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人
策展人:蔡佩桂
面對 #MeToo 之大潮與暗流所贈予我們的珍貴課堂,展覽「關係人」歷經半年餘的創製,以每個人都是「關係人」來回應此運動,不只是因為面對社會事件,沒有人是局外人,也因為每個人都在關係中生存,都是「有關係的人」。英文展名為Interested Persons,取法律用語上的利害關係,並期待召喚有所感應的參與者,連結美感之「脫利益的利益」那層意義。展覽依探索、回應、修復三個主題,進入身體、情感的細緻處,分辨並回應權力之不對等。
探索主題,帶領觀者探索身體與情感,以建構自主權,並辨識權力逼壓的痕跡。入口,洪鈞元《和解》提供關係人群像;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一起爬梳 #MeToo相關歷史,並摸索兩代之間討論 #MeToo的方法;李奧森《突然消失的情境》描述美墨政治地緣關係下厭女之極端狀態;轉上樓,余彥芳《身體描述》從舞蹈界近身經歷出發,聚焦身體感知、描述權力的滲透;曾靖雯《流動探索》反身感受權力與情感的交互作用。
回應主題,提供模擬性的安全場域,讓參與者嘗試各種可能的回應,進行實驗、感受其效力。作品如倪祥《停工》給幽默一個特殊的權力,把「暫停」給予那些「冠冕堂皇」的人事物;走路草農/藝團《磨而不合》不企圖消解對立,而讓陌生的字句試著扮演重要他人;跨藝 PLAY打造《賽爾弗遊樂園》(Feat. 阿木司)以藝術/遊戲提供人生多種場景的模擬練習。
修復主題,尋找自我或彼此的療癒、鍛鍊與支持,為未來世代調整我們的身心體質與環境。展場中,鄒欣寧、高俊宏《你的樹盟友》有機分佈,尋找夥伴一起與樹親近,藉此放下自我、人類中心,並引領我們來到《日常學 電影院》,女性自我代表團+廖建忠共創的影像劇場空間。在這裡從空間建構,到觀影、說影,看見、被看,都是一種再摸索,讓日常的力場顯影;於此吳俞萱《影詩沙龍》發生,直觀影像與詩文,解散發言權力,於是我們修復自己、彼此修復。此外,Lihan.umaw 游恩恩+Temu.masin 徐智文的表演《毛茸茸的身體線索》讓身體遭遇性別,不斷破壞與建構,鍛鍊修復的肌力;李慈湄《意識與聆聽-集體合聲之網》從有意識的聆聽、聲音現身到集體發聲,重新連結內在並形成培力的聲音之網;而市村美佐子帶領《「恐懼,釋放吧」:女性無住屋者藝術實踐分享&紙偶製作工作坊》,探討存在於跨越各種社會階層的顯性、隱性暴力,以「無」為賦形之道,鬆動私公之間的韌性。
如此,我們珍惜契機,重新閱讀自己與所在的社會,同理所有關係人。
作者簡介:
策展人簡介
蔡佩桂
蔡佩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倫敦大學科陶德藝術學院藝術史博士、第19及20屆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曾任文化部文化體驗教育南區研發中心主持人、國高中教師,現亦為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計畫師培大學輔導教授、中央藝術領域輔導團輔導群委員。
她將藝術視為維與實踐的精練之道,也是一種人與人、人與物的連結技術,而策展、書寫、教育等皆為方法。策展如《大譜普市:一座偉大城市的技術指南》、《高雄獎夢幻隊與四道戰帖》、《藝術家的養成之道:來自高雄、年輕藝術家的技術》、《「住非住:展覽事件」在「非家」/生活在歷史性文化旅店中的新品種藝術》,書寫如論文〈文創時代的藝術生產:陳界仁、曹斐與安迪.沃荷〉、專書《藝術的故事:從獎出發所看到的台灣當代藝術,以及周珠旺、倪祥的故事》,教育如「中等教育的100堂夢幻美好藝術課」計畫、「大文創家桌遊」、「空氣桌遊」等,皆關注著藝術的社會效力與廣義生態。
蔡佩桂的策展有長時間研究的特質,如為高美館策劃的2017年展覽《高雄獎夢幻隊與四道戰帖》奠基於費時一年、30多位藝術家的訪談與拍攝;而策展《大譜普市:一座偉大城市的技術指南》,則持續了8年之久,在獲得國藝會2018年度「視覺藝術策展專案」補助、舉辦展覽之前,已累積4年的研究與建構,後續又因疫情再打了4年的延長賽,於2023年12月結案,以「人造城:陽光、空氣、水」的概念,整合成一個含桌遊、撲克牌,以及數本書冊的複合出版。
目錄
目錄
序文
你我都是關係人,當代藝術的陪伴、療癒與修復
策展論述
「關係人」展覽的過程性:當藝術需要更長的時間而現實無法等待
蔡佩桂/策展人
專文
希望完整體驗展覽的民眾可以在其他時間前來
李奧森/參展藝術家
何處為難
郭俞平/藝術家
異己他者的聆聽
吳思鋒/劇評人
探索
洪鈞元《和解》
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給女兒的一封信》
李奥森《突然消失的情境》
余彥芳《身體描述》
曾靖雯《流動探索》
回應
倪祥《停工》
走路草農/藝團《磨而不合》
跨藝 PLAY《賽爾弗遊樂園》(Feat.阿木司)
跨藝 PLAY 一林正偉《FREE(桌遊「小職員的生存之道」錄像篇)》
修復
鄒欣寧、高俊宏《你的樹盟友》
女性自我代表團+廖建忠《日常學 電影院》
游恩恩十徐智文《毛茸茸的身體線索》
吳俞萱《影詩沙龍》
李慈湄《意識與聆聽一集體合聲之網》
市村美佐子《「恐懼,釋放吧」:女性無住屋者
藝術實踐分享 &紙偶製作工作坊》
《關係的實驗步驟》
《預告知階》
目錄
序文
你我都是關係人,當代藝術的陪伴、療癒與修復
策展論述
「關係人」展覽的過程性:當藝術需要更長的時間而現實無法等待
蔡佩桂/策展人
專文
希望完整體驗展覽的民眾可以在其他時間前來
李奧森/參展藝術家
何處為難
郭俞平/藝術家
異己他者的聆聽
吳思鋒/劇評人
探索
洪鈞元《和解》
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給女兒的一封信》
李奥森《突然消失的情境》
余彥芳《身體描述》
曾靖雯《流動探索》
回應
倪祥《停工》
走路草農/藝團《磨而不合》
跨藝 PLAY《賽爾弗遊樂園》(Feat.阿木司)
跨藝 PLAY 一林正偉《FREE(桌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