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講廣東話「㪐㩿」 探討流散港人身分認同
文/M.Y.
「你廣東話有啲㪐㩿」。
識講廣東話的讀者,當看到今期《如水》封面標題標註的粵拼,大概意會到這是俗稱「甩咳」的正字,翻譯成書面語,即是形容講話不太流暢。不過,好端端一本雜誌,為何無緣無故指責別人講廣東話「㪐㩿」?
非也!今期《如水》的主題是有關流散港人的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除了講「我係香港人」外,到底還有甚麼方式去呈現身分認同?首先我們想到的就是母語——廣東話。「廣東話我哋日講夜講,點會『㪐㩿』?」不少人可能會有此疑問,然而,在流散時代,海外港人及其後代,面對一個新的國度,融入當地社會,講當地的語言(可能是英文,可能是國語,亦有可能是其他語言);儘管他們仍然心繫彼岸的香港,但時移勢易、漸漸少講廣東話的情況下,廣東話程度會不會退步?會不會有一種身分認同的迷失,思索「何處是吾鄉」?又或者,心中的香港,是否仍是那個香港?
因此我們今期的內容會從過去、現在、未來,探討「香港人」的身分建構:
在今期的學術評論中,文章作者指,歷史學者大多認為開埠初期的香港華人與大陸華人在身分認同上沒有顯著分別,直到主權移交前後亦沒有一套完整的政治身分認同,只停留在經濟成就與文化上視中國人為「他者」。
作為對照,我們的專題報道訪問了楊錦霞、桑普及鄭文傑,三位分別在美國、臺灣、英國持續參與香港事務的海外香港人,探討他們的流散、身分認同與政治參與的關係。他們以往對中國或中華民族的身分都有些認同感,但從往後的自身經驗、中國對香港粗暴干涉香港事務,以及北京在國際上令人側目的行徑,漸漸地改變了三人的身分認同,甚至生命軌跡,令他們更加投入與香港相關的公民社會活動或政治參與。
除此之外,我們亦從「第三文化」探討香港離散下一代的身分認同問題。畢竟這些小朋友主要不是在香港長大,那麼家長應否維繫子女的港人身分認同,或向他們傳承香港文化?當然,這個問題並不會有正確答案。
* * *
今期雜誌以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為主題,固然與剛剛 7 月由 HKDC(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香港民主委員會)在華府舉辦的香港峰會(Hong Kong Summit)有關。不難想像,與會者大多對香港的身分認同甚為強烈,而事實上《如水》今期主題亦可說是啟發自香港峰會的經驗。《如水》特別邀請 HKDC 香港峰會籌委會,為讀者帶來一篇香港峰會的回顧文章。
而今期的 infographic,亦是探討海外港人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之間的關聯。我們發現,當受訪者對「香港人」、「居住國」等不同身分的認同感愈強,對該族群的政治參與程度會愈高,當中以「香港人」的差異最為明顯。調查亦顯示,即使有些受訪者表示其身分認同感「居住國公民 > 香港人」,但他們仍然是參與香港相關政治活動略多於居住國的相關活動。
評論文章方面,鍾劍華、練乙錚教授,分別就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的議題撰文;我們又邀請了愛沙尼亞香港社運人士 Iverson,分享波羅的海三國港人的政治參與狀況。
另外,作者雨果向讀者講述中華民族不同年代的流亡者與身分轉變。比如近期流行的「潤學」,這些出逃的中國人,他們會像以前的流亡者,積極參與針對中國的政治活動嗎?至於一位關注流散藏人族群的作者柏大,則向我們分享流散藏人的民族誌,希望給予流散港人族群一些啟發。
畢竟,藏人早在六十多年前已開始遭到中共打壓,被迫流亡,並於世界各地已孕育第二、三代。他們的經驗可能是流散港人未來的寫照,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