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退轉法輪經》卷第二
〈聲聞辟支佛品〉第四
經文:【阿難言:「云何如來世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須陀洹?」佛言:「須陀洹者,所謂入聖道流,名不思議佛法。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修,不見道及所修道,度一切相,流注佛法非色非生,於一切法無著,一切法無處,一切法無緣,一切法無住,一切法無所有,一切法不成就。菩薩摩訶薩若到是道,得堅精進、堅勢力、堅智、堅慧,不生懈怠,安住寂滅,乘如實道,救護眾生最勝無上;不取是道,亦復不住;修如是道求一切法,而無所得;不沒不動,無住想,無道想,無世間想,無佛想;悉皆平等無諸蓋障,智行境界無所罣礙;於一切法及諸邪見住平等相,開佛知見示深法門,分別身見出過我想,是名須陀洹。」】
講義:現在進入《不退轉法輪經》卷第二,首先開始的是〈聲聞辟支佛品〉第三,但我們要把這一品改為第四。想來,我們也講得夠快,已經進入第四品了。
語譯:【阿難說:「什麼是如來世尊為諸菩薩摩訶薩所說的須陀洹呢?」佛陀說:「須陀洹這個名號,所說的就是已經進入聖道之流,名為不可思議的佛法。如果菩薩摩訶薩能像這樣子修證,所證是沒有看見修的方法以及應該走的道路,度過了一切的法相,所流注出來的佛法不是色法、也不是有生之法,對於一切法都沒有執著,一切法也都沒有處所,一切法也沒有所緣,一切法也都沒有住處,一切法全部無所有,一切法都不成就。菩薩摩訶薩如果到達這樣的路途,得到了堅定的精進、堅固的勢力、堅固的智、堅固的慧,不產生懈怠,安住於寂滅中,搭乘著如實之道,來救護一切眾生,就是最殊勝的無上大法;然後不取這樣的道路,也不住於這樣的道;修這樣的道來求一切法,而竟然無有所得;就像這樣子不沉沒也不搖動,沒有安住的了知,沒有道路的了知,也沒有世間的了知,更沒有佛的了知;全部都平等而沒有各種覆蓋或遮障,智慧所行的境界無所罣礙;於一切法乃至於各種的邪見中都住於平等相,為眾生開示佛的知與見,並且演說了深妙的法門,也為眾生分別身見,但是卻超出和越過了五蘊等我的了知,這樣就稱為須陀洹。」】
講義:現在也許有人想:「糟了!得這樣才叫作初果人,那我們怎麼辦哪?」別擔心啦!因為這個須陀洹是通教的須陀洹,只要你常常有機會去打禪三,打上十次你就會了!有什麼問題?禪三只要打上十次,考不過去就用棒子打也把你打過去,有什麼難哉!怕的是上山的機會不夠多。可是要老實說,假使咱們不幫助,上山二十次也過不了,這是事實啊!但是初果須陀洹是你上山後,在證悟之前就得要證得的。有的人上禪三,上了五次、八次,結果竟然還沒有斷我見;但有的人只要上一次就斷了,所以每一個人的狀況各不相同,千差萬別。
但其實斷了我見,證得初果,那也是聲聞教裡的初果,或者叫作三藏教的初果;之後就要邁開步伐,繼續追求第二個初果。聽到這裡,一定有人想:「嗄?還有第二個初果?」有啊!叫作通教初果,因為菩薩摩訶薩證悟如來藏之後,他所證的法可以通聲聞法,也可以通別教菩薩的法,但所證只是般若的總相,所以通教初果是要再證如來藏的,否則只是三藏教的初果。那麼這一個通教初果證得了,就是 如來說的這個模樣;說這樣的一個初果人:「須陀洹者,所謂入聖道流,名不思議佛法。」
通教初果是進入聖道之流,對凡夫而言、對聲聞教的初果而言,他確實是聖人;但是若從別教來講就不算聖人,因為他只是進入聖道之流,還在賢位中。譬如這條路上走的都是聖者,你還沒有成為聖者,但已經允許你進入這裡面跟他們一起行走,就是「入聖道流」;這個說法跟聲聞教有點不同,聲聞教說的叫作預流。「預流」就是說預先把你算是聖人,你就進入聖人之道來走吧。但這個聲聞教中的預流聖人進不了通教菩薩果,因為這裡的「入聖道流」,講的是大乘聖人的聖道,那得要證得這個如來藏而且要轉依成功才行。雖然說他已經進入聖道之流了,還不算聖人;即使如此,他的所證已經叫作「不思議佛法」,因為這個法不是二乘聖人所能猜測,所以這個法叫作「不思議佛法」。
可憐的是,這個「不思議佛法」到了二十世紀末,特別是二十世紀最後的一百年時,被一般佛教界罵作自性見外道,你看多冤枉!這是「不思議佛法」,竟然被他們罵作「自性見外道」;直到邁入二十一世紀,又走了幾年之後,佛教界才終於不罵第八識妙法是自性見外道了,終於認定如來藏才是真正的佛法。你看我們費了多少脣舌、寫了多少書把正法流通出去,才到達這個狀況。所以「不思議佛法」,表示這個法是很難理解的;如果很容易理解,就應該所有大學的哲學系教授,包括國文系教授都應該讀過佛經就悟了。
你們不要覺得奇怪呀!因為在我們正覺弘法之前,好多大學教授都認為他們已經悟了;有的大學教授甚至還寫佛法的書,印出來流通,還寫得不少。沒想到正覺出來弘法以後,他們才知道自己悟錯了,連專業修行的釋印順都如此,由此可以想見這個如來藏妙法,真正要稱為「不思議佛法」,因為祂不是用意識思惟想像所能了知的。以此緣故,如果菩薩摩訶薩能這樣子修行,他就可以「不見道及所修道」,因為第八識真如的境界中沒有「道」,也沒有「所修道」可說。
成佛之道,《華嚴經》講得很清楚,或是在《十地經》、《解深密經》也都講得很清楚,再不然律部的《菩薩瓔珞本業經》、《優婆塞戒經》也講得很清楚。但是這個「道」分明擺在那裡,末法時代的大師們全都看不見!可是哪一天等你證悟了以後,人家來問你成佛之道,你也是說:「什麼道?根本就沒有道!」因為祂的境界中真的沒有道。那個成佛之道所講的「道」是形而上的,不是形而下的,所以到這個地步,你說:「我沒有看見什麼道!」那麼再請問你說:「應該要怎麼修?」你說:「我也不懂得怎麼修!因為『不見道及所修道』。」人家問說:「那你這樣講,怎麼稱為善知識?我跟著你,又怎麼樣修行?」你就說:「便如是修。」
怪吧?這一講,好像越來越玄了!其實不玄,只要你證了,祂就是你手裡的,一點兒都不玄!善知識怎麼說你就怎麼悟,悟後看如來藏很清楚,所以 如來說:「如觀掌中菴摩羅果。」祂是清楚分明的,但是你轉依的境界中卻「不見道及所修道」;到這個時節,才說是「度一切相」。在一切相中,你所看見的一切莫非如來藏,再無二法,所以說度到無生無死的彼岸,就是這麼一剎那,就這麼一念就度過了。因為當你證悟之後發覺,自己生也在如來藏中生,修道也在如來藏中修道,乃至未來成佛還是在如來藏中成,所見一切莫非如來藏,當然就度過一切相了。
講白一點,譬如看三界相好了!看現在每一個「人」全都在各自的如來藏裡面,欲界天呢?也在他們自己的如來藏裡面;那色界天人、無色界有情,也同樣在各自的如來藏裡面。有人想說:「你講的都是天跟人,那三惡道有情可能不是吧?三惡道那個境界是那麼差,心地是何等的染污,怎麼也會在清淨的如來藏裡面?」可我告訴你:「都一樣!都在各自的如來藏中。」因為如來藏可以圓滿成就一切染淨諸法,所以造作五逆十惡成一闡提的人,墮了無間地獄、阿鼻地獄受苦的時候,也是在他們自己的如來藏裡面受苦,一切莫非如來藏。因為一切相,就是如來藏相,莫非如來藏所生所顯,這樣你就「度一切相」了。
所以說「度一切相」不難,難的是如何度。你得要去證如來藏,證得了,你去現觀,果然如此!這時候可以有能力開始為人少分說法了,所以這時候開始「流注佛法」;這時候一天到晚都在思惟佛法,這個法、那個法不斷地冒出來,很多的法一直冒出來:「喔!原來如此!當初我就聽不懂,現在知道了!」然後明天又突然想到某一個法:「喔!原來如此!以前不懂,現在知道了!」這就是「流注佛法」,之後也開始為人說法了。
可是自己流注出來的佛法,為人演說的佛法卻是「非色非生」。一切佛法都不是色法,色法都只是暫時而有;但是等你證悟之後,你卻一反常態,反過來說:「一切色法不生不滅。」欸!很奇怪吧?既然不生也不滅,你可以說有生嗎?不能!既然不生不滅,也不能說它有滅;因為是不生不滅的,所以非生;因為只是不生滅的如來藏所變化的色法在生滅不住,但一直都會存在著。你所說出來的,自己「流注佛法」所見到的,過去、未來生生世世每一世的色法都是如來藏,無二無別;既然都是如來藏中的法,當然「非色」、當然「非生」。
就好像一面明鏡,裡面永遠都有影像,你不能叫一面明鏡說:「欸!你不可以有影像!」怎麼辦?影像就是明鏡中的一部分,你總不能到了鏡子專賣店,告訴老闆說:「老闆!我要買一面鏡子,沒有影像的。」老闆一定罵你說:「那你別家買去!」因為那就不成其為鏡子了。如來藏就像明鏡一樣永遠都有五陰身的影像,這時候影像歸鏡子所有、歸如來藏所有,當然影像就跟著鏡子如來藏不曾有生;因為有鏡子以來,影像就在了,所以「流注佛法非色非生」。
這時候看一切法,莫非是如來藏;既然一切法都是如來藏,還需要執著嗎?所以從此開始一味平懷,因為一切法都是如來藏,大家都一樣,有什麼可傲人之處?看見所有的有情就是平等、平等了。所以你如果養了一隻天竺鼠當寵物,養了一隻八哥,你看牠們就跟自己一樣,五陰有所不同是因為業報的關係,而本質上沒有差別,同是如來藏,所以這時候「於一切法無著」。無執著之後,你會探討:「為什麼我於一切法無著?」因為「一切法無處」,一切法全都依如來藏而有,但如來藏無形無色沒有處所,只是為了實現業報因果,所以讓我們有這個色身;而如來藏從來沒有處所,既無處所,那你就不能夠說如來藏有處所;如來藏既然無處所,祂所生的一切法也就無處所。
接著說「一切法無緣」。還沒有證悟之前,總是要不斷地攀緣,特別是要去尋求善知識依止,所以總是想方設法廣結善緣,看有沒有機會能夠遇到善知識;可是等你證悟以後,你說:「原來一切法無緣,因為一切法本來就在自己身上,不需要向外去作任何攀緣。」這時候現前看見一切世間法都在自己身上,一切的佛法也都在自己身上;既然在自己身上,所以反求諸己,這樣看待一切法時,就可以無所住了。
因為如來藏無所住,在無所住當中,無妨出生了五陰,而讓五陰有所住,可是如來藏依舊無所住,那你就轉依於無所住的如來藏,因此觀察到生命最後的最重要目標就是成佛;因為諸佛如來是一切生命的究竟地,一切生命的最究竟位就是如來,而你實證了,知道自己遲早有一天會成佛,因為成佛之道已經在你面前展開了。但成佛之道的實修就是要親證及歸依如來藏,而歸依如來藏的時候發覺如來藏於一切法都無所住,那你自己就不必在世間法上努力追求,保持著那樣原有的規模,繼續去作你該作的事;有所得就用來增進自己的道業,這個過程中,對一切法就無所住。
可是你推究「一切法無住」時,知道能這樣無所住的原因,卻是因為「一切法無所有」。想想看,出生以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在當學生。對吧?都在當學生!當到後來,也許當了大學教授,可是來到正覺學法時還是當學生。你來到正覺當學生的時候,親教師卻告訴你說:「你來正覺不是要當學生,是要當『學死』。」這一聽說,心中好生納悶:「嗄?來這裡是要學死喔!」親教師當然告訴你:「來正覺就是要學死啊!看怎麼樣好死。因為你要了生脫死,就是要學死。」
如今證悟後,這時可以觀察了:「一切法生也在如來藏中生,死也在如來藏中死,那到底一切法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原來全都是生滅無常,都只是明鏡中的影像而已。那我要問諸位了:「影像是真?或者明鏡是真?」是明鏡啊!你總不會說:「影像是真的,明鏡是假的。」你一定說:「明鏡才是真的,影像是明鏡的附屬品。」同樣的道理,五陰出生也在如來藏中出生,五陰死了也在如來藏中死,五陰就是一切法;那麼既然生也在如來藏中,死也在如來藏中,請問:「在生與死當中的一切法,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當然是假的啊!所以說「一切法無所有」。
那麼既然「一切法無所有」,請問諸位:「聖人是真的、還是假的?」答得這麼心虛!(大眾笑…)聖人也只是個名詞施設,因為他得解脫,所以把他叫作聖人。那麼再請問:「聖人是不是人?」一樣,答得這麼虛!(大眾笑…)聖人是人作的啊!但是當他成為聖人以後,他有多長了一隻胳膊、或是多長了一隻腳,有沒有?沒有嘛!換句話說,從他實證如來藏後的見地來看一切法時,沒有一法成就,包括自己成為聖人這件事也不成就;因為聖人只是個假名設施,所以「一切法不成就」;但「一切法不成就」,不代表沒有一切法。就好像說:「明鏡中的影像不成就,不代表明鏡沒有影像。」道理是一樣的。接著 世尊又開示說:
「菩薩摩訶薩若到是道,得堅精進、堅勢力、堅智、堅慧,不生懈怠,安住寂滅,乘如實道,救護眾生最勝無上;」菩薩摩訶薩如果到達了道,也就是說,他已經走上正道,從此以後不會再懈怠了;所以「得堅精進、堅勢力、堅智、堅慧,不生懈怠」,但為什麼他悟後開始精進,叫作「堅精進」?因為他不會退轉於道,絕對不會棄捨。如果會退轉於道,表示他悟得不真切,那是人家送給他的,否則他絕對不會退轉;從此以後精進地修行,你叫他說:「從此以後,把佛菩提道放著,吃喝玩樂去!」可是他放不下,吃喝玩樂對他來講,已經不是重要的事了,所以「得堅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