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文明邊緣的地方,展開一段精彩的旅程,
尋找與拯救世界上最大的貓頭鷹。
★《紐約時報》最值得關注圖書★
★《泰晤士報》年度最佳自然圖書★
★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
專業推薦
李騏廷/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林大利/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思民/師大生科系特聘教授、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長
張東君/科普作家
鳥類學家強納森.斯萊特深入俄羅斯東邊遙遠的森林,展開長達五年的田野調查,他和團隊在冰天雪地之中,尋找世界上最大的貓頭鷹──展開翅膀有兩公尺寬,高逾六十公分,瀕臨絕種的毛腿魚鴞。
憑著雪地上的足跡,以及迴盪在林木間悠長的鳴唱,強納森‧斯萊特穿梭林間雪原,徒手攀爬高聳的朽木,橫渡融冰之際的河流,只為一睹毛腿魚鴞的存在,並了解、記錄牠們的行為與棲地,繼而在文明開發和生態系統之間取得平衡,擬定魚鴞保育計畫。
作者以自然生動且富有人文關懷的筆調,帶領讀者深入其境,宛如置身於荒野冰原上,不僅描繪出毛腿魚鴞的樣貌和生活圖景,也一觀當地人土風情。這世上許多地方太過都市化,絕少有俄羅斯濱海邊疆地區這樣的自然體系,在這裡,大自然環環相扣,在每個部分流動,魚鴞是這種生態體系的象徵,證明荒野依舊存在。
這本書一半是科學紀錄,一半是冒險故事,它引人入勝、令人興奮,文筆優美……展現了一個很少人見過的世界。並且透過這趟渺小人類在自然中的探險,告訴我們,自然是多麼壯麗,又是多麼脆弱。
各界盛讚
任何喜歡鳥類、科學、旅行的人,或只是想讀一本吸引人的作品,都會愛上這本書。
——珍妮佛.艾克曼(Jennifer Ackerman),《鳥的天賦》(The genius of birds)、《解開一盎司羽毛裡的謎團》(The Bird’s Way)作者。
是科學探索,也是冒險故事,最重要的是反覆思索荒野的本質,進而予以拯救。
——史考特.韋登索(Scott Weidensaul),《候鳥長征》(A World on the Wind)作者
在這冰天雪地,住著虎與熊、盜獵者與神祕主義人士,也有巨型貓頭鷹潛伏,但外界並不知道。斯萊特勇敢無畏,前往尋找這來去無蹤的生物,描述得扣人心弦。精彩程度能與之匹敵的,大概只有他如何訴說在這森林生活的人類。
——約翰.維揚(John Vaillant),《復仇與求生》(The Tiger)作者
引人入勝的大冒險,在世上最偏遠的角落,和一群奇人異士,尋找世上最罕見的神奇鳥類。
——伯恩德.海恩利許 (Bernd Heinrich),《荒野之心》(A Naturalist at Large)作者
極出色的故事,有豐富的細節,文筆流暢,幽默又有同理心。這本難得的佳作,是獻給一種美麗的稀有物種,說明其自然史並提倡保育。
——喬治.夏勒(George B. Schaller),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最後的熊貓》(The Last Panda)作者
這本卓越之作,描述一個人如何追尋東亞珍稀魚鴞的蹤跡與保育,不僅精彩動人,且是與人人切身相關的緊急課題。
——克里斯多福‧斯卡夫(Christopher Skaife),《渡鴉大師》(The Ravenmaster)作者
是俄羅斯遠東區的絕美描寫,也是盡力保護毛腿魚鴞的動人故事。這生物奇妙又兇猛,恰恰呼應著其所出沒的地景。斯萊特的故事不僅會讓你愛上從未見過的鳥,還會欣賞野生生物學家的無比毅力、足智多謀。
——班.戈德法布(Ben Goldfarb),《渴望:河狸的祕密生活與重要性》(Eager: The Surprising, Secret Life of Beavers and Why They Matter;暫譯)作者
作者簡介:
強納森.斯萊特(Jonathan C. Slaght)
強納森.斯萊特(Jonathan C. Slaght)是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WCS)溫帶亞洲地區的區域主任,負責管理該學會在俄羅斯、中國、蒙古、阿富汗以及中亞地區的項目。二〇一六年,斯萊特翻譯弗拉基米爾.阿爾謝尼耶夫(Vladimir Arsenyev)的《穿越烏蘇里邊疆》(Across the Ussuri Kray)出版,並親自註解。斯萊特的著作、研究與攝影曾出現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衛報》(The Guardian)、英國廣播公司國際頻道(BBC World Service)、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史密森尼雜誌》(Smithsonian Magazine)、《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與《奧杜邦雜誌》(Audubon)magazine等媒體。現居住於明尼蘇達州。
譯者簡介:
呂奕欣
曾任職於出版公司與金融業,現專事翻譯。
譯作賜教:yixin.work@gmail.com
章節試閱
12 魚鴞之巢(節錄)
我舉起雙筒望遠鏡。一會兒之後,我看見牠了:起初只見一團棕色的東西,原來那是牠的背,與周圍的樹皮融為一體。我看不清楚牠身體的其他部分,後來,我把視線聚焦於凹處前緣的縫隙,看到一隻黃色眼睛,嚴肅地直盯著我。這神祕的鳥就在幾步外的樹上,約五、六公尺高的地方。我高興極了。事後回想,魚鴞似乎是森林的一部分,而不只是森林裡的東西:牠的偽裝讓我很難辨認究竟樹木的終點在哪裡,而哪裡開始又是牠。這感覺也很超現實。在花了這麼多力氣,於薩瑪爾加和捷爾涅伊附近的原始森林拚命尋找魚鴞之後,我卻在村子垃圾場邊緣的一條漁夫小徑上,發現一隻魚鴞俯視著我。
我和托利亞待在一起幾天,瑟格伊則到薩多加河(Sadoga River)的小屋住。薩多加河是阿瓦庫莫夫卡河的支流,他到那邊尋找魚鴞。當我在托利亞的帳篷附近準備紮營時,他建議,我當晚就到隱棚觀察。我滿心歡喜接受,而他列出在隱棚的基本生活規矩。
「別發出任何聲音,盡量減少移動,」他嚴肅說道。「可別因為我們,導致親鳥遠離雛鳥。我們是想觀察牠們的自然行為,而不是受人類接近影響時的行為。天亮之前,不要離開帳篷。如果需要小解,就用瓶子。」
說完,他祝我好運。我收拾行囊,穿過森林,來到隱棚。這座隱棚就擠在巢樹下十幾公尺的下層植物中,是個供兩人使用的三季帳篷,上面鋪著托利亞縫上隔音的布料和偽裝網。隱棚裡散落著十二伏特的汽車電池,許多變壓器與纜線,還有個小小的灰階攝影監視器。我打開監視時搭配的點心:裝在保溫瓶的紅茶,還有幾大匙糖及乳酪麵包。接下來,我打開監視器,微光照亮帳篷內部。我刻意放慢動作,悄無聲息。我很怕驚擾母鴞,牠在巢裡,顯然看到我靠近。螢幕聚焦時,我看見牠一派寧靜坐在原地,令我頓時鬆了口氣。接近黃昏時,牠振作起來,好像看見了什麼,於是我聽到有聲音從樹上傳來——或許是雄鳥停在附近。雌鳥緩步離巢,沿著樹枝,消失在我視線,果然證實我的懷疑。後來,對唱開始了,從上方大聲傳來,深沉迴盪。
我坐在原地,出神傾聽上方的魚鴞,只盼耳裡的心跳聲安靜點,也不願吞口水或有一絲絲移動,深怕魚鴞聽見,中斷了這迷人的儀式。即使在近距離,魚鴞的聲音似乎也悶悶的,彷彿朝著枕頭嗚嗚叫。監視器上可清楚看見魚鴞幼鳥,宛如一袋灰色馬鈴薯,在平坦寬闊的樹洞裡來回走動,同時尖叫。牠知道食物就快來了,和我不同的是,牠對嗚嗚叫聲一點耐心都沒有。
對唱結束,表示這對魚鴞必須離開去獵食。這漫長的一夜好迷人。在午夜之前,成鳥帶食物回到鳥巢五次,每次回來前,會快速靠近樹梢,用重重的大翅膀拍打樹冠的樹枝,甚至會有樹枝掉落,打到隱棚的頂部。我得承認,對於任何有兩公尺翼長的東西來說,要在深夜於錯綜複雜的河邊叢林中維持優雅姿態,可沒那麼容易。
從監視器螢幕來看,由於拍攝親鳥把獵物送來的角度都不好,畫質又粗糙,因此難以判斷成鳥究竟帶了什麼給雛鳥。我也無法判斷哪隻成鳥是雄鳥,哪隻是雌鳥:兩者看起來相當類似,因此就算父母都會負責餵食,但我無法分辨究竟是哪隻負責較多。幾年後,我會了解雌鳥的尾部比雄鳥有更多白色的部分,這會是分辨性別的可靠方式。但在這一晚,我只能分辨接近這裡的是成鳥,就坐在樹洞的邊緣,提供食物給發出嘎嘎叫聲的雛鳥,而雛鳥就會往前蹭,接受食物。之後,成鳥會飛走,不見蹤影。
在第五次送來食物之後,其中一隻成鳥就留在巢裡將近十分鐘才離開,而要經過四小時之後,才有另一隻成鳥回來。這中間的過程,雛鳥一直尖叫,幾乎不曾中斷。我數過,在光是兩點半到四點半,就發出一百五十七次的刺耳鳴聲;每次雛鳥鳴叫時,我就在日誌裡打個勾。
我在寧靜寒冷的黎明離開隱棚,回到紮營地。這裡的火早已熄滅,代表托利亞還沒醒來。我鑽進自己的帳篷,以睡袋裹住自己,很快進入夢鄉。
才幾個小時,托利亞就把我叫醒,他的緊急語氣馬上引起我注意。我從帳篷跳出來,發現天空黑壓壓的,大地陷入火海。大約一百公尺外出現了地面火災,並朝著我們襲來,吞沒我們南邊牧場的乾草,而在強風助長之下,火勢繼續蔓延。
「拿水桶!」托利亞大喊,並跑到我們與火之間一公尺寬的回水區。「把所有東西打溼!」
我們站在那裡,兩人在攪動後而顯得泥濘的淺水中,把一勺又一勺的水澆向小溪另一邊的植被,得守住這條線。若火勢衝過這道防線,我們的營地就沒了。在有些地方,火舌高達幾公尺,狂啖乾枯的植物。如果太靠近溪流,火就會毫不停歇,跨過對岸。現在火舌更近了,或許又接近三十公尺。
「你會怕嗎?」托利亞問我,但是無暇與我對視,繼續把水與泥巴盡量往遠處大範圍潑出去。
「快要嚇死了。」我回答。沒多久以前,我還幸福地沉醉夢鄉,現在卻站在泥濘中,穿著內衣和橡膠靴,拎著水桶,設法避免帳篷被野火吞噬。
火舌來到我們的緩衝水線,猶豫地測試著潮溼的草木。火舌認真舔舔植被,但植被沒有燒起來:防線守住了。在距離溪流幾公尺之處,野火奄奄一息,在全面獲勝之前被我們的介入擋下。
我看著滿是灰燼悶燒的原野,問托利亞究竟怎麼回事。他說,他看見有人開車到原野的另一邊,逗留一會兒之後駕車離去。托利亞沒想太多,直到看到煙才赫然明白。村民在春天常會燃燒田野,認為這樣可以促進新生,殺掉蜱蟲,不會感染牧場上的牲口,也能幫泥土帶來養分。但火勢通常沒人照管,像這一次就延燒到森林,造成嚴重危害。事實上,要是這場火勢在幾個星期後發生——也就是魚鴞的雛鳥在巢中長出羽毛,但還不會飛——就很容易葬身火海。人類放的火在濱海邊疆區的西南部尤其破壞性強大,會緩慢地步步涵蓋濃密的森林——這是瀕危的阿穆爾豹在世上最後的一隅棲地——使之變成廣漠的橡樹莽原。
隔天早上,瑟格伊回來了。我們的計畫是先把托利亞留在這幾天,自己回到捷爾涅伊,之後往北前往安姆古,但會先在阿瓦庫莫夫卡河多搜尋。我們在阿瓦庫莫夫卡的路上,沿途傾聽是否有魚鴞的聲音,就像托利亞、約翰和我在捷爾涅伊豎起耳朵,聆聽魚鴞的叫聲,結果在韋特卡上游二十公里的小支流聽到對唱。我和瑟格伊在森林中尋找巢穴的跡象,在河邊搭帳篷,度過兩夜。每天晚上,鳥會從不同地方鳴叫,而由於魚鴞不會年年繁殖,表示牠們沒有築巢。然而,我們找到了一棵應該是古老的巢樹,以及附近棲木的證據。我們本想在那邊待久一點,但是有天早上醒來時下起滂沱大雨,河流氾濫,水勢蔓延到帳篷。我們前往阿瓦庫莫夫卡,探索另一個更靠近海岸的支流,瑟格伊幾年前曾在那邊發現鳥巢。但現在,巢已經空了,森林靜悄悄。
瑟格伊和我準備北上的早晨,托利亞請我們離開前,送些新鮮補給品過來。附近的韋特卡村實在太小,根本沒有商店,於是瑟格伊和我開著紫色的「小屋子」貨卡,前往珀姆斯科(Permskoye),這是五公里外稍微大一點的村子,尋找托利亞要的馬鈴薯、蛋和新鮮麵包。我坐在後座,在車上的軟椅子上顛簸,並望出掛著窗簾的染色車窗。像珀姆斯科這種規模的村莊通常都有商店,但不會設店面或招牌宣傳,猜想是因為當地商人認為,需要買東西的當地人都已知道商店在哪裡。我們開著車,在珀姆斯科唯一的路上來來回回,就是看不出哪裡有商店。瑟格伊只好停下車,搖下車窗,詢問兩位坐在長椅上的矮壯中年婦女。她們指出我們可以去哪買雞蛋和馬鈴薯——在鎮上的另一邊,有個女子會在貨櫃上販售商品——但是買麵包就沒那麼簡單。顯然,每天早上,都有熱騰騰的麵包從奧爾加村送來,很快銷售一空:數量剛好符合珀姆斯科的需求。瑟格伊爬上小房車,告訴我這個消息,於是我們討論值不值得花點時間到奧爾加,幫托利亞買麵包,而這時有人敲敲我們小房車的後門。瑟格伊打開門,發現是剛才那兩位女子,她們好奇地看著我們。
「所以,」其中一人不太確定地開口,「你們會怎麼做?我們要先預約,或者你們會挨家挨戶拜訪?」
我們一臉茫然地望著她倆。瑟格伊客氣地詢問是什麼意思。
「你們是醫生吧?」另一名女子插嘴。「大家都說會有一輛紫色的卡車,載著X光設備⋯⋯醫生會免費幫需要的民眾做X光檢查。」
我皺眉。瑟格伊過去一個星期,在每個可能出現魚鴞的地方開著這輛車到處跑,而珀姆斯科與韋特卡的居民就順理成章認為,我們是特約X光技師行動團隊?很怪,但更奇怪的是她們聽見事實後的表情:瑟格伊解釋我們並非醫生,而是鳥類學家。對於村民來說,他們把生命和健康奉獻給原野與菜園,只能勉強糊口,但竟然有人會找鳥類,並稱之為工作?這概念之怪異,應該超過醫生隨時載著稀有的X光機到處跑。
我們到貨櫃買了些雞蛋和馬鈴薯,到奧爾加買麵包,把東西全交給托利亞,隨後往北離去。瑟格伊開車時,我在小房車後座的長椅上,舒服躺平睡著。一到達利涅戈爾斯克,小房車就停在瑟格伊的車庫,他改開另一輛豐田海力士,這是一輛強化過馬力的紅車,是很適合在原野行駛的貨卡,有厚厚的綠色乙烯基覆蓋著車斗,野外用具都塞到車斗上。這輛車看起來就像軍閥的座駕,適合應付在捷爾涅伊區等待著的崎嶇路況與結冰之河。我們又朝著回歸原野的路前進。
12 魚鴞之巢(節錄)
我舉起雙筒望遠鏡。一會兒之後,我看見牠了:起初只見一團棕色的東西,原來那是牠的背,與周圍的樹皮融為一體。我看不清楚牠身體的其他部分,後來,我把視線聚焦於凹處前緣的縫隙,看到一隻黃色眼睛,嚴肅地直盯著我。這神祕的鳥就在幾步外的樹上,約五、六公尺高的地方。我高興極了。事後回想,魚鴞似乎是森林的一部分,而不只是森林裡的東西:牠的偽裝讓我很難辨認究竟樹木的終點在哪裡,而哪裡開始又是牠。這感覺也很超現實。在花了這麼多力氣,於薩瑪爾加和捷爾涅伊附近的原始森林拚命尋找魚鴞之後,我卻在...
目錄
地圖
前言
引言
第一部 冰之洗禮
1 地獄村
2 初次搜尋
3 阿格祖的冬季生活
4 沉默的暴力
5 順流而下
6 查普列夫
7 水出現了
8 追著冰層跑
9 薩瑪爾加村
10 古琴科號
第二部 錫霍特阿蘭山脈的魚鴞
11 來自古代的聲音
12 魚鴞之巢
13 路標的盡頭
14 荒蕪之路
15 洪水
第三部 捕捉
16 準備設陷阱
17 擦身而過
18 隱士
19 圖因夏河受困記
20 魚鴞成擒
21 無線電靜悄悄
22 魚鴞與鴿
23 孤注一擲
24 靠魚行動
25 卡特科夫登場
26 謝列布良卡捕捉記
27 吾等惡魔
28 卡特科夫遭逐
29 兵敗如山倒
30 隨魚前進
31 東方的加州
32 關於捷爾涅伊區的肺腑之言
33 毛腿魚鴞的保育
尾聲
註釋
致謝
地圖
前言
引言
第一部 冰之洗禮
1 地獄村
2 初次搜尋
3 阿格祖的冬季生活
4 沉默的暴力
5 順流而下
6 查普列夫
7 水出現了
8 追著冰層跑
9 薩瑪爾加村
10 古琴科號
第二部 錫霍特阿蘭山脈的魚鴞
11 來自古代的聲音
12 魚鴞之巢
13 路標的盡頭
14 荒蕪之路
15 洪水
第三部 捕捉
16 準備設陷阱
17 擦身而過
18 隱士
19 圖因夏河受困記
20 魚鴞成擒
21 無線電靜悄悄
22 魚鴞與鴿
23 孤注一擲
24 靠魚行動
25 卡特科夫登場
26 謝列布良卡捕捉記
27 吾等惡魔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