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屬於叛逆者的書。本雅曼塔僕人學校是一所相當不可思議的學校,它信奉的理念是“變得渺小而保持渺小”。在這所特殊的學校里,學生們努力學習如何正確地舉手投足,以成為一個有教養且卑微的人。其中一位新生雅各布在這裡並不快樂,他試圖逃離。
“沒有人有權在我面前表現出一副認識我的樣子。”
羅伯特·瓦爾澤(Robert Walser,1878―1956),“瓦爾澤于1878年4月15日出生於伯爾尼州的比爾,是八個孩子中的倒數第二個,上學上到十四歲,此後在銀行當學徒,十七歲離家,住在巴塞爾的時候,在馮·史拜耳公司工作,在斯圖加特的時候,他在德國出版聯盟找到了一份差事。經歷了斯圖加特的一年後,他徒步經蒂賓根、赫辛根、沙夫豪森等地去蘇黎世,在那兒幹了一陣子保險,又幹了一陣子銀行的工作,在外希爾住過,也在蘇黎世山上住過,還寫詩,必須說明的是,他不是利用業餘時間寫作,為了寫作,他總是先辭掉工作,因為他相信藝術是偉大的東西。”(引自瓦爾澤自撰生平)
1898年,在文學評論家約瑟夫·維克托·維德曼、作家弗朗茨·布萊等人的提攜下,時年二十歲的瓦爾澤開始發表作品。1903年夏天,他短暫受雇於蘇黎世近郊維登斯維爾市一位工程師兼發明家的工作室,為其擔任助手,這段經歷成為他日後創作長篇小說《助手》的素材。1904年出版首部作品《弗里茨·考赫的作文簿》。1905年初,瓦爾澤前往德國柏林參加一個僕人培訓班的培訓,同年秋天起擔任一位德國貴族的僕人達數月之久。這段經曆日后被寫入他的日記體長篇小說《雅各布·馮·貢滕》。1906年,瓦爾澤再次前往柏林,在秘書文員工作之餘開始小說創作,並在隨後三年裡相繼出版長篇小說《唐納兄妹》《助手》《雅各布·馮·貢滕》,三者合稱“柏林三部曲”。1913年,瓦爾澤徒步漫遊回到故鄉比爾。隨後“一戰”爆發,他被迫應徵入伍,戰後移居伯爾尼。1916年,瓦爾澤首次將自己的新作和從未出版過的散文結集為《散文集》一書出版。1917年,散文集《散步》出版。1929年初,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幻覺和恐懼症折磨后,瓦爾澤聽從心理醫生建議,住進了伯爾尼的瓦爾道州立精神病院,期間繼續寫作。1933年,在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症后,瓦爾澤被家人強行送往比爾的赫利紹精神病院,終其一生再未離開。他也自此停止寫作。瓦爾澤一生酷愛獨自散步。1956年聖誕節,他在一次例行雪地散步時突發心肌梗塞辭世,享年78歲。
有生之年,瓦爾澤共創作了七部長篇小說和上千篇的短篇故事、散文作品。除正式發表的作品外,他身後還留下了大量用鉛筆書寫、字跡小到幾乎無法辨識的微型手稿。1985年至2000年間,其中部分手稿被研究者成功辨識並編為六卷本文集《來自鉛筆領域》出版。“在我周圍總存在着這樣的陰謀,它想把像我這樣的害蟲趕走,一切與自己世界不相稱的東西都要被它優雅而高傲地清除出去。我從不敢硬擠入他們的世界,我甚至連瞄一眼的勇氣都沒有。所以我生活在市民生活的邊緣,這有什麼不好呢?”
馮與瑞,翻譯愛好者,喜歡翻譯自己佩服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