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是中國近現代史及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一件影響頗為深遠的舉措。國民政府遷移,不僅是名義上「首都」的遷移,更直接帶來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全面轉移,因此在戰爭爆發初期正面戰場節節敗退的不利狀況下,這種遷移客觀上對保存實力,實現持久抵抗爭取到了修復與發展的時間和機會。另一方面,人力物力的全面轉移,也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西部地區的開發。本書以時間為線索,闡釋了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的背景、決策的經過及遷都重慶及抗戰勝利后還都南京的全過程,揭示了國民政府這一遷移舉措對抗日戰爭走向的影響。全書史料翔實,評價比較客觀中立,既肯定這一遷移的積極意義,也通過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對比數據,揭示出「遷都」及「還都」在決策與執行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及對戰后國內經濟文化的潛在影響。
唐潤明:現任重慶市檔案局(館)檔案編研處處長、研究館員,主要從事檔案文獻的編纂及重慶地方史、中國抗戰史、中華民國史的研究工作。主編有《重慶大轟炸檔案文獻》、《抗戰時期重慶沙磁文化區檔案史料選編》(教育文化)、《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在渝紀實》《重慶解放》等檔案史料20余部,著有《抗戰時期重慶的軍事》、《抗戰時期重慶的兵器工業》等專著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