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索爾·貝婁經典代表作1976年獲普利策獎 普利策獎得主、法國榮譽軍團騎士、中年作家查里·西特林在走過了一段人生成敗道路之后,才開始回憶起他的亡友洪堡·弗萊謝爾。他對潦倒而死的前輩詩人兼導師和摯友的洪堡一直心懷歉疚,洪堡曾教他認識藝術的力量,要他忠於自己的創造性精神。得到洪堡提攜而功成名就的西特林在洪堡貧病交加時卻並未伸出援手。最終同樣落得物質和精神雙重破產的他,卻借助洪堡留給他的劇本提綱擺脫了物質危機。這時,他忽然悟到人生的真諦。於是,他用一部分錢重新安葬了可憐的洪堡,其余的則希望能有助於自己「新的生活」。 《洪堡的禮物》是索爾·貝婁的第六部小說,出版於1975年,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1976年獲普利策獎。小說暴露了物質世界對精神文明的摧殘,真實地再現了當代美國社會光怪陸離的生活畫面。
索爾·貝婁(Saul Bellow,1915-2005),美國作家。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爾度過童年。1924年,舉家遷至美國芝加哥。1933年,貝婁考入芝加哥大學。兩年后,轉入西北大學,於1937年畢業,並獲得社會學和人類學學士學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之后長期在大學執教。
出版於1953年的《奧吉·馬奇歷險記》使貝婁一舉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學地位。其后,他陸續出版《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賽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禮物)(1975)、《系主任的十二月》(1982)等。這些作品袒露了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苦悶,從側面反映了美國當代「豐裕社會」的精神危機。此外,貝婁還出版過諸多中短篇小說集、劇本,以及游記。
在其創作生涯中,貝婁集學者與作家於一身,他在創作上繼承了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某些傳統,並采用了現代主義的一些觀念和手法,極富創造性地塑造一些充滿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一次普利策獎;1968年,法國政府授予他「文學藝術騎士勛章」;1976年,由於其作品「融合了對人的理解和對當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貝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