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部落與國家形成》從不同角度詮釋了中東部落社會與國家關係的演變。本書的作者皆為西方中東社會史領域的名家,考察了中東國家在本地區扮演的主導角色,部落和國家的持續交往,在交往過程中的變遷,這種變遷在中東地區所帶來的相同或不同效果,以及當代部落結構和體系繼續流變的原因。本書集人類學、歷史學和政治學各領域的研究方法于一體,以討論這個由任何一個單獨學科都難以解釋清楚的命題。
本書的第一個部分是關於中東部落與國家關係的宏觀論述。從多學科角度,對部落與國家的定義、中東部落的社會構成與獨特性、中東現代國家的轉向,歷史上中東部落與國家的關係及兩者當代關係的變遷,不同地區部落與國家關係的模式,相關研究理論與方法等進行了深入的論述。第二個部分對中東部落社會進行深入的個案研究。這部分深入探討了伊朗、沙特、也門、利比亞四個個案。作者以豐富的史料或田野調查資料,全面論述了這些國家部落社會的分佈、部落社會構成及部落文化,國家對部落的態度,部落與國家關係的變遷,部落與伊斯蘭教的關係等內容。本書考察了中東部落與國家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定義、功能、相互關係,以及“部落”和“國家”在中東社會和中東學術界特定語境中所蘊含的不同方法論意義以及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假定。
菲利普·庫里,哈佛大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主任,美國中東研究聯合會前主席,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員。出版的著作獲得喬治·路易斯·比爾獎,這是美國歷史學界影響最大的獎項之一。
約瑟夫·克絲緹娜,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海灣國家的歷史,以及中東部落問題。
韓志斌,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學者、“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陝西省四個一批人才、國家民委優秀中青年專家、陝西高校人文社科青年英才首批入選者。研究方向為:中東部落問題、利比亞和伊拉克專題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2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1項,中國社科院重大A類課題2項,國家博士后特別資助、面上資助2項。韓志斌教授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世界宗教研究》《史學理論研究》《史學集刊》《西亞非洲》《外交評論》《世界民族》《國際論壇》《阿拉伯世界研究》等權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多篇,10余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等出版著作10余部。出版譯著《北非史》《利比亞史》《沙特史》等。科研成果曾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