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考古學巨擘V.戈登·柴爾德的學術理論與研究方法的全面探索,深入剖析了他對歐洲及近東地區史前史研究的傑出貢獻。作為一位考古學的集成者,柴爾德成功整合了分散的史料,為歐洲史前史構建了宏大且完整的敘事框架。但他的貢獻遠不止於此,他在考古學理論、方法和哲學方面的著述,顯示出深遠的前瞻性和影響力。柴爾德堅信分類系統是科學發展的基石,積极參与並改進了當時學科內的分類體系。他對考古學的理論追求尤其引人注目,晚年更是明確了自己的哲學立場,認為現實是不斷變化的過程,而馬克思主義為他提供了理解和解釋這一過程的最佳工具。儘管柴爾德的理論貢獻在其時代並未得到充分認識,但本書旨在揭示並強調其在考古學史上的核心地位。通過深入分析柴爾德的方法論、理論體系和哲學思想,本書為讀者呈現了一位考古學巨匠的立體肖像,並推動了對其獨特貢獻的深入理解與評估。
維爾·戈登·柴爾德,世界著名的考古學家,20世紀最偉大的人文學者之一,同時以熱心政治、特立獨行而著稱。他曾遠渡重洋,在書海與遺跡間追尋“文明的曙光”,也曾為工會運動積極奔走,一生孤獨而執拗地以自己的方式擁抱馬克思主義,在左翼知識分子群體中留下一個異色的身影。故土山巔那決絕的縱身一躍,既是他個人生命的終點,也成了冷戰時代學界陰影深處一個耐人尋味的註腳。
本叢書收錄的四部著作,從不同角度對柴爾德進行了研究,它們將指引各位讀者經由字裡行間透視柴爾德的學術、政治與人生,品味柴爾德的鬥爭與沉默、希望與絕望,並從側面理解史前史研究與考古學在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與發展。
芭芭拉·麥克奈恩(Barbara McNairn),1979年獲愛丁堡大學博士學位,著有《柴爾德的方法和理論:史前史的經濟、社會和文化闡釋》。
張力生,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雅博士后,倫敦大學學院(UCL)人類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物質文化,博物館人類學,文化遺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