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繁花似錦、高度發展的當今社會,真,善,美,愛,成了文明皺褶中的微光與時代餘燼;理想、誠信、寬容、平衡、公正,等等文明體系中的美好概念,與當代人擦肩而過,淪為陌生而陳舊的傳說。
古往今來,詩有詠物抒情,傷春悲秋,孤獨言志。
《消失的元素》直面社會不良現象以及人性的惡,提出控訴和諷刺,為時代寫下註腳。
我們坐在觀眾席
看燄火與霓虹
有誰會質疑
同情,只是膚淺的善良
當人們緬懷舊日時光,慨嘆文明背後的詬病,我們,卻把責任推給了時間。世界終將變得荒涼與雪白,時間所堆砌的一切,終將歸於虛無。
牆面的傷痕
是時間往下掉的時候
刮破的
粉飾的真相被暴露
所有關於美醜的辯證
在時間的凝視下
一層一層 剝落
是藝術,讓被時間刮破的牆面,不再顯得滄桑、悲哀、醜陋,而是化作美,化作可愛,化作智慧的凝集。
生命的豐盈
讓我有了衰頹的憂慮
從你宣告愛我那刻起
我成為一盤標示了日期的
沙律
文字雕鏤萬象,不僅將時間在生命中留下的印記,細膩呈現,詩歌,更直抵事物本質,讓醜與惡的必然,愛與被愛的瞬間,經過時間的沉澱並提煉,透過詩行,使其在表象的世界中熠熠生輝,亙古長存。
這是詩歌於生命的篩選與透闢。
詩人如是說:
任何身體的缺損都
可以正面看待
起碼 這個世界的渾濁
得以延續
自序
生命中不合邏輯的變換
此刻都停頓下來
晝夜是指針撥弄
雨滴答滴答
時間碎成零
時間被生活碾碎後,「寫詩」成為恰切的出口,在時間的裂縫中,整理思緒與情感,以詩歌的方式雕琢並重溯生命;同時藉寫詩,記錄時代,表達對這個裝腔作勢的世界的厭惡與對抗。
物換星移幾度秋。這些年寫了一百多首詩,棄之過半。留下的,經多次修改,已非原貌。與出版社約定的時間,也一再延期。創作,永遠不會達至自己理想的終點。唯以品嚐,進而了悟這般紛繁世道與叵測人心。
感謝為蘇某寫推薦語的諸位。
感謝羅智成老師對詩歌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