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序
導言荀子:另一種選擇及其可能性
第一節 問題的緣起
一、“否定”思潮的理路與教訓
二、“融合”思潮的進路與啟示
三、牟宗三的總結、突破及所面臨的難題
第二節 荀子何以可能
一、解釋方法的選擇
二、如何認識荀子思想及其意義
第一章 問題的層次之別與民主政道的實質
第一節 民主政道的前提與基礎
一、世俗化浪潮:民主政道誕生的氛圍
二、民主政道的人學基礎
三、實證分析的方法:現代民主政道的方法論基礎
第二節 時間視域下的人的多重內涵透視
一、兩種時間視域
二、自我的深層內涵
第三節 自由與權利的層次辨析
一、自由的敞開與權利的延異
二、作為民主政道主體的人的時間歸屬
三、自由的層次辨析對荀子研究的借鑒意義
第二章 荀于思想的多元性與矛盾性
第一節 解蔽方法及其意義
一、解蔽方法的含義
二、解蔽方法的意義分析
第二節 對各家思想的吸收與借鑒
一、道家思想的反向促動
二、對墨家求實精神和方法論的吸收
三、對法家思想的批判借鑒
第三節 對儒家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一、茍于思想的性質判別
二、對儒家文化的發展
第四節 荀子思想的矛盾特質及其積極意義
一、荀子思想的矛盾特質
二、荀于思想中矛盾的層次及積極意義
第三章 “明分”方法論
第一節 “分”的多重含義及其內在邏輯聯系
一、“分”的多層面含義
二、具有互釋意義的其他概念
三、各層次含義構成的整體:“明分”方法論
第二節 “明分”的脈絡
一、“明分”方法論的普遍意義
二、對人的分析
第三節 “明分”精神的深層體現
一、對確定性的追求
二、以邏輯求明晰
三、概念分析的實質:
第四節 “明分”方法與儒家文化的另一重內涵及趨勢
一、儒家文化的另一重內涵
二、“明分”方法對于儒家文化的意義
第四章 天與人的由分而合
第一節 天人之分與天人之合
一、天人之分的含義
二、天人之合
第二節 天人關系的深層意蘊
一、至上而超越之天及其創始和奠基作用
二、形下之天與人的能動作用
第三節 天道與人道
一、道的兩重性
二、天道與人道的統
第四節 “從道不從君”:天人關系思想的政治哲學意義
一、對儒家天人關系思想的豐富與發展
二、天人關系思想的政治哲學意蘊
第五章 人的概念的政治哲學意義
第一節 與“群”相對的個人概念萌芽
一、“個人”之爭的核心
二、“群”的涵義
三、“一而成群”的“個人
四、“人”與“群”相分相對的意義
第二節 人與角色之分
一、從社群主義的批評看民主政道的個人之特質
二、性同而“積”異:先于欲望、目的的人
第三節 分析之下的人的實質
一、作為分析對象的空間性的人
二、荀子的人的概念的兩面性
第四節 由分而外的趨向
一、由分而外趨向的形成
二、明分方法與制度的設計建構
第六章 立足當前的人性論
第一節 “性”的涵義的多重性
一、關于人的本質特征的各種表述
二、人的本質特征與自然本性之間的關系
第二節 性惡論的實質:對人的自然本性的肯定
……
第七章 禮義之本質
第八章 荀子思想的歷史文化效應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