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惡的哲學研究
作者:(美)扎卡里·戈德堡 / 譯者:安冬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24-08-01
語言:簡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11頁 / 13 x 19 x 1.55 cm / 普通級/ 1-1
|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惡的哲學研究 內容簡介
以哲學話語還原“惡”的本來面目,探究我們與惡的距離
一部關於惡的洞見之書,一場關於惡的深度之旅;
剝離惡的妖魔外衣,錨定惡的道德座標,以哲學之眼看穿人類的墮落;
古老話題的當代解讀——質詢惡,識別惡,應對惡,遠離惡!
★檢視先哲理論,一部惡之哲學史
本書並非意在構建一套關於惡的系統性理論,而是帶領讀者在有關惡的哲學文獻中巡遊,以哲學史上最早探討惡之主題的康得為起點,檢視與反思了哲學家們關於惡的哲學學說及其方法論,並進一步討論深化,幫助讀者快速熟悉哲學史上關於惡的經典理論。
★對惡的尋蹤覓跡,“三駕馬車”齊驅解謎
全書每章都以一個問題切入,將學院派哲學分析、心理學實證研究和真實歷史事件這三種研究工具相結合,互為輔助;此外,作者創新性地開拓出一種新的方法論,對惡之問題進行反思與探究,深刻揭示了惡的本質與起源。
★有關平庸之惡的再探討,衡量我們與惡的距離
平凡之人為何會做出極端惡的舉動?集體為何常常能夠以惡之名行動?本書通過鞭辟入裡的哲學論證,厘清了惡並非幻象或異己之物,而是切實存在的人性幽暗面,並提供了惡就在你我身邊的理論依據和應對指南。
惡行的本質是什麼?惡行如何發生,後果是什麼?康得對惡的歷史闡釋在當下是否仍有價值?大屠殺、種族奴役等惡行與集體能動性有何關聯?惡行何以常常與集體行為相關?寬恕與復仇的可能性和正當性何在?個人如何理解與應對人類交往中惡的普遍性?本書是對這一系列問題的哲學探究,並將哲學概念與心理學實證和歷史事件相結合,提供了一系列創新分析,不僅鞭辟入裡且別具現實關懷。
作者介紹
扎卡里·戈德堡(Zachary J. Goldberg)
目前為Trilateral Research機構高級研究員,致力於人工智慧倫理相關研究。曾為德國慕尼克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其作品主要關注與邪惡和道德責任有關的問題,曾任《關於倫理和責任的反思:彼得·A.弗倫奇紀念文集》一書的編輯。
目錄
版權說明
致謝
引言 質詢惡
第1章 康得關於惡的理論仍然有價值嗎?
第2章 一個關於惡的理論必須包含什麼?
第3章 超越精緻傷害理論:惡與脆弱
第4章 一個屠殺者是我的道德對話者嗎?惡與斯特勞森主義的限度
第5章 惡與集體權力
第6章 持續怨恨:報復與寬恕之間
附錄 面對惡:個人應該如何應對無處不在的惡?
索引
詳細資料
- ISBN:9787100242004
- 規格:平裝 / 311頁 / 13 x 19 x 1.55 cm / 普通級 / 1-1
- 出版地:中國
|
|
|
|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5-10-01 66折: $ 660 | |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5-06-01 66折: $ 231 | |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5-01-06 66折: $ 581 | | 作者:理查.葛登 出版社:橡實 出版日期:2024-09-11 66折: $ 845 | |
|
| 作者:九井諒子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2 $ 435 | | 作者:康軒編輯 出版社: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0 $ 402 | |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 |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8-01 $ 316 | |
|
| 作者:清漪 出版社:北京億森同創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17 $ 59 | | 作者:甘詰留太 出版社:青文 出版日期:2025-01-20 $ 110 | | $ 395 | | 作者:枡野俊明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18 $ 26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