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內關於朗西埃研究的首部專着,着重探討當代法國激進左派思想家雅克•朗西埃在當代藝術、電影、文學、民主等方面的理論立場和現實干預,以此重思當代最流行的那些藝術—政治姿態,幫助讀者重新確認一些最基本的當代美學原則。期待這一研究能為從事當代法國哲學、美學、政治哲學、當代藝術、電影理論和文學等相關領域研究的讀者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幫助。
全書共22萬字,從「審美—政治」「文學的政治」「藝術的政治」「電影的政治」「在民主里搞民主」等五個方面闡述了藝術哲學和美學等方面的熱點問題。作者先從審美政治與政治審美這個傳統話題切入,來探討朗西埃關於藝術是元政治這一立場:藝術大於政治;政治是發生於藝術所活動的感性領域之內的。進而作者圍繞朗西埃就詩歌政治、小說現實主義和工人階級文學意識等研究來展開討論,探討「文學」是如何與政治連成一體,並成為新政治的催化劑和母體的。
隨后作者又集中討論朗西埃的電影理論,從他對戈達爾的近期研究入手,來探討電影如何格式化新政治這一主題,以如何在我們時代里去拍攝正在到來的新主體比如說民工形象這一點來結束。最后作者又回到政治上來,對民主、政治、人民等政治概念做了闡發。對此,著名藝術家康學儒評價說:「以朗西埃老師為榜樣,本書要將學到一切和表達一切的秘訣交還給無產階級。」
陸興華,同濟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主要著作:《當代藝術做什麼?》(2012年)、《巴爾特全書》(2012年)和《哲學當務之急》(2009年)。主要譯着《文化表征與符號實踐》(Stuart Hall原著),商務印茶館2004年出版,已重印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