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與諸教的交織×宋學與蜀學的關係×宋儒的道統觀念
藉由中西文化對話,窺見學術的融合與衝突
【老子與諸教之關係】
在開篇章節,作者首先對中國學術歷史進行了大致的劃分,將其分為三大時期,從古至今的演變過程一覽無遺。接著,本書把《老子》作為周秦學派的總綱,深入解析其哲學核心和影響。透過對「無為」的探討,作者揭示了它在中國思想中的中心地位。而從老子的「失道至禮」的進程,我們看到了儒、道、法等多重學派的交織和衝突。此外,書中亦探討了古代兵法、與其他諸子的對話、宋學融合三教的特點等多個細節。
【宋學與蜀學】
這一章深入探索了宋代學術與四川蜀學之間的密切連繫。作者提及二程(程頤、程炳)與四川的特殊關係,並細膩地描述了四川在易學、道教和佛教方面的獨特地位。其中,二程講道臺的設立為宋代學術帶來了重大影響。書中還細說了蘇子由的學說,從中可以窺見宋代學術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宋儒之道統】
本章節揭示了宋儒所追求的「道統」概念。道統不僅是學術上的傳承,更是文化和哲學上的連續性。作者從道統的來源、內幕到宋儒的缺點,全面解析了這一重要觀念在宋代學術中的地位和影響,揭露了其背後的權力鬥爭和學派對立。
【中西文化之融合】
在這一部分,作者試圖建立一座橋梁,連接中國的學術傳統和西方的思想。書中首先指出中西文化之間的衝突點,然後進一步強調,中國學說有潛力幫助修正印度和西洋的某些弊端。透過與老子的對比,西洋學說的特色和差異更加明晰。最後,作者為追求學問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鼓勵他們從中西融合的角度出發,探索新的學術途徑。
本書特色:本書深入探討了中國的學術流派、哲學思想和其在不同時期的發展。首先,劃分了中國學術的三大時期,並將《老子》置於中心位置,認為它是周秦學派的總綱。書中不僅深度解讀了老子的哲學思想,還探究了老子與其他諸子的相互關係和對比。此外,作者還詳細分析了學術的分合和演進,並比較了老子與西洋學說的共通與差異。
作者簡介:
李宗吾(西元1879~1943年),原名李世楷,字宗儒,後改字宗吾,清末與民國時期學者,以其著作《厚黑學》一書聞名於世,更由此自號「厚黑教主」。
章節試閱
老子與諸教之關係
由道流而為德,為仁,為義,為禮,為刑,為兵,道是本源,兵是末流。老子屢言兵,他連兵都不廢,何至會廢禮?他說:「以道佐人主者,可以兵強天下。」又說:「夫慈以戰則勝。」慈即是仁,他用兵之際,顧及道字仁字,即是顧及本源之意。用兵顧及仁字,才不至窮兵黷武,用刑顧及仁字,才能衰矜勿喜,行禮顧及仁字,才有深情行乎其間,不至徒事虛文,行仁義顧及道德,才能到熙熙嗥嗥的盛世,不是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一)中國學術分三大時期
中國學術最發達有兩個時期,第一是周秦諸子,第二是趙宋諸儒。這兩個時期的學術,都有創造性。漢魏晉南北隋唐五代,是承襲周秦時代之學術而加以研究,元明是承襲趙宋時代之學術而加以研究,清朝是承襲漢宋時代之學術而加以研究,俱缺乏創造性。周秦是中國學術獨立發達時期,趙宋是中國學術和印度學術融合時期。周秦諸子,一般人都認孔子為代表,殊不知孔子不足以代表,要老子才足以代表。趙宋諸儒,一般人都認朱子為代表,殊不知朱子不足以代表,要程明道(程顥)才足以代表。
《老子》一書,當分兩部分看,他說致虛守靜,歸根覆命一類話,是出世法,莊列關尹諸人,是走的這條路。他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一類話,是世間法。孔子以仁治國,墨子以愛治國,申韓以法治國等,皆是以正治國。在吳司馬稷苴,是以奇用兵,這都是走的世間法這條路。《老子》一書,是把世間法和出世法,一以貫之,兩無偏重。所以提出老子,可以總括周秦學術的全體。
漢明帝時,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歷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愈傳愈盛,與中國固有的學術成為兩大派,相推相蕩,到了程明道出來,把二者融合為一,是為宋明之理學,名為儒家,實是中國和印度兩方學術融合而成的新學說。程明道的學說出來後,跟著就分為兩大派:一派是程伊川(程頤)和朱子(朱熹),一派是陸象山(陸九淵)和王陽明(王守仁)。所以宋學,要以程明道為代表,朱子不足以代表。
從周秦至今,可分為三個時期。周秦諸子,為中國學術獨立發達時期。趙宋諸儒,為中國學術印度學術融合時期。現在已經入第三時期了。世界大通,天涯比鄰,中國印度西洋三方學說,相推相蕩,依天然的趨勢看去,這三者又該融合為一。故第三時期,為中西印三方學術融合時期。學術之進化,其軌道歷歷可循,知道從前中印兩方學術融合,出以某種方式即知將來中西印三方學術融合,當出以某種方式,我們用鳥瞰法,升在空中如看河流入海,就可把學術上的大趨勢看出來。
(二)《老子》一書是周秦學派之總綱
宇宙真理,是渾然的一個東西,最初是蒙蒙昧昧的,像一個絕大的荒山,無人開採,後來偶有人在山上拾得點珍寶歸來,人人驚異,大家都去開採,有得金的,有得銀的,有得銅鐵錫的。雖是所得不同,總是各有所得。周秦諸子,都是上山開採的人,這夥人中,所得的東西,是以老子為最多。
老子是道家,道家出於史官,中國有史以來,零零碎碎的,留下許多學說,直到老子出來,才把它整理成一個系統。他生於春秋時代,事變紛繁,年紀又高,眼見的事又多。身為周之柱下史,是國立圖書館館長,讀的書又多。他自隱無名,不問外事,經過了長時間的研究,所以能把宇宙真理發現出來。
老子把古今事變融會貫通,尋出了它變化的規律,定名曰道。道者路也。即是說,宇宙萬事萬物,非走這條路不可,把這種規律,筆之於書,即名之曰:《道德經》。德者有得於心也,根據以往的事變,就可以推測將來的事變,故曰:「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他見到了真理的全體,講出來的道理,顛撲不破,後人要研究,只好本著他的道理,分頭去研究。他在周秦諸子中,真是開山之祖。諸子取他學說中一部分,引而申之,擴而大之,就獨成一派。
前乎老子者,如黃帝,如太公(姜子牙),如鬻子(鬻熊)管子(管仲)等,《漢書.藝文志》均列入道家,算是老子之前驅,周秦諸子中最末一人,是韓非,非之書有《解老》、《喻老》兩篇,把老子的話,一句一句地解釋,呼老子為聖人,可見非之學也出於老子。至呂不韋門客,所輯的《呂氏春秋》,也是推尊黃老。所以周秦時代的學說,徹始徹終,可用老子貫通之。老子的學說是總綱,諸子是細目,是從總綱中,提出一部分,詳詳細細地研究,只能說研究得精細,卻不能出老子的範圍。
至於老子年代問題,有人說:孔子問禮於老子,為春秋時人,著《道德經》之老子,為戰國時人,是兩人,不是一人,這層不必深問,我們只說:《道德經》一書,可以總括周秦學術之全體。其書出現於周秦諸子之前,是諸子淵源於老子,出現於周秦諸子中間,或在其後。我們可說:《道德經》可以貫通諸子,而集周秦學術之大成,無論他生在春秋時,生在戰國時,甚或生在嬴秦時,其為周秦學術之總代表則一也。
關於老子姓名問題,有種種說法,甚有謂老子姓老者。我想不必這樣講,古人的名字,有點像字學中之反切法,用兩個字,切出一個字,舉出其人之兩個特點,即知其為某人,名字之上,不必一定冠以姓,如祝鮀是名之上冠以官。行人子羽,是字之上冠以官。東里子產,是字之上冠以地,叔梁紇,是名之上冠以字。司馬遷是史官,故稱史遷,曾受腐刑,又稱腐遷。他如髯參軍,短主簿,是官職之上,冠以形貌,只要舉出兩個特點,即可確定其為某人,大約老子耳有異狀,故姓李名耳,他是自隱無名的人,埋頭研究學問,世人得見他時,年已老矣,人人驚其學問之高深,因其鬚髮皓然,又是一個大耳朵,因呼之為老聃,聃是生前的綽號,不是死後之諡,他不是生而皓首,乃是世人得見他時,業已皓首了。一般學者,聞老子之名,都來請教。孔子也去問禮。各人取其學說之一部分,發輝光大之,就成為一家之言,發表出來,盡是新奇之說,人人都去研究。老子自隱無名,其出處存亡,世人也就不甚注意了。猶之四川廖平與康有為說一席話,康本其說,跟即著出《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震驚一世,而廖之書尚未出也,其人亦不甚為世注意。老子年齡,比孔子大二三十歲,孔子是七十幾歲死的,老子修神養身,享年最高,或許活到二百多歲,著道德經時,已入了戰國時代,這也是可能的事。
(三)無為之意義
老子的「無為」,許多人都誤解了。《老子》一書,是有為,不是無為。他以為:要想有為,當從無為下手,所以說「無為則無不為」。他的書,大概每句中,上半句是無為,下半句是有為。例如:「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要想勇當從慈做起走。要想廣,當從儉做起走。要想成器長,當從不敢為天下先做起走。慈與儉,不敢為天下先,是無為;能勇,能廣,能成器長,即是有為。老子洞明盈虛消長之理,陰陽動靜,互相為根,凡事當從相反方面下手,如作文欲抑先揚,欲揚先抑,寫字欲左先右,欲右先左一般。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我無為,我好靜,我無事,我無慾,我無為;能使民化民正,能使民富民樸,是有為。「弱勝強,柔勝剛」。弱柔是無為,勝強勝剛,是有為。老子書中,這類話很多,都是「無為則無不為」的實證。
老子所說的無為,是順其自然,我無容心的意思。當為的就為,當不為的就不為,如果當為的不為,這是有心和自然反抗,這叫做有為,算不得無為。王弼注《老子》,就是這種見解。他注《老子》二十七章說道:「須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注二十九章說道:「萬物以自然為性,故可因而不可為也,可通而不可執也,物有常性而造為之,故必敗也,物有往來而執之,故必失矣。」可算得了老子的真諦。老子說:「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韓非本作恃,按作輔義較長)。即是《陰符經》所說:「聖人知自然之不可違,因而制之。」(現在的《陰符經》,雖是偽書,但說的道理不錯。)也即是《易經》所說:「裁成天地之體,輔相天地之宜。」曹參為相,日飲醇酒,諸事不為,只可謂之「不輔萬物之自然」,「不裁成天地之道,不輔相天地之宜」,「知自然之不可違,因而不制之」。黃老之道,豈是這樣嗎?老子說:「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判,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把宇宙事事物物的來龍去脈,看得清清楚楚的,事未發動,或才發動,就把他弄好了。猶如船上掌舵的人,把水路看得十分清楚,只須輕輕地把舵一搬,那船就平平穩穩地下去了,這叫做無為。即是所謂,「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何嘗是曹參那種辦法呢?文景行黃老,只是得點皮毛,於「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等工作,未免缺乏,所以不無流弊。但政治之修明,已成為三代下第一,黃老之道之大,也可想見了。
老子與諸教之關係
由道流而為德,為仁,為義,為禮,為刑,為兵,道是本源,兵是末流。老子屢言兵,他連兵都不廢,何至會廢禮?他說:「以道佐人主者,可以兵強天下。」又說:「夫慈以戰則勝。」慈即是仁,他用兵之際,顧及道字仁字,即是顧及本源之意。用兵顧及仁字,才不至窮兵黷武,用刑顧及仁字,才能衰矜勿喜,行禮顧及仁字,才有深情行乎其間,不至徒事虛文,行仁義顧及道德,才能到熙熙嗥嗥的盛世,不是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一)中國學術分三大時期
中國學術最發達有兩個時期,第一是周秦諸子,第二是趙宋諸儒。這兩...
推薦序
自序
自開闢以來,人類在地球上,行行走走,自以為自由極了。三百年前,出了一個牛頓,發明地心引力,才知道:任你如何走,終要受地心引力的支配,這是業已成了定論的。人類的思想,自以為自由極了,我們試把牛頓的學說,擴大之,把他應用到心理學上,即知道:任你思想如何自由,終有軌道可循,人世上,一切事變,無不有力學規律,行乎其間,不過一般人,習而不察,等於牛頓以前的人,不知有地心引力一樣。
我生平喜歡研究心理學。於民國九年,作一文曰:《心理與力學》。創出一條臆說:「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有了這條臆說,覺得經濟政治外交,與夫人世一切事變,都有一定軌道,於是陸陸續續,寫了些文字,曾經先後發表。
後來我又研究諸子百家的學說,覺得學術上之演變,也有軌道可循。我們如果知道,從前的學術是如何演變,即可推測將來的學術,當向何種途徑趨去,因成一文曰:《中國學術之趨勢》。自覺此種觀察,恐怕不確,存在篋中,久未發表。去歲在重慶,曾將原稿交《濟川公報》登載,茲把他印為單行本,讓閱者指正。
我說:「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聞者嘗駁我道:「我的思想,行動自由,哪裡有什麼規律?」殊不知我們受了規律的支配,自己還不覺得。譬如書房裡,有一鳥籠,鳥在籠中,跳來跳去,自以為活動自由了,而我們在旁觀之,任他如何跳,終不出籠之範圍。設使把籠打破,鳥在此室中,更是活動自由了,殊不知仍有一個書房,把他範圍著。漢唐以後的儒者,任他如何說,終不出孔子的範圍,周秦諸子和東西洋哲學家,可說是打破了孔子範圍,而他們的思想,仍有軌道可循,既有軌道可循,即是有規律。
自開闢以來,人類在地球上,行行走走,自以為自由極了。三百年前,出了一個牛頓,發明地心引力,才知道:任你如何走,終要受地心引力的支配,這是業已成了定論的。人類的思想,自以為自由極了,我們試把牛頓的學說,擴大之,把他應用到心理學上,即知道:任你思想如何自由,終有軌道可循,人世上,一切事變,無不有力學規律,行乎其間,不過一般人,習而不察,等於牛頓以前的人,不知有地心引力一樣。
我寫文字,有一種習慣,心中有一種感想,即寫一段,零零碎碎,積了許多段,才把他補綴起來,成了一篇文字。此次所發表者,是把許多小段,就其意義相屬者,放在一處,再視其內容,冠以篇名。因此成了四篇文字:(1)老子與諸教之關係;(2)宋學與蜀學;(3)宋儒之道統;(4)中西文化之融合,總題之曰:《中國學術之趨勢》。
寫文字是發表心中感想,心中如何想,即當如何寫,如果立出題目,來做文字,等於入場應試,心中受了題之拘束,所有感想,不能盡情寫出,又因題義未盡,不得不勉強湊補,於是寫出來的,乃是題中之文,不是心中之文。我發表這本書,本想出以隨筆體裁,許多朋友說不對,才標出大題目,小題目,我覺得做題目,比做文章更難,文章是我心中所有,題目是我心中所無,此書雖名《中國學術之趨勢》,而內容則非常的簡陋,對於題義,發揮未及十分之一,這是很抱歉的。
我寫文字,只求把心中感想表達出,即算完事。許多應當參考的書,也未參考,許多議論,自知是一偏之見,仍把他寫出來。是心中有了這種疑團,特發表出來,請閱者賜教,如蒙指駁,自當敬謹受教,不敢答辯,指駁越嚴,我越是感謝。
民國二十五年七月二日 李宗吾於成都
自序
自開闢以來,人類在地球上,行行走走,自以為自由極了。三百年前,出了一個牛頓,發明地心引力,才知道:任你如何走,終要受地心引力的支配,這是業已成了定論的。人類的思想,自以為自由極了,我們試把牛頓的學說,擴大之,把他應用到心理學上,即知道:任你思想如何自由,終有軌道可循,人世上,一切事變,無不有力學規律,行乎其間,不過一般人,習而不察,等於牛頓以前的人,不知有地心引力一樣。
我生平喜歡研究心理學。於民國九年,作一文曰:《心理與力學》。創出一條臆說:「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有了這條臆說...
目錄
自序
老子與諸教之關係
(一)中國學術分三大時期
(二)《老子》一書是周秦學派之總綱
(三)無為之意義
(四)「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之意義
(五)絕聖棄智之作用
(六)盈虛消長之理
(七)老子之兵法
(八)史記老莊申韓同傳之原因
(九)老子與其他諸子
(十)孔子不言性與天道之原因
(十一)三教異同之點
(十二)宋學是融合儒釋道三家學說而成
(十三)宋學含老學成分最多
(十四)程明道死後之派別
(十五)學術之分合
宋學與蜀學
(一)二程與四川之關係
(二)四川之易學
(三)四川之道教
(四)四川之佛教
(五)二程講道臺
(六)孟蜀之文化
(七)蘇子由之學說
(八)學術之演進
宋儒之道統
(一)道統之來源
(二)道統之內幕
(三)宋儒之缺點
中西文化之融合
(一)中西文化衝突之點
(二)中國學說可救印度西洋之弊
(三)中國學術界之特點
(四)聖哲之等級
(五)老子與西洋學說
(六)學道應走之途徑
自序
老子與諸教之關係
(一)中國學術分三大時期
(二)《老子》一書是周秦學派之總綱
(三)無為之意義
(四)「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之意義
(五)絕聖棄智之作用
(六)盈虛消長之理
(七)老子之兵法
(八)史記老莊申韓同傳之原因
(九)老子與其他諸子
(十)孔子不言性與天道之原因
(十一)三教異同之點
(十二)宋學是融合儒釋道三家學說而成
(十三)宋學含老學成分最多
(十四)程明道死後之派別
(十五)學術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