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哭號——門外的風雪,還是永遠困在寒冬的嬰孩?是誰在顫抖——承載着“不可知”的舊屋,還是受困於邪惡鏡面的少女?是誰在黑夜裡低聲叫門,是誰蜷縮在屍體旁撞破兇徒的狂歡?……
十九世紀現實主義女性作家伊麗莎白·蓋斯凱爾匿於紙后,以跌宕起伏的情節、真實可感的人物形象、舒緩從容的節奏娓娓道來;九個生動的短故事,將細膩的現實主義筆觸探入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化與社會現實,,大膽暗黑的哥特風格下,異鄉、黑暗、宗教、古屋等意象重新組合排列,引領讀者撥開幻想的帷幔。
伊麗莎白·蓋斯凱爾(Elizabeth Gaskell,1810—1865),又稱蓋斯凱爾夫人,19世紀英國小說家。1848年,她發表了以曼徹斯特工人鬥爭為題材的處女作長篇小說《瑪麗·巴頓》,驚動英國文壇,自此開始與查爾斯·狄更斯、夏綠蒂·勃朗特等同時代作家交往並建立終生友誼。1850年起,她開始為狄更斯主持的《家常話》雜誌撰稿,並於1857年為夏綠蒂·勃朗特撰寫了著名傳記《夏綠蒂·勃朗特傳》。此外,她還創作有《克蘭福鎮》《南方與北方》《妻子和女兒》等長篇小說以及大量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