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體形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其發生與演變指向時代的審美選擇與社會心態,文體史也是人類感受世界、把握世界的歷史。作者從事古代文體研究三十餘年,始終堅信文體形態是有意味的形式,文體研究應該追求一種有靈氣、有思想的學術境界。
本書將文體作為研究中國文學的一個重要視角,針對具體可感的古代文體形態,諸如先秦盟誓、漢代策問、六朝挽歌、唐代判文、宋代評點、明代八股、晚明小品……闡幽探賾,考察其中所蘊含的文學與文化的況味,努力在中國本土文體語境中“發現”中國文學自身的歷史。本書為考察中國古代文學史提供了獨特的視角,是新世紀以來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