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儘管在書寫的方式上,《量論與識論:佛教哲學研究回顧》(下簡稱《量論與識論》)不是據工具書的格式來編撰,但它還是起著類似工具書的作用。《量論與識論》當初的構思其實是源於筆者在實際的研究和教學過程出現的需要,而據議題為框架綜合地回顧西方學界對佛教量論(pramāṇavāda)和華文學界對大乘識論(vijñānavāda)的部册研究(book volume research)。
筆者從撰寫以無明(avidyā)為主題的哲學博士論文,伸延到對唯識學煩惱障(kleśāvaraṇa)、所知障(jñeyāvaraṇa)、有相與無相識論(sākāra- / nirākāra vijñānavāda)及佛教量論等專題的後續研究,過程中不斷遇上大量現代的中、外學術著作。編撰書目本來純粹出於研究與教學的個人方便與需要。但後來機緣巧合,把所編書目按議題重組,並作系統的綜合評論,經數次資料更新與文字修訂,形成相當篇幅,才出現滙編成册以方便研究生參考的想法。
顧名思議,《量論與識論》包括兩個單元,即「佛教量論:西方研究回顧」和「佛教識論:華文研究回顧」,無論在主題與語言的選取上,最初都只是為了個人研究和教學需要而做的前期預備,東亞唯識學及伸延的佛教知識論,一直都是個人在佛教哲學教、研上的重心之一。單元一的量論(pramāṇavāda)是華文學界特別陌生的佛教哲學領域,反之英、德學界卻成果豐碩,單元一即涉及約240部著作。當代華文的佛教哲學研究若繼續缺乏知識論的討論,這在哲學上其實是巨大的學理缺憾,所以綜合回顧西方學界的佛教知識論研究,期待有助促進華文學界正視其角色。
單元二以華文學界(亦括少量教界僧侶學人)對大乘佛教識論(vijñānavāda)或一般所說唯識(vijñapti-mātra, 唯表識)的學術研究為範圍,並以議題為框架進行回顧,這是因為英文、德文及日文學界的研究,一直都有定期更新的書目與評論出版,但華文的研究卻一直欠缺系統回顧,當中甚至由於不同原因而造成基本資訊不完整與偏誤。另一個原因是東亞或漢傳識論無論在文本和義理上,常涉及所謂新譯與舊譯,或今學與古學之對揚,而此一對揚在現存梵文或藏文的資料與討論上,遠不如東亞的豐富而自成系統與傳統,從而東亞唯識在傳承、文本、觀點,及其現代研究上,均有異於國際學界較偏重以梵、藏文為載體的印藏傳統。雖然近年較之於過去,國際學界對東亞或漢傳識論的獨特性之正視已逐漸有所提高,但華文學界仍然有需要對現代的華文識論研究進行階段性的綜合回顧,亦方便教、研工作上的參考。
出處說明
單元一「佛教量論:西方研究回顧」的最早版本題為〈西方學界的佛教論理學-知識論研究現況回顧:(上篇)專書、論文集及研究院學位論文〉,集中討論專著(monograph)、論文集 (essay collection)、期刊專輯(special issue of journal),及研究院學位論文(thesis),尤其博士論文(Ph.D. dissertation)。此一最早版本以簡體中文刊於廣州中山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編《漢語佛學評論》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9月),頁197-288,並在2009年1月5日在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邏輯與認知研究所作報告,然後是同年1月9日在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佛教知識論」計劃作另一次報告。而收在眼前的正體中文版是在2009年的初版基礎上,作出大幅度補充與修訂而成。
本來的規劃還應該包括處理分佈在不同期刊、論集和專著內,討論量論的單篇論文(article)和書章(book chapter),筆者和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專事佛教因明量論研究的舊同事湯銘鈞博士在數年前曾建立一包括近800篇英、德、法語論文或書章的名單,但礙於教、研事務纏身,一直未能有時間處理,為免過於延誤,唯有暫擱期刋單篇論文部份,待他日另作安排,特此說明。
單元二「佛教識論:華文研究回顧」的原稿,最早是在2010年2月受邀參與由哈佛大學南亞研究系(Department of South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所組織,旨在回顧唯識研究現狀的書寫計劃,2013年6月以英文Lawrence Y.K. Lau, “Chinese Scholarship on Yogācāra Buddhism since 1949”發表於烏爾里克‧克格(Ulrich T. Kragh)主編的論集《瑜伽行派的基礎:佛教《瑜伽師地論》及其在印度、東亞及西藏的攝受》(The Foundation for Yoga Practitioners: The Buddhist Yogācārabhūmi Treatise and Its Adaptation in India, East Asia, and Tibet)頁1092-1165,這論集屬哈佛大學南亞研究系《哈佛東方叢刊》(Harvard Oriental Series)第75册,由麻省哈佛大學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ssachusetts)出版。該論集是唯識學界為慶祝唯識文獻學家,德國漢堡大學舒密特豪森(Lambert Schmithausen)教授七十大壽而刊行的賀壽論文集,其主要內容本來是2008年10月13-14日韓國金剛大學(Geumgang University)舉行《瑜伽師地論》及瑜伽行派(The Yogacārabhūmi and the Yogācāras)國際學術會議的與會論文。
除了英文版,中文版最早是以簡體中文與英文版同步發表於廣州中山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編《漢語佛學評論》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年6月),頁232-314,和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佛教史研究的方法與前景》(《復旦文史專刊之七》,北京:中華書局 2013年6月),頁110-177,題為〈漢語學界唯識學研究一甲子回顧:1949-2011年〉,簡體中文版內容較英文版稍豐。從英文與簡體中文版出版迄今歷十年,眼前的正體中文版是在已刊簡體中文版之基礎上進行大幅度修訂、補充及重組而成。
致謝
筆者在撰寫與修訂這部量論與識論的手册式回顧的不同階段,先後獲得林鎮國、寓濟宣(Je-son Woo)、禇俊傑、鄭偉宏、劉震、孤鶴(Eberhard Guhe)、李勝海、任小波、何建興、鞠實兒、廖本聖、陳一標、慧仁法師、林倩、李宗馥(Jongbok Yi)、金泰洙 (Taesoo Kim)、湯銘鈞、阿難比丘(Phramaha anro Padao)、羅勁松(寶僧法師)、程朝俠、茅宇凡、方嵐、董飛、雒少鋒、李晶晶(Jingjing Lee)、趙菲、蘭原等多位學界師長、同仁及學生幫忙,更正初稿錯誤、提供文獻、代核資料等,此外還有感謝本聖兄的梵、藏文把關及子慧的辛勞編務,凡此一切因緣才能使這冊書得以出版。筆者在此表達最誠謝意。當然,內容如有錯謬,責任自然全在筆者手上。
劉宇光
2023年07月26日 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