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 Floyd創始團員/鼓手尼克・梅森執筆
⮚2017年增訂版:收錄新的章節,描述自2005年7月之後的歲月
⮚從崛起到紅遍全球到解散:關於搖滾超級天團Pink Floyd最完整、最權威的歷史
⮚以幽默犀利的文字、至情至性的風格細說Pink Floyd的種種經歷
談到搖滾樂的傳奇,Pink Floyd絕對是有史以來最前衛、最成功也最歷久不衰的樂團之一。鼓手尼克・梅森是唯一一位在樂團中待了超過五十年的成員,他以自身視角為我們呈現了Pink Floyd經歷過的所有輝煌與低潮,包括樂團於1960年代末在地下樂壇的崛起、《月之暗面》風靡全球的巨大成功、團隊內部的種種分歧與壓力、他們在全球舞臺上獨具魅力的演出,以及他們音樂創作的靈感之源。
在這個版本新增的章節中,梅森回顧了樂團在2005年7月Live 8演出後的歲月。他反思自那時起所發生的巨變:無法替代的失去、新作品的發布,以及數位技術和社交媒體對樂團持續成功的影響。《從裡到外》不僅是Pink Floyd的歷史回顧,也是對音樂產業演變的見證。文中充滿了智慧、創意與自嘲況味,將Pink Floyd的故事娓娓道來。
梅森不僅對Pink Floyd經典專輯的製作過程進行了詳盡的敘述,也把讀者帶入音樂創作的世界,分享專輯背後的故事與情感。此外他也生動描繪了樂團的演出和舞臺效果、Pink Floyd獨特的表演風格、幕後的付出與創意探索,以及梅森對未來的展望。這不僅是一部音樂傳記,也是一部至情至性的個人告白,讓讀者能夠以「局內人」的獨特角度去感受Pink Floyd的魔力。
作者簡介:
尼克.梅森 Nick Mason
1944年在伯明罕市出生。他以擔任平克佛洛伊德的鼓手聞名,這是當然。尼克沒坐在鼓組後方時,他的另一項熱忱是賽車。他廣泛駕駛有歷史的老車和現代新車,在拉曼二十四小時耐力賽五度完賽。一九九八年他與馬克.黑爾斯(Mark Hales)合寫《赤字》,歌頌他收藏的二十一輛經典跑車和賽車。2010年這本書更新擴寫後,改名《熱愛速度》(Passion for Speed)重新出版。
尼克也幫多種出版品寫文章,包括《星期日泰晤士報》、《獨立報》,《時代》週刊、《Tatler》雜誌、《GQ》雜誌、《Autosport》週刊、《Classic Cars》雜誌、《Red Line》雜誌、《Octane》雜誌,並擔任Ferrari官方雜誌的特約編輯。他是英國汽車博物館(National Motor Museum)諮詢委員會主席。
譯者簡介:
楊芩雯
專職譯者,現居台南。譯有小說《下雪時節》、《燃燒的女子》、《強尼上戰場》;非虛構寫作《白銀、刀劍與石頭》、《古巴人的美好年代》、《苦土之囚》、《製造俄羅斯》、《柬埔寨》。
林易澄(第九、十章)
嘉義人,歷史學工作者,搖滾樂迷。曾為幾間已經倒閉跟仍在努力的報刊雜誌撰寫樂評。座右銘是「My mother said, to get things done. You'd better not mess with Major Tom.」但不知不覺已經跟這些唱片廝混了太久。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理工學院的日子
我和羅傑.華特斯(Roger Waters)在同一所學院共度六個月的大半時光後,他才肯放低身段找我說話。有一天下午,我正努力想把四十位建築系同學的細碎交談聲隔絕在外,好專心面對眼前的工程圖,這時羅傑修長而獨特的影子橫越我的整面繪圖板。儘管羅傑先前一直刻意忽視我的存在,但他終於看出我的內心擁有與他契合的音樂志趣,只是困在一個剛開始學建築的人身體裡。我們的命運分別被水瓶座和處女座 的不幸所主宰,羅傑必須想個辦法,讓我們齊心合力追求偉大的創意冒險。
沒啦不是,我已經盡量少掰了。羅傑會特地來找我,唯一的原因是想借車。
那輛車是一九三〇年出廠的Austin Seven 'Chummy',我花了二十鎊買下來。當時大多數青少年可能會選擇買更實用的車款,例如Morris 1000系列旅行車 ,但是我父親對老車的熱愛灌注到了我身上,他也透過管道替我找到這輛車。在他的幫助下,我學會讓Chummy維持在能開的狀態。不過,羅傑必定是走投無路了才會要我借車給他。這輛Austin的巡航速度慢得像蝸牛,有一次我讓一個人上來搭便車,純粹是因為車子慢到他誤以為我是要停下來載他,實在有夠糗。我告訴羅傑車子不能開上路,這不完全算實話。有部分的我不情願把這輛車借給其他任何人,但我想我也發覺羅傑相當咄咄逼人。不久後,他撞見我駕駛Austin車時,他對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介於表裡不一與手腕高超間的模糊地帶。在這之前有一次,羅傑突然搭訕理察.萊特(Richard Wright) ,他也是我們班上的同學,羅傑向他討一根菸,理克斷然拒絕這個要求。這是理克慷慨到成為傳奇的早期徵兆。發生在一九六三年春天的最初這些平凡社交往來,替我們日後多年既享受也忍受的關係埋下種子。
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脫胎自兩群相互重疊的朋友:一群人的根據地是劍橋周遭,羅傑、席德.巴瑞特(Syd Barrett)、大衛.吉爾摩(David Gilmour)和許多未來的樂團夥伴從這裡出身。由羅傑、理克和我組成的另一群人,則在倫敦攝政街理工學院(Regent Street Polytechnic)一堂大一的建築課聚首,這是我記憶中我們共同過往的起點。
事實上,我進理工學院(日後鄭重改名成西敏寺大學〔Westminster University〕)的時候已經從鼓手退隱。當年學院坐落在小蒂奇菲爾德街(Little Titchfield Street),離倫敦西區市中心的牛津街(Oxford Street)不遠。回想起來,理工學院似乎來自一個過去的年代,老式木鑲板讓人想起龐大而實用的公立學校。在我記憶所及,除了一些茶具以外沒有真正的校內設施,不過理工學院位在大蒂奇菲爾德街(Great Titchfield Street)與大波特蘭街(Great Portland Street)周邊的服飾業區中心點,不乏咖啡館供應蛋、香腸和薯條到中午,牛肉腰子派和果醬布丁卷則是本日特餐。
建築系館裡設有其他幾個相關的學門,成為一間備受推崇的學府。系上依舊採用相當保守的教學方法:教建築史的老師走進來在白板上繪圖,完美重現埃及卡納克孔斯神廟(Temple of Khons, Karnak)的平面圖,要求我們臨摹,遵循他們三十年來的作法。不過學校最近引進巡迴教師的概念,邀請站在新思想第一線的幾位訪問建築師,包括埃卓蕾德.伊凡斯、諾曼.福斯特和理克.羅傑斯 。教職員對建築造型的眼力顯然不錯。
我遊遊蕩蕩來讀建築並無遠大抱負。當然我對這個學科有興趣,但沒特別把建築當成畢生事業般投入。我想我是覺得,當一位建築師謀生就跟其他任何職業一樣好。但是我同樣沒把大學時光拿來夢想成為一位樂手。任何對這方面的青春志向,都因為駕照到手而黯然失色。
儘管我欠缺熱烈抱負,課程提供美術、製圖和科技等多元訓練,事後證明這形塑良好的全能教育,或許解釋了為什麼羅傑、理克與我全都熱衷科技和視覺特效帶來的可能性,只是程度有高低之分。日後我們深深投入打造光線投射的高塔、唱片封面設計到錄音室和舞臺設計的一切。每當邀來真正的專家參與,建築訓練讓我們有能力給出內行的意見。
在沉迷於薄弱連結的那些人眼裡,我對科技和視覺的興趣或許來自我的父親比爾,他是一位紀錄片導演。在我兩歲時,他接下殼牌電影製作公司(Shell Film Unit)的工作,於是全家人從我出生的伯明罕市(Birmingham)郊區地帶埃奇巴斯頓(Edgbaston),搬到我度過成長歲月的北倫敦。
雖然我父親沒特別有音樂天賦,他肯定對音樂感興趣,尤其是跟他的影片直接相關的音樂。在這些情況下,他有可能變得對音樂十分熱情,類型從牙買加的鋼鼓樂隊到弦樂部,爵士樂或朗.吉辛(Ron Geesin)更狂放的電子樂亂彈。他也對錄音器材、立體聲黑膠測試片、音效和賽車著迷,兩兩互搭形成多種組合,全部的興趣我都繼承。
不過家族中倒是有一些音樂遺產的跡象:我的外祖父華特.柯蕭(Walter Kershaw)跟他的四兄弟組成斑鳩琴樂隊,發行過一張單曲演奏唱片,名稱叫〈盛大的國家進行曲〉(The Grand State March)。我母親莎莉是一位稱職的鋼琴家,她的演奏曲目包括德布西(Debussy)如今政治不正確到極點的〈黑娃娃的步態舞〉(Golliwog’s Cakewalk)。家裡的七八轉唱片選曲甚至更兼容並蓄,包括古典樂曲、紅軍合唱團(Red Army Choir)表演的共產工人歌、兒歌〈泰迪熊的野餐〉(The Teddy Bear’s Picnic)和舞曲〈愛笑的警察〉(The Laughing Policeman)。這些影響的痕跡無疑能在我們音樂的某處找到──我該把這留給更有活力的其他人去翻找出來。我確實上過幾堂鋼琴課和提琴課,可是它們沒能發現一位音樂奇才,於是兩種樂器都被拋在一旁。
第一章 理工學院的日子
我和羅傑.華特斯(Roger Waters)在同一所學院共度六個月的大半時光後,他才肯放低身段找我說話。有一天下午,我正努力想把四十位建築系同學的細碎交談聲隔絕在外,好專心面對眼前的工程圖,這時羅傑修長而獨特的影子橫越我的整面繪圖板。儘管羅傑先前一直刻意忽視我的存在,但他終於看出我的內心擁有與他契合的音樂志趣,只是困在一個剛開始學建築的人身體裡。我們的命運分別被水瓶座和處女座 的不幸所主宰,羅傑必須想個辦法,讓我們齊心合力追求偉大的創意冒險。
沒啦不是,我已經盡量少掰了。羅傑會特地來找...
推薦序
【推薦序】
「我狂笑了好多次,我太太還以為我得了妥瑞症。寫得太好了,鉅細靡遺,自嘲又逗趣。這是一本開創性的書──充滿智慧又文采超群,是一部坦白又幽默的搖滾樂回憶錄。」
──亞倫.帕克(Alan Parker),《牆》電影版導演
「讀這本書真的很享受──豐富、有趣且讓人入迷。尼克實在太令人讚賞:超級幽默又不囉唆。」
──彼得.蓋伯瑞(Peter Gabriel),創作歌手
「這人能記得他事業中所有的貪歡,還真是個奇蹟──他精采綜觀了我們大多數人死了都想要的人生。」
──露比.瓦克斯(Ruby Wax),喜劇演員
「尼克.梅森的幽默比戒酒會更冷,魅力比聯合國維和部隊更能讓人放下武器,他給我們一本表現優異的文學鼓獨奏。」
──凱西.列特(Kathy Lette),暢銷小說家
「搖滾樂界不可能有多少故事像平克佛洛伊德這麼重要。這位有耐心、機智的人從鼓組後方的高處觀看這一切開展,我懷疑究竟誰能把故事說得有他這麼好。」
──保羅.杜.諾耶爾(Paul Du Noyer),音樂雜誌《Mojo》創辦人
「梅森如果去當作家,應該會很成功。他有一種審慎、不囉嗦的寫作風格,醞釀出冷冷的原創幽默……他用沉著的權威描寫當時實際在場的某個人……搖滾樂萬神殿中的偉大故事。」
──大衛.辛克萊(David Sinclair),《衛報》(The Guardian)
「值得一讀的搖滾樂傳記著作外加睿智與幽默。」
──伊恩.朗金(Ian Rankin),《蘇格蘭先驅報》(The Herald)
「彷彿Pimm’s水果酒和在宜人的夏日中暑一般帶有迷人英國味,沒幾個平克佛洛伊德歌迷會想錯過這本書。」
──音樂雜誌《Q》
「瀟灑超然,動人幽默,從頭到尾富有可讀性。」
──多米尼克.麥斯威爾(Dominic Maxwell),文化週刊《Time Out》
「絕非僅是偉大佛洛伊德的讚美詩。梅森的鼓手敘事毫不吝嗇,對樂團無禮得好笑。」
──羅伯特.山道爾(Robert Sandall),《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這本書有許多來自梅森私人檔案夾的未曝光場景,歌頌一個少有人知的事實:佛洛伊德是一支非常適合上鏡頭的樂團。」
──音樂雜誌《消息》(The Word)
「追溯樂團的旅程,從最早的開始,到平克佛洛伊德現今塞滿體育館的場面和聲音,以及搖滾樂與業界科技的變遷,都讓這本書成為出奇有趣的讀本。」
──《每日快報》(Sunday Express)
【推薦序】
「我狂笑了好多次,我太太還以為我得了妥瑞症。寫得太好了,鉅細靡遺,自嘲又逗趣。這是一本開創性的書──充滿智慧又文采超群,是一部坦白又幽默的搖滾樂回憶錄。」
──亞倫.帕克(Alan Parker),《牆》電影版導演
「讀這本書真的很享受──豐富、有趣且讓人入迷。尼克實在太令人讚賞:超級幽默又不囉唆。」
──彼得.蓋伯瑞(Peter Gabriel),創作歌手
「這人能記得他事業中所有的貪歡,還真是個奇蹟──他精采綜觀了我們大多數人死了都想要的人生。」
──露比.瓦克斯(Ruby Wax),喜劇演員
「尼克.梅森的幽默比...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理工學院的日子
第二章 潛入地下
第三章 抓狂才怪
第四章 部分的總和
第五章 改變節奏
第六章 月球沒有暗面
第七章 做苦工
第八章 氣球升空
第九章 寫在牆上
第十章 溝通失敗
第十一章 重新開始……與修復
第十二章 後見之明
第十三章 記得有一天
後記與謝誌
年表
目錄
第一章 理工學院的日子
第二章 潛入地下
第三章 抓狂才怪
第四章 部分的總和
第五章 改變節奏
第六章 月球沒有暗面
第七章 做苦工
第八章 氣球升空
第九章 寫在牆上
第十章 溝通失敗
第十一章 重新開始……與修復
第十二章 後見之明
第十三章 記得有一天
後記與謝誌
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