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前人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燦爛文化。春秋戰國的諸子哲學、漢魏六朝的豐碑巨制、韓柳歐甦的大聲文章、明清之際的人生畫卷,無不表現了對社會國家的情懷,對宇宙世界的期待。千古風流人物的搏鬥,相互輝映,激盪交融,造成了光華燦爛的中國博大久遠的中華民族傳統。這套文庫力求以歷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燦爛的中華文化放到整個人類文明背景中審視,向您展示五千年文化的各個方面。
這裡談的“經書”,其實就是“十三經”,它是宋朝以來確定的,到今天還習以為常,不是有《十三經白文》、《十三經索引》、《十三經註疏》等可以為證嗎?這是“儒家?的經典。拆穿西洋鏡,也不過那麼回事。
經書淺談,只限於談各種“經書”的主要內容、著作年代,我們今天怎樣看待它;若要研究它,如何著手,如何深入。在這些方面提供作者的看法,同時掃清一些研究上的障礙。
章節試閱
當時能演奏許多國家的樂曲的,不止魯國一國。1978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發現的銅編鐘上的銘文就記載著曾國和楚、齊、晉、週、申等國各種樂律名、音階名、變化音名之問的對照關係,可見這是為了演奏各地樂曲用的。曾是個諸侯小國,曾侯乙死於戰國初年(前433年後不久),由此時往上推到春秋時期,由這個小國推到大國,季札在魯國觀周樂的故事是可以理解的。各地的地方音樂已經長期地在互相傳播著。當然不一定都能全部演奏“三百篇”。
今本《詩經》中的作品,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風》也稱《國風》,包括周南、召(shao)南(南至江漢流域)、邶、鄘、衛、王(今洛陽地區)、鄭、檜、齊、魏、唐(晉) 、秦、豳、陳、曹等十五個地區和國家的詩。《雅》分為《大雅》、《小雅》。《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作品產生的地區,分佈在今黃河流域的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河北和長江流域的湖北北部。就作品產生的時間說,大體上可以這樣排列,即《周頌》、《大雅》、《小雅》、《商頌》、《魯頌》、《國風》。但各類詩篇的時代又是交叉的。
今本《詩經》的篇章文字又有錯亂殘缺,已經不是孔子的整理本,甚至也不是西漢毛亨傳本的原貌。
當時能演奏許多國家的樂曲的,不止魯國一國。1978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發現的銅編鐘上的銘文就記載著曾國和楚、齊、晉、週、申等國各種樂律名、音階名、變化音名之問的對照關係,可見這是為了演奏各地樂曲用的。曾是個諸侯小國,曾侯乙死於戰國初年(前433年後不久),由此時往上推到春秋時期,由這個小國推到大國,季札在魯國觀周樂的故事是可以理解的。各地的地方音樂已經長期地在互相傳播著。當然不一定都能全部演奏“三百篇”。
今本《詩經》中的作品,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風》也稱《國風》,包括周南、召(shao)南...
目錄
導言
楊伯峻/《周易》
楊伯峻/《尚書》
劉起釪/《詩經》
金景芳/《周禮》
王文錦/《儀禮》
王文錦/《禮記》
楊伯峻/《春秋》
楊伯峻/《左傳》
楊伯峻/《公羊傳》和《穀梁傳》
楊伯峻/《論語》
楊伯峻/《孝經》
陸宗達王寧/《爾雅》
楊伯峻/《孟子》
導言
楊伯峻/《周易》
楊伯峻/《尚書》
劉起釪/《詩經》
金景芳/《周禮》
王文錦/《儀禮》
王文錦/《禮記》
楊伯峻/《春秋》
楊伯峻/《左傳》
楊伯峻/《公羊傳》和《穀梁傳》
楊伯峻/《論語》
楊伯峻/《孝經》
陸宗達王寧/《爾雅》
楊伯峻/《孟子》