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渡上窮碧落下黃泉地追索報導文學的身世,從起源、濫觴到工業革命後報紙新聞報導興起,以及真正意義上報導文學的誕生後,舉凡原理、定義、定位、形式、內容、精神、方法等,無一掛漏,完整講述報導文學寫作法。
書中列舉古今中外報導文學、不可錯過的經典與當代名著,含括義大利《馬可‧波羅遊記》,中國唐朝《悟空入竺記》,德國海因里希.海涅《哈茨山遊記》,捷克伊貢.艾爾溫.基希〈一種危險的文學形式〉,民初朱自清〈執政府大屠殺記〉、夏衍《包身工》、黃鋼〈開麥拉之前的汪精衛〉,美國傑克.倫敦的《深淵居民》、約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蘇聯的誕生》、愛德加.帕克斯.史諾的《紅星照耀中國》、斯塔茲.特克爾《美國夢》,哥倫比亞加布列.賈西亞.馬奎《一個海難倖存者的故事》、《智利祕密行動》,俄羅斯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二手時代:追求自由的烏托邦之路二手時間》、《車諾比的聲音:來自二十世紀最大災難的見證》,波蘭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獨裁者的廚師》,臺灣官鴻志〈不孝兒英伸〉、藍博洲《幌馬車之歌》、白曉紅《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和《邊境人生:在歐洲顛沛流離的難民與移民》還有《再見,烏斯曼:Made in Italy 背後的剝削和種族隔離》、關曉榮《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和《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1987》、范毅舜的《老家人:范毅舜攝影文集老家人》,中國張辛欣、桑曄《北京人:一百個普通人的自述》,以及楊渡撰寫的《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簡吉:臺灣農民運動史詩》、《未燒書》等書。
《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報導文學十三講》是報導文學大家楊渡曾經身在高雄拆船廠、臺灣鹿港反杜邦運動、蘭嶼反核運動,乃至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在場者,用盡心神見證及書寫的報導文學全攻略,涉及了許多採訪實作的建議與討論;同時也是楊渡對《人間》雜誌創刊人陳映真念茲在茲的永恆之問「人應該怎樣活著,才算是真正的活過?」的致敬與回應。
「在重大的事件中,新聞關注的是事件發生的事實,而報導文學關注的,永遠是人,是生命。新聞只要講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但文學是要描寫其中的人性。報導文學之不同於一般新聞,不僅是文學,也不僅是故事,而是觀點。報導文學是「入世」的文學,甚至是「淑世」的文學。事實只代表一部分的真相,它並不等於全局的真實。要看清局部的真相,不能只看局部的現象,而是要有更大的全局的觀照,才能了解事件的脈絡。對新聞來說,局部的、現象性的真相是重要的,但對報導文學來說,局部是不夠的,全局性的、深度的觀點,去看見現象背後的真實,才是最重要的。報導文學便是要儘可能到現場挖問題,找答案。報導文學可以是一種人間關懷的思維方式。從一個人,去描寫更多的共同問題;從個人關懷,化為群體關懷。這才是報導文學的寫作方式。報導文學,不只是報導,也是一種社會實踐。報導文學的力量,可以感動一個時代,撼動一個時代。報導文學,是時代的見證,也是個人生命史的見證。今日的報導文學,即是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的見證。而我們這時代,也期待著文學群星,寫下屬於這時代的報導文學,為未來的世代,留下生活與思索、愛與文明。」
貫徹著人生無處不採訪,全神走進人間底限,走過至暗時刻──楊渡堅信報導文學既有當代性、更有未來性,乃深情地邀請更多報導者一起成為點火的人!
商品特色
是報導,也是文學!更是時代的心靈史卷!
報導文學的採訪心法、寫作技藝大公開!!
四十年報導文學心法,毫不保留,傾力傳授。
作家楊渡用盡心神所錄的報導文學全攻略,除起源、定義、形式、內容、精神等文類原理外,且探討大量優異名家,如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傑克.倫敦、白曉紅、關曉榮、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等人的著名作品,更有楊渡在場的第一手見證,及寫作心法絕無藏私大披露,如何決定報導主題、如何寫文章開頭、如何以同理心與採訪對象共感等含金量最大化的傳世祕訣。
「文學家楊渡寫給報導者們的新時代寫作寶典」──須文蔚(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白曉紅(作家)、范毅舜(報導攝影家)、張翠蓉(香港新聞工作者,亞洲女戰地記者)、梅家玲(台灣大學特聘教授)、須文蔚(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廖嘉展(報導文學作家、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蔡明德(報導攝影家)、劉還月(報導文學作家,酸柑茶人)、鍾永豐(作家)、關曉榮(報導文學作家)、顧玉玲(作家)(按姓氏筆畫),此生不虛合力推薦!!!
■ 首刷限量贈品:入圍2024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橫掃威尼斯影展 最佳導演銀獅獎&最佳新人演員等13項大獎,現代版奧德賽史詩巨作《少年的漂浪旅程》(IO CAPITANO)早場優惠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z1j8COx1YY&t=2s
作者簡介:
楊渡
詩人、作家。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中時晚報》總主筆、輔仁大學報導文學課講師,主持過專題報導電視節目「臺灣思想起」、「與世界共舞」等。其著作《未燒書》獲第34屆梁實秋散文大師獎首獎。
著有詩集《南方》、《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下一個世紀的星辰》;散文集《三兩個朋友》、《飄流萬里》;報導文學《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世紀末透視中國》、《紅雲:嚴秀峰傳》、《簡吉:臺灣農民運動史詩》、《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和臺灣農民運動》、《大學的脊梁:臺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長篇紀實文學《水田裡的媽媽》;短篇小說集《九天九夜》;戲劇研究《日據時期臺灣新劇運動》以及歷史紀實《有溫度的臺灣史》、《1624,顏思齊與大航海時代》、《澎湖灣的荷蘭船》等十餘種。
章節試閱
第一講/何謂報導文學
報導是父親,文學是母親,二者的結合,誕生了報導文學。
報告文學作家的作品,不僅對於世界的剝削者來說,即使是對於作家自身而言,也是一種容易招致危險的東西。──伊貢.愛文.基希(Egon Erwin Kisch)
1. 眾說紛紜的報導文學
小說《福爾摩斯》以十九世紀倫敦街頭為背景,場景中常有一個小報童,腋下夾著一疊報紙,手上拿著一張寫了大字標題的報頭,口中高喊著「號外!號外!白教堂又發生血案!」
那是現代新聞媒體─—報紙剛開始的時代,有人在街頭叫賣,有大事還沒有電台可以告知,報紙還是新鮮事物的年代。
那就是報導文學發生的時代。
和幾千年歷史的詩歌比較起來,報導文學簡直是一個嬰兒般年輕的文體。
詩歌產生於民間街頭的吟唱,報導文學則產生於街頭叫賣的新聞報紙。它需要動人的故事、銳利的時事評論,和來自遠方旅行者的通訊報導,以滿足工業革命之後,現代城市形成之時,大量人口聚居的城市居民的需要。當時的報紙主要是商業資訊、民生消費品價格、國際戰爭、政治大事、社會案件等。為了讓報紙與雜誌不只是消費訊息,以滿足更多閱讀的需求,遂有了為更深入的通訊報導。
報導文學便是為了給讀者深度的內容,更具有感染力的人物,更真實而動人的故事,所產生的文體。
和新聞報導最大的不同是,新聞報導可能來自耳聞旁聽,或者被告知某地發生某事,它只是發佈某一件事、某一個人的消息,或者由告知者所附加的內容,並不負責完整的呈現全面的事實。
報導文學則強調要要有對事件的全面報導,是來自親眼目睹、親身經歷,或受訪者親歷的見證,以呈現個人在現場的體驗與感受。通過第一手的臨場感,將耳聞目睹,、甚至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各種感官所感受到的一切,通過文字、照片、語音播報等媒體,向公眾傳播,讓讀者可以感受到報導者所面對的、體驗的、思考的一切。
進入二十一世紀,報導的形式已突飛猛進。舉凡傳統媒體的各種傳播方式,都是一種可能。所以報紙、雜誌、攝影、電台、電視、電影、紀錄片、電影等,都是報導的可能形式。而在手機與網路盛行的當代,網路媒體所能提供的平台,更是多樣多端。從文字、照片、影片到直播,各種傳播方式都有。
網路自媒體的現象,社交平台的普遍使用,乃至於社交平台(如臉書、IG、抖音、小紅書等)上的直播功能,更讓報導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媒體,因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報導的表現形式,因此可以更加多元多樣,有所創新。
而報導文學,本質上仍是以報導為媒介,以文學為本體的一種文學形式。文字仍是它最主要的載體,最主要的藝術表現形式。
報導文學,作為一種文學藝術的呈現方式,有沒有可能使用不同的文學形式呢?諸如詩、散文、小說、速寫?乃至於戲劇的形式呢?如果能夠呈現當事人現場的對話,戲劇的對白,是不是一種可以借用的形式呢?
本質性的來說,有沒有一種形式,像詩歌、散文、小說那樣,可以簡單區別,容易辨認的報導文學的形式?
報導文學和紀實性散文,又有什麼不同?既然是報導,那旅行遊記中,所寫下的風景山水,是不是報導文學?走過歷史現場,重新探訪歷史事件的紀實文學呢?
在網路時代,某些個人的生活記錄、例如一個工人的一日,能不能算是?在街頭眼見一個暴力事件,順手拍下,寫出來放在臉書平台上,這算不算?乃至於個人親眼目睹的社會現象,直接化為社群平台的控訴,算是嗎?或者眼見不公不義,立即拍照,寫下的報導,算不算是報導文學?
種種頗具模糊地帶的爭議,總是圍繞在「報導文學」這個文體之上。它應有何種文體,應有何種採訪,該如何寫作,是否有一個文學的定式?,一如詩之格式,以及最重要的,要如何定義,都成為課題。
特別是在網路時代,人手一支手機,隨時可以拍攝記錄「親眼目睹、親自見證」的事實,上傳到網上,形成立即而有效的影響力,這算是報導?還是報導文學?進一步說,如何運用這種見證的照片與視頻,使用文學手法加以呈現,使報導具備強大的感動力,就愈加重要。
換言之,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報導文學作家。如果他能夠利用即時拍照的功能,記錄關鍵性的瞬間,配合文學的描述,敘明所發生的事件,寫出問題的根源,就會充滿動人的力量。
已經有許多例子證明,簡易的手機拍照或攝影記錄,就足以帶來強大的震撼,進而改變社會。
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2020年5月25日,發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黑人佛洛伊德事件。警察因佛洛伊德涉嫌使用假鈔,以膝蓋加以壓制而導致死亡,被路人拍攝,變成短視頻,放上網路,瞬間傳播全美,造成巨大衝擊。那視頻只是一個現場的記錄,但隨之引起的震撼,讓各大媒體跟進,深入的報導探討黑人所遭受的歧視待遇、警方過度執法帶來的弊病,進而捲起社會運動,並且從美國迅速襲捲世界,成為「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全球串連大遊行。還有什麼比即時的現場見證更有力呢?
在網路時代,報導的媒介早已不限於傳統的報紙、雜誌等媒體。更多時候,靠著真實照片、手機攝影,以及網路上不受篇幅限制的特性,反而讓報導更有發揮的空間,具備更強大的見證力量。如果這些即時的報導能配合文學的描述能力,其見證的影響力,將更為強大。
在自媒體時代,報導文學已不僅是傳統定義下的寫作模式,文學也不再只是感性的、抒情的描寫,而是一種帶有個人觀察、詳細描述、有作者批判意見、甚至是帶有控訴性的表現形式。報導文學可以是一種人間關懷的思維方式。
報導文學的起源,本來就是緣於時代的需要,印刷術的發達後,才產生的,因此當印刷的技術進步了,內容的載體改變了,從報紙到電視,再到網路時代,再到手機視頻,當訊息傳播的方式也改變了,報導文學的表現形式自會跟著改變。
然而,無論報導文學的載體如何改變,報導文學仍有其本質性的定義與定位。有這個定義與定位,我們才能夠充分運用報導文學的特性,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寫作者、傳播者。
要明白報導文學的本質,我們仍要從報導文學的起源說起。
2.報導文學的起源
關於報導文學的起源,歷來缺乏明確而公認的起點。也就是說。它不能像談詩的起源那樣,在中國可以說《詩經》,而歐洲可以說荷馬兩部史詩《伊里亞德》、《奧德賽》一樣,有明確的開山經典,作為最好的示範,然後就可以往下推演,《詩經》到《楚辭》、古詩十九首、唐詩、宋詞、元曲,誰繼承誰,誰受誰影響,文體如何發展等。
要追根溯源探問報導文學的起源,曾有學者認為,如果以報導文學所使用的文學描述方式而論,《馬可.波羅遊記》可謂是報導文學的先驅。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1324)將他在中國的旅行見聞,以鮮活的形象、具體而動人的情節,有些地方不免有點誇張的故事,向歐洲人報導了遙遠而神祕的古老中國,特別是被他稱為「眾王之王」的元朝皇帝忽必烈。那種傳奇的異國色彩,大汗的權勢與帝國的富饒,都是當時歐洲人所無法想像的。
從報導文學的角度看,馬可.波羅可謂是流浪異國二十五年的旅行家,然而當他在獄中口述了他親眼目睹的中國見聞,並且向歐洲人作了翔實的、充滿文學性的報導時,他就成為了「報導者」。
當然,中國也不乏這種流浪異國幾十年後,歸來報告的「報導者」。唐朝西去取經的和尚,就有幾位知名的文化高僧。其中有一個叫車奉朝(731-812年),本是跟隨使團出使西域,後在犍陀羅國生病居留下來,遂拜當地三藏法師舍利越魔為師,剃度為僧,法號「達摩馱都」,漢譯為「法界」。他到印度各地拜師學佛,四年後因想家,向師父懇求,師父於是送他三部佛經和一顆舍利佛牙。後又歷經十餘年才回到長安。唐德宗感其心念,賜法號「悟空」。他就是後來《西遊記》孫悟空的原型人物。(但孫悟空的創造性太大,與真實人物確實差太多了!)
他將遊歷過程向另一個和尚圓照敘述後,由圓照寫成《悟空入竺記》,記錄了他遊歷各地的經過。從報導文學的人物寫作看,也可以稱為是一種典型。
現在引用其中一段很有意思的原文:
「法界所將舍利及梵本經,自彼中天來至漢界。凡所經歷,睹貨羅國五十七蕃中,有一城號骨咄國。城東不遠有一小海,其水極深。當持牙經南岸而過,時彼龍神知有舍利,地土搖動,玄雲掩興,霹靂震雷,雹雨驟墮。有一大樹不遠海邊,時與眾商投於樹下。枝葉摧落,空心火燃。時首領商普告眾曰,誰將舍利異寶殊珍,不爾龍神何斯拗怒,有即持出投入海中,無令眾人受茲惶怖。法界是時懇心祈願,放達本國,利濟邦家,所獲福因用資龍力。從日出後洎于申時,祈祝至誠,雲收雨霽,僅全草命。」
譯為白話文其意如下:法界(悟空法名)帶著佛牙舍利和梵文的經書,從天竺來到漢界,他經歷且目睹貨羅國的五十七個蕃屬,其中有一個城,名叫骨咄國,城的東邊不遠,有一個小海(新疆、西藏一般稱湖都叫海,或海子),海水很深。當法界拿著佛牙舍利經過南岸的時候,海中的龍神知道有佛舍利寶物經過,突然大地動搖,烏雲聚攏,天地幽暗,霹靂雷電,在空中閃閃震盪,大粒的雹雨突然打落下來。幸好海邊不遠處有一棵大樹,法界跟許多同行的商人一起躲避到樹下。不料樹枝樹葉瞬間被狂風摧落,空心大樹被閃電打中,起火燃燒。這時帶頭的商人首領告訴大家說:法界帶的舍利異寶太特殊珍貴了,想不到龍神如此執拗憤怒,如果我們有誰持有它,就趕緊把它投人海中給龍神,不要讓眾人如此驚惶恐怖。法界此時誠懇的祈願:但願佛舍利的法力,可以到達本國,利益邦家,所獲得的福報因果,會用來感謝龍神。從日出到黃昏,他不斷至誠的祈禱祝願,最後,終於雲收雨停,度過險境,保全了草命。」
這個故事在描述佛的神跡和法界的勇敢,場景生動而真實。它倒是讓人想起《西遊記》裡那一匹龍馬的由來。
引用此一段落,意在指出:以旅行記而言,法界在經過千里沙漠,歸國途中所冒的險,不止一處,所以後來才有《西遊記》的故事可以演義。但圓照聽法界的敘述而寫下的這個記述,難道不是一個人的冒險旅行記?這樣的書寫方式,與《馬可.波羅遊記》相同,也和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採訪智利導演密戈爾.立頓(Miguel Littín,1942~)的敘述而寫下的《智利祕密行動》,其實是一樣的。
旅行者、見證者、冒險家不一定有文學的功底,有敘述的能力,所以由文學作家完成書寫,這是報導文學常見的模式。
這個精彩的報導文學式的敘述,由於太多精彩內容,經過後人的改編,添油加醋,市井說書,終於發展成為長篇小說《西遊記》。而《西遊記》與卡爾維諾依據《馬可.波羅遊記》的啟發而寫下《看不見的城市》,是不是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藝術的創造力是非常微妙的。一部好的作品,會開啟一種創新的文體,再創造出更新的敘事,而後再演化為戲劇、影視、音樂。在心靈的互相激盪中,不斷再創造,這不正是藝術最迷人的地方。
當然,就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或許那並不是現代意義的報導文學。但就故事與報導一個人發生過的冒險歷程而言,那的確是報導文學的一種形式。後來人們稱之為「人物的報導寫作」。就寫作形式看,也可以說這是報導文學的濫觴。
再引用一個與臺灣相關的例子:元朝人汪大淵(1311-1350年)於1330年及1337年,兩度從泉州出發,航行到東亞各國,最遠甚至到摩洛哥,走過兩百多個城市。後來他寫下《島夷志略》一書,其中有一段寫到澎湖與臺灣。
「(澎湖)島分三十有六,巨細相間,坡隴相望,乃有七澳居其間,各得其名。自泉州順風二晝夜可至。有草無木,土瘠,不宜禾稻。泉人結茅為屋居之。氣候常暖,風俗樸野,人多眉壽。男女穿長布衫,系以土布。煮海為鹽,釀秫為酒。採魚蝦螺蛤以佐食,蓺牛糞以爨,魚膏為油。地產胡麻、綠豆。山羊之孳生數萬為群,家以烙毛刻角為記,晝夜不收,各遂其生育。土商興販,以樂其利。地隸泉州晉江縣,至元年間,立巡檢司,以周歲額辦鹽課中統錢鈔一十錠二十五兩,別無科差。」
文中很有意思的是對人與生活的描述:男女穿長布衫,繫著土布,採集魚蝦螺蛤當配菜,拿牛糞當燃料,用魚膏來當油。
另有寫臺灣的部分,文中他稱為「琉球」,但從他所描述的航行距離,即是臺灣。只是當時臺灣常常被泉州人稱為琉球。
「地勢盤穹,林木合抱。山曰翠麓,曰重曼,曰斧頭,曰大崎。其峙山極高峻,自彭湖望之甚近。余登此山,則觀海潮之消長,夜半則望晹穀之日出,紅光燭天,山頂為之俱明。土潤田沃,宜稼穡。氣候漸暖,俗與彭湖差異。水無舟楫,以筏濟之。男子、婦人拳髮,以花布為衫。煮海水為鹽,釀蔗漿為酒。知番主酋長之尊,有父子骨肉之義,他國之人倘有所犯,則生割其肉以啖之,取其頭懸木竿。地產沙金、黃豆、黍子、硫黃、黃蠟、鹿、豹、麂皮。貿易之貨,用土珠、瑪瑙、金珠、粗碗、處州瓷器之屬。海外諸國,蓋由此始。」
這是一段非常典型的旅行記。汪大淵的身分是商人,卻兼有文人的寫作能力,到東亞各國做貿易,所以他總是特別記錄地形、人文與物產,以及當地的民俗風情。他筆下從澎湖望嘉義距離很近,與今日無異。天氣晴朗之日,從澎湖可遙遙看見阿里山。文中「夜半則望暘谷之日出,紅光燭天,山頂為之俱明」,則完全是阿里山日出的描寫,至今猶然。
而其他文字則記錄了當日原住民族(應該是嘉義、雲林一帶的西拉雅族)的生活習俗。如河流中沒有船,而是用竹筏;男子與女人都把把頭髮綁成一團如拳,穿著花布衫,煮海水當鹽,釀甘蔗汁當酒。知道有番主酋長的尊卑關係,父子骨肉的道義。其他國家的人如果來犯,就生割其肉來吃(這一點要存疑),取他的頭,懸掛在木竿上。這個地方產沙金、黃豆、黍子、硫黃、黃蠟、鹿、豹、麂皮等等。有趣的是最後的句子:「海外諸國,蓋由此始」,這就意味著離開臺灣之後,就進入遙遠的「海外」了。
這些記載代表了元朝人面對海洋的一種世界觀,從泉州出發,到澎湖,再到台灣臺灣,之後就開始走向海外了。把汪大淵的記載當做元朝的「東亞風俗誌」來看,其實也很有意思。他的記錄,也很像後來歐洲人來到東方時,所寫的踏查日記。
這樣的海旅行記,中外都有,特別是在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後,一些航海家留下的日誌、旅行記等,都有著報導異國風土、民情風俗、人文地理等內容的描述。但它並非是一種報導文學典範。理甚易明,這些文字並非為了報導而寫作,而是為了留下紀錄,只宜視為報導文學的濫觴,而非現代意義上的報導文學。
第一講/何謂報導文學
報導是父親,文學是母親,二者的結合,誕生了報導文學。
報告文學作家的作品,不僅對於世界的剝削者來說,即使是對於作家自身而言,也是一種容易招致危險的東西。──伊貢.愛文.基希(Egon Erwin Kisch)
1. 眾說紛紜的報導文學
小說《福爾摩斯》以十九世紀倫敦街頭為背景,場景中常有一個小報童,腋下夾著一疊報紙,手上拿著一張寫了大字標題的報頭,口中高喊著「號外!號外!白教堂又發生血案!」
那是現代新聞媒體─—報紙剛開始的時代,有人在街頭叫賣,有大事還沒有電台可以告知,報紙還是新鮮...
作者序
序文: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
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有故事要說。
身邊的奇人異事,眼見的人間不平,耳聞的感人故事,自己親身所遭遇的感動、可笑、可愛、離奇、荒誕的諸種現實,都可以成為故事。而一則感人的故事,動輒十萬、百萬的點閱,從社交平台,一路延伸到Line、Youtube、小紅書、微信、抖音等。有時某一則感人的故事、敏銳的批評、觀點新穎的文章,也會被一些媒體工作室所轉用,以動畫方式呈現。
要言之,媒體已不再是紙媒時代的單向輸出時,各種可能使用的傳媒,從文字、照片、影像、漫畫、動畫、視頻、音頻(Podcast)到傳統的紙媒、電視台,都是一種表現形式。而承載的媒體平台,則從社交平台到各種影音平台都有。
在這個繽紛而多元的時代,人們發覺,最重要的不僅是要呈現什麼內容,而是如何去呈現。也就是,如何說好一個故事。
同一個題材,好的敘述者可以讓它活靈活現,高潮迭起,感動人心;而不好的敘事會讓它平庸俗氣,老套不堪。因此,這幾年來,無論是文學寫作、電影劇本創作、書籍出版、編輯課程、網路行銷、文書企劃等等,所有人都在強調「說故事的能力」。
說故事的能力,當然是可以培養的。就像過去的小學的語文課,有說故事練習;現在的很多寫作課,也強調說故事的能力。
但更多時候,在我們的人生中,總是會在尋常的生活裡,遇見感人的場景,觸動人心的瞬間,或聽到一個激勵人心的故事。那時,有沒有可能,你也成為一個「會說故事的人」?把你的感動,你的同理心,你對事件的看法,表現出來呢?此時,有一個報導文學的基本概念,讓你可以把報導文學的手法運用上,寫出一篇筆鋒常帶感情的報導文章,那就是更美妙的事了。
舉例來說,如果你參加公益活動,籌劃為偏鄉的孩子募集書本,再找志工去偏鄉為孩子朗讀,講故事,那麼你就需要一個動人的文案。然而募集捐贈的文案滿世界都是,如何寫出這個活動與其他活動不一樣的地方。這裡面的參與者,是不是有故事?偏鄉的所在,是不是有小朋友的故事?例如,因閱讀而改變讀書習慣的小朋友?這個小朋友又是如何成長,整個部落是不是有它的歷史呢?
通過對一個具體的人和故事,我們得以進入現場,窺見全貌;描述一個小朋友的故事,才足以讓閱讀者感受一個公益行動,在現場的生動與感動。
這就是說故事的能力。而這也正是報導文學教給我們的事:如何去敘說一個真實的人生、真實的感動的故事。因為,任人皆知,真實的人生故事,永遠比小說更能觸動人心。
當然,在大眾傳播科系、新聞系、文學系等,都有開報導文學課程。我自己也在大學教授報導文學近二十年。主要探討的課題是:何謂報導文學、報導的真實性、文學與報導如何結合,文學的藝術性如何運用於報導、報導文學的採訪與寫作等。當時的課堂,除了教理論概念之外,更像是一個想把自己的報導文學的採訪與寫作經驗,乃至於採訪過程中遇見的諸般故事,傳授給學生的私塾師父。因此課堂上,有許多超出報導文學範疇的,對人性的了解與悲憫,對採訪的細節的講究如何化為寫作的功力,對如何培養世界觀,臺灣社會發展階段的分析,對未來趨勢的預測等等。
後來因工作面臨轉變,實在沒有足夠時間授課,便宣告暫停了。
這幾年臺灣各地競相舉辦文學獎,有的依過去高信彊創設「時報文學獎」的慣例,除詩、散文、小說之外,特別設有報導文學一項。或許因為我曾寫作報導文學,也在大學教過報導文學課程,得以受邀擔任評審,因此看到不少報導文學作品。對臺灣報導文學的採訪、寫作、走向,心中不免多所感觸。
評審之際,難免碰上某些有問題的題材與寫作方式。文友間總不免討論:何謂報導文學?那些寫個人生活的報導,算不算報導文學?那寫得像虛構小說的文體,算不算報導文學?那麼多的個人感想,寫得像散文,是報導文學嗎?用一棵樹當報導敘述者,要算小說還是報導文學?……諸如此類,相當有趣的課題。特別是年輕世代的寫作者力求突破,總喜歡玩「超限跨界」,力圖在文體的界限上作突破,在敘述的方式上搞顛覆。這就讓評審更為難了。
或許自己有教報導文學的資歷,總不免在評審後,被文友鼓動說:你不要只在這裡說,去寫一本《報導文學讀本》吧!
幾屆下來,那聲音變成一種叮嚀:「喂,你還欠一本書,快寫吧!」評審後總有朋友這麼說。
我於是認真找尋,確實,我們一直缺乏一本報導文學的讀本。
以前上課時,曾使用二魚文化出版的《報導文學讀本》一書,作為教材。該書精選許多臺灣報導文學的經典作品,讓學生有一些寫作的典範可參照。但那是作品文本,報導文學終究缺乏理論性、觀念性的闡述。人們對報導文學的觀念還是有點模糊。
總體而言,報導文學寫作者似乎對「報導文學」的這一種文體,有著不同的見解,或者有所誤解,來參加比賽的作品,往往「各具特色」。
有的敘述帶著濃濃的抒情,對景物的描寫,充滿懷舊的意緒。然而只有內在情感的抒發,卻沒有「報導」的主題焦點,最終,它確實變成一篇散文。
有的本應是小說的敘述方法,例如,為了讓觀點新奇,刻意以「一棵老樹」的眼光,觀看一個老社區的變遷,以及圍繞老樹周邊的人事滄桑。這當然是很好的抒情筆調,然而,樹怎麼可能成為報導者呢?而採訪者也不可能訪問一棵老樹,從而變成敘述者。難道報導者可以採訪一棵樹對一個社區變遷的感受嗎?他應該參加的是小說組。
又例如以自己的兒女為題材,試圖呈現一個罕見疾病的案例。這不是不可以寫,畢竟切身之痛更能呈現疾病的本質。然而作者的寫作必須從個人的憂心疼愛,化為對疾病與治療的探討,從私領域進入公共的討論,從一個人,去描寫更多的共同問題;從個人關懷,化為群體關懷。這才是報導文學的寫作方式。如果只是在抒情的敘述中,呈現一個父母的心情、孩子的掙扎,無法展現更為普遍的關懷,這樣的文體,或許應該參加的是散文組。
在評審過程中,有幸其他評審討論切磋,得到許多教益,文友的鼓勵,激起了我回憶起教書時與學生互動,教他們去田野採訪的樂趣,看學生報告時,一起討論深度採訪的心靈交會。
就這樣,我重拾當年的授課大綱,回想自己採訪半生的記憶,開始起心動念要寫一本書。
當然,距離2008年離開大學教職,己經十幾年,媒體生態有很大的改變。網路媒體加入戰場,改變了傳統的紙媒、雜誌、電視、有線新聞等形成的媒體生態。過去的媒體有編輯台把關,現在的網路自媒體,只有自己為自己負責。而報導文學的敘述者,也從記者、作家,變成更多自媒體的書寫者。而手機的普及,更讓拍照記錄這件事,變成最尋常的基本動作。如果有能力寫作清晰的文字,敘述好一個場景,一則動人的故事,一個人的生命遭遇,一個社會問題,諸如此類,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報導文學的創作者。
更重要的是,網路媒體不受篇幅的限制,多少照片、多少文字,多長的圖片故事,都可以容納,因此過去一張報紙限制幾千字的篇幅被打破了。
而照片的使用,隨著手機高感度照相功能的普及,成為更容易呈現現場真相的工具。網路流行「有圖有真相」,其實正是報導的要件。
甚至,手機的錄影功能更容易記錄事發當下的事實,成為強而有力的揭發工具。它比電視台的記者更接近現場,更具有直接的爆發力。
2020年5月25日,美國發生黑人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遭白人警察以膝蓋壓頸致死,被旁邊的觀看者錄影,放上視頻,立即引爆全美的抗議,以「黑人的命也是命」為訴求,更進而引爆全球示威潮,歐洲、亞洲各地城市街頭紛紛舉行遊行。
短短的報導,竟有如此力量,正是對「真實即是力量」的見證。
而報導文學,所講究者,正是真實。
從傳統媒體到網路時代,從記者作家,到網路自媒體作家,正如當代新聞的定義有待改寫,報導文學歷經時代的大變遷,許多觀念有待釐清,許多定義有待重寫。
有人認為「新聞已死」,因為網路時代有太多假新聞了。然而,恰恰是假新聞氾濫的時代,報導文學將以其採訪與報導的真實性,成為一個新時代的證言。
過去或許有賴於新聞媒體的傳播,現在則有網路自媒體,可以書寫任何你所認為應當書寫的議題。因此,我認為,這是一個報導文學最好的時代,也是人人都可以成為報導文學作家的時代。
你的筆,你的手機,你的電腦,都是最好的戰鬥工具,憑著你個人,就可以向這個世界發聲,向這個世界訴說一則發生在某一個角落的事件,一個未曾被看見的容顏,一則最動人的生命故事。
用你的真實故事,向這個世界發聲,喚出有相同感受的人,變成一個改變世界的力量。
每一個人,都可能是報導文學作家。在這樣的時代,我們重新學一學,回頭看一看,什麼是報導文學,如何構思,如何選題材,如何採訪,如何寫作,如何訴說一則動人的故事,好讓這個世界看見,聽見,並且改變。
即使這個世界如此紛亂,但追尋真實與人文關懷,仍是報導文學的核心精神。一如《人間》雜誌創辦人陳映真在發刊詞中說的,報導文學是「使彼此陌生的人重新熱絡起來;使彼此冷漠的社會,重新互相關懷;使相互生疏的人,重新建立對彼此生活與情感的理解;使塵封的心,能夠重新去相信、希望、愛和感動,共同為了重新建造更適合人所居住的世界,為了再造一個新的、優美的、崇高的精神文明,和睦團結,熱情地生活。」
必須特別說明的是,由於本書內容所涉及的引用作品,有起始於報導文學開創期的歐美作家如伊貢.愛文.基希(EgonErwinKisch)、海因里希.海涅(Harry Heine)等,也有世界知名的作家如約翰.里德(John Silas Reed)的《震撼世界的十天:蘇聯的誕生》,或愛德加.帕克斯.史諾(Edgar Parks Snow)的《紅星照耀中國》,中間有傑克.倫敦(Jack London)的《深淵居民》、乃至近期的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的兩部作品,1980年代的《美國夢》,或更現代的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Алексиевич С. А.)(作品有《二手時代:追求自由的烏托邦之路》、《車諾比的聲音:來自二十世紀最大災難的見證》等),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作品有《獨裁者的廚師》等),更有白曉紅寫作的相關報導文學書籍多種。總之,引用內容頗多,為了讓讀者可以對作品有感,我難免要引用其部分序文、內容精華片段,即是為了說明報導文學的思想、採訪、構思與寫作技巧等。
在中文方面,本書也引用了自1920年代以來,中文世界自有報導文學(作為一種文體),一些著名的作品。如朱自清的作品〈執政府大屠殺記〉,這是中文報導文學史上,第一篇描述軍閥時代鎮壓學運的報導;夏衍描述上海紡紗廠勞工的《包身工》;黃鋼政治反諷的〈開麥拉之前的汪精衛〉等。
在臺灣的作品方面,則有從高信彊時代即已開始的著名報導作品,以及《人間》雜誌的典範,如〈不孝兒英伸〉、《幌馬車之歌》等,至於近期的作品,如關曉榮的《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范毅舜的《老家人:范毅舜攝影文集》等,作品很多,本書中都會加以舉例。
之所以不厭其煩的引用相關作品,乃是考慮到有些書,在臺灣買不到(如1930年代的經典作品),有些書已絕版(如《智利秘密行動》),卻是報導文學史上有著絕大影響的典範,如《震撼世界的十天:蘇聯的誕生》。為了讓讀者更能體會寫作者的思想與風格,也為了讓年輕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寫作上的啟發,我會儘量引用精彩的段落,加以印證,好讓讀者有更廣的視野。
我在此要特別向本書所描寫到的作家,以及未寫到的作家、未引用的作品,致上深深的敬意與感謝。
本書中的每一個採訪者、作家,都是站在採訪的最前線,站在革命的現場,站在邊遠荒村的部落,站在勞動血汗的工廠,站在群眾吶喊的廣場,站在被歷史所遺忘的古道、站在槍決前的刑場外面……的見證者。每一個採訪者所付出的心血,每一個為了追尋真實而作的努力,每一個為了見證時代而寫下的字句,都是報導文學殿堂的奠基石,讓後來者得以學習借鏡,走上更為坦然、無懼的道路。
無論如何,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報導文學的群星閃爍,在人生採訪的道途上,每一個人都不是孤單的。報導文學寫作者的未來也絕不孤單。
他們曾記憶著每一個存在過的時代,每一個時代的容顏。而我們這時代,也期待著文學群星,寫下屬於這時代的報導文學,為未來的世代,留下生活與思索、愛與文明。
今日的報導文學,即是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的見證。
序文: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
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有故事要說。
身邊的奇人異事,眼見的人間不平,耳聞的感人故事,自己親身所遭遇的感動、可笑、可愛、離奇、荒誕的諸種現實,都可以成為故事。而一則感人的故事,動輒十萬、百萬的點閱,從社交平台,一路延伸到Line、Youtube、小紅書、微信、抖音等。有時某一則感人的故事、敏銳的批評、觀點新穎的文章,也會被一些媒體工作室所轉用,以動畫方式呈現。
要言之,媒體已不再是紙媒時代的單向輸出時,各種可能使用的傳媒,從文字、照片、影像、漫畫、動畫、視頻、音頻(Podcast)到傳統...
目錄
推薦序:臺灣報導文學創作論的先聲
序文: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
第一講/何謂報導文學
第二講/真實的四個層次
第三講/真實的力量
第四講╱文學是真實的藝術性再現
第五講╱報導文學的世界觀
第六講╱報導文學的題材選擇
第七講╱走入採訪現場
第八講╱文學,藏在細節裡
第九講╱人生採訪的私房課
第十講╱寫作的藝術(上)
第十一講╱寫作的藝術(中)
第十二講╱寫作的藝術(下)
第十三講╱報導文學的實踐
推薦序:臺灣報導文學創作論的先聲
序文: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
第一講/何謂報導文學
第二講/真實的四個層次
第三講/真實的力量
第四講╱文學是真實的藝術性再現
第五講╱報導文學的世界觀
第六講╱報導文學的題材選擇
第七講╱走入採訪現場
第八講╱文學,藏在細節裡
第九講╱人生採訪的私房課
第十講╱寫作的藝術(上)
第十一講╱寫作的藝術(中)
第十二講╱寫作的藝術(下)
第十三講╱報導文學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