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當代醫療現場的回憶錄小說
「我當醫生是為了救人,救人什麼時候變成折磨人?
是什麼讓助人的現場變調?
種種念頭一閃而逝……」
他們說我是守護者,守護患者免於疾病的傷害,為什麼帶來傷害的、跟我交手的,不是疾病?
他們說我從事醫治的職業,是撫慰病痛的工作,為什麼我診察這個職業,發現這行深陷病痛、需要醫治?
他們說我們應該重視生命,因為人命關天,為什麼我撞見生命被當作交易權勢與地位的籌碼,被廉價地賤賣拋售?
《白醫師回憶錄》回放白醫師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段歲月,為讀者敞開住院醫師小白的所思所想,及小白如何懷著這些疑惑,在血雨腥風的白色叢林探險,摸索陷阱之上的求生藝術。
共感推薦
侯文詠(華文暢銷作家)
林運鴻(文字工作者)
楊鎮宇(文字工作者)
熊一蘋(文字工作者)
吳易澄(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
劉介修(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醫師)
謝宛婷(奇美醫院緩和醫療中心主任)
「一直沒有搞明白,當初醫學院畢業時,沒有選擇直接去當醫生的原因。好不容易考進了醫學系,又花了七年在課堂和醫院關關難過。成為醫師學徒之路,不知道何時開始變得徬徨。從這個一層一層,彷彿只能直線攀爬的階梯上出逃,因為時常感到格格不入,感到生存艱難。
閱讀《白醫師回憶錄》,是種療癒的經驗。原來,我們都在白色叢林裡尋找生存之道。
已經不太確定最後究竟是倖存,或滅絕。繞路多年後回到醫院,生存依然艱難,也許正因為太在乎。倖存者與出逃者真誠對話的集體敘事,在細菌病毒與個人化的道德勸說外,指向更根本的制度與文化根源。我們繼續一邊掙扎生存,一邊一起找路。」
——劉介修(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醫師)
「如果把一百位醫師的回憶錄放在一起,會有多少核心的情節類似?恐怕程度非常高。《白醫師回憶錄》正是一本這樣掏心剖肺把臺灣醫療社會的實相與鏡映端給眾人的小說,真實的主角並不是白醫師,而是一齣名為『醫療』的劇碼。作為總是會走上這個舞台搬演一段人生的每個人,我推薦大家都能讀過它。
小說裡的白醫師彷彿滄桑盡歷、俯案自嘆,然而作者對醫療的熱情卻掩蓋不住,那是內心仍兀自猛烈跳動的醫者之筆才能流淌的文字。我想起某個清晨,我在樓梯牆邊陪伴一位因為病人而痛心流淚的後進醫師,爾後我因為他給我的感觸,想起《小孤島大醫生》的主題曲〈騎在銀龍的背上〉中的那幾段歌詞:
悲傷啊 快變成羽翼吧
傷痕啊 快變成羅盤吧
就像仍不會飛的雛鳥般 我感嘆著自己的無奈
在夢想尚未來到之前 昨日我徒然顫抖地等待
明天 我將登上山崖往龍的方向前去 我將高喊:走吧!出發吧!
白醫師與千千萬萬個白醫師,還在醫療進行曲中前進,這是讓人安心的。」
——謝宛婷(奇美醫院緩和醫療中心主任)
「這是一本白袍之路的反敘事。所謂的『反』,在於作者忠實地寫出行醫路上可能降臨的不滿、困頓與叛逆。有別於訴求溫情的溫馨小品,或是強調仁心仁術的勸世之言,作者把住院醫師訓練過程中可能稍縱即逝的各種反省與批判端上了主桌。這本小說可說是白色巨塔中的『謎之音』,雖為虛構卻又真實無比。它讓我們看見行醫並不只是醫病,同時也是與自己搏鬥。作者時間魔術師告訴我們,行醫並不一定總是遵循著至高無上的醫師誓詞,大多時候可能需要在規則的邊緣遊走;在面對各種倫理困境、文化衝突、勞權低落,乃至於科層官僚的壓迫之中,仍需本著善意行動,但也必須練習在制度的夾縫中抵抗。」
——吳易澄(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
「對醫院環境和醫護人員心理的描寫非常深入,讀到和自己經驗相關的部分甚至會有點抗拒,但也因此恍然大悟:原來之前在大醫院裡感受到的冷淡和武斷,其實也是醫護人員為保護自己設下的防衛,在我們承受原因不明的肉體苦痛時,診斷的醫師也在腦中與過多的可能性和風險奮鬥,讓我第一次感覺找到了可以和醫師共感的起點。」
——熊一蘋(文字工作者)
「那位醫界政治明星從神壇猛然跌落的今日,或許我們會想,百年來集臺灣社會三千寵愛的白袍醫師,是不是其養成培育之過程,已經悄悄質變?本書讀來有如青年醫師的職場手札,帶著熱血真誠的小白兔,短短數年蛻變為世故又悲傷的胡狼──從急診室到醫師協會、從理想崇高到筋疲力竭,險惡職場如何耗盡一名年輕新血的能量?不按牌理出牌的懸壺心情又怎樣在現實利益中騰挪妥協?《白醫師回憶錄》或許是醫者未老先衰的緊急告白:若國民生病,有大夫來治,但如果醫療體系傾斜失衡,這慢性重症又該求救何處?」
——林運鴻(文字工作者)
「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是講幫助人的故事,傳達溫馨的感覺。而《白醫師回憶錄》也談助人的事業,但帶來的是不安、恐懼、痛苦等情緒。讀這本書,會引起諸多身心不適,卻也是個模擬面對病痛、生死議題的機會。
我們大多數人去醫院,不外乎兩種情況:自己生病了或陪生病的親友去看病。只要我們去醫院,很難不面對擔心、病痛及對死亡的恐懼。在醫院裡,被這些問題纏繞的我們,很少有機會或很難有餘裕,去體會醫師的想法和感受。
每天跟病痛與生死議題打交道的醫師在追求什麼?他們因為什麼而受苦?最害怕什麼?用什麼心法來面對?多了解這些,對我們很有幫助。有朝一日,我們成了病患或病患家屬,會更知道怎麼跟醫師合作,更知道怎麼讓醫師發揮得更好。人們常說良藥苦口,這本書讀起來也是這種風味。」
——楊鎮宇(文字工作者)
作者簡介:
時間魔術師
一介寫作新手,白醫師的好朋友,普通的古道熱腸醫生。
章節試閱
序章
回憶我的一生,刻骨銘心莫過於住院醫師訓練時期。
二十九歲那年,我在首都歷史悠久的醫學中心擔任第三年住院醫師。
上過無數夜班,依然不習慣內科加護病房。
剛跟同事交接班,「那床」就心跳停止,我請護理師聯絡主治、把太太扣來醫院。面對六神無主的家屬,我當場壓斷病人肋骨。卡滋卡滋、啪嘶啪嘶,隨著聲響變化,三十分鐘過去,我們宣布急救無效。主治醫師到來,描述團隊的種種努力、會診過的各科醫生、安排的許多檢查治療,並將家屬們帶到休息室安撫。
水珠撞擊窗戶玻璃。
首都的夜晚,暴雨滂沱、悶雷滾滾。
高聳深色建築的二樓,蒼白的牆壁環繞。皓亮的日光燈鎮壓任何一絲睡意。空氣中,屎氣、尿味、血腥,融合漂白水的辛辣,挑弄不得安寧的神經。遍布瘡痍的戰場上,針頭蓋、布巾、急救用具散落一地。加護病房正中央的電腦、一眼能環顧數位病人的位置,我坐著、填寫著死亡時間。
死亡診斷書上,死因寫末期淋巴癌。病人六個月前就因淋巴瘤轉移至顱內、壓迫腦幹,而神經性休克,急救用的葉克膜從那時放到現在。同仁訝異他走得突然,但想了幾種可能,很快就接受,氣胸把他帶走這件事,只有我心底明白……
前一晚跟以往無數個日子沒太多不同,病人放在脖子的頸靜脈導管需要更換。這次跟以往數十次也沒太多不同,感染的舊管路已經移除,我駕輕就熟地確認頸靜脈的位置,消毒完、鋪上無菌面、準備下針。
超音波螢幕黑漆漆的畫面裡,頸動脈微弱地跳動著,過多的體液把頸靜脈撐得鼓脹,我的針尖就在目標的頸靜脈旁。隨著呼吸器將氣體灌入,畫面裡白花花的肺臟在每一次充氣時擴張,擴張時從螢幕下方短暫出現,消氣時從螢幕中消失,規律地出現、消失,出現、消失。
「嘭,噓……嘭,噓……嘭,噓……」一次次灌氣又消氣,肺臟距離我的針尖最近不到二公分。
以往數十次我都讓針尖立即遠離、避免刺到肺造成氣胸。
這次我猶豫了。
腦幹壓壞、幾近腦死、淋巴癌已無藥可治。
葉克膜是無效醫療,早該放手,家屬沒人願意第一個開口。
醫療團隊則同情、不忍、耐心等待他們接受,一等六個月。
臨終過程就這樣拖延著。
他沒有思想、意識,只有疼痛刺激引起的神經反射。如果肺臟不慎碰到針尖,會不會是他的解脫?為數不多的葉克膜是他的煎熬,卻是其他人的救命資源。前一陣子,一位即將等到心臟移植的年輕人沒葉克膜續命,我們不敢說他怎麼錯過換心,沒告訴遺孀他曾經配對到心臟。
眾人的忙碌都空耗在這些事情上。
幾個月無意識的病人,突然不自主抽動一下,恰逢吸氣期灌氣,針尖短暫沒入代表肺臟的那一片雪白。幾下呼吸後,呼吸器警示聲響起。氣胸狀態下會出現的警示訊息顯示在呼吸器上。
我愣住。
然後甩開紛亂的思緒、鎮壓波動的心情,迅速執行植入導管的手術步驟。
就當是他的選擇吧。
「小白醫師,你那邊還好嗎?需不需要幫忙?」聽到警示聲的麥學姊前來關切。麥學姊是資深護理師,照顧病人如兒女,將半生奉獻給醫院,來到跟我父母一樣的年紀。加護病房團隊仰賴她的機警和熟練,她也關心我們這些醫院裡的戰友。
「嗯,管子快放好了。」我回覆,呼吸器警示聲持續在我身邊鳴響。
「呼吸器怎麼突然響了起來?」
「他剛剛動了一下,可能跟這個有關?」我邊答覆邊繼續手上的動作,「例行的胸部X光待會就要來照了吧?」
「你放完管子就差不多了,你動作快點。」反覆的警示聲震盪著所有工作夥伴的耐心,引人煩躁,「唉,你看看!他在抗議啦,都六個月過去了,你們還一直折磨他,是你的話會想一條命這樣吊著嗎?很明顯他就該安息了,這樣對嗎?該放手了吧?有沒有跟家屬解釋?」
「有呀,每天說。但你也知道,我們能決定的有限。」我回答。「不然你來跟家屬說說看?」
「我說更沒用啊。你想想如果是你,只因為你的親人舉棋不定,護理師就要每天拿針戳你,這樣有意思?什麼時候要讓他解脫?」
「快了。」我簡短道。
放完管子,放射師剛好來照X光。
胸部X光還看不出特別的異常。但設定好的灌氣壓力不變之下,氣體經由肺的破洞漏到胸腔,胸腔內的壓力不斷累積,呼吸器灌氣量開始減少,那時我就知道,氣胸已逐漸形成。而所有醫療人員皆事務繁忙,看到灌氣量減少大概率會先把氣壓往上加,再觀察一陣子。
反反覆覆、一下又一下,呼吸器不斷把氣體灌入胸腔,經過整整一天,累積的氣壓將心臟血管完全壓扁,就算葉克膜也無法讓被緊緊按住的心臟跳動。
口袋傳來叮咚響,我從昨晚的記憶回到現實。掏出手機一看,是前一班的同事傳來訊息。
「小白,我聽說了,對不起,讓你一接班就壓胸急救,那床家屬還好嗎?剛剛交班忘了提,白天呼吸器一直響警示聲,但後來找人去看過就沒事了,不知道最後怎麼了?希望沒讓你忙到~~~可愛貼圖、可愛貼圖」
我瞭然點開視窗,幾句話敷衍過去,同事以為我很罩,但事實上我最清楚事件始末。
這床負擔實在太大,每天輸大量血液、調十多種藥物,所有人都快受不了了。若是拖到下週高官視察,還要做報告解釋為什麼他還沒出院,常有人被電在台上羞辱。
高官是政府的公共衛生專家,在醫界、政界擁有莫大權勢,屢次主導健保局點值調整會議,喜歡砲轟外科濫開刀、內科亂開藥、病人住院住太久出不了院、醫療資源如何如何被浪費……
沾滿鮮血的雙手,換無盡地獄的喘息。
名為治療,實為酷刑,閻羅驅使,鐵律箝制,我們竭力火烹不得安息的靈魂,作為心懷憐憫的小鬼,我狠心違規掐滅生命光輝。
一定要這樣?
敞亮的加護病房內,我疲憊地闔眼尋求靜謐,遙想十八歲的人生巔峰。
盛夏尾巴的九月校園,教室裡聽白髮蒼蒼的教授講述全人醫療、醫學與人文,我隔壁坐著相處尚淺的女同學,宿營碰到小手記憶猶新,薰風飄散的汗香意亂情迷,烏黑髮絲搔紅熾熱的臉頰,銀鈴笑聲低語我們的秘密,思緒正狂飆著青春的肉體,沒聽上個世紀的醫學倫理。那時若是更專注,今日還會迷惘不?
久遠的記憶沒留下太多大一課程內容,但我知道心理正常的一般人肯定無法對無助弱者施暴,而病房裡所有醫師、護理師卻都習慣束縛患者四肢,違反本人意願,協力將鼻胃管插進掙扎喊叫的衰老人體,只因為半夜一通電話、天邊家屬一句話。
曾幾何時,步步走來,我也這麼自然地「不小心」?
六個月的葉克膜,是誰的需要、又是誰的想要?醫療的目的是什麼?治療的是人?顧的是床?
我當醫生是為了救人,救人什麼時候變成折磨人?
是什麼讓助人的現場變調?
種種念頭一閃而逝,我沒空思考不實際的問題,才剛上班就花三十分鐘壓完一床,我還要繼續上剩餘十一個半小時的漫長加護病房班……
序章
回憶我的一生,刻骨銘心莫過於住院醫師訓練時期。
二十九歲那年,我在首都歷史悠久的醫學中心擔任第三年住院醫師。
上過無數夜班,依然不習慣內科加護病房。
剛跟同事交接班,「那床」就心跳停止,我請護理師聯絡主治、把太太扣來醫院。面對六神無主的家屬,我當場壓斷病人肋骨。卡滋卡滋、啪嘶啪嘶,隨著聲響變化,三十分鐘過去,我們宣布急救無效。主治醫師到來,描述團隊的種種努力、會診過的各科醫生、安排的許多檢查治療,並將家屬們帶到休息室安撫。
水珠撞擊窗戶玻璃。
首都的夜晚,暴雨滂沱、悶雷滾滾。...
目錄
序章
第一章 鬼故事
第二章 虛妄與真實
第三章 發聲障礙與失智
第四章 剝皮地獄
第五章 不朽的永動機
第六章 出院、住院
第七章 病識感
第八章 醫糾與醫術
第九章 白血球
第十章 布巾上、布巾下
第十一章 新冠肺炎隔離病房
第十二章 VIP
第十三章 會長
第十四章 送行
第十五章 我很快樂
第十六章 年休
第十七章 行醫
尾聲
後記
作者的話
序章
第一章 鬼故事
第二章 虛妄與真實
第三章 發聲障礙與失智
第四章 剝皮地獄
第五章 不朽的永動機
第六章 出院、住院
第七章 病識感
第八章 醫糾與醫術
第九章 白血球
第十章 布巾上、布巾下
第十一章 新冠肺炎隔離病房
第十二章 VIP
第十三章 會長
第十四章 送行
第十五章 我很快樂
第十六章 年休
第十七章 行醫
尾聲
後記
作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