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集諸多“生存論”悖論于一身:幸福與不幸,狂怒與平靜,清醒與瘋癲,堅強與軟弱。與之相應,他的任何一個表達也都有正反相對的含義。他的言論看似不食人間煙火,而實際上,他天才地體察到資本和技術雙重加持下,人的異化和世界意義碎片化的現代困境。人被囚禁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中,對此,尼采要肯定真實的生命。
本書借鑒德勒茲、德里達、海德格爾等思想家對尼採的不同理解,從一種生命發生學的視角,對尼采思想進行全面的梳理和重構。內容包括柏拉圖主義的結構、形成和運作機制,虛無主義的多種形態,生命視角中的自然,悲劇和藝術創造,強力意志的永恆輪迴等主題。
本書力求將尼采對宗教、藝術、道德、公正、價值等“人文”問題的思考,紮根于生成、存在、矛盾、實體、因果、真理、辯證法等哲學基礎問題,掃除他的狂生形象,展示其清晰的哲學理路;盡量用平實的語言、貼切的例證,把尼采貌似晦澀的思想說清楚,恢復哲學家面對真實世界的本來面目。
趙衛國,山西大同人,陝西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多年來的研究工作以海德格爾思想為切入點,通過對其著作的翻譯與研究,延伸至現象學、德國古典哲學和西方哲學史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嘗試中西哲學比較,尋求中西文化互釋融通的可能性。先後翻譯出版海德格爾著作8部,出版學術著作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