底揭開之後,震動法國,並波及英美。一些新貴、富翁在就此話題談論時,均毫不掩飾地承認:野心是永恆的治窮特效藥。因為,窮人之所以窮,就在於他們現在的思想還停留在安於現狀、只求一時的滿足中,而不著眼將來,更沒有成為富人的野心。表面上窮人最缺的是金錢,其實本質上他們最缺的是野心――成為富人的野心。
這個故事,就是對本書「窮人定律」的最好詮釋……
另外,有關人的情緒為什麼會傾斜的「鐘擺效應」,還有「蝴蝶效應」與「多米諾效應」到底是不是相同的呢?在「鏡子法則」中是探討人的真實心態,「羅伯特定律」則是鼓勵我們不能輕易放棄,正如「史華茲論斷」所說,幸與不幸,都操之在你。還有「美即好效應」勸您不要為表象所蒙蔽……
除了別讓可怕的窮人思維作祟,您也要學會使用右腦、使用逆向思維,在處世方面您應該熟悉「比林效應」它指明您一生的麻煩之所在,萬一偶爾有了失落,也可以參考「酸葡萄與甜檸檬效應」,最後的「因果定律」則是以哲學家的理性,告訴您: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
這是一部有趣又有意義的人生指引法則,卡耐基說:「要記得,幸福並不是依存於你是什麼人或擁有什麼,它只取決於你想要擁有什麼!」所以,我們希望擁有什麼,您不妨:放下一切,重新思考一番吧!
章節試閱
鐘擺效應
――人類情緒高低擺盪的現象與影響。
「鐘擺」的故事
「鐘擺效應」是指主要是描述人類情緒的高底擺盪現象,是當代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可是你知道嗎?「鐘擺」這個名詞,卻是來自十六世紀的歐洲的兩大物理學者。一五八二年,在義大利比薩大教堂裡,牧師正在向人們講道,這些人中有一個貧寒的大學生,他對講道沒有太大興趣,反而被教堂天花板上的一個吊燈給吸引了,這個吊燈在這個教堂裡存在了很多年,風一吹就會來回擺動。這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然而這個學生很敏銳,他在思索一個問題:儘管吊燈擺動距離越來越小,但往返一次所需要的時間似乎都一樣。脈搏的跳動是有規律的震動,吊燈的擺動會不會也遵循這個道理?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他右手按住左腕的脈搏,心裡默默計算著吊燈擺動的次數,結果發現它們之間確實有一定的關聯。沒等牧師講道完,他急忙跑回家,也用繩子吊了一個東西來研究它的擺動規律,結果發現所吊東西的繩子長度一改變,擺動的周期就不一樣。但是所吊東西的重量、擺動的角度大小和擺動的周期無關,這就是著名的「擺的等時性」原理,而這位發現者還不到20歲,他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伽利略。
過去,人們總用流動物質的勻速流動來計時,比如沙漏、水漏。當時,包括伽利略在內的許多人認識到如果擺能做均勻的周期運動,那麼它可能可以提高計時器的精確度。不過,事實上,伽利略「擺的等時性」原理是存在問題的,比如擺的擺動角度實際上會影響擺的周期,而不是像伽利略所說的毫無影響,如果依照伽利略的原理來設計擺鐘,是不可能準時的。所以,第一個擺鐘的真正發明還得等到十七世紀,發明者是荷蘭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克利斯蒂安‧惠更斯。
惠更斯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他建立了向心力定律,提出動量守恆原理,也是概率論的創始人之一。當時他注意到了這一問題,他發現只有在擺角比較小的情況下,伽利略單擺的等時性才成立,然而當擺角比較大時,比如當擺角為60度時,不嚴格等時性就很明顯。惠更斯仔細研究並解決了這些問題,進而研究其在機械上的應用,設計出了嚴格等時的擺鐘結構。
一六五七年,28歲的惠更斯把重力擺引入機械鐘,發明了擺鐘。擺鐘的精確度是歐洲以前計時器的100倍,將每天平均15分鐘的誤差,改進到每星期大約只有1分鐘左右的誤差。對於人類生活使用時間的進展,有了突破性的貢獻!
「鐘擺效應」到底是什麼?
現在言歸正傳,在心理學上的「鐘擺效應」指的是:人的感情在受外界刺激的影響下,具有多度性和兩極性的特點。每一種情感具有不同的等級,還有著與之相對立的情感狀態,如愛與恨、歡樂與憂愁等。「心理擺規律」就指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動過程中,感情的等級越高,呈現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也就容易向相反的情緒狀態進行轉化,即如果此刻你感到興奮無比,那相反的心理狀態極有可能在另一時刻不可避免地出現。
負面情緒強度降低了,正面情緒也會同樣降低,就像「鐘擺」一樣,左右兩邊的擺動幅度總是一樣的。
情緒處理的鐘擺效應是指,當一個人在某一種情緒上降低了反應的強度時,其他的情緒強度也會有同樣的降低。那些所謂的負面情緒強度降低了,正面情緒也會同樣降低,就像「鐘擺」一樣,左右兩邊的擺動幅度總是一樣的。
根據「鐘擺效應」的原理,當一個人在某種情緒上降低了反應的強度時,他在所有其他情緒的感受上也會相應的減弱。也就是說,當人們刻意麻痺自己對負面情緒的感受的時候,也會感受不到正面情緒。這種狀態下的人對待生活比較漠然,遇到好笑的事情不覺得可笑;看到悲傷的電影也不會覺得難過。外面的歡笑悲傷都無法進入他的世界;同樣的,他們也會喪失去感覺別人的喜怒哀樂的能力。就像在醫院病人手術前打上麻醉藥,不只是喪失了痛覺,而是所有感覺。在短時期內這樣做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長期如此,是會有損害的――不好的事不會傷害到你,好的事同樣也不會使你感到歡欣、喜悅和滿意了。
這種情況就像鐘擺一樣,左邊擺得高右邊也高,左邊低右邊也低,如果長期發展,最後鐘擺就不會擺動,停留在正中間一點不動。而這個心理上的護牆一旦倒塌,便會出現強大的混亂情緒。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避開痛苦的情緒,然而有些人因為矯枉過度,結果連那些他想得到的情緒也失去了。例如,有人害怕失望,因此極力想避開會導致失望的情況,如畏縮於拓展人際關係、不敢接受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等。
就短期來看,他是避開了會使他失望的事情,可是同時也失去了能使他得到關懷和信心的機會。一心想逃避負面情緒並不是辦法,積極的做法是從這些負面的情緒中挖掘出正面的意義及功能,讓負面情緒為我們所用。
與逃避的做法相反,我們應該把自己的情緒強度儘量擴大(重回較大的擺動幅度),這樣每天中每件事帶給我們的喜悅、滿足、自豪、信心等情緒,我們就可以完全得到,達到左邊擺動的最高點,心中充滿了人生的意義和樂趣。因為左邊擺動的正面情緒給了我們積極的影響,即使當右邊擺動的負面情緒也達到了最高幅度時,我們也能承受。
事實就是這樣,我們的心裡都有十分明顯的兩極性。有肯定有否定、積極與消極、緊張與輕鬆、激動與平靜、愛與恨、樂與悲、禍與福、賞成與反對等等。
鐘擺效應
――人類情緒高低擺盪的現象與影響。
「鐘擺」的故事
「鐘擺效應」是指主要是描述人類情緒的高底擺盪現象,是當代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可是你知道嗎?「鐘擺」這個名詞,卻是來自十六世紀的歐洲的兩大物理學者。一五八二年,在義大利比薩大教堂裡,牧師正在向人們講道,這些人中有一個貧寒的大學生,他對講道沒有太大興趣,反而被教堂天花板上的一個吊燈給吸引了,這個吊燈在這個教堂裡存在了很多年,風一吹就會來回擺動。這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然而這個學生很敏銳,他在思索一個問題:儘管吊燈擺動距離越來越小,但往返...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鐘擺效應
――人類情緒高低擺盪的現象與影響。
第二章 蝴蝶效應
――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都可能引起結果極大的差異。
第三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
――一次行為的破壞,會被無限放大。
第四章 窮人定律
――比窮人更可怕的是「窮人思維」。
第五章 酸葡萄與甜檸檬定律
――你心中的想法,會決定你的快樂與幸福。
第六章 鏡子法則
――你看什麼,內心就有什麼。
第七章 逆向思維
――打破思維慣性看問題。
第八章 布里丹毛驢效應
――在決策過程中猶豫不決,只能錯失良機。
第九章 比林定律
――你一生中的麻煩有一半是太快說「是」、有一半是太慢說「不」所造成的。
第十章 羅伯特定律
――除非你自己放棄自己,否則沒有人能打倒你。
第十一章 美即好效應
――長得好看的人,人們很容易誤以為他的其他方面也不錯。
第十二章 右腦幸福定律
――右腦是人生幸福的魔法師。
第十三章 幸福遞減定律
――懂得滿足的人最快樂!
第十四章 史華茲論斷
――幸與不幸,都操之在你!
第十五章 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
前言
第一章 鐘擺效應
――人類情緒高低擺盪的現象與影響。
第二章 蝴蝶效應
――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都可能引起結果極大的差異。
第三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
――一次行為的破壞,會被無限放大。
第四章 窮人定律
――比窮人更可怕的是「窮人思維」。
第五章 酸葡萄與甜檸檬定律
――你心中的想法,會決定你的快樂與幸福。
第六章 鏡子法則
――你看什麼,內心就有什麼。
第七章 逆向思維
――打破思維慣性看問題。
第八章 布里丹毛驢效應
――在決策過程中猶豫不決,只能錯失良機。
第九章 比林定律
――你一生中的麻煩有一半是太快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