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孫犁創作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病倒后,委託老戰友康濯代為選編自己的作品。康濯將平時精心收集保存的孫犁部分作品,加上已出過的小集子選編成書,收入《山地回憶》《荷花澱》《采蒲台》《丈夫》《相片》等共計54篇,取《荷花澱》《蘆花盪》的副標題“白洋淀紀事”作為書名,由中國青年出版社1958年4月出版。全書表達了作者經歷的“美好的極致,那就是抗日戰爭”“我看到農民,他們的愛國熱情,參戰的英勇。”
後來,其他多家出版社也沿用了《白洋淀紀事》這個書名,但其篇目隨意增刪,較為混亂。這次我們邀請天津孫犁研究專家劉宗武先生,在原版54篇基礎上按寫作順序重新排目,增加幾篇孫犁文革前的相關作品,並附上劉宗武關於《孫犁的“白洋淀紀事”》一文。同時,增加國家一級美術師林鍇先生為1962年精裝版專門創作的國畫插圖五幅,插圖鮮活靈動,令人擊節,已獲得孫犁家屬的認可,和林鍇家屬的授權。
孫犁(1913-2002),原名孫樹勛,曾用筆名芸夫,河北省安平縣孫遙城村人。早年畢業於保定育德中學,曾在北平短期謀生,後任安新縣同口鎮小學教師。抗日戰爭爆發后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任職于華北聯大、《晉察冀日報》,從事文學創作和抗日宣傳工作。1944年到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擔任教員。1945年在《解放日報》發表短篇小說《荷花澱》《蘆花盪》等,受到文壇矚目,並被譽為“荷花澱派”的創始人。新中國成立后在《天津日報》社工作直至離休。其早期創作清新、明凈、亮麗,代表作有《白洋淀紀事》《鐵木前傳》《風雲初記》;晚年作品則平淡、深沉、雋永,結集為“耕堂劫后十種”。200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1卷本《孫犁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