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第一部分 預備性探討
重論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問題
一“中國—哲學”在何種意義上能夠成立
二 合法性問題與“世界歷史”的權力架構
三“哲學”之單純形式的含義:文化的主幹思想的母體精神的核心
四“中國—哲學”對於自身的疑惑
論不同的文明類型及其哲學定向
一“世界精神”的具體化:民族精神
二關於“文化”或“文明”的獨特性和多樣性意識
三哲學之為“文明的心臟”
四“軸心時代”的精神突破及其哲學創制
哲學比較的前提反思
一前提反思在根本上的必要性
二原始的本性和開端性指令
三哲學之“自我批判”的決定性意義
四當代解釋學的主旨及其思想任務
第二部分 專題研究
論中西哲學之根本差別
一形而上學的基本建制:超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分割—對立
二中國哲學的非形而上學建制:“道器不割”“體用不二”
三由哲學的基本建制分辨中西哲學之根本差別
[補說:關於中西哲學“根本差別”之若干提法及體會的簡要回顧]
再論中西哲學之根本差別
一形而上學是什麼
二“超越”問題
三西方形而上學歷史中的四重區分
四作為柏拉圖主義的基督教以及形而上學的“存在—神—邏輯學”機制
三論中西哲學之根本差別
一“道器不割”“體用不二”的基本建制意味著什麼
二作為中國哲學本質特徵的“政治—哲學”
三作為中國哲學本質特徵的“歷史—哲學”
四大道不離人生日用
由“生活世界”的趣舍總論中西哲學之根本差別
一形而上學的基本建制及其對生活世界的貶黜
二“道器不割”“體用不二”的基本建制及其與生活世界的本質勾連
三中國哲學對生活世界的居有與守護
四形而上學的歷史性解體與“生命哲學”的當代意義
附錄:由“實體”及“主體”論儒學存有論境域的通達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