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兒一生不忘的記憶
迷彩人生成你永遠的驕傲
台灣役男的軍旅生涯有幾個驚心動魄的時刻,其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就是「下部隊抽籤」的時候。「金馬獎」,是一個讓抽中者驚恐,未抽中者歡天喜地的抽籤結果。俗稱「金馬獎」的外島當兵經歷,一開始讓許多人唯恐不及。但結束役期後,卻總是帶回滿滿的回憶。
「金馬獎」,就是到金門、馬祖當兵的意思,代表役期當中,除非是放長假或特別狀況,一般都不會回到台灣的老家,是一個一去就是很長一段時間的駐地,也是鍛鍊一個男孩成為真正男人的成長過程。
雖然抽中了「金馬獎」,A士卻是以正面方式去面對這段軍旅生涯。成為漫畫家多年之後,原本是為了分享自己服兵役的見聞與經歷,於是開始一點一滴畫出當年的回憶,卻引起不同世代役男的正面迴響,勾勒起他們的溫馨回憶,持續創作更多「國軍Online」的漫畫。
A士,一個曾經在金門聯勤野戰醫院(已裁撤)當兵的義務役阿兵哥,以第一人稱的角度,繪製國軍風的自傳式漫畫,完整復刻那個年代戰地服役的氛圍,帶你重回金門前線一窺保家衛國的官兵在這裡值勤、生活的回憶與趣事。
漫畫一經發表後,獲得許多讀者的迴響,對於曾經服役過或還沒有當過兵的民眾來說,都是勾起他們軍旅回憶或解惑的管道。在「萌軍事」風格代表性作家A士的筆下,將嚴肅的內容以輕鬆的漫畫風格表達,可愛的畫風與謹慎的細節,不僅僅在台灣引起當過兵的民眾的關注,甚至在日本的同人圈也有忠實的讀者。
《金門衛生兵的日子》將過去出版過的三本系列同人誌完整收錄,以寫實、幽默的方式描繪軍旅生活,將「大迷彩」年代的當兵記憶,鉅細靡遺地用漫畫的方式介紹給讀者。書中可愛的畫風與精準的細節,引發年輕一代讀者共鳴,感動了許許多多在國軍曾經參與捍衛台灣民主自由的阿兵哥,感到很懷念,感受到自己的故事也被畫在裡面。
故事情節以少部分人經歷過的衛生兵為主角,融入軍事知識和裝備細節,用全新的方式說著「老兵」的故事,並以溫馨的筆觸,刻畫出軍中生活中的人情與溫暖。透過這本書,讀者更了解當時軍中的文化。《金門衛生兵的日子》描繪出當年在金門野戰醫院的醫務兵執行衛哨、工作、訓練和支援勤務等日常生活。
讓A士帶你體驗最真實、最接地氣的金門日常,一次擁有最完整的金門回憶!
誰適合這本書?
對軍旅生活及軍事知識充滿好奇的你
想一窺金門神秘面紗的你
喜歡輕鬆幽默、寫實題材的你
想重溫軍中溫馨回憶的你
翻開《金門衛生兵的日子》,一起笑看軍中百態,體驗最道地的金門日常!
作者簡介:
臺北出生,澎湖是老家,在金門當兵,現居於高雄的自由工作者。曾經繪製戰鷹模型盒繪、刊載於CCC創作集的漫畫與插圖、駐日代表處臺灣介紹漫畫以及遊戲艦隊收藏角色設計。
以社團「景美仙姬巖」名義,不定期推出軍武與台灣鐵道擬人化等獨立創作刊物,在2018年開始《金門衛生兵的日常》圖文創作後,持續繪製台灣軍事題材至今。
作者序
前言
2018年某日,心血來潮之下查詢了金門野戰醫院的近況,才知道單位早已被裁撤。在覺得惋惜之餘,產生了想把那段生活記錄下來的念頭。
然而文字無法精確傳達許多細節,所以用了圖畫與解說的方式,繪製了許多當時的穿著、作息與操演的圖文創作。公開後受到許多同好以及金門弟兄的好評,激發我持續創作三本關於金門軍旅生活的動力。
今天有幸受到燎原出版的商業出版邀約,將三本自費出版的書籍內容,加上部份新繪製的篇幅,結合成《2006金門衛生兵的日常》。希望這本書能將讀者帶進2006年時的金門島上,一窺當時小兵的生活點滴。
後記
不知道的東西,去親眼見識、親身感受才有最真實的體驗。
當初在新訓結訓的大抽抽中金門籤,將此結果告訴家人後,家母說道:「很好啊!平常人多半只是去玩,很少能體驗外島生活,你就當作去學習,相信役期一定充滿樂趣。」
聽到這一席話,讓我對外島的不安降低不少。當然外島部隊生活確實相對艱辛,但也是有許多快樂的時光。軍中學到的包紮技術和傷肢固定法也在退伍後多次派上用場,真的是認真學習,軍旅生活也能讓人受益良多。
前言
2018年某日,心血來潮之下查詢了金門野戰醫院的近況,才知道單位早已被裁撤。在覺得惋惜之餘,產生了想把那段生活記錄下來的念頭。
然而文字無法精確傳達許多細節,所以用了圖畫與解說的方式,繪製了許多當時的穿著、作息與操演的圖文創作。公開後受到許多同好以及金門弟兄的好評,激發我持續創作三本關於金門軍旅生活的動力。
今天有幸受到燎原出版的商業出版邀約,將三本自費出版的書籍內容,加上部份新繪製的篇幅,結合成《2006金門衛生兵的日常》。希望這本書能將讀者帶進2006年時的金門島上,一窺當時小兵的生活點滴。
後記
不...
目錄
前言
Chapter.1 部隊報到
Chapter.2生活作息
Chapter.3衛哨勤務
Chapter.4重大任務
Chapter.5經歷見聞
附錄
後記
前言
Chapter.1 部隊報到
Chapter.2生活作息
Chapter.3衛哨勤務
Chapter.4重大任務
Chapter.5經歷見聞
附錄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