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藝術》是布瓦洛的代表作,在文學目前被認為是古典主義文學理論的經典,對17世紀以及後來的歐洲文壇影響很大。它以詩歌的形式論述各種文學體裁的特性,以古希臘、羅馬傑作為楷模,批評流行的低劣作品,奠定了古典主義文學的理論基礎,對時人的文學創作和詩學研究產生過很大影響。
這部用勻整的亞歷山大詩體(每句12音綴)寫作的文學理論,分為四曲:
第一曲是一般性的原則,如寫作必須有靈感,熱愛理性,遵循馬萊伯開創的道路,聽從一個"賢智的友人的勸告"等。
第二曲論述牧歌、挽歌、頌詩、長歌行、十四行詩、歌謠等體裁。
第三曲論悲劇、喜劇和史詩等體裁的創作規律;作者反對悲劇用浪漫主義的格調,反對喜劇油腔滑調,也反對在作品中追求十全十美的英雄人物;他重視觀察人、描繪人。
第四曲對作家們提出一些合乎正常情理的忠告。布瓦洛不是古典主義理論的發明者,《詩的藝術》中的主要論點,如悲劇的"三一律"等,在他以前已有人提出。
但是《詩的藝術》把古典主義文學的主要觀點編寫成簡練通暢、便於記誦的詩句,對古典主義理論的普及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詩的藝術》集中表現了布瓦洛的哲學及美學思想,被譽為古典主義的法典,曾統治法國文壇一百餘年之久,英國的蒲伯、德國的歌德均奉之為金科玉律。伏爾泰曾說:“不要碰布瓦洛,誰碰了誰就要倒楣。”福樓拜評價:“拉封丹將和但丁同樣的不朽,布瓦洛將和博須埃乃至和雨果同樣的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