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創業型大學之發展:理論與個案》這本專書詳細闡述了臺灣創業型大學的發展歷程,從理論基礎、政策與組織發展、商業化策略的分析,與成功要素的剖析,均有深入探討。
本書回顧了發展創業型大學相關的8大重要理論,其中包括:(1)三絞螺旋創新模型(Triple-Helix Model of Innovation)、(2) 體制理論(Institutional Theories)、(3) 科學治理(Gover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4) 科技經濟學(Econom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5)學術創業(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6) 產學合作(Industry-University Relation)、(7)寬裕資源論(Organizational Slacks)、與(8)組織雙元(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等理論內容。書中提出的研究架構包括創業型大學的三個前置因子、四大商業化策略及其綜合性績效評估。前置因子涵蓋體制、組織及個人層面;商業化策略則包括專利活動、技術授權/移轉、產學合作及新創事業。研究指出,這些商業化策略間的相互影響對創業型大學的教學-研究-商業化績效至關重要。
書中分析了遠東科技大學(已更名為中信科技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逢甲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及國立交通大學(已更名為陽明交通大學)五所大學的案例,深入解析各校在推動創業型大學過程中的前因、過程及對各校發展成創業型大學的結果與影響。
整體而言,本專書具備豐富的理論基礎,還結合了實務個案,希望為推動創業型大學的研究者,以及大學研發、產學合作、技術移轉與創新育成主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作者簡介:
張元杰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進修推廣學院院長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在職MBA教授
台灣大專校院推廣教育協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理事
蔡林彤飛博士
國立聯合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吳慈榕博士
萬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暨經營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推薦序
推薦序一
創業型大學 ?! 別鬧了,校長先生!
欣聞張元杰教授、蔡林彤飛教授、吳慈榕博士要出版《臺灣創業型大學之發展:理論與個案》,邀請我為本書寫一篇推薦序,興奮之餘也勾起當年推動創業型大學的酸甜苦辣,請容我白首宮女話當年,說說當年推動創業型大學的點滴秘辛,讓各位讀者更為瞭解當年創業型大學發展的時空背景,也作為本書臺灣創業型大學發展歷程的補遺以代序。
2010 年我初任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為了與其他大學以教學型、研究型、研究教學並重型、產學型等傳統定位有所區隔,高雄第一科大率先宣示轉型為國內第一所「創業型大學」。猶記得第一次校內共識會議擺出「創業龍門陣」,一位資深教授擔任關主引言,一開場就開玩笑的說:「別鬧了,校長先生!」這正是當時許多同仁對創業型大學的懷疑與保留態度。2011 年全國中小企業會議我主持一場論壇,做結論時,我插播工商服務時間介紹第一科大轉型為「創業型大學」,以及規劃理念;隔日報紙披露第一科大成為第一所「創業型大學」的新聞,有同事小孩看到新聞問他什麼是創業型大學,這位同事在校務會議質疑創業型大學的理論基礎與可行性,外語學院教師也有人附和,擔心會將學校轉為市儈型大學,扭曲高等教育的本質。大家可以想像當年是多麼希望已經有這本創業型大學的著作來支持論述。
嶄新前瞻的理念在未被接受前,推動的路程往往都是走得十分孤獨的,然而這些質疑與挑戰的聲音,不啻是創業家成長的養分與原動力。為了讓全體師生瞭解創業型大學的理念與推動策略,我們只好自己摸索彙編「創業型大學1234 規劃藍圖」,明白揭櫫「培育學生具備創新的特質,及擁有熱忱、投入與分享的創業家精神」的推動願景。這算是第一科大轉型創業型大學1.0 版的濫觴。
事實上,創業教育在全球早已推動多年。1998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就指出21 世紀高等教育必須將創業技能和創業家精神作為基本教育目標;歐盟(EU)隨後也在2000 年提出里斯本策略(Lisbon Strategy),將創業家精神列為「一項需要通過終身學習獲得的新基本技能」。所幸,2011 年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也開始關注創業教育,決議推動「大學科研產業化與價值創造」,鼓勵大專校院將學研成果衍生新創事業,並大幅改革創新育成中心功能。科技顧問會議決議後,政府各部會就如火如荼的推動, 2015年2 月甚至成立行政院創新創業政策會報(創創會報),由行政院張善政副院長擔任召集人,成員包括國發會主委、教育部、經濟部、勞動部、文化部、科技部(現已更名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金管會、政務委員等部會首長,卡司陣容之堅強可謂空前。
自古政策都是風行草偃,更何況是政府如此高層共同來推動,各部會無不積極配合推出創新創業激勵方案,技職司更責成第一科大編撰「創新創業首部曲」電子書,免費提供各大專校院創新創業課程研習之用,以加速普及創新創業教育,激發學子創業發展潛能。有了政府強力的政策宣示與推動,自此創新創業計畫成為一時顯學,第一科大也從2010 年研擬「創業型大學1.0」,奠定「創新創業教育」及「創新創業育成」主軸開始;2014 年進階至「創業型大學2.0」,強調建立創意、創新及創業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2015 年打造國內第一個讓師生飆創意的「創夢工場」,開幕不到一年就吸引國內外5.5 萬名師生參訪;2016 年更進化為「創業型大學3.0」,並增建「創客基地」,以三創及創客教育為主軸,打破學科劃分,推動跨域學習,並強調在地實踐,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臺灣創業型大學之發展:理論與個案》清楚闡述創業型大學起源及成因,逐一探討其發展理論基礎、運作模式,進而檢視商業化策略與剖析成功要素,以及深度訪談國內五所公私立大學推動創業型大學案例印證,可謂國內探討創業型大學的出版品中,理論與實務兼具最完整的著作。如果當年就有這本專書,相信我們就可以減少許多摸索的時間。也就是為了要讓其他學校在推動創業型大學時,不要多走冤枉路;第一科大基於「熱忱、投入與分享的創業家精神」信念,在2017 年12 月「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整併前夕,特別編撰《創業型大學:成長與蛻變》,完整記錄近八年推動創業型大學的點點滴滴,甚至毫無掩飾的重現當年同仁質疑反對的耳語,以及所有激勵配套的規章制度。這本創業型大學全紀錄出版後,除了主動寄贈全國各大專校院外,並將相關檔案與影片上傳雲端免費分享,其目的就是希望創業型大學的種子,能如蒲公英般飛到全國各地開花結果,達成「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終極目標。
回首來時路,推動創業型大學踽踽獨行,點滴在心頭,如今看到元杰兄、蔡林博士、吳博士大作付梓,如獲知音更顯彌足珍貴,故樂為之薦。
陳振遠謹誌
中國科技大學校長
義守大學前校長、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前校長
推薦序二
1980 年代,美國通過拜杜法案(Bayh-Dole Act),促使研究人員和學術機構,在執行政府研究計畫的過程,仍能保有自身研究成果之專利。《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2002, December)曾評價美國拜杜法案為「可能是過去半世紀美國所成立之最具創見的法律」。但從此之後,也就像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一樣,社會對於大學開始有了不同的看法與期待,大學教授也開始變得更為務實與入世。當教授的身分從遺世獨立的學術工作者變成處處奔忙的創業家,大學的角色與功能也就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除了原本的教學與研究,產業、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也變成任務所在,學以致用逐漸成為中心思想,創業型大學也開始成為高等教育的擎天大柱。
創業型大學的根本目的之一是為瞭解決「學用落差」的問題。戰國時期那位只會紙上談兵的趙軍元帥趙括,就是學用落差的代表人物。中國傳統的教育確實不是這麼注重學以致用,因為只好熟讀四書五經、善寫好文好詩,只待科舉放榜,就能弄個官來做。也或因此,就有了《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等諷刺讀書人的作品誕生。但問題是,如果學以致用是重要的,那要如何取士,才能真的找到經世濟民的人才呢?北宋的王安石曾想對科舉進行改革,提出廢除詩賦科目,專考經、義、論、策等對治世比較用的時務科目,但同朝為官的蘇軾卻是大大的反對,對於蘇軾而言,除非把整個教育體制與取才管道都改了,否則意義不大,更何況考時務科,也是紙上談兵,跟吟詩作賦又有何兩樣?
相對而言,本書雖也是論文匯集,但絕對不是紙上談兵,更多的是實戰紀錄。本人曾與張元杰教授在清華合作過許多研究計畫,也深知他在產學合作上、技術移轉及學術創業領域有多年的深耕。在本書中,讀者們將能夠深入瞭解何謂創業型大學,它的運作模式又為何,從理論的基礎,再到商業模式和策略的建立,可謂風采萬千,諫說論理之間,每每讓人感受到張教授的經驗豐富、理論紮實。本書的個案涵蓋遠東科技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逢甲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等不同的大學類型,也讓人得以在個案比較的過程中,深化對於創業型大學理論的瞭解,可謂是一本實務與理論、本質與現象都兼顧的大作。
洪世章
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
推薦序三
創新與創業已經成為全球產、官、學、研各界領袖在解決困難問題、追求卓越策略的主流思潮,而大學無疑是國家創新系統中最主要的創新與創業的推動引擎。各國政府與社會無不積極期待大學研究機構在教學、研究與服務之外,能積極轉型為創業型大學並協助教授、學生、校友、社區創業家而活絡整體創新生態體系。近幾年來,我國政府與大學也在政府輔助從事研發的成果積極商品化、智財權下放與管理、成立技術轉移與產學聯絡辦公室以及在多元彈性的產學合作機制上,有相當多的鼓勵政策與實際成效。
張元杰教授、蔡林彤飛教授與吳慈榕博士的《臺灣創業型大學之發展:理論與個案》一書,以遠東科技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清華大學、逢甲大學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等五個具代表性創業型大學為主要研究個案,透過瞭解分析個案資源能力與發展脈絡,找出影響的重要環境因子,各大學商業化策略的比較分析及其交互作用,進而討論個案的績效成果。我國借鑑美國拜杜法案的成功經驗,我國科技基本法開啟智財權下放的政策,歷次修正都朝向鬆綁大學朝向創新創業努力。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輔助大學研究人員從事研發創新的工作,鼓勵原創早期高風險的科技研發,透過人才培育、合作研發與技轉的外溢效果也會降低一般企業研發風險。協助與補助學研機構成立技術轉移辦公室、育成中心、產學聯盟與聘請專業經理人,協助專利發明人將基礎科學研究轉換成商業化產品,可以為大學增加額外的教學與研發經費,也可以在商業化過程中為技術發明人帶來誘因,使大學可以聘用、獎勵、留用、招收優秀的教師與學生,促成大學研發人員與產業界的合作關係,進而帶動學研機構附近區域的經濟發展。政府也透過價創、萌芽、FITI、TTA 加速器與國發基金支持等機制,專業的經理人提供大學創新創業者所需要的專業研發服務,除橋接資源外,提供關於技術與市場可行性評估、組成團隊、智財布局,以及計畫書的撰寫,以便更能準確尋求所需的資源,降低創業過程的成本與風險。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我國科技新創的風氣日盛,成果也受到國內外創新創業社群的肯定。張元杰教授與吳慈榕同學的這本專著,正好適時的回顧檢視我國創業型大學的理論內涵與運作模式、創業型大學發展的組織治理與文化演變,有助於瞭解臺灣創業型大學的發展現況、科技商業化策略與未來科技政策規劃與評估。
我以一個科技政策智庫的主管、大學技術商品化的執行者及大學創業課程的教育者的角度,發覺本書對我從事政策分析建議與技術商品化實務管理非常有幫助。本書取材嚴謹、內容豐富,也非常適合做為創業管理與科技政策的教科書。我相信臺灣創新創業生態系的所有利害相關者都能從本書獲益良多。
林博文
國家實驗研究院副院長兼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主任
推薦序一
創業型大學 ?! 別鬧了,校長先生!
欣聞張元杰教授、蔡林彤飛教授、吳慈榕博士要出版《臺灣創業型大學之發展:理論與個案》,邀請我為本書寫一篇推薦序,興奮之餘也勾起當年推動創業型大學的酸甜苦辣,請容我白首宮女話當年,說說當年推動創業型大學的點滴秘辛,讓各位讀者更為瞭解當年創業型大學發展的時空背景,也作為本書臺灣創業型大學發展歷程的補遺以代序。
2010 年我初任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為了與其他大學以教學型、研究型、研究教學並重型、產學型等傳統定位有所區隔,高雄第一科大率先宣示轉型為國內第一所「...
目錄
作者簡介
推薦序一 創業型大學 ?! 別鬧了,校長先生!/陳振遠
推薦序二/洪世章
推薦序三/林博文
作者序一/張元杰
作者序二/蔡林彤飛
作者序三/吳慈榕
第1章 緒論
第一節 創業型大學的發展、趨勢及重要性
第二節 研究缺口與研究目的
第三節 章節架構
第2章 創業型大學發展的理論基礎與發展架構
第一節 創業型大學
第二節 創業型大學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創業型大學的前置背景因素
第四節 創業型大學的商業化策略
第五節 創業型大學的績效與相互作用
第六節 發展架構
第3章 臺灣創業型大學的發展現況
第一節 臺灣科學治理與大學治理的體制轉變
第二節 臺灣大專院校創新創業現況
第三節 個案研究說明
第4章 個案一:私立遠東科技大學(目前已更名為中信科技大學)
第一節 訪談對象
第二節 背景
第三節 環境因子
第四節 商業化策略分析
第五節 商業化策略的交互作用
第六節 績效
第七節 小結
第5章 個案二: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第一節 訪談對象
第二節 背景
第三節 環境因子
第四節 商業化策略
第五節 商業化策略的交互作用
第六節 績效
第七節 小結
第6 章 個案三:私立逢甲大學
第一節 訪談對象
第二節 背景
第三節 環境因子
第四節 商業化策略的執行狀況
第五節 商業化策略的交互作用
第六節 績效
第七節 小結
第7章 個案四:國立清華大學
第一節 訪談對象
第二節 背景
第三節 環境因子
第四節 商業化策略
第五節 商業化策略的交互作用
第六節 績效
第七節 小結
第8章 個案五:國立交通大學(目前已更名為陽明交通大學)
第一節 訪談對象
第二節 背景
第三節 環境因子
第四節 商業化策略執行狀況
第五節 商業化策略的交互作用
第六節 績效
第七節 小結
第9 章 個案比較與討論
第10 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貢獻
第二節 研究發現
第三節 建議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推薦序一 創業型大學 ?! 別鬧了,校長先生!/陳振遠
推薦序二/洪世章
推薦序三/林博文
作者序一/張元杰
作者序二/蔡林彤飛
作者序三/吳慈榕
第1章 緒論
第一節 創業型大學的發展、趨勢及重要性
第二節 研究缺口與研究目的
第三節 章節架構
第2章 創業型大學發展的理論基礎與發展架構
第一節 創業型大學
第二節 創業型大學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創業型大學的前置背景因素
第四節 創業型大學的商業化策略
第五節 創業型大學的績效與相互作用
第六節 發展架構
第3章 臺灣創業型大學的發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